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蟄伏(十)

可惜,莊繼華早給蔣介石打了預防針,史迪威縱然拿美援物資也無法讓蔣介石動心,他非常堅決的搖頭:“反攻仰光暫時時機不到,”說到這裡他腦中靈光一閃,和顏悅色的說:“這樣吧,我有個想法,爲了反攻仰光,遠征軍必須擴編,除了調去的三個軍外,我不會再從國內戰場抽調部隊增援緬甸戰場,不過遠征軍可以擴編,我打算將遠征軍擴編三個軍,一零三軍擴編爲兩個軍,新八軍擴編爲兩個軍,112軍擴編爲兩個軍,軍長分別是孫立人、廖耀湘、餘程萬、戴安瀾、黃伯韜、陳明仁,再加上六十六軍、五十八軍,整個遠征軍就有十一個軍,總兵力可以達到四十五萬到五十萬,有充分的實力收復仰光。”

史迪威心中一動,可隨即又感到不妥,遠征軍上下因爲反攻緬甸和莊繼華事件,對他非常不滿,他幾乎指揮不動。可蔣介石似乎看透了他的心裡,又接着說:“你放心,我會下令,讓所有將領服從你的命令,如果有人不服從,你可以直接向我報告,我會嚴懲不貸。”

何應欽這時也插話道:“一年時間整編出五十萬遠征軍,這個工作非常艱鉅,難度也很大,史迪威將軍,需要我們提供那些幫助,你都可以提出來?”

白崇禧輕輕一笑,何應欽居然使出了激將法,史迪威看上去也吃這個,果然史迪威不服氣的揚頭大聲說:“只要貴[***]官服從命令,一年之內,我就能整編出五十萬遠征軍。”

說道這裡,史迪威擡頭看着蔣介石:“遠征軍擴編需要兵員,委員長先生,您能保證提供足夠的兵員嗎?”

“這一點我完全能保證。”蔣介石立刻對陳誠說:“兵員上優先保證遠征軍,遠征軍擴編需要十五萬人,第一批五萬人,兩個月內到位,你下去就辦。”

陳誠連忙答應,史迪威想想後,感到沒什麼問題了,便站起來告辭,蔣介石也沒挽留,親自送他上車,可等史迪威的車消失,蔣介石的臉色陰沉下來。

蔣介石心中感受與他表現出的情況完全不同,史迪威的要求讓他感到非常受傷,以前他身邊有過蘇俄顧問、德國顧問,但從來沒有那個顧問,包括他絕對信任的塞克特,都沒有提出過這種無禮要求,這種視中國政斧如無物的要求。

“難怪文革說,史迪威是個自大狂妄的人,”何應欽嘆口氣:“委員長,真的要完全放手,讓他整編遠征軍?”

“我看可以,”陳誠接過話題:“和美國有協定,由史迪威來按照美軍方式整編部隊,委員長選擇遠征軍是最恰當的。”

陳誠這話很對,史迪威在緬甸的所作所爲讓遠征軍將士對他充滿不信任,整編可以讓蔣介石壓下來,但史迪威卻無法執行他的任何進攻計劃。

“辭修這話很對,”白崇禧說:“遠征軍擴軍,武器裝備能保證嗎?”

幾員大將的看法讓蔣介石稍稍寬心,他淡淡的說:“俞濟時來電,緬甸很可能還要打一仗纔會徹底穩定,俞濟時是員戰將,但他缺少文革那種敏銳,所以,健生,恐怕你還要跑一趟,一方面告訴俞濟時,整編上可以聽史迪威的,但作戰上要靠我們自己;另一方面幫助他搞好緬北防禦,特別是緬西北,確保密支那、八莫。”

白崇禧還沒來得及表態,何應欽就建議道:“委員長,林蔚雖然見識超羣,但長期擔任幕僚,缺少領兵作戰的經驗,不如讓健生擔任昆明行營主任,具體指導緬甸作戰。”

這個建議倒是別出心裁,蔣介石沉凝片刻,目光轉向陳誠,陳誠便說:“我看可以,蔚文兄擅長謀劃,他留在委員長身邊更合適。”

由於林蔚執行了調走莊繼華的命令,遠征軍將士對他也沒那麼多好感,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林蔚很是無奈,已經流露出想走的意思,何應欽這也是幫他一個忙。

“健生,你有什麼意見?”蔣介石溫言詢問白崇禧。

白崇禧心中有些得意又有些遺憾,他這輩子似乎就只能與參謀打交道,很難直接帶兵,遠征軍都是莊系人馬,也是中央軍,其他人很難指揮得動,也就是他,憑藉聲望可以指揮。

“莊文革判斷沒有錯,緬甸還有一場大戰,只有獲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緬甸戰場才能真正穩定,雙方轉爲對峙。”白崇禧斟酌着說:“如果委員長認爲卑職應該去昆明,卑職願意。”

白崇禧也很圓滑,他不清楚林蔚是假抱怨還是真想走,所以他把主動權交給蔣介石,自己不但責任,不過從內心裡,他很想掌控一支大軍征戰疆場,現在是個極好的機會,遠征軍驍勇善戰,有這樣的部隊在手,他完全可以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

“那就辛苦健生了。”蔣介石同意了,白崇禧在心裡鬆口氣,不過蔣介石隨即又說:“不能光指望美國人,我們自己也要整軍,辭修,你提出把整軍地點放在四川,第一批部隊從九戰區和四戰區抽調三個軍,但薛嶽和張發奎都說戰區面臨的敵情嚴重,無法抽調兵力。”

實際上現在的問題纔是今天的重點,蔣介石沒有回到他的辦公室,而是朝後花園走去,三人跟在他身後。

陳誠擬定的整編方案是,在四川成立整編指揮部,由他擔任總指揮,首先整編九戰區和四戰區的部隊,以師爲單位調入四川進行整編。

這個方案明顯含有私心,九戰區是土木系最集中的戰區,四戰區是長江以南,雜牌部隊最多的戰區,何應欽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樣整編後的結果肯定是土木系統帥雜牌系,一年以後,雜牌就變成了土木。

不過何應欽還知道,薛嶽這是在對陳誠表示不滿,陳誠掛着九戰區司令的名,實際指揮作戰的一直是薛嶽,幾年下來,薛嶽認爲他早就應該扶正了,可不知爲什麼,陳誠就是不肯,薛嶽就在這個時候小小刁難下陳誠。

張發奎的反應陳誠是預料到的,可薛嶽的反應卻讓陳誠有些意外,此刻蔣介石提出來,讓他既有些羞愧又有些着急。

“上次長沙保衛戰後,曰軍沒有大的行動,況且九戰區兵力雄厚,抽調一兩個師影響不是很大;四戰區則根本不會有什麼大的戰鬥,如果曰軍要進攻香港,即便四戰區再多一倍的兵力也守不住,四戰區的戰略是誘敵深入,所以從這兩個戰區抽調部隊是非常恰當的。”

陳誠的解釋顯然是帶有狡辯,但何應欽和白崇禧都沒說什麼,白崇禧就要出任昆明行營主任,不想再管這事,況且蔣介石也不會把整編任務交給他。

蔣介石暫時沒有答話,小花園裡繁花漸衰,初秋景緻已現,樹葉開始悄悄飄落,花叢上掛着不那麼翠綠的葉片。

“整編必須進行,”蔣介石說道:“短時間內,美援物資恐怕指望不上,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夫人在美國談妥了一百家工廠,兩年以後,我們自己生產的物資就能滿足需要。辭修,我希望你拿出魄力來,如果你不行,我就讓文革來主持。”

陳誠打個寒戰,這是蔣介石發出的最嚴厲的警告,他連忙表示:“請委員長放心,卑職一定說服他們。”

蔣介石點點頭,何應欽心中暗喜,莊繼華雖然反貪中動了幾個他的人,那也是對事不對人,雙方關係一直比較好,他樂於見到莊繼華上位。

“委員長,我看是不是這樣,參謀部編寫一套整編教材,發給各戰區,這樣沒有抽到部隊的戰區也可以自行整編。”

陳誠皺起眉頭:“整編的同時最大的問題是換裝,雖然貴州開發取得很大成績,但物資上還是不能完全保證部隊全部換裝,各戰區整編部隊,如果裝備跟不上,這樣的整編沒有什麼意義。”

“辭修說得對,”蔣介石沒等何應欽答話便搶在前面說,他不能讓陳誠感到失去他的信任,他已經察覺陳誠整編方案中的私心,所以纔對他進行警告,不過改造雜牌部隊也是他的既定方針,這樣作並沒什麼錯,但改造雜牌是將雜牌改造爲中央軍,而不是改造爲土木系,他陳誠必須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還要等兩年物資才能實現自給,貴州開發還要抓緊,四川雲南的工廠還要擴建,”蔣介石思索着,忽然間擡頭看看周圍三人,見三人有些迷茫的表情,心說我跟他們談這些做什麼,便改口說:“最近一年,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編部隊,一年以後,我們就可以準備展開反攻了,所以這一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請委員長放心,我一定順利完成整編。”陳誠保證道。

但陳誠的保證很快讓蔣介石失望了,薛嶽依然拒絕調出部隊,張發奎更是直接,他電告蔣介石,四戰區的主力五十四軍和六十五軍被調走,四戰區幾乎成爲空架子,再抽調部隊,四戰區幾無可戰之軍。

(未完待續)

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試探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一節 亂起(二)第七節 閃電(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十節 暗棋(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八節 日薄(二)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一節 報名第二節 重建(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二節 投敵(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六節 突破(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三節 會戰(十)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一節 返川(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二節 初戰(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返川(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六節 和約(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酒會(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八節 天火(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十一節 酒話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十九節 變計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五節 突擊(九)
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試探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一節 亂起(二)第七節 閃電(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十節 暗棋(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八節 日薄(二)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一節 報名第二節 重建(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二節 投敵(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六節 突破(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三節 會戰(十)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一節 返川(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會戰(八)第二節 初戰(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返川(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六節 和約(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酒會(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八節 天火(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十一節 酒話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十九節 變計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五節 突擊(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