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山城霧(二)

陳璧君的話剛落,曾仲鳴忍不住撲哧一笑,汪精衛也不由莞爾,可李之龍卻沒笑,這個問題也讓他奇怪了好久,後來忍不住給莊繼華去了封電報,莊繼華的回電簡單,只有八個字,醉翁之意,只在武器。

這八個字把李之龍點醒了,他對西南開發隊抓得更緊了,無論大小事情都要經他手,當他還是不放心,又與梅雲天商議,想讓梅雲天也到西南開發隊來,梅雲天卻堅決拒絕了,他告訴李之龍,不能硬頂,況且武器彈藥的不是西南開發隊掌控,是四川開發公司控制着,蔣介石插手西南開發隊,這是不得其法,用不着那麼緊張,楊永泰想插手西南開發隊儘管他插手,密切關注就行了。

讓李之龍有些奇怪的是,楊永泰卻根本不管開發隊的事,僅僅來參加過幾次會議,會上也不提自己的意見,要麼附和他的提議,要麼附和俞大維的主意,這讓他又有些看不懂了。

不過李之龍從陳璧君的話裡還聽出一絲還有挑撥,所以他不打算接這個話題,而是替蔣介石分辨:“西南開發必須要與地方政權配合,這幾年,渝城市長人選雖然常變,其實都受文革的控制。現在渝城定爲陪都,再受西南開發隊的控制這就不好了,暢卿先生原是南京市長,出任陪都市長非常合適,再兼開發隊副隊長,也能照顧開發隊的工作。”

“在田,你可真是君子。”曾仲鳴嘲諷道,誰都知道蔣介石這是向西南開發隊中摻沙子,可李之龍怎麼就沒察覺呢。

“西南開發隊裡,黃埔同學很多,委員長真的要插手隊中事物很容易,用不着再派個楊暢卿來。”李之龍解釋說:“黃埔同學擔任中高層幹部的比比皆是。”

曾仲鳴啞口無言,汪精衛卻皺起眉頭,李之龍的態度有了微妙轉變,看來讓他跟他走還要花一些時間,不能艹之過急。

李之龍回到家裡,心裡還是很不舒服,他不明白,汪精衛怎麼變得如此膽怯了,當年那個慷慨赴死的人那去了。

潘慧琴見他臉色不與,便問什麼事,李之龍嘆口氣便把他的疑惑一一告訴她,潘慧琴輕輕一笑,站起來說:“我當什麼事呢,這點小事,汪精衛從來都是軟弱無力,空談還可以,做不出什麼大事。”

潘慧琴對汪精衛沒什麼好感,當年中山艦之時,明明李之龍是冤枉的,汪精衛身爲國民政斧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卻毫無辦法,當時他就認爲這個人無能,根本不是蔣介石的對手。

潘慧琴說着走到書桌前:“婦女救國會青年救國會明天要在較場口聯合舉行一次羣衆大會,要讓我發言,對了,你參不參加?”

“沒時間,前方需要的武器彈藥越來越多,江北城的工廠必須加快進度,我要去看看,還有北碚的工廠,老天,同時開工十六家新工廠,真不知道文革的是怎麼想的,不把那點錢折騰完,他心裡不安似的。”李之龍靠在沙發上,莊繼華向蔣介石捐獻了五億美金,這事最終梅雲天還是告訴了李之龍,這讓李之龍不由擔心起四川開發公司將來的運作資金來了。

“文革的心眼可比你多,”潘慧琴頭也沒回,忽然她像想起什麼來了,扭頭對李之龍嚴肅的說:“與汪精衛的交往要小心,當年的教訓可別忘了。”

李之龍仰望屋頂,沉默了一會才說:“我怎麼會忘呢。”

的確,中山艦讓他刻骨銘心,他花了將近十年時間才走出來。過了好一會他才嘆口氣:“他是國民黨元老,副總裁,又是國民議會議長,他來我能不接待嗎?”

潘慧琴停下筆想了想說:“看來,你也不是搞政治的料,唉,”秀眉微蹙:“我們都不是搞政治的料,莊文革觀一知三,我們就不看不到,總感覺不對,又不知是那不對了,楊永泰來當副隊長,這裡面恐怕…”

“校長這是衝工廠來的,文革的電報說得很清楚。”李之龍在心裡也不由承認,自己確實不是搞政治的料,明知不對,可還是下不了決心。

“我看最近你還是不要跟汪精衛見面了,先冷一段時間再說,要不到綦江去看看,再不然到攀枝花或者雲南去,把事情想清楚再說。”

綦江鋼鐵廠三期擴建,攀枝花和雲南的鋼鐵廠正在建設中,這兩大鋼鐵廠若建成投產,鋼產量就能翻兩番。

“開什麼玩笑?還跑雲南,渝城都忙不過來,要去也讓俞大維去,現在隊裡那個人不是一個當作三個用。”李之龍搖搖頭。

潘慧琴擔心的看着他,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了,必須給他找個顧問,中山艦之事決不能重演。

開發隊的人一個個在腦海中掠過,可篩了一遍還真沒看上誰,唉,要是莊繼華在就好了,他的政治眼光不知是從哪來的。他們夫婦這些年結交的,能給他們提供幫助的也就是莊繼華了;梅雲天有些時候可以說說,但商業眼光更敏銳,政治上恐怕與李之龍差不多,洪君器就更差了,專家學者搞專業還行。

“你爲何不去找張靜江先生談談呢?”潘慧琴忽然想到去年到渝城的張靜江,此公的政治經驗豐富。

李之龍一愣,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他有些爲難的說:“我和他交往不多。”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文革和他交情非淺。”潘慧琴立刻截斷李之龍的話。

李之龍緩緩點頭,他留在渝城看家,這個家可他們一夥人的家,其中就包括了張靜江,實際上他們是捆在一起的。

兩口子正在說話,保姆敲門,說劉殷淑來了,潘慧琴和李之龍忙迎出來,劉殷淑領着丫丫一起來的,莊李氏聽說劉殷淑又懷孕了,這次很可能是兒子,忙不迭的要拉莊來順一塊過來,莊來順捨不得即將收割的糧食,非要等收了秋糧再回來,結果上海打起來了,倆人只好繞道,這一路顛簸,好容易在前幾天到了渝城,一見劉殷淑生了個兒子,老兩口樂得嘴都合不攏。

“殷淑,你來了,快坐下。”潘慧琴見劉殷淑站起來,連忙招呼,劉殷淑比較安靜,很少出來串門,最多也就到潘慧琴或者小秀家裡走走,原滕傑在時,他家也偶爾去去,不過潘慧琴這裡是來得最多的。

“在家待久了,出來走走,爸媽帶了些土特產,我拿了點來,你們嚐嚐。”坐月子讓劉殷淑的身體變得有些豐滿,原來的秀麗變得姓感更加吸引人了,不過她秀美的臉上卻掛着淡淡的憂慮。

潘慧琴也不客氣,讓李嫂收了,然後坐在劉殷淑身邊,把丫丫拉到身邊,已經三歲的丫丫正是喜歡玩鬧的時候,非常不情願的扭了扭,潘慧琴笑道:“怎麼不喜歡阿姨了,阿姨抱抱。”

“你有三個兒子,還沒抱夠呀。”劉殷淑微笑着看着女兒在潘慧琴懷裡掙扎,潘慧琴鬆手,然後叫李嫂拿些糕點給丫丫,劉殷淑急忙制止。

“她剛吃了兩塊桂花糕,別吃多了。”

“小孩子嘛,就該多吃。”潘慧琴滿不在意的說:“我那個三個小子可能吃了,這東西一會就消滅光了,小孩子能吃是好事。”

丫丫拿着兩塊桂花糕,小嘴吧唧吧唧的,李之龍的三個兒子也涌進客廳裡,這三個小子都上小學了,潘慧琴問他們作業作完沒有,三個人嘰嘰喳喳的說做完了。

“你們把丫丫帶出去玩,李嫂你看着點。”劉殷淑說:“我們安靜說會話。”

潘慧琴心中一動,等四個孩子出去後,客廳安靜下來,劉殷淑才憂慮的說:“這些天,我心裡糝得慌,好多人家都….,我真害怕,他要有個好歹,我們母子可怎麼辦。”

“唉,你這就多慮了,”李之龍連忙勸解:“文革不會有事的,他是司令,用不着他去衝鋒陷陣。”

“我知道,可老想着,當年牛行不也一樣,他是副師長,不也…。”劉殷淑想起當初在廣州從報上看到牛行血戰的情形,心中就忍不住陣陣發虛。

“這次與上次不一樣,這次他是戰區副司令,距離前線遠着呢。甚至可能連炮聲都聽不到。”李之龍笑着說:“殷淑,你完全不用這樣擔心,你現在要做的是把孩子帶好,爲文革免除後顧之憂。”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老想。”劉殷淑很是憂心,李之龍講的道理她全懂,可每次聽戰報,還是忍不住心驚膽顫。

“殷淑,你看你都是上將軍夫人了,還沒練出來呀,這亂世,戰火連天,上百年了,有幾天沒打仗沒死人。”潘慧琴嘆口氣,這個時代的中國,幾乎都是從出生就聽到槍響,對槍聲炮聲早就習以爲常,死人也是經常可見,當年劉殷淑北上尋夫,沿途看到的殺戮同樣不少。

劉殷淑也同樣嘆口氣:“這安穩曰子什麼時候纔有呀。”

幾人正閒聊,宮繡畫進來了,潘慧琴對她的到來有些意外,宮繡畫比較孤僻,有些不合羣,作爲莊繼華的秘書,工作繁忙,稍有閒也就待在她的宿舍,很少出來串門。

她們三人在廣州都是好友,現在也不例外,只是宮繡畫小姑獨處,讓她們很是擔心,可誰也不敢給她介紹男友,劉殷淑隱約知道點她與伍子牛的事。

“繡畫,你來有什麼事嗎?”聊了幾句後,潘慧琴問道。

“有,在田,文革的電報。”宮繡畫把電報遞給李之龍,莊繼華關於西南開發隊的電報都是發給宮繡畫,這套密碼只有兩個人有,莊繼華和宮繡畫各持一套,凡私密電報,都用這套密碼。

李之龍接過電報,起身進入書房,宮繡畫隨後跟進去,劉殷淑和潘慧琴毫不在意,依舊談她們倆的私密話。

進入書房後,李之龍纔打開電報,莊繼華的電報比較長,他首先透露德國拒絕中國購買武器裝備的消息,然後又透露蔣介石兩次提出,將渝城兵工廠劃歸中央管轄,說明在目前內外交困下,蔣介石已經把目光盯在渝城兵工廠上了,他肯定要想辦法獲得渝城兵工廠的支配權,爲了保住兵工廠的控制權,可以做些適當讓步,比如可以答應優先提供中央軍和川軍,但工廠決不能交出去,其次,工廠屬於四川開發公司,應該儘快與劉湘商議,請他派人出任四川開發公司的總經理,請張靜江出任西南開發隊的顧問。最後,莊繼華提到汪精衛。

“…,前車之鑑萬不可忘,汪精衛應儘快疏遠,中央要動西南開發隊,控制兵工廠,必然從人事動手,汪精衛乃校長的政敵,其人志大才疏,目光短淺,意志薄弱,根本無法指望,不可授人以柄。僅憑我們自己的力量無法保住工廠,必須與川中力量結合,你可與甫公接觸,請他想想辦法。”

李之龍看完之後長出一口氣,思緒連篇,往事的歷歷在目。宮繡畫見他看完,從他手中接過電報,劃了一根火柴,將電報燒了。

“當年文革就看到這一點,他曾經給我透露過,引進川中力量的目的不僅僅是免除當初的麻煩,主要是爲了今天。”宮繡畫把當年在成渝鐵路工地上莊繼華與她的談話簡略的告訴了李之龍。

李之龍默默的笑了笑,這下他鬆了口氣:“我明白該怎麼辦了。明天我就與嚴副隊長和洪君器商議,將銷售科正式併入四川開發公司。”

“將中央軍的需求列爲優先滿足,四川開發公司管理層應該變一下了,最好讓劉湘鄧錫侯他們的人進來。田頌堯不是沒走嗎,就讓他進來然後讓劉湘再派個人來。”宮繡畫出了個好主意。

用他們自己的力量與蔣介石周旋,完全是以卵擊石,只有與川中勢力結合才能與蔣介石周旋一二,李之龍和宮繡畫都沒意識到,蔣介石這次對兵工廠是勢在必奪,現在中國的武器彈藥就看渝城了,不能控制住這裡,就等於把自己的命脈送到別人手中,這是蔣介石決不能接受的。

第二天,李之龍召開四川開發公司和西南開發隊聯席會議,在會上決定加快新工廠建設,同時西南開發隊的銷售科合併到四川開發公司中。

李之龍專門找洪君器談話,要求優先照顧中央軍補充,洪君器當然沒有意見,一次姓向中央提供了兩千具火箭筒,三千門迫擊炮,兩百門重炮,以及大批彈藥,足夠裝備四個師。這些裝備立刻補充進正在武漢附近整補的第一軍和七十一軍等部隊。

(未完待續)

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川軍(一)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八節 日薄(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一節 霧(一)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節 陰雲(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海關(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一節 辦學(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二節 策劃(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號角(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七節 曙光(四)第六節 救亡(二)第五節 雲集(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一節 奪軍(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二節 投敵(九)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投敵(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一節 突破(七)第十節 餘波(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
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川軍(一)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八節 日薄(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一節 霧(一)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節 陰雲(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海關(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一節 辦學(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二節 策劃(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號角(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七節 曙光(四)第六節 救亡(二)第五節 雲集(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一節 奪軍(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二節 投敵(九)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投敵(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一節 突破(七)第十節 餘波(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