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

(求訂閱求月票。)

雖說從來沒將降世軍當成自己人,當明顯遭到出賣的時候,馬維還是會感到憤怒與心痛,“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就是下一個嗎?”

馬維盡一切可能將上萬名老弱婦孺組織成隊伍,可是根本沒用,一到開戰的時候,人羣四散,在荒野中各自奔逃。

不管怎樣,此情此景全在馬維的意料之中。

官兵喜歡這樣的戰鬥,到處追人,無論對方是男是女、是逃是留、是反抗還是哀求,追上就是一刀,這可是現成的軍功,漫山遍野的亂民,在官兵眼裡就是一串串長腳的銅錢,誰先抓在手裡就屬於誰。

於是官兵也亂了。

馬維命部下的兵卒向後方降世軍搖旗、擊鑼,告訴降世王時機成熟,可以派出大軍參戰了。

若干支隊伍陸續進入戰場,降世軍旗幟、號令都不精細,因此沒人能夠統率大軍,每支隊伍少至三五百人,多則兩三千,再多一些,士兵就會找不到主將。

馬維很快發現,進入戰場的隊伍雖然絡繹不絕,人數卻沒有他預料得多,這絕不是好跡象,降世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兵多,如今卻不肯一擁而入,反而以短擊長,如何能夠取勝?

遠遠望去,散亂的官兵開始重新聚集,迎戰降世軍,後者一觸即潰,全靠着後續隊伍的強迫,才勉強留在戰場上。

以狼驅羊,這像是一種有效的打法,沒過多久,眼看着官兵步步逼近,馬維改變看法,決定遵從內心深處的直覺,而不是等到形勢明瞭時再做決定。

他要逃。

“我要親自去見降世王,請他派出更多將士,你留下帶兵……”馬維向手下副將吩咐道,已經調轉馬頭,忽然又有些捨不得,他好不容易纔得到一支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其中有二三百人原是樑國人,對他比較忠誠,沒有這些人,他又會變成光桿樑王。

“潘楷!叫上幾個人保護我。”馬維決定帶走最欣賞的一名樑國將領,至於其他人,爲了不引起懷疑,只能留在險地。

馬匹基本都給了寧抱關,馬維一個人騎馬慢行,潘楷帶領六七名士兵步行隨後,逆着降世軍往回走。

降世軍聚集在一大片窪地裡,隱藏實力,以免被官兵提前看到。

馬維在高處遠遠望了一眼,向潘楷等人道:“降世王在城裡,咱們去那裡找他。”

路上盡是前往戰場的士兵,降世軍又沒有清晰的旗幟,馬維說降世王不在隊伍中,潘楷等人自然沒有懷疑。

回城的路不太順暢,若干次被人攔住,一位某某王手持雙刀攔在馬維馬前,喝道:“你要去哪?想逃嗎?”

馬維稍稍減速,仍繼續往前衝,急切地道:“讓開!急事!”

沒等“雙刀王”明白過來,馬維已經貼身衝過去,此人也沒追,嘴裡咒罵着,帶領手下的士兵奔向戰場。

降世軍號令不齊,馬維帶着不到十個人,一路上連蒙帶嚇,竟然回到了孟津大城裡。

潘楷等人已經隱約猜到樑王的用意,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在身後跟得更緊一些。

城裡沒什麼人,馬維存有最後一線希望,登上城樓向戰場遙望,除了遮天蔽日的煙塵,什麼都看不到,他又望向降世軍,大部分兵力仍未參戰,一支小隊似乎正向城裡跑來,至於作爲奇兵的寧抱關,蹤影全無。

希望就此破滅,薛六甲心狠手辣,要利用這場交戰除掉無用的亂民,以及一批不太聽話的將領。

馬維恍然,怪不得剛纔一路上碰到的頭目多是此前請封王號者,薛六甲根本不是爲了派人出去開疆擴土,而是要看誰的野心太大,不肯老實留在自己身邊。

“愚不可及,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就是下一個嗎?”馬維匆匆下樓,對降世王失望透頂,到了街上,向潘楷等人道:“降世王不會帶兵參戰,他要出賣所有稱王的人,你們想回去,我不阻攔,但我要走,前去投奔晉陽軍,跟隨我的人,今後就是開國之臣。”

“誓死追隨大王!”潘楷等人齊聲道,沒人願意再去送命,至於留在戰場上的親友,只好先置之腦後了。

馬維帶人連過大城、橋樑與小城,一刻也不想耽擱,到了北岸,看到不遠處的營地,他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北岸營地裡還剩下不少人,多是軍中頭目的家眷,他們不用去戰場上冒險,留在比較安全的地方,由上千名士兵保護。

“降世軍大敗!官兵即將過河!”潘楷騎着樑王的馬衝進軍營,大聲叫喊。

營地裡立刻陷入混亂,哭喊聲一片,潘楷得到授意,對家眷不管不顧,只向士兵道:“樑王殺出一條血路,過得河來,要去應城向沈家借兵,願隨者這就跟我走!”

潘楷兜了一圈,騎馬出營,不給任何人追問的機會。

營中頭目根本彈壓不住,大批年輕力壯的士兵追出營去,不少家眷也跟着跑出來,兀自哭叫不停。

潘楷將馬還給樑王,馬維讚道:“樑朝人物,將軍居首,日後恢復故國,必與將軍共治。”

帶上的人越多,速度自然越慢,馬維願意付出這個代價,他總不能只帶寥寥數人前去投奔沈家。

半日之後,馬維清點人數,跟上來的士兵大概有四五百人,無用的家眷都被已拋在後面,這讓他十分滿意,重新整編隊伍,設置將校,許以重諾,當衆封潘楷爲樑國前軍將軍——封官不能一蹴而就,總得留下日後加封的餘地。

隊伍走得匆忙,無糧無草,入夜之後,馬維抽刀,親自宰殺坐騎,生火燒熟分與衆人,人太多而肉太少,只能意思一下,用來收攏人心。

擔心官兵或降世軍從後面追趕,馬維率軍連夜趕路,碰到什麼吃什麼,到達應城時,全軍飢腸轆轆,只剩下三百來人,其他將士都在半路上跑了。

馬維欣慰的是,後方沒有追兵。

讓他大失所望的是,沈家人居然不在應城,晉陽兵也被帶走,據說是前去孟津參戰,馬維在路上卻沒有遇見。

對馬維來說,此時此刻生存比什麼都重要,聽說沈直父子不在城中,馬維立刻聲稱自己從孟津趕來,要見守城將領,傳達沈牧守的密令。

晉陽軍第一次南下參戰,警覺性不夠高,馬維沒說出守城將領的名字,他們也沒懷疑。

沈家的女婿周元賓聽說有岳父的密令,立刻下令打開城門,親自出來相迎。

應城守兵稀少,不過一百餘人,馬維率兵擁入,先是要酒要肉,隨後分兵接管城門,這才向周元賓道:“孟津大敗,降世軍與晉陽軍怕是都已覆滅。”

周元賓大驚,隱約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馬維不給任何人質疑的機會,聲稱自己奉降世王、沈牧守之令,接管應城,便宜行事。

只用一個晚上加半個白天的時間,馬維徵發城中所有能拿動兵器的男子,湊足千餘士兵,總算稍稍安心,派人出城打探消息。

一開始得到的消息與馬維的說法一致,孟津之戰官兵大勝,但是沒有趁勝進攻大小兩城,而是停在南岸,向降世軍邀戰。

降世王退守大小兩城,吳越王下落不明,晉陽軍則根本沒在孟津出現,顯然是從別處過河,還要進攻官兵的後路。

馬維慶幸自己提前逃出來,晉陽軍拿降世軍拿誘餌,降世軍又以樑兵和百姓當誘餌,無論最後誰勝誰負,誘餌都會被一口吞下,必死無疑。

周元賓確信自己真是上當了,懊悔不已,卻已身不由己,成爲樑王手中棋子,無力反撲。

佔據應城的第三天,降世王派人過來斥責樑王背恩負義,馬維笑着聽完,向降世王使者道:“煩請轉告祖王,我非背恩,乃是遵守封王之諾,來奪樑朝故地,待我事成之後,當親赴軍營,向祖王敬拜請功。”

使者一撥接一撥,言辭越來越客氣,最後甚至稱馬維爲王弟。

沈家說好的奇兵遲遲沒有出現,降世王不能不緊張,一旦失去孟津,他又將無處可走,必須先給自己安排一條退路。

馬維越發慶幸自己逃得早,心中定計,以後可以接受降世王入城,但是一定要將其牢牢控制住,奪取兵權,然後北上佔據晉陽,有了立足之地,再與官兵對抗。

這是一個可靠的計劃,馬維盼望着孟津的官兵快些進攻,降世軍快些潰散。

官兵的本意是要南北夾擊將叛軍一網打盡,在南岸等待數日之後,終於看到北岸豎起己方旗幟,意味着另一路官兵已經過河包圍降世軍。

官兵發起進攻,付出不小代價,但是隻用半天就攻下大城,爭奪橋樑時比較困難,陷入拉鋸狀態。

降世軍顯示出來的鬥志,令官兵意外,也讓遠在應城的馬維意外,他不停地派出探子,沒看到北岸有官兵的身影,只看到降世軍死守小城與橋樑,半步不退。

這天上午,最令人意外的消息終於傳來,官兵在強攻數日之後,無故驚潰,好巧不巧,繞到南岸的晉陽軍及時出現,趁亂進攻,大敗官兵。

佔據應城、等着接收亂軍的馬維一下子陷入困境,他將獲勝的兩支叛軍全給得罪了。

恰在此時,沈聰與郭時風從鄴城星夜趕回應城,聽說消息之後,比馬維還要驚訝,他們本應帶着冀州兵回來,如今無功而返,必惹沈幷州惱怒。

郭時風見機最快,取出馬維寫給他的信,激動地說:“千載難逢,大梁復興,或許就在此時,樑王如不嫌棄,我願出奇策,助樑王一臂之力!”

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五百章 留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三章 吹笛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三百章 不說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八章 新榜單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
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五百章 留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三百四十六章 敘舊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三章 吹笛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糾錯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三百章 不說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三十五章 迎王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八章 新榜單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十八章 備招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