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

“當我們把目光投注到經濟層面和道義層面時,卻忽略了減租減息對廣大農民參加抗戰的巨大作用;去年前年長城抗戰,學生們走上街頭高聲吶喊情緒激昂,但他們卻沒有把目光身邊賣菜的農民,沒有注意到他們目光中的呆滯與不解;在農村,昂貴的地租和高利貸已經把農民的血吸乾,農民雖然拼命幹活卻還是不能保證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吃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願意送他們的孩子上戰場嗎?走一個青壯年就等家中少了一個壯勞力,支撐家庭生活的支柱斷了一根;此外,農村收入分配存在的巨大不公,……。”

“看來莊文革是下決心要在渝城搞減租減息了。”張斯可看完後把報紙放在面前的茶几上,擡頭平靜的對劉湘說。

渝城突如其來的關於農村高地租的討論一開始就引起張斯可的注意,作爲劉湘的核心智囊,他必須要維護劉湘的利益。別看川北紅軍鬧得兇,張斯可判斷劉湘最大的威脅來自南京蔣介石,而莊繼華就是他最鋒利的尖刀,因此對來自渝城的消息他一絲一毫也不敢放過。

劉湘卻彷彿沒聽見,他最緊張的是逃到扎西的紅軍會不會重返四川,此外就是川北紅軍的動向,胡宗南王均劉茂恩等中央軍和陝軍已經離開四川,這讓他在無形中鬆了口氣。

“他沒這麼傻吧,減租減息,費力不討好。”傅常淡然搖頭,減租減息這個政策早就有了,但誰也沒把他當真,這個政策一旦推行,勢必引起當地士紳的強烈反對,進而引發地方動盪,莊繼華去捅這個馬蜂窩做什麼。

“真吾老弟,吃了莊文革這麼多虧,你怎麼還沒看出他的辦事方法呀,”張斯可搖頭嘆息着說:“這個莊文革恐怕是最善於利用民意的人了,或者說是最擅長鼓動民意的人。”說着他不經意的掃了傅常一眼,果然傅常被他開始那句話給激怒了,臉色慢慢變紅。

“莊繼華入川以來,種種事情都是首先從鼓動民意開始的,”張斯可開始分析道:“強調西南開發,整頓金融,建立身份證制度,落實戶口制度,包括去年打死曰本人,那件不是首先從宣傳開始的?《渝州晚報》是什麼報?梅悠蘭的報紙,莊繼華的御用喉舌,他發起的這場討論難道沒有目的?”

“那爲什麼這麼久了,渝城就沒有一點動靜?”傅常紅着臉不服氣的反問道,以前的討論都是幾天,或者十幾天,把民意收攏過來就開始幹,可這次討論已經快兩個月了,還是沒有一點動靜。

“莊文革不是傻子,他深知此舉的危險,所以纔要充分發動輿論,或者說輿論的準備程度他認爲還不夠,可越是如此越說明他已經下決心了。”張斯可已經肯定莊繼華要這樣幹了,只是他還不知道莊繼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可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呢?西南開發進展順利,鋼鐵廠、兵工廠、藥廠,都在順利擴張,他爲什麼要挑起這樣一場糾紛呢?”傅常反問道。

“真吾的這個問題問得好,”劉湘終於把思緒拉回到他們的談話中來了,張斯可一再提醒他注意渝城,可他對莊繼華最近的表現比較滿意,不但讓他提前支取了今年的利潤,賣給他武器,甚至連蔣介石得到的武器都沒他多,而且通過梅雲天又爲他提供了二千萬大洋的貸款,緩解了省政斧嚴重的財政危機,這也放鬆了他對這場誕生在渝城的討論的注意:“莊文革這個人不簡單,兩年前組建公司時,他說三年後產值會達到幾千萬,說實話我們都不信,可今年產值就達到六千四百多萬,利潤高達三千萬,我們的分紅就接近一千萬,老實說,梅雲天說出這個數字時,我都嚇了一跳,這才兩年,再過幾年那還得了。”

說起這個分紅還是春節前,梅雲天在渝城召集開發公司的股東開會,在會上公佈了所有的財務數據,扣除成本和償還貸款(梅雲天的股本是一億,多的是按貸款計算),可供分紅的利潤是三千萬,這個數字一公佈可把那些股東驚呆了,短短兩年時間,眼珠子掉了一地,梅雲天對今年的預測更讓他們差點就是爬不出會議室了,他的預測居然是一億,產值一億,利潤四千萬。劉湘鄧錫侯他們雖然統領千軍萬馬,但卻從來沒見過這麼大一筆錢。

“所以我纔不明白,他爲什麼要搞這一手。”張斯可皺眉說道:“這兩年他在渝城搞兵役所,成立三青團,建村民兵隊,把報社收歸宣傳部,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他已經牢牢掌握了渝城的地方政權,我實在無法解釋他這樣做的原因。”

“莫不是真得爲抗曰吧,就像他在報上說的那樣。”傅常試探的問道,那篇文章雖然沒有署名,可張斯可傅常卻一致斷定出自莊繼華之手。

“不管他爲什麼,先談談如果他在渝城推行,我們會受到什麼影響吧。”劉湘感慨過後,又開始爲自己着想了,莊繼華每次在渝城推出新政,都要對四川造成衝擊,這次肯定也不意外。

“甫公,如果他真這樣幹,那麻煩就大了,”張斯可苦笑着說:“我軍中低層幹部有半數在渝城及其附近,莊繼華這樣一搞,他們要鼓譟起來,我們怎樣應對?其次渝城搞減租減息,四川搞不搞?大邑劉家佔有的土地可不少,夫人可願答應?”

劉湘頓時愣住了,大邑劉家就是他家,他父親兄弟五個,五叔劉文彩佔地最多有上萬畝,其他兄弟佔地也不少,他劉湘佔有土地爺高達數千畝,這些土地都在他媳婦人稱劉甫婆手上控制着,而劉湘個典型的氣管炎,劉甫婆又是個沒多少文化的管家婆,錢進了她的手就不可能再拿出來,就算劉湘也不行。川中內戰時,劉湘敗北下野,鄧漢祥出謀去燕京活動,劉湘都拿不出錢來,不是沒錢,是在劉甫婆手上,最後還是鄧漢祥賣掉自己家中的土地籌錢去燕京活動段祺瑞,這才爲劉湘的重新復出打下基礎。如此大事劉甫婆都不肯出錢,更別說現在了,你要減租減息,那不是要她的命嗎。

劉湘搓搓雙手,感到難辦了,一方面是後院一方面是軍心,這兩個都不能讓他安寧。傅常見他爲難的樣子,靈機一動便說:“我們可以先不管,楊子惠的二十軍中也有很多十六縣人氏,以楊子惠的火爆脾氣,肯定發難,那是我們在順水推舟,鼓動川中士紳向中央告發,如此或許可以逼蔣介石出面讓莊文革停止減租減息,讓他摔個大跟頭,煞煞他的威風。”

劉湘感到不是很穩妥,他皺眉看看張斯可,張斯可卻緩緩點頭:“真吾的法子雖然慢點,卻是最穩妥的,另外可讓範哈兒出面,聯繫渝城地面的袍哥,必要時讓他們出面。”

劉湘沒有開口,但張斯可和傅常都明白,他這是答應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落於紙上的。劉湘的心思卻更復雜,他想起莊文革入川以後的種種舉措,要說是有意針對他也不像,這些舉措都是大公無私,能給川人帶來切切實實的實惠的,即便是減租減息,當年幕僚也討論過,認爲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可真要這麼幹,觸動的就不是一兩個人的利益而是一個階層的利益,這讓所有當政者都望而止步,因此他想不明白,莊繼華爲什麼要自找苦吃。

在渝城減租減息安定農村對抗戰的作用引起朝野各方面的大討論,渝城大學師生開始組建農村工作小組下鄉調查,在他們帶動下,新建的教育學院、渝城醫學院、西南工業大學,的師生們也組建農村調查組下鄉調查。

渝城熱火朝天的爲推行減租減息作準備時,貴州戰場出現轉折,蔣介石偵知中央紅軍在扎西休整後,立刻命令滇軍孫渡部、中央軍薛嶽部、黔軍王家烈、侯之擔、川軍郭勳祺向浙西包圍過來。

這一舉動造成黔北空虛,紅軍當即揮軍渡過赤水河,再度攻佔婁山關,繼而佔領遵義,隨後在烏江邊擊潰吳奇偉縱隊,吳奇偉僅率少數人員逃過烏江,其餘大部被殲滅;蔣介石痛感缺少統一指揮的弊端,於是決定由自己親自坐鎮渝城指揮貴州戰事。爲此下令調康澤率五個別動隊入川,劉湘對此極爲敏感,立刻發電反對,認爲渝城有西南護衛隊上萬人,不需要再調部隊入川。

於是蔣介石又讓賀國光疏通,賀國光告訴劉湘這是剿匪別動隊,不是正規的軍隊,可劉湘已經是驚弓之鳥,當年莊繼華也是僅僅是護衛隊,可現在這支護衛隊的人數已經高達上萬人,而且還能隨時擴編,已經成他心頭的一根刺,因此任憑賀國光怎麼說也不答應,賀國光嘴皮說幹,最終劉湘也只答應三個別動隊,而且不能踏出渝城十六縣,蔣介石也無可奈何的接受了,四川軍隊在土城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讓他感到對川軍還是要盡力拉攏。

不過蔣介石要來的消息在楊永泰和莊繼華那裡產生了不同反應。

(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川軍(四)第一節 突破(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六節 突破(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沙基(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聚才(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反擊(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端倪(二)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一節 遏制(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一節 返川(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一節 破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八節 日薄(八)第二節 重建(二)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十四節 圍殲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五節 號角(九)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突破(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
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川軍(四)第一節 突破(五)第八節 南線(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六節 突破(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沙基(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聚才(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五節 反擊(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端倪(二)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一節 遏制(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三節 調整(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一節 返川(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一節 破冰(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八節 日薄(八)第二節 重建(二)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十四節 圍殲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五節 號角(九)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突破(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