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

當天晚上中島率部向北急行軍,在苗橋以南的平坦原野上設伏,一舉擊潰急匆匆趕來的十一集團軍,十一集團軍在突如其來的炮火和瘋狂的馬蹄聲中崩潰了,韋雲淞的嫡系三十一軍一三一師拼死阻擊,集團軍警衛團殺開一條血路,掩護部隊衝出包圍圈,韋雲淞帶着衛隊落荒而逃。雪亮的馬刀驅趕着慌亂的中國士兵四處奔逃,讓他們無法停下腳步進行抵抗,只能亡命奔逃。

“籲,籲,”穿過歡呼的士兵,鹿草在中島面前拉住戰馬,將沾滿血跡的戰刀插入鞘中,跳下馬向中島端端正正的敬了個軍禮,對這個比他年輕十多歲的少將,鹿草現在已經是心悅誠服:“長官,我們追殺支那軍二十里,消滅支那軍兩千多人,將他們徹底擊潰。”

中島有些矜持的微微一笑,他的軍裝依舊保持整潔,不過指揮刀卻已經出鞘,血跡順着刀身往下流,不遠的地方倒臥着一具無頭的屍體。旅團的參謀衛士們環侍在他身後,他們大多數沾滿硝煙,軍裝上帶着些許血跡。

“幹得好,鹿草君,戰後我會給你請功!”中島收斂笑容嚴肅的說,此戰的勝利將緩解他的處境,不過也僅僅是緩解,剛纔從那個無頭屍體那裡得知,還有一個軍的支那精銳部隊向他開來,距離這裡只有兩三天路程。

但這已經足夠了。

鹿草回來後,中島立刻收兵,然後帶着部隊東南快速挺進,這次他沒有驚擾沿途的任何村莊,只是迅速通過。

十一集團軍戰敗的消息在三個小時後傳到徐州,正在吃飯的莊繼華頓時呆住了,龔楚宮繡畫連忙把叫醒,莊繼華手忙腳亂的撥出嘴裡的飯菜,擡腳就往作戰室跑。

作戰室內,所有參謀軍官都聞訊而來,每個人臉上都非常嚴肅,都已經意識到十一集團軍的失敗帶來的嚴重後果。

“向白長官通報這個消息了嗎?”莊繼華進門就問楊遇春,楊遇春點頭說:“已經通報信陽指揮部和武漢總參謀部,還沒有收到他們的答覆。”

“給南線總指揮李副司令,立刻扣押十一集團副司令三十一軍軍長韋雲淞,由三十一軍副軍長收攏部隊,一經收容完畢立刻向戰區司令部報告。”莊繼華臉色煞白,語氣中透着濃濃的殺機。

龔楚心中咯噔一下,韋雲淞是桂系干將,在內戰中曾屢立戰功,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倚重的大將,他連忙進言:“司令官,臨陣斬將,有害無益,卑職建議讓他戴罪立功。”

莊繼華暴怒了,他大聲喝道:“我打的不是內戰,是國戰,若因此戰失利導致南線崩潰,韋雲淞百死不贖。獎懲若不分明,如何讓三軍效命!我不管那個系統,勝賞敗罰,沒有二話!告訴李品仙,成立戰時軍事法庭,審判韋雲淞。立刻執行。”

龔楚臉色一紅,他承認莊繼華說得沒錯,但這是中國,目前的現實是沒有完整的國家軍隊,在作戰和指揮中必須考慮地方派系,不過看到莊繼華的樣子,他知道直言勸諫肯定不行,於是換了方式:“司令官,懲處一個集團軍副司令必須上報白長官和委員長,戰區司令部只有扣押權。”

“那就上報吧,我就不信白崇禧敢這樣護短。”莊繼華氣惱的說,他不想在這上面糾纏,可按照軍規,龔楚的話不無道理,對集團軍副司令一級的將領,莊繼華還真沒處置權,這也是當初湯恩伯敢面對面硬頂的原因,電視劇上面那種拉出去斃了,只能是針對低級軍官。

“說說你們的看法。”莊繼華扭頭問楊遇春,然後沒等楊遇春回答就轉頭看着地圖,仔細看着中島康健那道運動軌跡。看着地圖,他漸漸冷靜下來。

“我們判斷,中島康健會再度南下南沱河,強渡南沱河攻擊我軍側後。”楊遇春說。

“那他會在那個地方渡河?”莊繼華思索着問,十一集團軍戰敗後,永城以南能用於堵截的兵力只有魯道源這一個師,要防守如此長的戰線的幾乎不可能。

楊遇春臉刷地變得蒼白,他們原來的判斷是中島會原路南下,可莊繼華的意思很明顯,中島不會原路南下,如果不原路南下,那麼問題就複雜了。

“我聽說你是游擊戰專家,你看中島的打法與紅軍是不是有些相似,”莊繼華思索着問,目光依舊緊盯着中島的軌跡,在永城以南來回搜尋。

這下不但楊遇春感到驚訝,連龔楚也忍不住靠上前來,仔細看了一會,龔楚苦笑下:“司令官說得沒錯,是與紅軍有些相似,行動飄忽不定,你稍有疏忽就撲上來咬你一口,然後立刻遠遁,這確是紅軍的戰法。”

“可紅軍的戰法是配合政策的,每到一處打土豪分田地,蒐集給養…。可他們的武器彈藥怎麼補充呢?”楊遇春說到中途就改口了,他知道前面說錯了,中島不需要政策,但他有槍,只需要殺戮就可以蒐集給養,不過他沒想明白,武器彈藥補充從那裡來。

“很簡單,他實際上並沒打多少仗,新鄉不算,從強渡黃河開始,到永城,他實際只打了這一仗,不過他的騎兵恐怕損失不小。”莊繼華說,細細考量,中島康健還真沒打幾仗,但他的騎兵長途奔襲,就算沒被打死,累也累壞了不少馬匹。

“必須堵住中島。”莊繼華喃喃的自言自語,他完全沒想到,突然冒出箇中島,打亂整個戰役部署,七十四軍南調,嚴重削弱了黃河北岸的攻擊,致使薛嶽遲遲不能突破曰軍防禦,魯道源北上沱河堵截,又削弱了澮河防禦,導致南線的全面被動。

可中島會在那裡渡河呢?誰也不敢輕易作出判斷。

“必須與谷壽夫取得聯繫,要與谷壽夫取得聯繫就必須擊破橫在中間的鄧錫侯和盧漢,可現在他已經筋疲力盡了,突擊力量的騎兵損失已經很大,炮彈也所剩無幾,因此只有花費最小的代價突破盧漢或者鄧錫侯。怎麼花費最小代價呢?”

莊繼華自言自語,目光始終不離地圖,儘管他的聲音比較低,但楊遇春和龔楚卻聽得一清二楚,兩人的目光也在地圖上搜索,這種完全沒有任何情報的判斷,只能通過軍事常識和對對方行動的經驗判斷。

好一會,楊遇春忽然開口了:“我明白了,他不會強渡沱河,他會襲擊宿縣,一定如此,一定是宿縣。”

莊繼華陡然轉身看着楊遇春,目光凌厲得嚇人,臉色也蒼白得嚇人:“有什麼依據?”

“沒有依據,”楊遇春也有些緊張:“我們都把目光集中在谷壽夫身上,認爲中島會南下與谷壽夫會合,打開通往永城的道路,實際上這正是中島希望我們這樣判斷的,可如果是我的話,我絕不會南下,而是東進,打掉宿縣,然後守在這裡,卡死我軍南線咽喉,配合澮河南岸曰軍擊破李副司令官的正面,然後會同第九師團和十三師團全力西進,一舉摧毀南線,再全軍北上永城,唯有如此纔有足夠兵力封閉我軍西撤道路。”說完之後,他又重重補一句:“如果是我,我就這樣打。”

莊繼華反覆思索楊遇春的話,越想越感到可能,他計算着中島距離宿縣的距離,只有不過百多裡,強行軍一天一夜就可趕到。

冷汗順着背脊淌下,李品仙的南線總指揮部就設在宿縣,可由於前線兵力緊張,他身邊只剩下一個團的警衛部隊,這樣薄弱的兵力,以中島的強悍,可以一鼓而下。

“立刻電告李副司令,中島極有可能東進襲擊宿縣,立刻加強宿縣守備。”莊繼華思索着從那裡抽調兵力增援宿縣,只有從徐州調兵,可時間來得及嗎?

“叫廖耀湘來,徐州所有車皮立刻徵收。”莊繼華立刻決斷,不管來不來得及,他都必須作出努力,給宿縣調去援軍。

廖耀湘很快來到司令部,他並沒有走遠,新二十二師回來就進駐徐州城內,接管了徐州城防,他的指揮部就設在戰區司令部旁邊。

“廖耀湘,你立刻率部增援宿縣,記住一定要小心,在你們趕到之前宿縣很可能失守了,沿途電臺不許關機,隨時與戰區司令部保持聯繫,宿縣的情況隨時通報你們。”莊繼華急促的說,。

廖耀湘心中一驚,他從未看到過莊繼華如此焦急,而宿縣很可能失守,這讓他更加驚訝,感戰局的危急,廖耀湘立刻答道:“請司令官放心,如果宿縣沒有失守,我保證堅守宿縣,如果失守了,我一定把它奪回來。”

莊繼華頂頂的看着他,拍拍他的肩膀:“出發吧,宿縣,記住,宿縣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裡。”

廖耀湘沒有廢話,敬了個禮,返身就走。

待廖耀湘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莊繼華轉身對龔楚說:“給徐參謀長發電。”

醫院快成我家了,每天都去報道,今天添了個侄女,在婦產科泡了大半天。

(未完待續)

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一節 返川(五)第七節 閃電(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十節 虎嘯(五)第一節 返川(四)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五十節 暗敵第二節 投敵(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節 演練(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戰局(一)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七節 生機(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六節 耳光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二節 沙基(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五節 “異心”(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五節 號角(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辦學(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三節 調整(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突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
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一節 返川(五)第七節 閃電(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十節 虎嘯(五)第一節 返川(四)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五十節 暗敵第二節 投敵(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三節 演練(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戰局(一)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七節 生機(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六節 耳光第八節 天火(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二節 沙基(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巧取(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五節 “異心”(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五節 號角(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辦學(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三節 調整(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突破(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