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日薄(二)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氣氛有些沉悶,這在御前會議上還是首次,木戶心裡有些忐忑不安,他瞟了眼鈴木,鈴木心裡嘆口氣,感到腦袋裡的那顆子彈又隱隱作痛。

“陛下,內閣對戰和問題有巨大分歧,數次會議都沒能達成一致,以致勞煩陛下,臣有愧陛下信任。”鈴木聲音有些哽咽,感情略有些激動,蒼白的發須在輕輕晃動。

“愛卿不必如此,”裕仁平靜的安慰道:“朕深知內閣面臨的困難,我希望內閣在決定戰和問題上,不要以朕爲念,朕能接受內閣的一切決定。”

最後這段話,裕仁特地加重了語氣,含義非常明顯。內閣成員和大本營代表均是一振,但每個人的表現又各不相同,東鄉等主和派均面露喜色,西尾壽造等軍方將領卻神情慘淡,梅津美治郎露出激動之色。

“陛下體諒,臣非常感激,國家情況非常嚴峻,”鈴木接着說:“今天的御前會議將全面向陛下報告目前國家的情況,石黑君,請您先說說糧食狀況吧。”

石黑忠篤將面前的文件翻開,站起來面向裕仁報告:“根據農商省的統計,今年糧食產量爲去年的七成,國民定量將下降到每人每天三合(曰本計量單位,每合約2兩);由於運輸中斷,化肥產量下降到去年的四成,而且還會進一步下降,也就是說,明年將出現大範圍饑荒,糧食產量將進一步下降。

與戰爭息息相關的物資下降幅度更大,全國鋼鐵廠被炸燬八成,儘管經過極力搶修,也只能恢復小部分生產能力,八月,全國鋼鐵產量爲六萬噸,以此估計全年產量在八十萬噸上下。

煤炭產量在上半年初,每月產量可達三十萬噸,由於滿洲失守,現在每月產量爲六萬噸,這些煤炭主要來自朝鮮和支那江南。

汽油柴油生產狀況也十分嚴重,幾年總共生產汽油柴油大約70萬公升,是去年的三成,這主要原因是,沒有足夠的原油,以及煉油廠普遍受到轟炸,生產能力遭到極大破壞,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些產量主要來自儲備原油,從南洋運回的原油已經非常少,上月僅有一萬三千噸原油運回國內,本月到目前爲止只有五千噸原油。

上月,鋁生產爲六千噸,從南洋運回的鋁礬礦越來越少,本月運回兩千噸,……。

總之,從各個方面看,各種物資的產量都嚴重下降,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是支那空軍轟炸,以及海上運輸線中斷。”

石黑將手中的文件合上,衝裕仁微微施禮後才坐下,鈴木又點名讓軍需大臣豐田彙報軍需生產情況。

豐田起身時用眼角掃了眼旁邊的西尾壽造餓梅津美治郎,倆人沒有任何表示,這是御前會議,在這個會上說假話,將受到嚴懲。

“陛下,正如石黑大臣所言,由於鋼鐵鋁銅等物資產量嚴重下滑,軍需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截至上月,今年全國生產步槍十六萬支,輕重機槍五千挺,坦克一百七十輛,裝甲車一百三十輛,飛機六百八十架,水面艦艇,”豐田看看面無表情的裕仁,吞下口水硬着頭皮念道:“水面艦艇,零,從開戰到現在,我們每個月大約損失十萬噸船舶,這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造船能力,鋼鐵產量下降,就更沒有力量造船了。”

隨着一串串數字從豐田的嘴裡蹦出來,豐田也漸漸平靜下來,話聲更加穩定,也更讓人揪心。

無論是軍艦飛機,還是坦克裝甲車,輕重機槍,甚至包括軍裝軍鞋,所有武器裝備產量全面下滑。

新組建的部分師團手裡拿的的還是曰俄戰爭士氣的單發槍,個別極端的大隊甚至根本沒有武器,在木棍上綁上把刀充作武器。

豐田說完之後,會議室內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只有西尾壽造沉重的呼吸聲,梅津美治郎的臉漲得通紅,惡狠狠的盯着桌面。

木戶低低嘆口氣說:“看來情況是非常困難,首相閣下,內閣提出了那些辦法呢?”

鈴木感到嘴裡很苦,他努力嚥下口唾液,以現在的曰本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現在還只是中國空軍來轟炸,再過幾個月,美國在塞班島和關島的空軍基地完工,他們也會加入進來。

缺少原材料,必須要從南洋運來,可這要突破美國海空軍的重重堵截,上個月,在馬尼拉,美國航空母艦突襲馬尼拉港口,將停靠在港口內的七條貨輪炸沉,總共損失七萬噸。

另一支經過臺灣海峽的船隊受到中國空軍的襲擊,兩條貨輪被炸沉,剩下的經過臺灣海峽後,在東海受到美國潛艇的攻擊,最後這支由八條貨輪組成的運輸船隊只有一條成功駛回曰本。

這兩支船隊就損失了十二萬噸運力,這些珍貴的運力一經損失便無法補充,船長們現在提起到南洋或從南洋回國,便聞言色變,這條海上通道快要成爲死亡代名詞。

“臣認爲要解決這些困難就必須停止戰爭,”鈴木終於將話題落到今天會議的中心,他平靜的望着裕仁:“帝國無力抵抗美國空軍轟炸,聯合艦隊也無力保證海上運輸線暢通;陛下,臣有負陛下信任,……”

鈴木哽咽着低下頭,眼淚大顆大顆的涌出。雖然沒有明言,可意思卻已經表達得很清楚,曰本已經無力扭轉戰局,只有接受盟國條件,無條件投降。

無條件投降,曰本的未來無法確定,將來是國際託管,還有沒有天皇,甚至還有沒有中央政斧,都無法知道。

鈴木內閣,有可能是以曰本的最後一屆內閣,或天皇制下最後一屆內閣,記入歷史。

“對於和平,我認爲不能無條件投降,這會對國民信心造成沉重打擊,前線將士也不會答應,要和平,可以,但必須保證國體,必須考慮將來國家的困難,戰爭賠款不能太多。”

沒等裕仁安慰鈴木,梅津美治郎便態度強硬的表態,山田乙三也開口支持:“皇軍還有幾百萬之衆,還有一戰之力,不能就這樣放棄。”

西尾壽造冷冷的說:“其他的都可以商議,但國體不能改!不能追究陛下的責任!”

西尾壽造提到一個大家都刻意迴避的問題,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盟國會不會追究裕仁的戰爭責任,會不會將裕仁送上戰犯法庭。

盟國公開宣佈,要追究戰爭罪犯。所謂戰爭罪犯,除了違反海牙國際公約的軍人外,還要追究那些策劃戰爭的政治經濟人物。

曰本發動了侵華戰爭,發動了侵蘇戰爭,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裕仁作爲曰本名義上最高統治者,盟國就近會怎樣對待他呢?所有人,包括鈴木、木戶、包括裕仁自己,都不知道。

鈴木無言以對,他的妻子是裕仁的啓蒙老師,他曾經擔任裕仁的侍從長,是天皇最信任的人,有些話他無法說出口。

“可是軍隊還能打下去嗎?”外務大臣東鄉見情勢不利,立刻另闢戰場:“如果軍隊能打下去,能取得最後勝利,倒沒什麼問題!”

山田乙三大怒,騰地站起來:“怎麼能這樣說呢!任何一個士兵都知道,沒有信心就不會有勝利!”

“作爲普通士兵可以這樣認爲,”東鄉毫不客氣的反諷道:“可作爲國家的領導者僅僅只有這點認爲是不行的!必須要預見到一年兩年之後的事情,軍隊還能打一年嗎?聯合艦隊現在連出海的油都不足,還怎麼打下去?!”

東鄉非常憤怒,在他看來曰本早就應該和談了,在華北會戰結束後便立刻宣佈接受德黑蘭宣言,曰本也不會受到如此大的破壞。

見會議有可能失控,木戶立刻站起來,平靜的做個手勢:“不要激動,諸位大臣,現在是御前會議。”

木戶將御前兩字咬得很死,山田和東鄉狠狠的互瞪一眼,才轉過向裕仁致歉:“臣失儀,請陛下恕罪。”

這時裕仁開口了:“諸卿盡心國事,何罪之有。”

正當所有人都以爲這句場面話之後,會議又會回到既有軌道上,軍方主戰,文臣主和,雙方爭執不休,最後不了了之。

可裕仁卻接着說:“國家已經到危機關頭,諸卿不要朕爲念,帝國傳承已上千年,國民對國家體制的認同高度一致,對這些,即便敵國也不可能不考慮。現在重要的是避免國民再受到傷害,而不是考慮朕的安全,如果有必要,朕可以象普通士兵那樣犧牲。”

衆人目瞪口呆,短暫震驚後,鈴木貫太郎率先起立,衆大臣也紛紛起立,鈴木再度哽咽:“臣感念陛下之聖德,所有曰本國民將爲陛下披肝瀝膽,即便敵人再強大,臣等也絕不會讓陛下受到傷害。”

木戶同樣顯得激動,可他心中卻非常清楚,裕仁這段話會被記錄下來的,這段話在戰後將成爲他支持和平的重要證據,這纔是裕仁說這番話的主要原因,這也是裕仁放任軍方將領主戰,自己遲遲不表態的根本原因。

所有人都以爲裕仁對軍隊的控制不強,可木戶知道,真實情況恰恰相反,如果沒有裕仁的同意,軍部任何軍官,那怕一個師團長或旅團長,都不可能上任,他對軍隊的控制遠遠超過其祖父明治天皇和父親大正天皇。

“我希望諸卿要以國民爲念,協助首相處理好國家大事,特別是軍隊,西尾愛卿,梅津愛卿,你們要掌握好軍隊,軍隊不能自行其事,要服從內閣的決定。”

最後這句話裕仁說得異常嚴厲,目光就在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之間來回移動,倆人心中一凜,連稱不敢。

東鄉抓住機會立刻逼上去:“陛下之心臣已經明白,臣建議,接受盟國之德黑蘭宣言。”

鈴木這時卻沒有開口,石黑看了看裕仁,裕仁面無表情,木戶安靜的坐下,山田乙三立刻抗聲:“陛下雖然有這樣仁厚之心,但,國體並非只是陛下,而關乎整個全體曰本國民,閣下,如果國民意識到大和民族淪落到任人宰割之地步,國民精神勢必崩潰,其影響將超過戰敗本身數十倍,將影響幾代人!”

經過裕仁的插話,山田乙三的氣勢再不如剛纔,但他這番話又軟中帶硬,將局面扳回不少,有些沮喪的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卻振奮了許多。

“難道我願意!”東鄉又有些激動了,他厲聲叫道:“是你們無法制止在東京上空肆意轟炸的支那飛機,你們無法在擊敗太平洋艦隊,你們無法擊敗猛攻的支那軍隊,如果你們但凡……但凡……有一點辦法,我…用得着….提……提議……接受這樣….這樣屈辱的條件嗎?!”

東鄉說着老淚橫流,語不成聲,眼看會議又要失控,鈴木不得不開口制止:“東鄉大臣,這是御前會議,陛下寬厚,作爲臣子要注意,不要失儀。”

東鄉只得再度向裕仁致歉,裕仁這次卻沒有任何表示,鈴木站起來說:“內閣對和平沒有任何意見,只是對和平的方式有分歧,外交上可以再進行些努力,陛下,臣建議,還是先作外交努力,一切待一號作戰之後再看結果。”

東鄉的神情有些忿忿不滿,可石黑在旁邊輕輕拉拉他的袖子,讓他冷靜,裕仁這樣表態後,今天的會議註定不會有結果,否則便會被認爲是裕仁爲了自己的皇位在作戰,以致讓國民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

這個結果是裕仁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也在座衆臣不敢接受的。

鈴木顯然已經明白過來,所以才提到待一號作戰之後,可一號作戰怎麼進行呢?這是裕仁非常關心的。

“米內大臣,聯合艦隊能不能出海作戰?”裕仁問道。

米內光政站起來鄭重答道:“請陛下放心,聯合艦隊一定能出海作戰。”

“我剛纔聽說聯合艦隊缺少油料和飛機,他們怎麼出海作戰呢?”裕仁當然不是無目的這樣問的,他的目光落在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身上。

西尾壽造立刻站起來說:“陸軍可以將分給陸軍的油料劃轉給海軍。”

梅津美治郎也隨即表示:“可以將陸軍的飛機轉給聯合艦隊,佐佐木空軍基地還有兩百架作戰飛機可以全部轉給海軍。”

裕仁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陸軍和海軍能這樣精誠團結,乃國家之幸,國民之幸;不過,”說到這裡,裕仁的語氣一轉,又對鈴木說:“和平工作不能等一號作戰結束後再開始,現在就可以開始,嚴格的說,應該是不能停,應該繼續,最終能不能實行和平,還要看外交努力。”

所有大臣,包括鈴木在內都知道,這次會議就這樣了,所有人都站起來恭恭敬敬的答道:“臣等恭領聖諭。”

(未完待續)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一節 突破(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陰雲(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突破(四)第一節 巧遇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五節 號角(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八節 天火(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二節 策劃(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七節 曙光(九)第十節 辯論賽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八節 日薄(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號角(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五節 突擊(七)第九節 殤(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四節 外交(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亂起(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二節 端倪(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一節 挽弓(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四節 謀殺(二)第十一節 圈套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節 接觸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節 辯論賽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雲集(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一節 突破(四)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陰雲(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突破(四)第一節 巧遇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五節 號角(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八節 天火(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二節 策劃(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七節 曙光(九)第十節 辯論賽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八節 日薄(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號角(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五節 突擊(七)第九節 殤(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四節 外交(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亂起(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二節 端倪(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一節 挽弓(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四節 謀殺(二)第十一節 圈套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節 接觸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節 辯論賽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雲集(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