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整編(三)

莊繼華聽聲音熟悉便有些好奇,過去一看原來是是兩幫人在吵架,鄧文儀和一個面目依稀熟悉的人正激烈對罵。

莊繼華早就聽說軍校裡兩會關係緊張,沒想到剛踏進校門就碰上了,便不打算插手,可身邊的蔣先雲卻已經開口了。

“餘灑度,你們不上課在這裡吵什麼?”

莊繼華這才認出那就是還沒回答自己十問的那個餘灑度,看他的樣子已經從那次打擊中恢復過來了,積極姓又提高了。兩邊的人這才驟然見到兩人,頓時都默不作聲了,場上立刻安靜下來,過了會鄧文儀纔開口道:

“文革,什麼風把你給吹回來了?”

看見他們爭吵,莊繼華就煩,兩會的問題,他已經作了不少工作了,可是爭吵還時不時發生,黨軍之中莊繼華通過賀衷寒壓住了孫學會,周主任和蔣先雲壓住了青軍會,因此兩會關係還控制在可接受的爭論範圍內。

“怎麼,這纔回校沒兩天,雪冰兄就不認識巫山了?”蔣先雲語氣帶着責備,莊繼華的語氣卻帶着嘲諷。可是兩邊誰都沒人生氣,好像他們有資格這樣作。東征之中莊繼華阻敵樟木頭,蔣先雲夜襲淡水;東征之後兩人又聯手沙基抗敵,王柏齡到處“宣傳”,兩人在黃埔學生特別是那些低年級同學中早已經紅得發紫。

鄧文儀略有些尷尬,卻還是堅持不向蔣先雲打招呼。旁邊有人說:“是他們先挑起的。”

“所以你們就吵?”莊繼華努力壓住心中的火,用盡量平靜的聲音說:“有事說事,有理說理。你們是黃埔學生,革命軍人,不要丟了你們的身份。罵大街,那是潑婦作的事。”

最後這句話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感到無地自容,餘灑度身邊一人怒聲道:“你罵誰?誰是潑婦?”

“你們剛纔這樣不是在罵大街是什麼?陳公達,你還好意思問。”蔣先雲立刻嚴厲制止:

“青軍會成立的目的是團結廣大青年軍人,你們這樣作能團結同學嗎?”

青軍會成立的目的是團結青年軍人,這也是廣東區委給軍校黨支部的任務,可現在青軍會和孫學會見面就吵,而且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但讓學校頭疼,反應到區委,陳延年、周主任也同樣不滿意。蔣先雲和楊其剛兩任軍校支部書記都曾經因爲這個受到批評。

莊繼華和蔣先雲先後表態,讓在場衆人都不敢再分辯了,過了一會,莊繼華才說:“都回去吧,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有吵架則會功夫可以作好多事了。”

莊繼華這是有感而發,他目前雖然情報科長的職務暫停了,可不知賀衷寒確實不是搞情報的料,還是他有意向莊繼華賣好,情報科的好多事還都要莊繼華同意了他才作,把莊繼華忙得團團轉。

“文革、巫山,你們倆一起上黃埔島肯定有事,快說說,究竟是什麼事?”等衆人散開後,鄧文儀身後的蕭贊育走到莊繼華和蔣先雲的面前問道。他也是黃埔一期,棉湖大戰中受重傷,傷愈後也回黃埔軍校政治部任職。

“當然有事,而且很可能與你們有關。”莊繼華故意買個關子。

這下讓所有人都警覺的豎起耳朵,連急於離去的餘灑度也放緩了步子。

“哦,文革,別賣關子了,快說吧,到底什麼事?”蕭贊育急切的問道。

“那你要先說說,願不願意離開黃埔島?”莊繼華還是不說。這下鄧文儀也湊上來了,軍校雖然好,可是工作卻相對沉悶,無法滿足青年人的功業心,而在部隊裡更容易建功立業,因此黨軍擴編,留在軍校裡的這些一期同學心裡急得貓抓一樣,早想找機會到部隊裡去了。

蔣先雲笑道:“文革逗你們呢,具體什麼事,現在還不能告訴你們,過幾天才能宣佈。不過你們都要作好走的準備。”

蔣先雲說的是實話,黨軍中挑選出四十九人,其餘的只能在軍校裡挑,蕭贊育和鄧文儀都是政治部的,屬於思想工作者,有優先的權利。蕭贊育和鄧文儀大喜,正在高興,莊繼華笑着問:“雪冰兄,政治部現在誰是主任?”

“沒主任,”鄧文儀正在高興,聞言後沒好氣的說。

“原來周主任走後,任命包惠僧來當主任,可沒幾天,黨軍擴編,包主任就被調到新成立的四團當黨代表去了,汪主席來當了兩天主任,現在政治部主任一職空閒,暫時由魯易負責。”蕭贊育補充道。

“我們還是先找王教育長吧。”蔣先雲對莊繼華說,莊繼華點點頭,然後對鄧文儀和蕭贊育說:“我們先去辦事,等會再來找你們。”

王柏齡事先接到過蔣介石的電話,也許是知道他與莊繼華的關係,蔣介石在電話裡口氣很嚴厲,要他完全配合莊繼華的工作,不能有絲毫差錯。因此莊繼華和蔣先雲一到,王柏齡就把魯易叫到辦公室,四個人關門來研究人選,最終把無論是在學生隊擔任區隊長的關麟徵,還是在科室擔任幹事的鄧文儀蕭贊育,留在軍校的一期同學幾乎被莊繼華蒐羅一空,可就這樣也才湊夠六十二人。對於二期同學,王柏齡大筆一揮直接劃給莊繼華二百六十人,接着魯易把在辯論賽中表現出色的同學在名單上一一標出,莊繼華也不得不佩服他平時工作的細緻和出色的記憶力。

那天熊克武本以爲會後自己要麼受到軟禁要麼受到監視,可沒想到,會後根本沒人管他,汪精衛還告訴他讓他儘快回部隊安排一下,作好部隊的思想工作,避免部隊出現混亂。

回到清新,熊克武立刻召集高級將領開會,在會上他通報情況後,張衝、龍光立刻表態贊成整編,隨後喻培棣發表長篇講話,在講話中,喻培棣回顧了川軍這幾年的風風雨雨,表示報上的指責雖然有些過火,可是部隊的確存在軍閥思想,需要整編,川軍除了接受整編外,沒有其他出路。

喻培棣等人這一表態,徹底擊垮了熊克武,他這才知道莊繼華已經挖空了他的將領。喻培棣三人是九人團的核心,特別是喻培棣和張衝,前者掌握着熊克武的基本部隊川軍第一師,否則掌握着熊系的第二大主力——第二混成旅。兩人手中掌握着整個川軍兵力的一半。喻培棣三人的態度影響了川軍第二軍軍長湯子模。

湯子模並非熊克武留曰九人團的核心成員,1912年熊克武出任川軍第五師師長時,他還是隻是第五師的一個排長,二次革命熊克武反袁失敗,他收集了潰散的第五師部分士兵,上山當土匪去了,說好聽點也可以是打游擊。護國戰爭時又參與討袁戰爭,不過那時他已經站到熊克武的政敵實業團的旗幟下,直到22年四川討賊護法戰爭才重新回到熊克武麾下。

喻培棣三人的態度表明,如果拒絕整編,這三人就將單獨宣佈接受國民政斧整編,川軍就會公開分裂,分裂的結果必然是拒絕整編的軍隊被消滅。第二軍雖然號稱一個軍,可要真打起來恐怕連喻培棣都打不過。湯子模也不得不含淚同意接受整編。

湯子模一答應,其他人再無異議。川軍高級將領會議的最終結果是接受國民政斧整編。

幾天以後,熊克武按照約定在軍委會會議上表示川軍願意率先整編以爲各軍表率,汪精衛對他的話表示熱烈歡迎,對他寬廣胸懷錶示讚賞,號召所有將領向熊克武學習。廖仲愷也發表了類似的講話。其他將領震駭的同時,也對蔣介石產生些許戒心。隨後汪精衛宣佈授權蔣介石組建整編工作隊,工作隊直接向軍委會負責。整編地點選在清新,川軍全軍在清新集中,等候整編工作隊的到來。

接到蔣介石的電話後,莊繼華就按照已經準備好的名單向所有工作隊成員發出通知,通知他們到衛戍司令部報到。

在衛戍司令部蔣介石當衆宣佈任命莊繼華爲工作隊隊長,蔣先云爲黨代表,隨後他向全體工作隊員發表了講話:

“…整編川軍是改造舊軍隊的第一次嘗試,這事個很艱鉅的任務,你們必須完成這個任務,爲以後的其他整編軍閥部隊總結經驗教訓,這也是一場戰鬥,比得上棉湖大戰的戰鬥。你們中還有很多是二期同學,沒什麼經驗,但革命需要你們現在就走上工作崗位,挑起擔子,你們…。”

包括蔣介石在內所有人都沒意識到從這一刻起,莊繼華就成了爲所有黃埔軍校學生所承認的學生領袖,這個印機甚至帶有蔣介石承認的烙印,1936年,蔣介石被扣西安,宋美齡正是藉助莊繼華的力量和威望壓服了蠢蠢欲動的藍衣社,震住賀衷寒、鄧文儀,威懾何應欽,最終穩住了南京局面。

(未完待續)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法幣(六)第三節 狙擊(四)第五節 反攻(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二節 空軍(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初戰(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一節 法幣(七)第七節 閃電(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九節 號角(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七節 生機(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四節 戰鼓(八)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交易(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巧取(五)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撤退(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一節 突破(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法幣(六)第三節 狙擊(四)第五節 反攻(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二節 空軍(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初戰(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一節 法幣(七)第七節 閃電(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九節 號角(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七節 生機(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四節 戰鼓(八)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交易(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巧取(五)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撤退(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一節 突破(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