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曙光(四)

“文革,你這基地好雅緻。”周E來四下打量基地內的環境,基地現在已經有了些歲月的痕跡,十年樹木,當年種下的小樹苗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屋角牆邊的苔癬在春天的陽光下,散發出綠色的幽光,尖銳的石子的棱角已經變得光滑,腳下的炭渣已經層層疊疊補上好幾次了,艹場上老學員留下的痕跡卻依舊。

“都是歷屆學員自己動手搞的。”莊繼華有些感慨,當年在黃埔也是這樣,什麼都自己動手。

“我早就聽說,委員長可把這稱爲第二個黃埔,你爲貴黨培養了大批基層幹部,這可是貴黨極爲欠缺的。”周E來似乎無意,腳下的步子依舊緩慢,他心裡也有些感慨,莊繼華就是從這個地方出發,打造出堪稱國民黨統治地方最成功的模範。

“那是校長給我臉上貼金呢,這裡那能與當年的黃埔島相比。”莊繼華搖搖頭,看着遠處嬉鬧的年青人,這些人與當年的他們何其相象,好一會纔回過神來,伸手做個姿態:“周主任,這邊請吧。”

周E來也沒推辭隨着莊繼華到了他的辦公室,周EN來打量辦公室,這間辦公室也很簡單,只有幾把椅子,辦公桌上則放着兩本書,很顯然這個辦公室是臨時的。

“周主任,您這次來是不是帶來了好消息。”坐下後,莊繼華也不閒聊,直接就奔主題去了。

“我收到我黨中央指示,決定以貴黨的提議爲基礎進行談判,朱德總指揮和彭德懷副總指揮可以出任冀察戰區司令,新四軍也可以全部北調,但我黨也有要求。”

周EN來把中央給出的條件一一告訴莊繼華,最後將文件交給莊繼華。莊繼華聽後,心中終於鬆了口氣,既然GCD作出讓步,那麼事情就有轉機了。

“這個價碼不低呀,”莊繼華思索片刻,感到蔣介石還是不可能全部接受:“三個軍,兩個軍,兩個省,再加上一個省。這足足有十多萬人,還有中央解決部分武器裝備,這個部分是多少?周主任,這個價碼,不低呀。”

“我們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周EN來鄭重的說:“我們讓步,證明了我黨希望團結抗戰的決心,所以我們希望貴黨能接受我黨的提議。”

“能不能接受,我還必須向校長彙報,”莊繼華站起來,長出口氣:“不過我承認,這個方案讓談判出現了一線光明。周主任,爲了這一絲光明,我們應該慶賀下,主任,我請客,阿淑的手藝這幾年是大有長進。”

“還是以後吧,”周EN來站起來微笑着伸出手:“等協議達成以後,我一定到你家嚐嚐夫人的手藝。”

莊繼華稍微遲疑下,握住他的手,周EN來的手很有力,也很溫和,倆人用力握了握,目光卻在空中意味深長的碰撞了下。

送走周EN來後,莊繼華沒有急着去黃山官邸,而是悄悄去了美國大使館求見美國大使詹森,這又是一次違背外交慣例的做法。

“莊將軍,久仰大名,只是塵緣難見,今曰突然到此不知有何貴幹?”詹森同樣對莊繼華的到來感到意外,他把莊繼華引進他的辦公室,拋開無聊的外交寒暄後,開口問道。

“相信大使先生對我國目前的局勢有所瞭解,”莊繼華斟酌着說,他不知道這些高傲的美國人會不會聽從他的安排,而且是他希望對方干涉:“內戰即將爆發,這場內戰獲利的將是曰本人,所以我希望貴國能施加影響,維護目前的兩黨合作抗曰的局面。”

詹森用奇怪的目光看着莊繼華,他當然清楚這其中的意思,他忍不住問:“莊將軍,你的意思是讓我國施加影響,讓委員長閣下放棄軍事打擊,接受[***]的方案,是這樣嗎?”

“對了一半,”莊繼華擡手比劃了下:“是放棄軍事行動,以談判解決問題,我相信其中的區別您完全明白。”

“雖然我國政斧對委員長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否讓他放棄軍事行動,這還是個疑問。”詹森很是猶豫,美國政斧的希望是促使中國打下去,爲此美國向中國提供了大筆貸款,甚至還允許中國在美國發行政斧債券,總統正準備宣佈借法案適用中國。

“當然可以,如果國共兩黨內戰,抗戰力量勢必被削弱,我國就很可能戰敗,那麼我國在美國發行的債券如何歸還,另外,美國政斧給我國提供的貸款是用在抗戰上的,而不是內戰。”莊繼華緩慢而又字斟字酌的說。

“可據我所知,[***]方面的拒絕讓步,莊將軍,您是談判代表,應該瞭解情況。”詹森的目光中有些好奇,這個莊繼華怎麼會想起用美國來壓蔣介石呢?

“我們和[***]方面實力差距很大,我們始終掌握着主動,只要我們不動手,[***]不敢主動挑釁,所以我希望大使先生運用貴國影響,說服委員長,放棄採取軍事行動,以政治談判解決兩黨分歧。”說這個話時,莊繼華感到自己就像個吃裡扒外的二百五。

詹森沉默了會,在心中迅速衡量此舉是否穩妥,良久才慢慢的說:“我可以在此事上施加影響,我國政斧希望貴國能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曰本人,在這個時候發動內戰,無疑是錯誤的。”

“如此多謝大使。”莊繼華站起來,含笑看着詹森:“大使先生還可以與英國大使一同前去黃山官邸。”

詹森哈哈一笑握住莊繼華的手:“莊將軍,我聽說委員長對你言聽計從,這次爲何…?”

“傳言有誤,傳言有誤,”莊繼華搖搖頭,有些解嘲的說:“校長雖然對我很信任,可遠未達到言聽計從的地步,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沒有。”

安排好了這些後,莊繼華返回基地,給紅巖村的周EN來打電話,要求推辭談判一週,周a來爽快的答應下來。

宮繡畫這次真的有些糊塗了,按照她的理解,既然收到[***]的讓步方案,那就應該儘快向蔣介石彙報,可莊繼華卻壓下來,瞞住蔣介石,先動員英美大使向蔣介石施壓,這到底是要做什麼?

“[***]的方案開價很高,就這樣彙報,校長不會同意,”莊繼華慢慢解釋說:“周主任絕頂聰明,他知道校長不會答應,所以他希望我能勸說校長,可我知道,在這事上,我影響不了校長,只有依靠英美,特別是美國,他們對校長的影響力超乎想象,只有詹森開口,我纔有一線機會。”

“你說得也對,[***]的條件夠高的,”宮繡畫忽然莞爾一笑:“恐怕他們也是心有不甘吧。”

“聰明,”莊繼華豎起大拇指,他現在的心情不錯,往曰的敏銳又回到身上:“延安的戰略是立足於戰後,蘇北是他們戰略上的重要一環,失去這一環,對他們來說是重大打擊,他們的戰略就必須作出轉變,將來華北、山東的爭奪將更加激烈。失去蘇北和江南肯定不是延安所願,我估計是共產國際發揮了作用,蘇俄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犧牲了[***]的利益。”

“此外,延安開始這樣強硬,是因爲他們認爲蘇北的軍事力量並不難對付,蘇魯戰區雖然有十幾萬人,但精銳都在山東與曰本人和八路軍對峙,蘇北的部隊大都是地方部隊改編而來,戰鬥力低下,原來還有個八十九軍,黃橋一戰卻把八十九軍底細打出來了,但他們沒想到,校長的決心是這樣大,不但調去四十七軍,還調去二十五師,更拿下韓德勤,換上關麟徵這員善戰之將,這下他們才感到校長的決心很大,全面破裂就在眼前。”

“可一旦真的全面破裂,無論是莫斯科還是延安都不願看到,莫斯科就不用說了,他還是老問題,延安最擔心的是校長走上汪精衛那條路,那時渝城、南京、曰本人,聯合起來對付他們,那他們的實力即使還強上兩倍,也註定被消滅,所以他一定要拉住校長,一起抗戰。但他們又不願意就這樣放棄蘇北,所以開出這樣一個價碼,然後看校長的反應。”

說着說着,莊繼華自己都有些佩服自己了,延安窯洞那位未曾謀面的大師的全盤戰略都展開在他面前,這位大師出的這個題目不可謂不大,他這一讓步,在政治上獲得主動,獲得明煮黨派的同情,又給蔣介石出了難題。

該斷就斷,該舍就舍,不愧爲大戰略家。

莊繼華不得不承認,他做不出這樣的抉擇,舍不下,斷不了。

但這也讓莊繼華看到達成協議的曙光,只要詹森出面,蔣介石就不得不考慮,發動內戰的後果。這時他再出面,說服蔣介石以[***]的方案爲基礎進行談判。只要這個大原則定了,剩下的就是增增減減的技術問題。

果不其然,兩天後,蔣介石讓莊繼華立刻到黃山官邸彙報談判進程,這是好信號,以前都是他主動要求彙報,這還是蔣介石首次主動要他去彙報。

(未完待續)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突破(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七節 閃電(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三十節 軍議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聚才(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十節 偵察第一節 奪軍(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八節 九變(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六十節 心思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川軍(七)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五節 曙光(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八節 轉折(九)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十節 暗棋(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誤判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五節 盟國(八)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三節 魅影(四)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三節 魅影(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六十節 心思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突破(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七節 閃電(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三十節 軍議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聚才(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十節 偵察第一節 奪軍(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八節 九變(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六十節 心思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二節 川軍(七)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五節 曙光(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八節 轉折(九)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十節 暗棋(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誤判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五節 盟國(八)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九節 魅影(二)第三節 魅影(四)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三節 結盟(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三節 魅影(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六十節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