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



幾個省開通的電報業務,得到了大明民衆的追捧,業務紅火。作爲政治文化的中心,京城裡反映更加強烈,因爲這裡沒有通達電纜、電線,因此也就沒有開展電報業務。給中華日報社來信詢問此事的越來越多,有的信件居然有指責的言辭,說是國防軍不應該對於朝廷耿耿於懷,和談已經完成,正陽門協議也簽了,爲什麼對於京師還限制電報業務?他們那裡知道鋪設電纜朝廷是要表態的,不然就會造成雙方的誤解。

信件太多了,反映太強烈,報社把這個情況還有一些信件上報到大都督府。朱萬化指示:選擇有代表性的信件登載到中華日報上,不要評論,也不要解釋,當做新聞事件處理。

其實,寫這些信的就有不少是官府的官員。終於有人寫了奏章呈報到朝廷上,說是京城應該開通電報業務,這事情就過了明路,朝堂上也就有了公開的議論,最先做出反映的是兵部尚書張鳳翼。

明朝同一個時代有兩個張鳳翼,名字一字不差,一個是戲曲作家,一個是官員,我們這裡說的是兵部尚書張鳳翼。

兵部的前任是熊明遇,再前任是樑廷棟。張鳳翼和樑廷棟這兩個兵部尚書有的一拼,歷史上他們犯的是同一個毛病——畏敵,上了戰場腿肚子就轉筋,崇禎九年,在京畿對韃子作戰,這兩位都不敢出戰,直到韃子退兵,他們兩人怕皇帝追究責任,一塊吃大黃自殺了。有膽子自殺,沒有膽子上陣。真是一對難兄難弟。

膽子小是毛病,但是如果不上前線,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官,這兩個人還是不錯的,可以當一個好官。這就是人盡其用的問題了,也不能因爲膽子小就一棍子打死,一無是處。

這不,張鳳翼就寫了奏疏,附和京城應該引入電報業務的意見。他是兵部尚書,自然技高一籌,提出了一個附加的條款,就是同時要求朱家保證關寧前線的電報通信,使朝廷和關寧的邊軍通信及時暢通。

看這個意思好像是朱家急需開通京城的電報業務,求着朝廷了,所以朝廷順便撈點好處,真虧他想的出來。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奏章長了朝廷的臉面,特有面子。內閣首輔立即寫了節略,並事先做了票擬,上報到皇帝面前。崇禎也沒有猶豫,也無需再議,直接發給司禮監用印,就當做聖旨下發了,於是京城的電報業務再無障礙。

這裡順便解釋一下大明朝發聖旨的法定手續。草擬聖旨的權力在內閣手中,就是說一般的政務皇帝是不能自己草擬聖旨的,內閣寫聖旨包括這項權力就叫做‘票擬’,皇帝的權利就是點頭同意,司禮監用印,蓋上皇帝的玉璽,就是聖旨了。如果皇帝不經過這個手續,直接起草聖旨用印下發的話,內閣有駁回的權利,叫做“封還”。

明朝的內閣權利很大,皇帝的權利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個票擬、封還就是代表。

有了朝廷的聖旨朱家就可以鋪設電纜,開通電報業務了。

可是朝廷還有一個要求,就是關寧前線的電報要通達。這個也好辦,從大沽口沿海鋪設一條電纜到覺華島就可以了,這個距離很近,很容易。覺華島到寧遠城只是隔了20裡的海路,也是極方便的。所以就在寧遠城裡設一個電報房,爲軍事、官府專用即可。

本來沿途的山海關,以及更遠一點的錦州都在海邊,可以同時接通,但是朱家在那裡沒有業務和勢力,開通電報對於朱家沒有意義,所以就通達到寧遠爲止,反正寧遠居中,到山海關、到錦州都不遠,騎馬就是半天,至多一天的路,也說得過去了。誰知朱家這一湊合終於引來了事端,此是後話。

京城裡現在的郵政所設在外城,其原因就是朝廷去年徵繳山東,京城的郵政撤銷了,恢復時爲了安全,就臨近辦事處附近,選了一個地方設在了外城。現在要開通電報業務,就要方便用戶辦理,這個地點就不

方便了,要從新選址。

選址就要研究一下京城的格局,藉此機會胡侃一點北京的格局方面常識。

京城的格局是,除了皇宮之外被分爲三大塊。明清兩代,五六百年的歷史中都是這個格局。

外城,也可以稱之爲南城的區域,就是後世崇文、宣武兩區的範圍,這裡是貧民區,有大片的農田和村莊,還有依附城市的貧苦市民。富人極少,都是商人,集中在正陽門外、崇文門外的城門周邊,這兩個城門是南來客商的進城之路,特別是崇文門,它早晨開放的最早,晚上關閉的最晚,距離運河碼頭最近,官府對客商收稅的稅卡就設在崇文門,因此崇文門外也就最繁華。商人在封建社會裡地位不高,“士農工商”他們排在最後,雖然不屬於下九流,也差不多,只是有錢而已。

正陽門(就是前門)以北是內城,內城居中被皇宮和皇家禁地佔了一長條,把內城一分爲二,皇家的禁地是絕對禁止通行的。由於中南海在西側,那裡是皇家的花園,皇帝經常在這裡辦公,所以,以六部衙門爲代表的朝廷主要機構就集中到了西部,西長安街上的六部口就是六部衙門所在地,六部衙門的大圍牆至今還殘留一段,在西長安街上可以看到。特別是到了清代,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都在西北邊,因此,爲了方便,朝廷的大員,王公貴族就向西部集中。西城就自然形成了京城的政治中心,進而也就是文化的中心。歷史悠久的北京師範大學、男四中等都在西城,這是有根據的。

到了現代,北京發展的首要方向就是西北部,向外擴張的特別迅速,他與歷史上的這個格局不無關係。

在內城,明清兩代,東西城之間的交通幾乎是斷絕的,就是因爲中間的皇家禁地,能通行的只有天安門前的長安大街。北面到鐘鼓樓一帶才能通行,在大明的時候鐘鼓樓一帶就太偏僻了。所以東西長安街是京城最繁華的主要通道,這一特點延續到了現代。不過,明代的長安街可不是現代長安街那麼寬闊,現代的長安街是拆毀了幾條街道合併在一起纔有那麼寬,天安門前的廣場也是沒有的,那裡都是民居商鋪,街道縱橫,也是繁華所在。

相對西城而言,東城的達官貴人比較少,但是這裡畢竟是內城,天子腳下,於是有地位的富人就聚集在這裡,因此東城的特點就是富有,都是家財萬貫的主。後世的王府井商業區享譽全國就與此有關。經商的富人多居住於東城也與崇文門有關,崇文門基本上可以認爲是通商的大門。

當然這只是一般而論,個別情況總是有的,比如貢院就在東城,孔廟、雍王府也在東城。

知道這個格局,京城的郵政所新地址就等於選好了,就是長安街上六部衙門的對面,也就是後世電報大樓的位置,毫無疑問,這個位置是首選。

得知這一情況,朱萬化不由得動了心思,現在朱家有鋼材有水泥,何不在京城建一個類似於後世電報大樓的建築?想到這裡他提筆畫出了電報大樓的外形,正準備招呼機要處的紀養齋,突然想起一事,立刻就氣餒了,把畫稿團了團丟進廢紙簍。再想一想,有撿起來,重新展平,充分地表現出他的猶豫。

氣餒何來,猶豫又在何處呢?

這個位置到南海(就是中南海)的圍牆不足300米,南海圍牆不過三四米高,只要建築超過三層,站在樓上窗前,南海內景一覽無餘!偷窺皇家園林該當何罪?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但是,心中的思念情結又揮之不去,電報大樓可是長安街上的標誌建築,其突出的地位保持了幾十年。因此他猶豫再三。

最後他終於重畫一圖,形狀還是那個形狀,但是隻有兩層。中間起一個方形不太高的鐘樓,正面裝一個大鐘表,鐘樓頂部立起一根旗杆,準備懸掛大明的國旗——日月旗,這個旗杆兼做避雷針。完全是電報大樓的樣子。看

一看就是縮小版的電報大樓,心中很滿意。

兩層建築加上一個鐘樓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高層建築了,很突出了,很顯眼了,完全可以成爲地標。

鐘樓本來應該四面都是鐘錶,技術上不難,但是朝東的鐘表必然是一個窗口,稍有縫隙就可以窺視南海,這個毛病不能犯。所以只是南面有鐘表盤面,連二樓朝東的窗戶都不能有,朱萬化歷來是加小心的,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拿着這個圖他就去了鐘錶廠,首先設計出鐘錶,才能定整體建築的結構。

他告訴京城方面,郵政所的建築要等待臺灣的設計圖紙。無線電報依舊留在外城,那個高高的天線在內城不合適。

電報大樓(應該是電報小樓)提前300多年,即將誕生了!

......

就在長江艦隊和獨立團攻佔宜昌的時候,十一月二十二日朱萬雄得到報告,南海艦隊的金甌巡邏艦艇與西班牙的一個船隊打了一場遭遇戰,俘虜了這個西班牙的船隊,擊沉一艘戰艦,擊傷一艘戰艦。

事關重大,這份電報是採用加密編碼發送的,報告發送給朱萬雄。所以朱萬雄來到大哥家裡,緊急商議此事。

朱萬化感到事情有些突然,自從鄭芝龍到達金甌,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中南半島的形勢一直很平穩,沒有什麼事端。無論是荷蘭還是西班牙,在南洋一帶沒有人向國防海軍挑戰,爲何會突然發生這種事端呢?

事關重大!重大在何處呢?這件事還要仔細的說一說。

爲了對鄭芝龍提供支援,南海艦隊總是保持着從海南島到中南半島南端這一海域的巡邏警戒。在金蘭灣到金甌的沿海地區,一般是一艘護衛艦加一艘輔助的小型艦艇擔任巡邏任務。這一次,就是護衛艦和半潛艇母船搭檔的巡邏隊。選擇護衛艦領隊,是因爲護衛艦以上才安裝無線電報,巡邏船隊需要隨時保持聯絡。

西班牙在美州有殖民地,就是現在的美國西部地區、拉丁美洲、南美洲的北部,那裡盛產白銀,還有他們當做白銀的白金,就是金屬鉑,朱家通過貿易,從他們手裡撈了不少白金。

西班牙的船隊從歐洲到美州西海岸,乘着季風每年一個往返。中間站就是呂宋(菲律賓),現在是冬季的季風,南亞和印度洋上都是東北風,正是從東向西航行的黃金季節。這個西班牙船隊就是途徑呂宋返回歐洲的。他們的船上滿載着白銀和從呂宋島上購買的大明的貨物,如瓷器、茶葉、絲綢、玻璃、鏡子等,南洋的貨物,如香料、木料、玉石等。

一般的情況下,他們會沿着南洋諸島前往馬六甲海峽,極少沿着中南半島到馬六甲這條航線。這個年代的航海要依靠大陸、海島做參照物航海的,雖然南洋諸島的航線遠一點,卻是傳統航線。

現在的荷蘭人、西班牙人都知道大明海軍的厲害,沒人敢招惹,估計這個船隊沒有這個知識,或者是不相信,於是就闖到大明的地盤上來了。

金甌的富庶讓他們看紅了眼,以爲都是好欺負的落後土著人,打幾發炮彈就可以征服一片陸地的地方,於是開着船就闖進了湄公河的河口。

鄭家的巡哨船立即報警。

鄭家、朱家是合作關係,所以鄭家可以利用國防軍的通信系統,特別是軍事方面。

國防軍在金甌設立了一個無線電報聯絡處,在金甌這個三角地區的三個沿海地點上建設了高高的木塔,他們與金甌的聯絡處保持着燈光通信的聯繫。鄭家的巡邏船隊發現緊急情況,就可以按照規定發射信號彈通知聯絡塔。這個報警系統是金甌安全的保證。

所以,得到報警的國防海軍的巡邏船隊就快速趕來,同時上報金蘭灣基地,要求增援。他們到達現場時鄭家與西班牙艦隊已經交火。

--- 第251章完 ---

(本章完)

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一:藏龍臥虎_第1章: 我是朱萬化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92章:風波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二:初露崢嶸_第90章:組成聯軍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04章:雙喜臨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84章:民心民意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七:巍巍中華_第548章:特區(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56章:土皇上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440章:出征印度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七:巍巍中華_第542章:拖拉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131章:新裝備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58章:述職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32章:日本國亂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100章:水利是農業之本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47章:內戰要避免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五:縱橫天下_第402章:黃河隧道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33章:收復臺灣(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一:藏龍臥虎_第54章:截擊毛文龍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49章:崇禎的苦衷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五:縱橫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軍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卷五:縱橫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決戰(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農業
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一:藏龍臥虎_第1章: 我是朱萬化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92章:風波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1章:活佛也有貢獻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二:初露崢嶸_第90章:組成聯軍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六:楊威天下_第442章:裸人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0章:聚寶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04章:雙喜臨門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60章:蹊蹺的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84章:民心民意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一:藏龍臥虎_第29章:紙幣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七:巍巍中華_第548章:特區(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4章:撤退變成了潰敗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56章:土皇上述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440章:出征印度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七:巍巍中華_第542章:拖拉機卷二:初露崢嶸_第131章:新裝備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58章:述職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32章:日本國亂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100章:水利是農業之本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347章:內戰要避免卷五:縱橫天下_第370章:西康攻略(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7章:陽泉城下卷五:縱橫天下_第402章:黃河隧道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二:初露崢嶸_第103章:友好貿易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33章:收復臺灣(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一:藏龍臥虎_第54章:截擊毛文龍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49章:崇禎的苦衷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五:縱橫天下_第349章:就任督軍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39章:拉毛文龍一把卷五:縱橫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決戰(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24章:高效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