第二百二十八章 要錢

“既然如此,咱們何不借助明軍的這一點,利用其中一些將領的貪財秉性,讓他們充當搬運工的角色,以另一種特殊而匪夷所思的方式,將大炮送到大汗您的手裡?”

像皇太極、范文程等善謀之人,漆黑的眸子裡瀰漫着晶瑩的光輝,閃爍個不定,露出思索之色,心中一動,已經猜到了範永斗的大概方法。

然而,像嶽託這樣的武將,或者是暴躁的性格使然,亦或是被勾起的濃濃好奇心驅使,看到範永鬥如此囉囉嗦嗦的模樣,總是不挑明,不明就裡的他們,忍不住地催促道:“範先生,你倒是說啊,究竟是什麼方法?”

範永鬥再次淡淡一笑,深深看來嶽託等人一眼,並未直言自己的方法,而是再次看向皇太極,鄭重地繼續說道:“大汗,要想買通明軍的那些將領,單單是銀子,並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大汗您對他們的允諾,以及一些珍奇貴重物品,方能打通其中的一些關節。”

這個時候,同爲商人的王登庫和田生蘭反應了過來,明白了範永斗的意思,方式是什麼,眼前一亮的同時,神情多了幾分凝重,相繼開口,說出範永鬥後面的意思。

“大汗,我們這些商人,雖然極爲擅長經營之術,買賣之道,獲利還算可以,但是,要想打通那些關鍵環節,買通那些明軍將領,將那些火器順利運到大汗您的手中,絕非是幾萬兩能夠辦到的事情。”

“是啊,大汗,您購買的大部分兵器、糧草等物質,多是賒欠,如果再讓小人支付這筆巨大的銀子,恐怕...即便是有心,也是無力啊~!”

“而且,就算能夠成功,購買大炮的銀子,以及以後爲大汗你採購那些鐵器、糧食等物,銀子也會跟不上,恐怕會耽誤了大汗您的行軍打仗。”

......

這一刻,即便是反應再如何愚魯與遲鈍之人,也明白三人這番話的意思,那就是在要行動經費,要錢。

看到範永鬥、王登庫和田生蘭流露出近乎於哀求的神情,皇太極眉梢微微上揚,扯動了一下嘴角,心生一絲慚愧之意,感覺到汗顏,但更多的還是無奈,不得不這樣做。

相比於其他人,他多聽了一層意思,三人是在提醒,隱隱有催債的意思,這些年的糧草與兵器、藥草等供應,從他們這八個山西商人購買的東西,其中大半都是賒欠,開得空頭支票,累積的貨款雖不是天文數字,但也是一筆驚人的錢銀,快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

一想到這些,身爲後金大汗的皇太極,做出這樣有損格局的事情,心裡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膈應,但也知道三人說的是實情,不管是採購大批的鐵器、糧草、藥物等東西,還是私下購買火器,亦或是買通明軍的將領,這些加在一起,都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支。

即便是這些擁有百萬家資的山西商人,恐怕也吃不消。

“嗯....這樣吧,三位先生,在你們返回張家口之前,本汗會盡可能地籌集長白山人蔘、鹿茸、貂皮等貨物,再籌措一部分銀子,作爲你們在關內的活動經費。”

“本汗知道,相比於那巨大的開銷而言,這些銀子委實少了太多,但你們放心,在以後的日子裡,本汗還會陸陸續續地提供這些東西,絕不會讓你們做虧本的買賣,更不會讓你們爲了我後金而散盡家財。”

很顯然,聽到皇太極的這一番話,範永鬥等人的神情明顯一鬆,懸在心口的大石總算落下,如果皇太極繼續賒賬,日後再彌補自己等人,恐怕還未等到那個時候,自己的萬貫家財也早就敗光了,也就失去了與後金交往的資本。

現在好了,有了皇太極的這個允諾,將會給出一部分銀子,就能緩解他們所處的窘境,資金鍊幾乎都快斷裂。

範永鬥等人離去了,嶽託卻是滿臉的氣憤之色,有一些不滿的說道:“大汗,末將實在不明白,那些山西商人有的是錢,富得流油,號稱擁有百萬家資,這些年以來,咱們一直都是以賒欠的方式,購買他們的貨物,也沒有見那些商人那個潑散全部家產,您怎麼就突然....?”

“嶽託,你不懂....”

皇太極搖了搖頭,忽然拋出了這麼一句話,看到嶽託等武將滿頭霧水的樣子,進而語重心長地解釋道:“從父汗開始,與這些山西商人交往之時,咱們賒欠的貨物,一直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他們尚且可以承受,這些都是有理可尋,按照他們的家產情況做得。”

“大汗,我還是不明白,經過這些年的攻伐,四處征討,按理來講,咱們後金並不缺銀子,爲何要賒欠那些商人的銀子呢?”嶽託滿滿的疑惑。

“呵呵....嶽託,賒欠那些商人的銀子,你們還真的以爲,那是爲了節省銀子啊?”

皇太極爽朗地一笑,不答反問了一句,意味深長的看着嶽託等人。

“可是——可是——這又是爲什麼呢?”

這個時候,范文程站了出來,看向皇太極,看到對方點頭示意,立馬心領神會,隨即接話道:“貝勒爺,先大汗之所以這樣做,乃是一種策略,就是爲了牢牢將這些山西商人綁在咱們的戰車之上,不管是賒欠的那大筆銀子,還是暗中早與咱們來往,他們都沒有第二種選擇,唯有繼續這樣下去。”

“而且,就是因爲知道和明白這一點,咱們每每賒欠那些貨物的銀錢之時,那些山西商人才會答應的那麼痛快,從未間斷過販賣鐵器、糧食和藥物等軍事物資,這已經雙方的默契共識。”

聽到這些話,嶽託頓時露出恍然之色,還想詢問什麼之時,卻又被皇太極給打斷了。

“此次不同於以往,多了一項購買火器的事情,這已經不單單是買賣的事情,其中有許多需要打點之處,需要一大筆銀子,再加上爲咱們採購那些軍事物資,總共所需要的銀子,已經超過他們所承受的範圍之內。”

“哦...大汗,末將明白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
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瘋狂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胃菜”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選第一百七十三章 拖延救援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減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三章 貨幣戰爭(八)第四百零零章衝突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九)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六百三十五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二百五十八章 沒有一點負罪感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標準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絕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二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第五十五章 奪情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