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遏制(六)

汪精衛沒有摻合到他們談話中,而是仔細閱讀條約,條約是草案,並非正式文件,文字並不長,就在他們幾句話之間他就看完了。看完之後,汪精衛有些失望的靠在沙發上,陳璧君激動下就要開口詢問,周佛海卻衝她使個眼色。

“先生對這個條約不滿意?”周佛海平靜的問,汪精衛雖然堅持主和,但如何和卻幾次反覆,陳璧君早就想拋開國民政斧單獨與曰本人講和,可汪精衛就是不願,眼見這次條約已經基本滿足中國條件,汪精衛又在遲疑,陳璧君難免着急。

“唉,還是滿洲國、撤軍和賠款,”汪精衛嘆口氣,他看着梅思平,語氣中帶有絲絲埋怨:“不是說過嗎,滿洲國的事留待以後再說,不可留在條約裡,另外爲何要等兩年才撤軍,應該條約達成即開始分階段撤軍,首先要撤的就是京滬杭地區,最後,曰本雖然不提出國家賠償,可平民賠償是多少?兩年多的戰爭已經把國家打窮了,根本沒有錢賠償,再說,我們的平民難道沒有損失,這三條還要斟酌。”

“這有什麼斟酌的,”陳璧君脫口而出,汪精衛扭頭看着她,見她面帶怒色,汪精衛連忙解釋:“與曰本和談事關重大,要取得國民諒解,條約就必須讓國民滿意,至少不能割地賠款,否則我們此舉就會被人罵爲賣國,增加各地地方勢力的顧慮,我們發動後,他們就很難響應。”

周佛海臉色一動,搶在陳璧君前面自嘲的說:“汪先生顧慮極是,現在大家都在說抗戰,誰的調門高誰就是英雄,我們要和談自然就是賣國賊,不過我認爲這個國賣得值,我們賣國能讓黎明百姓過上和平安靜的生活,能讓國家轉危爲安,這就值了。”

“佛海說得好,我們以國家民族爲重,但我不認爲國民對我們的行爲不認同,我認爲這個條件沒什麼,當年總理也說過,中國的傳統領土在長城以內,滿洲是滿族的領土,承認滿洲國不算不符合總理的話。”陳璧君爭辯道,在辛亥革命期間,南方政斧嚴重缺少經費,曰本這時誘使孫中山出租滿洲,孫中山爲了籌措資金,減少革命的阻力,打算同意將東三省租給曰本,陳璧君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此爲來說服汪精衛。

“夫人說得沒錯,”周佛海接着說:“汪先生,這個條約實際上是個很實際的條約,我們在軍事上與蔣先生的差距太大,曰本如果撤軍太快,蔣先生會不會首先攻擊我們,就算蔣先生攻擊我們,GCD呢?他們肯定會攻擊我們,所以在成立政斧之初,我們還要藉助曰本人的力量對抗蔣先生和GCD;其次,賠償問題,賠償多少,我們也要查證,而且有些損失是曰本人造成的,我們不能負責,所以賠償多少,如何賠償,還是我們說了算。”

Wωω●tt kan●C 〇

周佛海的分析讓陳璧君和梅思平曾仲鳴頻頻點頭,這裡面曾仲鳴是最瞭解汪精衛想法的,在周佛海這番話之前,他認爲汪精衛的顧慮有道理,和談本就是一步險棋,只有談出的條件讓國民認同,獲得國民支持,才能逼蔣介石下臺。

陳璧君實在太想讓蔣介石下臺,這個心思太強烈了,以至於汪精衛有些話都不敢對她說。這些年陳璧君始終沒忘當年中山艦時,蔣介石以武力逼汪精衛下臺的情景,老想扳回這局,讓汪精衛重新成爲國民政斧最高統治者。

“還是佛海思慮深遠,”陳璧君讚歎着瞟了汪精衛一眼:“這個條約對我們來說完全可以接受,蔣介石在廬山談話不也說恢復盧溝橋事變前狀況嗎?也沒有說要恢復九一八之前,也就說滿洲國可以放棄,而且這個條約也沒有有辱國體,四哥,我們不能再猶豫了,該下決心了。”

汪精衛還是沒開口,陳璧君又要急了,周佛海連忙站起來岔開話題:“汪先生,各方對四中全會期盼很高,先生有什麼打算沒有?”

對這個問題汪精衛早就思考成熟,他擡頭看着周佛海說:“四中全會要解決的問題很多,黨內對與GCD的合作始終存懷疑,此外,還有戰時經濟政策,外交政策,都要在這個會上解決。另外我也想試一下,看看是否可以扭轉目前主戰的輿論,讓全黨統一思想,支持和談。”

“萬萬不可!”周佛海連忙勸阻,見汪精衛有些不解,便進一步解釋道:“這個條約是密約,現階段決不能公開,不公開這個條約,汪先生您怎麼說服那些民族英雄,這樣只會造成您全面被動,蔣先生肯定會藉此發難。”

周佛海這樣一說,汪精衛苦笑着嘆口氣,他知道周佛海說得對,這就是個矛盾,不公開沒人支持你,公開了,就是更大的罪名。

“公博什麼時候回來?”汪精衛還是打算聽聽這些年來最親密的朋友的意見。

“節前肯定會回來的,他不過也是老生常談。”陳璧君沒好氣的說,陳公博對和談始終持保留意見,按照他的意見,就算要和談也應該是國民政斧出面,這樣私下裡與曰本人談判會造成黨的分裂,於國於黨於己均不利。

周佛海有些失望,他本想今天就把事情談妥,看汪精衛的樣子不會在今天作出任何決定,便衝梅思平使個眼色,站起來向汪精衛和陳璧君告辭,汪精衛陳璧君挽留不得,只好送他們出門,隨後曾仲鳴也告辭回家。

周佛海與梅思平一同登上週佛海的雪佛蘭轎車,沿途梅思平心思重重,周佛海卻很輕鬆的看着兩邊的“街景”,渝城山道彎彎,道邊女子大都身材苗條很是養眼。

轎車慢慢開到上清寺轉盤,梅思平輕輕嘆口氣:“周部長,你說汪先生會同意嗎?宗武還在那邊等回話呢。”

“放心吧,就算汪先生不同意,汪夫人也能說服他。”周佛海一副淡然,梅思平卻贊同的點點頭,如果說這世界上誰能改變汪精衛的主意,只有陳璧君,在國民政斧高層流傳一句話,陳璧君能當汪精衛半個家,實際上在汪精衛圈子中的所有人都知道陳璧君能當汪精衛的家。

“思平兄,不用擔心,這個條約我料汪先生心裡是贊同的,只是顧慮太多。”周佛海嘆口氣,汪精衛這些年與蔣介石相鬥屢處下風不是沒有原因的,蔣介石與他相比果斷多了,可惜蔣介石不贊成這個時候和談,要是他贊成,和談恐怕已經成了。

在周佛海看來,中國與曰本的國力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打敗曰本,早晚都要和,與其晚和不如現在就和,他們這次走在前面,那些人遲早得跟上,不過那時候已經晚了,再造國家的功勞已經輪不上他們了。

周佛海的目光已經看向戰爭結束之後,那個時候他就不會再是宣傳部長這種不起眼的角色,行政院長恐怕也不在話下。

“那汪先生還在等什麼呢?”梅思平心裡有些怨氣,他們在香港好不容易談出這樣個結果,已經盡最大努力保全國家利益,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你也別太着急了,這樣大的事,汪先生當然得與人商議下。”周佛海呵呵笑道,說着從兜裡拿出支雪茄遞給梅思平,梅思平搖手:“算了,這玩意我抽不慣,還是抽我的紙菸。”

周佛海哈哈一笑,自顧自的點上,車內頓時煙霧瀰漫,透過煙霧,前面指揮交通的交警揮手讓車停下,不曾想從他們後面飛快殺出一輛福特轎車,迅速越過他們的轎車,絲毫不管前面交通停車的手勢,直直的就衝過去,公路上響起一陣緊急剎車聲。

“噓噓!”交警的哨聲長鳴,崗亭邊的兩個交警騎上摩托車就追,梅思平納悶的問:“誰這麼大膽子,也不怕撞上。”

周佛海微微搖頭,心裡知道那輛車主肯定要倒黴了,渝城的規矩大,而且六親不認,警察在莊繼華和蔣經國的先後支持下,敢於拿大員開刀,已經有數個官員因違反渝城的法規被懲處。

車還沒動,就聽到前面傳來兩聲槍響,隨即又傳來幾聲槍響,聽上去就像兩隊人馬在交火,周佛海神色一變探身對司機說:“去看看,怎麼回事。”

司機堅決搖頭不肯下車,反而發動轎車,調轉車頭向來路奔去,這邊還解釋說:“周部長,這裡有危險,我不能把您留在這裡。”

“你…,”周佛海剛說一個字,梅思平卻有些緊張:“算了,算了,快走吧,弄不好又是抓曰本特務,這裡馬上就要亂。”

周佛海十分無奈,他斷定不是抓什麼曰本特務,曰本特務肯定不會這樣囂張。果然第二天報紙帶來的消息證實了他的感覺,昨天街上的槍戰不是什麼抓曰本特務,而是孔家二小姐鬧事。

《豪門千金當街開槍,無辜交警血濺職守》,渝洲晚報詳細介紹了昨天發生的事,孔家二小姐孔令偉在大街上飆車,闖了交警崗哨,交警命其停車後,拔槍將前來查探的交警打死,與隨後跟來的交警展開槍戰,最後在大隊警察趕來之後束手就擒。

“….,這位豪門千金在警局依然及其囂張,不但繼續毆打警員,還聲稱要撤了警察局長的職務,將向她開槍的警員通通逮捕。………”

隨着這則消息,渝城官場頓時熱鬧起來。

(未完待續)

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二節 初戰(七)第十節 風雲(八)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八節 日薄(四)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八節 日薄(九)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六節 禍根(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救亡(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一節 黨爭(二)第三節 魅影(六)第三節 戰鼓(八)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戰爭(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節 議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突擊(六)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二節 交易(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六十四節 副官
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二節 初戰(七)第十節 風雲(八)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八節 日薄(四)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八節 日薄(九)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六節 禍根(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救亡(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一節 黨爭(二)第三節 魅影(六)第三節 戰鼓(八)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戰爭(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節 議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突擊(六)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二節 交易(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六十四節 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