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

說到這裡,宋獻策話語一頓,面露猶豫之,最終意味深長地繼續說道:“要想從他們的手裡徵收到賦稅,除非仿效今時今日的京師整飭吏治,來一個殺雞儆猴,使用鐵血手段,殺一小撮,抄一小部分鄉紳的家產,進行威懾,逼迫大部分的鄉紳按照朝廷的律例,乖乖地繳納稅銀。”

“而且,只有治住了那些極具有勢力而富有的幾大鄉紳,逼迫他們乖乖就範,那些小商小販也就好辦多了,就會老老實實地向朝廷繳納賦稅。”

雖然宋獻策說得洋洋灑灑,很有道理,但崇禎心裡清楚,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要想將江南的賦稅徵收上來,尤其是江南的那些士紳,絕對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工程,必須計劃周全,方能一擊奏效,解決問題。

否則的話,就會殺虎不成,反而爲虎所傷。

殺雞儆猴——敲山震虎——

猛然間,崇禎的心中一動,也就有了計較,想到了這兩詞,雖無法立即對江南的那些不守法、不繳納朝廷賦稅的士紳動手,但是,放眼於天下,有那麼幾個極具有影響力的奸商,卻可以動了。

比如山西的那八條肥魚,如今之時,應該可以殺那麼兩三個,使用雷霆手段,抄家滅族,滿門抄斬,等等血性手段,就讓他們當那隻雞。

不,以山西八大奸商的財力與影響力,更像是猴,殺猴儆猴,殺猴儆雞。

想到這些,崇禎隨即就打發走了宋獻策,又將洛養性叫了進來。

“洛養性,朕切問你,關於山西的那八個商人家族,他們勾結外敵的證據,你們收集的怎麼樣了?能不能完全坐實,讓他們無法反駁,讓天下人信服?”

洛養性微微一愣,沒有想到,去而復返,皇上再次宣召自己,居然是爲了這件事情。

很顯然,洛養性非常熟悉山西八大奸商的事情,僅僅是愣神了那麼一下,轉瞬就清醒了過來,脫口就予以了回答,語速不急不緩,顯得很是自信。

“啓稟皇上,對於那八大家族勾結外族,也就是向韃子倒賣朝廷嚴控物質,雖然之前的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暗合建奴,私賣銅鐵、糧食等管控等物,嚴禁流到關外,對於這些事情,卻是清清楚楚,瞭若指掌,掌握了大量的鐵證。”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之時,範永鬥等四人,偷偷潛入到遼東,與黃豬皮接頭,私下密議,回到關內之後,就蠢蠢欲動起來,頻頻活動,接觸朝中的官員與武將。”

“從他們的行動來看,以及後來掌握的諸多證據,這些山西奸商已經不滿足於私運鐵器這些管控東西,更是想爲黃豬皮弄到咱們大明的火器,進行資敵。”

“而且,皇上,最近一段時間裡,遼東頻頻出現了多次小的失利,單單一次失利,損失並不大,但總得加在一起,朝廷卻是損失不少的火器。”

“種種跡象表明,這些失利並沒有那麼簡單,與那些奸商有很大的關聯,那些失利的小隊,看似是再平常不過地遭到建奴的埋伏和偷襲,而損失火器,但是,其中一大部分失利小隊的將領,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山西奸商接觸過。”

洛養性的話語戛然而止,一副呆呆的模樣,裝傻充愣的看着崇禎,就好像是在說,這是末將掌握到了全部信息,具體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屬下不敢妄下決斷。

崇禎的神很難看,但一想到洛養性還在面前,轉瞬又恢復了正常,滿臉的冷峻之,右手輕輕婆娑着下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片刻之後,這才緩緩開了口。

“嗯....也就是說,那些奸商,爲了給黃豬皮弄到火器,他們不僅找到了門路,更是使用了非常手段,將火器運送到了遼東,並將其順利地交到了建奴的手裡。”

語氣一頓,崇禎那漆黑而深邃的眸子裡精光閃爍,明滅不定,冷意幽幽,開始瀰漫出淡淡的蕭殺氣息,似乎愈發堅定了心中的判斷,說話之時,更是輕微的一點頭,以加重語氣,表達某種肯定態度。

“換而言之,那些奸商已經買通了軍中的一些將領,他們狼狽爲奸,勾結在一起,假借巡防之名,故意泄露行蹤,讓建奴事先知道他們的巡防的路線,從而提前埋伏,偷襲成功,變相地,以另一種形式,將火器極爲順利地送到建奴的手中。”

不得不說,洛養性就是一個老狐狸,行事頗爲老練,有一顆八面玲瓏之心,對於崇禎之言,始終都保持着沉默,沒有任何的言語迴應,就是那麼的迎着崇禎的目光,靜靜地聽着,不發表任何看法。

私通外敵,販賣軍中火器,條條都是抄家滅門的重罪,軍中將會有一場大地震,一場大風波,將會波及到許多將領。

洛養性心裡清楚地知道,儘管這件事情非常的嚴重,異常的惡劣,但這並不能改變皇上對軍隊的重視程度,依舊會重用武將,至於那些勾結外敵、販賣火器的將領,自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同時,以皇上的行事風格,往往能夠化不利爲有利,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經此一事,軍中將會空出許多位置,也就爲皇上安插更多的心腹,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畢竟,若無正當的理由,根本就無法動軍中那些兵油子的屁股,讓他們騰出空缺來。

所以,洛養性選擇了沉默,如此一來,既不得罪老派的武將,也不至於讓新興的將領反感。

隨着武將的崛起,地位越來越好,真正的能夠與文官比肩,並駕齊驅,朝野上下,雖然沒有人挑明,但都很清楚,軍中漸漸形成了兩股派系,老牌軍人和少壯派。

前者不單單是指上了年紀的將領,主要是泛指軍人世家、世代承襲的將領,至於後者,就很簡單了,也不是以年齡爲界限,而是憑着自己個人的能力,博得的今時今日的軍中地位。

自然而然地,所謂的少壯派,其中也不乏軍人世家子弟,只是沒有繼承祖上的軍功而已。...“”,。

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
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六百零六章 大難題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零八章 遐想滿天飛(下)(五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四百三十九章 賜姓第八十八章 無奈之舉?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家三兄妹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九十六章 我沒有龍陽之好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四百一十二章 取消風聞奏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四百七十八章 苛刻的條件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軍中全面推行寶鈔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鍋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二百九十四章 憂心忡忡的徐光啓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險之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四百九十九章 賣個人情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