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戰(十)

“八格!混蛋!”細川的氣惱是有道理的,攻佔棠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決定了臘戌迂迴的成敗,叢林道路艱難,師團放棄了重炮,糧食彈藥只有靠士兵隨身攜帶,還有就是臨時徵集的馱馬,只能滿足平時作戰的四成需要,所以無論渡邊還是飯田都把攻克棠吉獲得補充,看作其中的重要補充。

在德欽黨徒的帶領下,曰軍繞過了新二十八師沿途設下的哨卡和阻擊陣地,秘密而突然對棠吉和東枝山發起進攻,攻擊開始後順利得讓人驚訝,中[***]隊如驚弓之鳥,許多陣地不戰而得,細川甚至認爲要不了多久便能拿下棠吉。

可隨着時間推移,中[***]隊的抵抗越來越頑強,東枝山大部分陣地都被曰軍佔領,可最關鍵的主峰卻屢攻不克,而八木大隊對城市的攻擊也被擊退。

細川清楚,時間不站在他這邊,中國人反應過來後,要想攻克棠吉勢必更加困難。細川發了通脾氣後,決定繼續進攻,也只能繼續進攻。

“八木君,我給增加一箇中隊,你必須攻進棠吉,”八木挺胸受命,細川又轉向荒元:“荒元君,東枝山就拜託你了。”

細川正要向接着下命,一個軍官跑來報告:“報告,城內起火。”

細川心中一喜,隨即臉色大變,幾步搶到高處,抓起望遠鏡觀察城內,衆軍官跟在他身後,看了會,八木遲疑着說:“好像是倉庫方向。”

棠吉城內的設施早就熟記在每個曰本士兵腦中,細川早就看出起火的地方是倉庫,他的臉色陰沉,轉身對衆位軍官厲聲道:“支那人正在焚燒倉庫,我們的行動必須加快,告訴士兵們,聖戰到了關鍵時刻,天皇陛下正等着我們勝利的消息!大曰本皇軍天下無敵!”

“哈依!”衆軍官立正答道,就在這時,城內傳來一陣猛烈的爆炸聲,爆炸聲連綿不斷,細川急忙轉身,抓起望遠鏡看去,就看見城內騰起一塊巨大的烏雲,這塊烏雲還在不斷擴大。

細川臉色騰地變得雪白,他知道這是中[***]隊在銷燬倉庫的武器彈藥,如果剛纔焚燒的東西他還不在意的話,現在他心中被憤怒充盈,攻克棠吉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這些武器彈藥和糧食,現在中[***]隊銷燬了這些物資,就算攻克棠吉,此戰的目的也落空了。

“唰!”細川一刀將身邊小樹砍成兩截,咆哮道:“立刻進攻!拿下棠吉!”

棠吉一發現曰軍,何畏就明白了,當初的推斷至少八成成立,眼見好不容易打退曰軍進攻,便下令立刻銷燬倉庫裡的所有物質,劉伯龍還不願,就在他們爭執時,莊繼華的電報到了,內容只有一個,立刻銷燬所有物資。

劉伯龍只得下令打開所有倉庫,派部隊從中儘量拿武器彈藥,實在拿不動的,就全部銷燬,這下新二十八師發財了,棠吉有四個大倉庫,其中三個堆滿武器彈藥,光大炮就有近百門。劉伯龍看着這些大炮心痛得直跳,把炮兵團長叫來,讓他儘量拉,讓運輸兵將手榴彈、子彈、卡賓槍,一車一車的向前沿拉,向後方送,城內的幾乎所有部隊都換裝,好在這種卡賓槍的艹作並不複雜;團屬迫擊炮幾乎增加一倍。可就算這樣,三個大倉庫也只搬空了一個。

銷燬一個倉庫後,何畏又制止了他,讓人把大炮架在倉庫外,然後就開始對着曰軍陣地轟擊,105榴彈炮、120加農炮,120迫擊炮,彈如雨下,沒有一絲間歇,八木的攻擊剛剛開始就失敗了。在這樣猛烈的炮火下,曰軍被迫後撤。

猛烈的炮擊爲中[***]隊贏得了時間,中[***]隊從最初的混亂中漸漸清醒過來,逃跑的士兵在軍官的率領下,返回了陣地,當東枝山卻已經失守,鮑國棟以下所有官兵全部陣亡。

何畏命令將所有鮑團官兵集合在一起,幾百名黑壓壓的士兵站滿廣場,他的臉色陰沉:“你們是鮑團的恥辱!”

他一開口就讓所有鮑團官兵感到心驚膽戰,不少人偷偷打量四周,四周已經被警衛連牢牢控制,制高點上架着機槍,散發着森冷的寒氣。

“鮑國棟團長和幾百名士兵戰死在東枝山,他們是我新二十八師的光榮!是我新二十八師的驕傲!而,你們,你們不配作他的弟兄!不配作他的袍澤!你們…你們有臉回國見家鄉的父老鄉親嗎!”

所有官兵的臉上都露出羞愧之色,何畏努力壓抑心中的殺意,要按他的習慣,這些逃兵要全部槍斃。

他怒氣難消:“新二十八師沒有撤退令!按軍紀,你們都該死!不要以爲法不責衆,戰場上沒有法不責衆!”

下面的官兵頓時面如土色,兩腿發顫。更多的人在打量周圍黑洞洞的槍口,在硝煙中,汗如雨下。

“我給你們個贖罪的機會!”何畏大吼道:“立刻反攻東枝山!把你們的陣地奪回來!奪回來了,給你們授獎!奪不回來,二罪共罰!師部炮兵團將支援你們!”

“殺敵立功!”施少先站出來舉起手中的39式大吼。

“殺敵立功!”

“殺敵立功!”

……逃兵們一看還能活下去,立刻來了精神,紛紛跟着大吼,廣場上頓時吼聲如雷,士氣一下就起來了。

炮擊還在進行,不過從城外曰軍的陣地轉向了東枝山,原本翠綠的山頭,現在已經消失,變成一座燃燒的火炬。

這夥逃兵早就跑散了編制,何畏就地整頓,編成了一個加強營,鮑團一千多人,這裡居然有六百多,有一半人放棄陣地逃跑了。

不過何畏要求的立刻沒有被執行,部隊整頓好後,夜色已經降臨,反攻被推遲到天明。劉伯龍派警衛連金明浚連長負責指揮這個加強營。

讓何畏意外的是,凌晨,東枝山上忽然響起一陣猛烈的槍聲,隨即接到莊繼華電報,特種部隊偷襲東枝山得手,命令他立刻派部隊接防。

作爲作戰處處長,何畏知道有這樣一支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直接聽命於莊繼華,被稱爲軍中之軍,單獨作戰,不與其他任何部隊發生聯繫。這個時候,忽然在這裡冒出來,又忽然攻下至關重要的東枝山,他頓時喜出望外。

偷襲東枝山不是宋雲飛的計劃,發現曰軍行蹤後,他本想跟隨曰軍,找機會偷襲五十六師團的師團部,可卻接到莊繼華的命令,棠吉危急,讓他立刻去棠吉。

於是他連夜率部趕到東枝山下,隨即決定偷襲東枝山,曰軍完全沒有料到,攻擊來自身後,宋雲飛親自率領一支突擊隊從懸崖爬上山頂,趙漢傑則率領主力從曰軍後方摸上去。

要說曰軍的防禦還是很到位,細川預計中[***]隊會在夜晚發動襲擊,所以在正面和山上都作了佈置,可他萬萬沒想到襲擊來自後方。宋雲飛他們摸進陣地後,才被曰軍發現,不過這個時候一切都已經在宋雲飛的掌握中了。

細川不知道,他已經失去攻克棠吉的機會了,這一夜對新二十八師至關重要,混亂被制止,逃跑的士兵又回來了,逃跑的軍官被執行軍法,軍心爲之一振。

戰爭就是這樣,雙方都在研讀對手的策略,棠吉遭到攻擊,在盟國指揮官中引起不同解讀,史迪威和亞歷山大研究戰場局勢後,提出了一個新的作戰策略。

“莊,”史迪威在臘戌獲得蔣介石的授權,指揮所有遠征軍,對此他非常滿意,說話又恢復原來的語氣:“你看,曰軍現在兵分三路,東線、西線和中路,他們的指揮官犯了個大錯,給了我們各個擊破的機會。”

莊繼華面帶冷笑,似乎在饒有興趣的聽着,亞歷山大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您看,如果我們集中兵力在西線發起反擊,殲滅曰軍五十五師團和三十五師團一部,如此就能扭轉整個戰局。”

莊繼華還是沒有說話,他心裡立刻判讀出英國人的目的,果然,史迪威接下來便說:“我們用新八軍阻擊中路曰軍,讓新二十八師阻擊出現在棠吉的曰軍,而主力112軍立刻西進,與英軍一同在仁安羌和喬克巴當之間殲滅西路曰軍。”

殲滅西路曰軍,說得挺好,恐怕真正目的是想讓我軍掩護你們這些英國佬向印度轉移吧,莊繼華在心裡罵道。

“不,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莊繼華不想再與他們糾纏了:“我認爲我軍不但不應該西進,相反應該立刻後撤到臘戌,根據我得到的情報,攻擊棠吉的曰軍最多一個聯隊,曰軍五十六師團已經插向臘戌,正確的部署是,以一部阻擊中路曰軍主力,英軍阻擊西路曰軍,我遠征軍主力則迅速回撤臘戌,殲滅五十六師團,而後,英軍守住印緬邊境,我軍守在中緬邊界,如此從西北兩面鉗制曰軍,爲將來反攻創造條件。”

莊繼華的話一說完,史迪威的臉色就變了,他一拍桌子,騰地站起來:“莊,你不要想逃跑,作爲軍人,你應該想的是爭取勝利!”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視察(三)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遏制(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八節 轉折(七)第三節 戰鼓(五)第七十節 劫持第八節 日薄(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五節 突擊(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二節 報紙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曙光(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突擊(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一節 報名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沙基(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節 酒會(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六節 救亡(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一節 奪軍(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二節 報紙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六節 突破(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九節 魅影(十)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十節 撤退(一)第十節 餘波(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五節 友人(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二節 沙基(三)第二節 說汪(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突破(一)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十節 撤退(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曙光(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
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視察(三)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遏制(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八節 轉折(七)第三節 戰鼓(五)第七十節 劫持第八節 日薄(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五節 突擊(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二節 報紙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曙光(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突擊(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一節 報名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沙基(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節 酒會(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六節 救亡(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一節 奪軍(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二節 報紙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六節 突破(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九節 魅影(十)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十節 撤退(一)第十節 餘波(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五節 友人(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二節 沙基(三)第二節 說汪(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突破(一)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十節 撤退(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曙光(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