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

軍醫檢查完莊繼華的傷口後搖搖頭說:“必須儘快動手術,可是我沒有麻藥,也沒有血漿了。”

“他現在昏迷,動作快點,他醒不了。”宋雲飛急得團團轉,想出個餿主意。

“放屁,要是中途他醒了呢?他要一動,不就要了他的命。滾出去!”別看軍醫剛纔沉穩的樣子,那全是裝出來的,他不能着急,他要急了宋雲飛他們得瘋了。

“師長不是你一個人的!我不想救師長嗎?”軍醫爆發了,衝着宋雲飛一頓狂吼,宋雲飛反沒話可說了。

“找幾根繩子來,把他捆起來。”軍醫發泄之後說道,宋雲飛急忙出去找繩子,這邊軍醫卻已經櫓起袖子,正在衛生兵的幫助下從他的身上抽血。

“抽我的!”宋雲飛也櫓起袖子,軍醫白他一眼:“我沒時間給你檢查血型,我是是o型血,不用檢查了。”

外面的槍炮聲更加激烈,醫護所裡卻死一樣安靜,所有傷員都眼巴巴的瞧着兩張桌子拼成的手術檯,上面躺着的師長;薛嶽想瞞,可全師人都知道宋雲飛和伍子牛就是莊繼華的影子,能讓宋雲飛如此失態的傷員,全師數來數去只有一個,更何況莊繼華的軍裝雖然破爛不堪,骯髒不已,可卻還能分辯得出一顆炮彈在附近爆炸,屋頂落下一層灰燼,軍醫皺眉吩咐說:“找幾個人,拉塊布,把上面的灰擋住。”

馬燈下下,軍醫輕輕的用手術刀劃開莊繼華的皮膚,屋裡所有人都屏息靜氣,連重傷員也忍住疼痛,生怕驚動了手術中的莊繼華,只有屋外如雨點般密集的槍聲。

敵人的進攻變得瘋狂,他們也學着莊繼華的戰術,一線步兵全部花機關槍,跟進部隊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槍,迫擊炮拉到五百米的位置上向車站內轟擊。

上午鄭俊彥在運大洋的時候,莊繼華和薛嶽就把兵力集中到正面和東線,南面和西面各留下一個班監視,偵察連剩下的三十多人充當預備隊。

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雙方都打紅了眼,敢死隊捍不畏死的往上衝,一師堅決不退;人的獸姓在此刻充分暴露,殘缺的陣地上,一師官兵大部帶傷,卻還在拼死力戰,七八挺機槍噴射出的火龍把敵人死死壓制在地上。

很快幾發炮彈呼嘯着落在機槍點附近,鬆軟的土地濺起大片塵土,機槍火力一下弱了,孫傳芳部隊表演了一次呆板的步炮協同進攻。“敢死隊!衝呀!衝進去,一千塊大洋!”嘶啞的嗓門大叫道。

隨着叫聲從地上爬起來一羣赤膊的敢死隊員,嚎叫着往前衝,可沒走兩步,一陣彈雨掃倒前面的四五個敵人,後面的敵人踢開屍體接着衝鋒,炮彈迅即向新的火力點射擊。

陣地前屍集如山,陣地上血流成河;整整一個下午,敢死隊三次逼近陣地,三次被打退,彭德銓把最後的預備隊派上來了,薛嶽也把所有能走動的人都派上了陣地,連他自己也扛着槍走上了陣地。激戰再度走向高潮。

太陽也似乎不忍再看這場慘烈的廝殺,慢慢的滑向遠處的山巔。天邊的雲彩逐步變紅,染出一層層紅色的魚鱗。

驀地,天邊傳來嘹亮的軍號聲,一面青天白曰大旗從遠方快速奔來。

蔣介石親自督戰下,二師以胡宗南團爲前鋒,向西山發起猛烈進攻。如果說胡宗南快瘋了,宋希廉營卻已經全體發瘋了,這個營的所有幹部都是莊繼華親手調教提拔出來的,聽說莊繼華被困牛行,危在旦夕,他們完全瘋狂了。七連長率部一口氣連下三個山頭,直逼萬壽宮腳下,以至於劉峙擔心他們受到左右兩翼的反擊,強令他們停止進攻,並命令惠東昇團與倪弼團快速跟進。

利用胡宗南撕開的口子,魯滌平從側翼向萬壽宮南北兩線發起攻擊。西線總指揮唐福山的指揮部就設在萬壽宮內,這位老兄一見北伐軍攻到山腳,就慌忙把指揮部撤退到蛟橋,他這一走,萬壽宮立刻不保。

攻克萬壽宮後,胡宗南根本沒管身後和兩翼的敵人是什麼情況,追着潰兵,直接向蛟橋撲去。唐福山剛在蛟橋紮下指揮部,胡宗南就到了,這下唐福山生氣了,後果嘛…不嚴重。

唐福山在蛟橋指揮直屬部隊向胡宗南發動反擊,胡宗南突得太猛太快,以至前後脫節,惠東昇和倪弼被他甩在十里以外。

唐福山直屬部隊裝備好戰鬥力很強,與胡宗南團在蛟橋西面展開激戰,胡宗南畢竟惡鬥半天,憑藉一股銳氣追到這裡,現在銳氣漸竭,有些擋不住了,被逼得連連後退。

“他媽的,頂住!”胡宗南暴喝着率領最後一個連衝上戰場,宋希廉狂怒的抱着機槍拼命射擊,七連盯在陣地上,在敵人潮水般的衝擊下死戰不退。雙方都沒有工事,就這樣在地面上對射,不斷有人倒下,後面又不斷補充進人來。

戰況膠着時,蛟橋北面響起了衝鋒號,兩股灰色人浪從北面的山坡上傾瀉而下,一股向鎮裡撲去,另一股則直接撲向戰鬥中的敵人的後方。

孫元良在樂化得手之後沒有離開,而是繼續在南潯線上尋找戰機,不過敵人在樂化之後明顯加強了守備,他在塗家埠外襲擊了一列軍車,不過由於塗家埠的守軍反應很快,以至戰果不大。隨後他又南撤,找不到戰機的情況下決定到樂化南面看看,走到蛟橋附近卻聽見這邊的槍聲,他立刻帶着部隊就趕過來了。

孫元良的突襲讓敵人立刻崩潰,唐福山搶了匹馬在兩個衛士護衛下逃向生米街,他不敢去牛行,他知道鄭俊彥還在那裡的話,他就已經完了。

首先注意到軍號的不是薛嶽,他正猛烈的扣動機槍,絲毫不管四周嗖嗖飛過的子彈。

“薛團長!薛團長!軍號!軍號!”號兵激動跑來向他報告,手指着遠方。

薛嶽沒聽清,頭也不回的問:“你說什麼?大聲點!”

“援兵!援兵到了!”號兵湊到他耳邊大聲說。機槍聲嘎然而止。

薛嶽轉身當胸抓住號兵:“什麼援兵?在哪裡?”

“你聽!團長,你聽!”

薛嶽凝神細聽,隱約中確有衝鋒號聲,漸漸的號聲更近了,薛嶽臉上露出狂喜,他狂吼道:“援兵到了!弟兄們!援兵到了!”

陣地上的槍聲幾乎同時停頓了一下,隨即爆發出一陣歡呼:“援兵到了!援兵到了!”

薛嶽吼着,笑着,哭着,盡情的,最後他跌坐在戰壕中,淚流滿面,嘴裡無力的喃喃道:“援兵到了,到了!文革,援兵到了。嗚,嗚…”

號聲更近了,更清晰了,對面的敵人也注意到了,他們慌忙向遠方望去,那面青天白曰旗,越發清晰。剛剛還在拼死進攻的人都茫然的、傻傻的看着那面旗幟,看着它越來越近。

“完了!弟兄們,快跑吧!”一個聲音忽然將他們驚醒。

勇氣消失了,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逃!敢死隊也好,警衛營也好,全部後轉,向北方,向東方,逃!

聽到第一聲號聲後,鄭俊彥就傻了,待清楚了是北伐軍後,指揮部裡亂成一鍋粥,本來就繃緊了的弦,現在斷了。

“司令,怎麼辦?怎麼辦?”彭德銓帶着哭音連聲問道,他的五千人馬全填進牛行車站這個無底洞了。

“司令,快走!”忠心的衛士長粗魯的刨開彭德銓,拉着鄭俊彥向外跑,跑到指揮部外,餘暉下,鄭俊彥忽然掙開衛士長的手,望着牛行車站站住了。

“司令,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衛士長焦急的叫道。

“我不走,我要去看看!一定要去看看。”鄭俊彥忽然急促的說,隨即轉身要返回指揮部。

“司令,司令!”衛士長拉住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出去再說。”

軍號越來越響,衝鋒的吶喊聲已經清晰可聞;鄭俊彥毫不所動,彭德銓衝他身邊匆忙逃走,可沒走兩步又停下來:“司令走吧!”

鄭俊彥搖搖頭,眼睛死死的盯着牛行車站:“我一定要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怎麼就能…。”

彭德銓啞然了,征戰十幾年,他還沒敗得這樣慘過。

“好吧,我陪你,反正部隊也打光了,逃回去也沒用了。”彭德銓慘然一笑。

兩人就這樣站在夕陽下,迎着贛江的風,聽着越來越近的吶喊聲,那聲音急昂,高亢,一往無前!

“不許動!”一圈步槍對準了冷風中的兩個將軍,他們卻似乎毫無所動,只是冷冷的看着牛行車站,忠誠的衛士也不爲所動。

“媽的,好大的兩條魚。”宋希廉渾身是汗,拎着手槍走進人羣,上下打量着鄭俊彥和彭德銓:“報上你們的姓名和職務。”

“贛軍總司令、援贛軍第二方面軍總司令、第十師師長陸軍中將鄭俊彥。”

“彭德銓。”彭德銓很乾脆,免了那一串職務和軍銜。

• ттkan• c○

一聽是這兩人,宋希廉興奮得臉都紅了:“向團長報告,我們抓住了鄭俊彥和彭德銓,快去!”

旁邊的士兵興奮的邊跑邊喊:“抓住鄭俊彥了!抓住鄭俊彥了!”

“把槍交給他們。”鄭俊彥吩咐他的衛士,然後轉頭對宋希廉說:“你錯了,我不是被你們打敗的。”

宋希廉不解的看看他嘲諷的說:“呵呵,那是被誰打敗的?總不成是你自己敗的吧。”

“是他。”鄭俊彥望着安靜的牛行車站:“我的槍你可以拿去,不過我的刀要交給他。”

宋希廉明白了,從他們衝鋒到現在,牛行車站沒有絲毫動靜,沒有歡呼,沒有吶喊,甚至沒有槍聲,只有死一般的安靜;他心中涌出一股強烈的不安。

(未完待續)

第五節 盟國(九)第九節 號角(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一節 法幣(二)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海關(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三節 暗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重建(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一節 挽弓(六)第四節 陰雲(二)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策劃(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八節 轉折(四)第八節 南線(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雲集(八)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七節 曙光(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奪軍(三)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二節 報紙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結盟(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
第五節 盟國(九)第九節 號角(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一節 法幣(二)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海關(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三節 暗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重建(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一節 挽弓(六)第四節 陰雲(二)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策劃(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八節 轉折(四)第八節 南線(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雲集(八)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二節 投敵(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七節 曙光(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奪軍(三)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二節 報紙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說汪(一)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結盟(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