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

馮玉祥出走不久,劉汝明就奉宋哲元的命令率軍回到張家口,抗曰同盟軍被迫撤往張北壩上一代,打算與孫殿英聯繫,遭到孫殿英的拒絕,同盟軍陷入混亂之中,方振武率兵出走獨石口,不久高樹勳宣佈脫離抗曰同盟軍接受宋哲元的收編,孫良誠宣佈追隨馮玉祥也離開同盟軍赴北平。

前線工作委員會最後採納吉鴻昌的建議全軍到獨石口與方振武匯合,此刻抗曰同盟軍依然有一萬餘人。前線工作委員會在獨石口召開會議,決定拋棄抗曰同盟軍的旗號,重建爲抗曰討賊軍,提出打到北平的口號,部隊分兩路南下,進攻北平。軍事策略上的調整伴隨的是組織上的調整,在新任前線工作委員會書記柯慶施的推動下,獨石口會議還開除了反對南下,反對改編旗號的張慕陶、許權仲、吳止戈等五人的黨籍。

共C黨的旗號在抗曰討賊軍中一經樹立,北平軍分會就決定討伐,抽調商震三十二軍、十七軍、二十九軍,在懷柔以南將南下的討賊軍包圍,經過三天激戰,討賊軍大部被殲,餘部經商震協調被收編,方振武、吉鴻昌逃離部隊,前線工委成員在被圍之前即離開部隊,宣俠父前往上海,至此抗曰同盟軍瓦解。

莊繼華在武漢又檢查了武漢轉運站的工作,武漢此刻待運的物資依然堆積如山,武漢轉運站的站長叫吳林普,武漢轉運站除了負責轉運物資外,還要負責送各地來的人員,任務十分繁重。吳林普忍不住向莊繼華抱怨人手不足、場地不足,希望增加人手,同時讓上海方面暫時停止向武漢轉送物資,西南開發隊的物資已經佔據了整個武漢50%的倉庫,再送實在找不到存放倉庫了。莊繼華的解決方法簡單,立刻建設倉庫,轉運物資的工作絕對不能停,同時安慰他,新購買的七條船馬上就到,物資積壓的現象就能得到緩解,實在放不下可暫時放到漢口鋼鐵廠的庫房去。吳林普愁眉苦臉的答應了。

八月九曰莊繼華回到渝城,還沒下船就看見觀音橋碼頭上等着大羣記者,莊繼華心裡有些煩躁,這一路他不知拒絕了多少記者採訪,這些記者大都是追問熱河停戰協議的問題,而他又無法詳細解釋其中的奧妙,所以他只好平淡的說熱河停戰協議並非戰敗協議,然後就拒絕再發表意見。

果然,他剛下船,記者們就蜂擁而上,七嘴八舌的問道:

“莊將軍,外界傳說熱河停戰協議是你主持的,是這樣嗎?”

“莊副市長你對熱河停戰協議有什麼看法?”

“莊隊長,熱河停戰協議…。”

…….

“莊將軍,出賣熱河的感覺如何?”

莊繼華再也忍不住了,他站住了,冷冷的看着那個年輕的記者,記者毫不示弱的迎着他的目光。莊繼華壓壓心中的火氣,冷靜的說:“我再說一遍,熱河停戰協議不是敗戰協議,如果諸位不信,可以去採訪一下武藤信義和小磯國昭、岡村寧次。”

“可是熱河停戰協議出賣了半個熱河,這是事實吧!”記者追問道。

“我們沒能收復全部熱河是因爲我們沒有收復全部熱河的實力,當時長城抗戰的勝利在於我們挫敗了曰軍企圖奪取長城,威逼平津,爲下一步全面侵華建立橋頭堡的戰略目的,所以從戰略上來說,是我們的勝利。”莊繼華說完之後轉身就走,他知道自己上了記者的當,被他們激怒了。

“莊將軍,莊將軍,”記者們追上來,伍子牛和魯瑞山在莊繼華身邊替他分開攔路的記者們,聽到記者的話,魯瑞山有些遲疑,這個問題在他心中也盤旋了一段時間,在武漢他也曾經問過莊繼華,可莊繼華什麼也沒說,只是說以後有空再詳細告訴他,而伍子牛雖然告訴了一些他不知道的東西,可沒能解開他心中的疑團。

魯瑞山的遲疑中,一個記者衝到莊繼華面前:“莊將軍,長城之戰中,爲什麼在中[***]隊取得優勢的情況下,沒有乘勝擴大戰果,反倒是簽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莊繼華停下腳步,他在心中嘆口氣,感到自己辦了件很荒唐的事,出了錢,花了時間,負了傷,最後落了個罵名。

“據我所知,曰本人也認爲熱河停戰協議是個喪權辱國的協議,不知道你與他們的認識是不是相同的。”

莊繼華說完之後推開記者繼續向前走,留下記者在那發呆,記者發現莊繼華走開,立刻又追上來。

“莊大哥!莊大哥!”

莊繼華站住回頭一看,梅悠蘭笑面如花的捧着一大把花興沖沖的跑來,在八月灼熱的陽光下,汗水順着她白皙的臉頰流下來,她急匆匆的樣子絲毫沒有什麼淑女風度。

“我在朝天門碼頭等你老半天,沒想到你在這裡上岸,讓我追了好半天。”梅悠蘭氣喘吁吁的解釋了爲何來晚的原因,然後把手中的花遞給莊繼華:“歡迎你得勝而回!”

莊繼華接過花束,從兜裡掏出手絹遞給她,搖頭說:“擦擦,看你一臉的汗,這幾個月跑哪去去玩了?”

莊繼華有規定,開發隊中無論任何人外出一律不許接送,所以今天李之龍他們沒有來接。梅悠蘭不是開發隊中人,她不受此限制。自從梅雲天到渝城後就接管了梅悠蘭的工作,梅悠蘭沒什麼事,鑑於她從美國回來,學業未完,莊繼華就建議她去北大或者清華完成學業,可她不願意,於是就到渝城大學就讀,可沒讀幾天,她就有些不耐煩了,重大與美國大學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差距都比較大,勉強讀了半個學期,寒假之後,她再也不願去重大唸書浪費時間了,梅雲天也管不了她,便讓練小森陪着她在四川到處玩,成都、峨眉山、青城山、大足石刻、樂山大佛,這些名勝古蹟轉了一圈,等她五月底回來才知道,莊繼華去北方了,這下才有些着急了,擡腳就要出川,可這次梅雲天堅決不準,還把宮繡畫、潘慧琴、劉殷淑請來當說客。

劉殷淑在上海就察覺了梅悠蘭對莊繼華的意思,可她沒放在心上,在她看來如果莊繼華對梅悠蘭有意思,那麼他就不會娶自己,梅悠蘭也就不會從美國追到這裡,所以她同意梅悠蘭與莊繼華一起去北平,到渝城後,梅悠蘭來家也熱情招待。可這次梅悠蘭要去北平,她也堅決不同意,她告訴梅悠蘭,莊繼華去北平是去打仗,不是去玩,你去除了給他添麻煩外,不會給他任何幫助,就算去了,莊繼華也會派人送她回來,最後她舉出自己在北伐時追着莊繼華走了半個中國的例子,說明戰爭時行動的不確定姓。

面對生氣的劉殷淑,梅悠蘭彷徨了,小姑娘的心理簡單,她無可救藥的愛上莊繼華,開始還對劉殷淑有些因妒忌而生出的惡意,可這一年多來,她不得不承認劉殷淑也愛莊繼華,比她更愛莊繼華,也比她更瞭解莊繼華,而且就算傻瓜也知道她對莊繼華的感情,可劉殷淑卻絲毫沒把她當外人,一如既往的對她好,這一度讓她很迷惑也很不解。

就在她彷徨時,梅雲天不耐煩了,他發火了,毫不客氣的告訴梅悠蘭,如果她一定北上找莊繼華,他就只好給美國發電報,把她的所作所爲告訴爺爺,請他派人來帶她回美國了。

梅悠蘭罪與決定聽大家的話,不去北平了,她天天在家計算莊繼華什麼時候回來,天天看報,熱河停戰協定簽署後,她以爲莊繼華要回來了,可莊繼華沒有回來,六月底,報上突然傳出莊繼華出賣熱河,這讓她非常生氣,她開始寫文章替莊繼華分辨,隨後她又慫恿梅雲天買下了一家報社,她自己跑來當這家名叫《渝州晚報》的主編,她就在報上與人家開展論戰,其實也不是論戰,反正誰罵莊繼華,她就罵誰,而且派出記者去挖別人祖宗三代的隱私,然後在報上公佈出來,引起渝城新聞界一遍譁然,可她的後臺太硬,誰也拿她沒辦法。被她罵了和挖了隱私的人只好自認倒黴。

她的行動很快引起唐縱和滕傑的注意,唐縱和滕傑是什麼人,立刻意識到其中的價值,滕傑控制的《西南進步報》與她呼應,差點就把輿論扭轉過來。

之所以說差點,是因爲渝城新聞界突然冒出個罵戰高手,《新渝報》,這是家在七月中旬才成立的報社,這家報社的主筆十分厲害,文筆犀利,一個《十評熱河停戰協議》的連載文章立刻把局勢扭轉過來,梅悠蘭想照方抓藥對付他,可一查,這個主筆是從上海來的,查不到他的歷史。

梅悠蘭一氣之下就要給上海的張靜江去電報,讓他派人查,還沒等張靜江會電報,就聽說莊繼華今天回來,高興之下,她就這事放下了,打算聽聽莊繼華的意見再辦。

“少卿呢?”莊繼華沒看見梅雲天,便問梅悠蘭。

“前幾天去成都了,劉湘找他有事商議。”梅悠蘭笑着就要挽住莊繼華的手臂,以前她也是這樣,可這次莊繼華卻輕輕一擺手臂,閃過了她伸過來的手,梅悠蘭一愣。

“莊將軍,這麼說你認爲熱河停戰協議是我們的一個勝利了?”年輕的記者抓住機會這個機會,再度提問。

莊繼華正好迴避梅悠蘭的尷尬,他轉過身對記者做個手勢,記者們頓時安靜下來,聚精會神的等待莊繼華的回答。

“從南到北,我都聽有人在說,熱河停戰協議出賣了熱河,是個喪權辱國的協議,可我認爲這個判斷是錯誤的。”莊繼華嚴肅的說:“我參加了這場戰爭,也參加了停戰協議的談判,作爲親歷者,我有資格做出這樣的評判的。”

“如果說是勝利的話,爲什麼曰軍佔領了三分之二的熱河?”

“你們是記者,寫文章我可能不如你們,但打仗我肯定比你們強,”莊繼華毫不客氣的說:“戰爭分戰術和戰略,戰術服從戰略,這是軍事常識。我們是丟了三分之二的熱河,沒能收復熱河全境,在戰術上是失敗了;可我們在戰略上取得了勝利,我們挫敗了曰軍對長城的進攻,挫敗了他們進入華北平原的企圖,讓曰本明白了我們堅強抵抗的決心,迫使他們放慢侵華的步驟,我們第一次不是以撤退的方式結束戰爭,這難道不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莊繼華看看那些在快速記錄的記者,他又說:“我們中國是個弱國,弱國無外交,爲了取得這樣一個‘賣國條約’,無數將士血染疆場,你們一言就將其定爲賣國,他們在九泉之下會寒心的。”

“那麼丟掉大半個熱河,血染疆場的將士們就不寒心嗎?”年輕的記者反駁道。

“建議你回去看看《戰爭論》和《孫子兵法》,然後再討論這樣的問題。”

莊繼華毫不客氣的丟下句話後,就再也不理會這些記者了,領頭向基地走去,到了基地門口,莊繼華髮現基地對面有塊建築工地正在開工建設,他有點奇怪的停下腳步看了看然後才走進基地的大門。

(未完待續)

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川軍(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一節 戰局(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川軍(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八節 刺廖(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謀殺(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說汪(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狙擊(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一節 法幣(二)第三節 整編(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三節 演練(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返川(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七節 曙光(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三節 結盟(四)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暗戰(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風波(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二節 策劃(九)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一節 辦學(一)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
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川軍(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一節 戰局(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川軍(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八節 刺廖(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謀殺(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說汪(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三節 狙擊(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一節 法幣(二)第三節 整編(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三節 演練(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返川(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七節 曙光(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三節 結盟(四)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暗戰(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風波(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二節 策劃(九)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一節 辦學(一)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