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

吉倉向左右使個眼色,參謀們紛紛退下,吉倉上前兩步走到中島康健的身前,壓低聲音說道:“閣下,我們已經到了放棄這次作戰的時候了。”

中島康健一愣,中森又同樣上前:“閣下,以這支支那軍的戰鬥力看,要徹底消滅他們我們至少需要四到五天時間,如果我們花了這麼長時間,北面的支那軍機械化集團軍早已趕到戰場,而且朝鮮境內的支那軍也趕到。”

“174師團和183師團承受了極大壓力,而且支那還有兩個集團軍正急速趕來,如果我們繼續堅持原定計劃,整個部隊都會陷入危險中。”吉倉補充道。

中島康健徹底愣住了,他好像不認識的看着倆人,吉倉中森互相看了兩眼,倆人幾乎同時低聲嘆口氣,卻沒再說什麼。中島康健慢慢轉過身,望着槍聲大作的戰場。

四周的山頭上火光四起,恢復過來的中[***]隊重新恢復攻勢,裝甲車在山腳下,高射炮高射機槍迫擊炮七五榴彈炮,馬克芯重機槍捷克式輕機槍三九式半自動步槍,其中夾雜着九二步兵炮大正式機槍三八步槍的。

天空中,更多的飛機飛臨,在俯衝轟炸,山頭上堅守的士兵在中[***]隊的立體進攻下,苦苦支持。

從伏擊打響到現在,大半天已經過去,除了在剛纔,他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在蜈蚣嶺方向進行反擊,造成中[***]隊的混亂,在其餘時候,其餘方向,中[***]隊始終在進攻,而不是防守,利用他們優勢的火力,訓練有素的士兵,作戰經驗豐富的軍官,在不斷進攻,不斷改善自己的處境。

相反,他統帥下的關東軍呢?雖然有兵力優勢,有地利優勢,但卻被迫採取守勢,在中[***]隊的進攻下步步後退。

就在中島康健呆呆的看着戰場時,豹子橋帶領他的連隊正埋伏在距離老君臺幾裡外的樹林中。透過密密的樹林,可以清楚看到前面山間平原上的炮兵陣地,十幾門105重炮正急促射擊,矮小的曰本士兵象一個個工蟻正從卡車上搬着炮彈。

“媽的!總算到了!”豹子橋抹去把汗水,從領受任務後,他率領部隊繞了個大圈,跑的路加起來有六七十公里,比宋戈預定時間足足晚了三個小時。

長白山的路很不好走,山高林密,而且還要避開曰軍的警戒部隊,幸虧戰鬥比較緊張,曰軍的警戒比較鬆,可即便就這樣,他們也悄悄幹掉了三個警戒哨才走到這裡。

大炮不停息的向遠處發射炮彈,豹子橋將三個排長叫過來分配任務,他率領兩個排去攻擊遠處守衛的大約兩個小隊的曰軍警衛部隊,另一個排則攻擊曰軍炮兵,在消滅曰軍炮兵後,立刻炸燬大炮。

五分鐘後,豹子橋帶着兩個排在密林中向曰軍警戒部隊運動過去,由於處在戰場的大後方,曰軍的警戒很鬆,僅僅放了幾個固定哨和流動哨,大多數士兵悠閒的在陣地上聊天,或者看着遠處的硝煙。

幾聲清脆的槍聲劃破這裡的平靜,豹子橋率先衝出樹林,邊跑邊扣動半自動步槍,大羣士兵跟在他身後,幾十條槍噴射着彈雨,將暴露在外的小鬼子打成篩子。

措手不及的曰軍頓時大亂,士兵們亂轟轟的向後退卻,幾個曰軍指揮官試圖組織抵抗,可沒等他們將士兵們聚合起來,便被埋伏在外的狙擊手擊斃。

豹子橋旋風般的衝過幾十米的山道,眨眼間便衝進了防禦圈。子彈瘋狂的收割着生命,曰軍更加混亂,少數勇敢的士兵自發進行反擊,他們的反衝鋒被三九式子彈無情的撕成碎片。

短短几分鐘內,一半的鬼子倒下槍口下,剩下的鬼子被趕進樹林,豹子橋換了個彈夾,大聲叫道:“動作快點,將炮炸掉!炸掉!”

炮兵陣地受到襲擊,附近的小鬼子一定會來增援,他們這點人在敵人陣地中游走,尋找曰軍空隙進行打擊,一擔被敵人纏上,對曰軍的威脅就大爲降低。

“轟!”“轟!”“轟!”

中島康健呆呆的望着遠處升起的巨大的蘑菇雲,黑色的雲團猶如一頭怪獸,在天空中翻騰擴展,強烈的衝擊波,將樹林颳得嘎嘎直響。

被炸燬的不是全部重炮,但卻是主要炮兵陣地之一,裡面不但有十幾門重炮,更重要的是還有大批炮彈。在戰前,中島康健強調了中[***]隊的後勤補給,可中島清楚,他的後勤補給同樣緊張,這種緊張主要表現在彈藥上。後方不會給他送彈藥,他只能依靠自己攜帶的彈藥作戰。

這批炮彈就這樣被炸燬了,彈藥變得更加緊張,作戰將變得更加艱難。

蘑菇雲還在翻騰上升,中島康健卻感到自己有些清醒了,七年戰爭,中曰兩國的情況已經完全顛倒。如果說七年以前,中[***]隊戰鬥力遠低於曰軍,現在情況已經倒過來,中[***]隊的戰鬥力已經超越曰軍。

五年前,那些跟隨他一同跨越黃河,衝殺數百里的皇軍武士;四年以前,那些拼殺在黃淮平原的武士;三年前,那些在蒙古草原衝鋒的武士們;這些身經百戰的武士,大部分在殘酷的戰爭中化爲枯骨。

曰本,狹小的曰本,貧瘠的曰本,已經被戰爭拖得筋疲力盡。工廠被燒成白地,田裡沒有農夫,到處都四穿着黑衣的寡婦。

強弱已經徹底轉變了,七年前,一個師團可以力敵十餘萬中[***]的局面再也不會出現;相反,一個師的中[***]隊卻可以對抗數個曰軍師團。

這種轉變是戰爭的自然轉變,甚至連中國將領自己都沒察覺,轉變是如此之大,所以他們的佈陣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用一個軍來對付曰軍兩個師團。

中島康健清醒了,徹底清醒了,這幾年的戰爭就象一場夢,美麗的肥皂泡,這朵肥皂泡在幾千萬人狂熱的鼓吹下,變得越來越大,陽光下反射着,散發着奪目的光芒,讓幾千萬國民如癡如醉。

可肥皂泡在空氣的壓力下破滅了,幾千萬人卻依舊沉醉不醒,幻想已經佔據了他們的大腦,讓他們無法自拔,也不願自拔。

血染羣山的士兵們,不知道他們還在爲一個已經註定失敗的結局流血;東京的官僚們,他們大多數已經看到肥皂泡要破裂了,可沒有人願意或敢承擔揭開這個事實的責任,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保證他們在戰後的權力地位。

這是一場沒有意義的戰鬥,沒有必要的流血。無論結果是什麼,都無法改變曰本的結局,盟國不會因爲這場戰鬥的結局改變結束戰爭的條件。

曰本的命運已經註定!

“告訴部隊,準備撤出戰鬥!”中島康健平靜的下達命令,吉倉和中森聞言輕輕鬆口氣,中森開始起草命令,吉倉輕輕嘆口氣,走到中島康健的身邊望着遠處的硝煙低聲說:“我們已經盡力了,閣下,士兵們表現出了真正的武士精神。”

中島康健還是沒有開口,此刻他已經明白,吉倉和中森實際上早已經明白過來,他們已經無法在伏擊戰中獲勝,這支中[***]隊不愧是中國精銳,在伏擊圈內頑強戰鬥,不但擊碎了他們向公路的進攻,還趁勢反攻上山,伏擊圈將被擊破。

中島康健可以想象,四周的中[***]隊正飛速向這裡奔來,從南下作戰開始,他們便在尋找曰軍主力,伏擊戰一打響,整個中[***]隊便如同聞到臭味的蒼蠅,向這邊聚集過來。

“岡部將軍電報。”剛纔出去了的參謀匆忙進來交給中島康健一份電報,他有些擔心的看看中島康健,可中島康健的神情讓他有些害怕,他居然露出了微笑,這可是伏擊戰打響以來的首次笑容。

“閣下,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此次作戰,我們並沒有失敗。”吉倉顯然注意到中島康健不正常的地方,以爲他是傷心,他非常清楚,爲了這次作戰,他花了多少心血。

“岡部將軍擔心我戀戰,提醒我注意,周圍的支那軍都在往我們這裡趕。”中島康健的語氣非常平靜,似乎沒有絲毫擔心,只是在講述一件與他無關的事情。

“回電,告訴岡部將軍,支那軍正在向我軍趕來,我將放棄此次伏擊,準備在今晚撤出戰鬥。”中島康健說完扭頭對中森說:“中森君,擬定個撤退計劃吧,嗯,至少要留一個聯隊阻擊,掩護全軍撤退。”

“哦,還有,電告174師團和183師團,我軍準備在今晚撤過鴨綠江,在我軍撤退後,支那軍很可能會佔領臨江逼近鴨綠江北岸,所以他們要想回到曰本,必須在天明前渡過鴨綠江,否則他們就只能留在滿洲打游擊了。”

吉倉和參謀愣愣的望着中島康健,參謀遲疑着不知道該怎麼辦,吉倉好半天反應過來,衝他點下頭,示意就這樣辦,參謀這才敬禮轉身出去。

中島康健望着天邊,天邊出現一絲霞光,不知不覺中,激戰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天,可中[***]隊依舊在進攻,炮聲不絕於耳,衝殺聲響徹山嶺。

“吉村君,你看這晚霞,多美,”中島康健語氣平靜。

吉倉想安慰中島,順着他的語氣說:“是呀,真美,好像回到富士山下。”

“多看看吧,我們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殤(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五節 友人(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節 虎嘯(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結盟(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五節 曙光(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七節 誤判第十一節 圈套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考試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挽弓(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三節 議戰(一)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五節 曙光(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二節 重建(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報紙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霧(二)第七節 曙光(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五節 雲集(五)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三節 巧取(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五節 突擊(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六節 突破(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
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殤(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五節 友人(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節 虎嘯(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七節 風波(三)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五節 反擊(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結盟(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五節 曙光(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七節 誤判第十一節 圈套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考試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挽弓(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三節 議戰(一)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五節 曙光(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二節 重建(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報紙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霧(二)第七節 曙光(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五節 雲集(五)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三節 巧取(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五節 突擊(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六節 突破(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