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

(求訂閱求月票。)

裝神弄鬼蒙不過所有人,可“吳王”已經跪下,沒人再能將他扶起來,少數幾個人的驚恐,足以令大多數人保持沉默。

徐礎不願逼得太緊,將棍棒抱在懷裡,說道:“天下大亂,合則強,分則弱,吳國物阜民豐,善戰之名無人不知,大家若能齊心協力,退可以恢復故國,進可以問鼎中原,號令羣雄。若是見利忘義,各自爲戰,小小的一座汝南城就足以令吳軍止步不前,還談什麼雄心壯志?”

衆人不語,徐礎扶起跪在地上發抖的少年,“假冒吳王,非閣下之罪,但是閣下乃庸碌之人,難當大任,交出王號,尚可得退位讓賢之名,閣下意下如何?”

“交,這就交,我就說自己不是皇孫,家裡幾輩打魚,村裡的二姨可以作證……”少年涕泗橫流。

小姓頭目中終於有人開口,“他不是真皇孫,誰是?難道是你嗎?我們可聽說了,你本姓樓,不姓徐,是吳皇的外孫。”

徐礎笑道:“徐氏自有後人,我是吳皇外孫,當然以外孫身份匡復吳國。諸位聽我一言,就在此地紮營,不必擔心糧草。然後大家齊聚一堂,先選出一位主事者,然後慢慢尋找吳皇后裔,可否。”

小姓頭目不是真想與七族火併,願意順臺階下來,紛紛點頭,“先紮營,明天就選主事者。”

“主事者得有個名號。”

“丞相?”

“不好,這個稱號咱們吳國沒用過。”

……

吳人極在意名號,爭起來沒完,孟僧倫參與進去,徐礎先告辭,回去通知王顛等人,然後再進汝南城。

鮑敦在城樓上遙望,發現外面似有變故,已下令全城兵卒待命,留在城中的宋星裁等十幾人心中更是驚慌不安,見到徐礎回來,個個如釋重負,立刻衝上去,緊緊跟隨在他身上,不肯離開半步。

城內城外好幾支軍隊,彼此間卻連最基本的信任都談不上,全仗着徐礎一個人跑進跑出,努力彌合。

等到城內送出第一批糧草,城外的吳軍先安下心來,主動退後十餘里,讓城內的人也安下心來。

原有的“吳王”被指爲虛假,吳軍連名義上的首領也沒有了,衆頭目急於選出新主事者,先定下名號,稱之爲“吳國兵馬大都督”,然後再定選舉方法。

就在這件事上,吳軍發生重大爭議,七族原是吳國高門,第一次選吳王時失去機會,這回定要牢牢掌握在手裡,小姓頭目針鋒相對,還要靠人數取勝。

天黑之前,徐礎都在忙於解決這個問題,費盡口舌,雙方做出的唯一讓步就是明天衆頭目會聚一堂,小姓與七族各推出一人,誰的呼聲高誰是大都督。

對徐礎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晚上,來回奔馳的路上,他將形勢分析清楚,制定一連串的計劃。

首先,他得繼續拉攏鮑敦。

鮑敦不是吳國人,但他掌握着城池與糧草,這兩樣正是吳軍急需之物,而且在諸多頭目之中,數他最得部下人心,能夠一呼百應,其他人只在有利可圖時,才能令部下服從命令。

鮑敦一直在默默觀察,徐礎對他也不隱瞞,每次進城都將進展如實告知。

是夜二更,徐礎再次進城,聲稱明日共商大計,鮑敦道:“徐公子既然有意稱王,何不趁此機會舉旗建號?”

徐礎等的就是這句話,“實不相瞞,我有此意,可吳軍內派別林立,各有私心,我一時間難以服衆。”

鮑敦笑道:“徐公子多慮,向來只有先稱王,假借名號以服衆的事情,哪有先服衆再稱王的道理?衆人皆是一方豪傑,誰能服誰?若要服衆,非得經歷連番血戰不可。稱王宜速不宜遲。”

“天下大勢未定,緩稱王似乎更有道理。”

“王號可以緩,王權不能緩,吳軍諸將明日推選大都督,必是徐公子才行,若爲他人,我不願從,汝南城也不從。”

徐礎再不推讓,“得鮑公此言,如得天授,我便狂妄一次,明日必得大都督之位。”

鮑敦點頭,“但請徐公子吩咐,汝南城兵民甘效微力。”

“明日請鮑公率數十壯士,爲我助威,可否?”

“吳軍諸將若有異言,鮑某血濺當場!”

鮑敦一怒,頗有震懾之力,全不像是和藹的商人或是居家的財主。

徐礎拱手致謝,“我原有七成把握奪取大都督之位,得鮑公相助,便有十成勝算。我再去城外安撫諸將,務令萬無一失。”

徐礎帶領唐爲天等隨從出城,直奔荊州軍營地,這些人都是徐礎帶來的,夾在兩軍中間,唯一信任的人就是徐公子,至於徐公子是吳人,還是吳越王或者朝廷的使者,已不重要。

荊州羣豪二十幾人,聚在一起歃血爲盟,共推徐礎爲荊州大總管,發誓明天全力支持他當吳國兵馬大都督。

徐礎在手上割了一刀,流了不少血,包紮之後立刻去見七族頭目。

嚴格來說,鮑敦與荊州羣豪都沒資格干涉吳國事務,但是徐礎極需他們的支持,才能與吳軍諸將爭權。

夜風凜冽,寒意穿透層層衣物,徐礎卻一點也不覺得冷,熱血周流,向他證明,自立確實比勸人有趣多了。

沒人天生是謀士,也沒人天生是帝王。

七族頭目沒睡,正在商議明天如何應對小姓頭目,卻遲遲沒有取得共識,爭吵不休。

一見到徐礎進來,王顛立刻迎上去,示意他出帳說話。

營地裡沒那麼多規矩,衛兵早就找地方睡覺去了,外面沒人,王顛道:“徐公子可有意爭奪大都督之位?”

“正有此意。”徐礎不打算再假客氣。

王顛點頭,“我猜也是如此,所以我與孟將軍全力推薦你,可是其他人有些猶疑?”

“以爲我太年輕嗎?”

“那倒不是,他們覺得……”

“我與王將軍算是舊相識了,有話儘管直說。”

“他們覺得徐公子的野心怕是不止於大都督,擔心日後尋到真正的吳皇子孫之後,徐公子不肯奉其爲主。”

吳軍連戰連敗,走投無路纔來洛州,居然還在擔心未來吳王的位置穩不穩當,徐礎心裡鄙視,臉上卻帶笑,“我若爲大都督,第一件事就是祭祀歷代吳皇,立誓尋找吳皇后裔,當衆說出的話,神鬼共鑑,天下皆知,以後如何反悔?”

王顛笑道:“有徐公子的這句保證就夠了,你不必進帳,我去勸說諸人,明日必定全力推舉徐公子。”

徐礎猶豫了一下,他寧願自己勸說七族頭目,可是不忍拂卻王顛一番好意,拱手道:“那就有勞王將軍了,我再見孟將軍、宋將軍一面,便得回城。”

王顛進帳,孟僧倫、宋星裁很快出來,兩人更是非徐礎不選,孟僧倫道:“小姓頭目人數雖多,各有異心,不如七族子弟團結,明日聚會,徐公子可不必多言,由我推舉,宋將軍等人齊力助威,必成壓倒之勢。我與千金秤私下談過,他說徐公子若能許他統領十營,他可勸說至少十五名頭目提供支持。”

“千金秤深得人心,小姓十營正該歸他統領。”

孟僧倫大喜,又聊幾句,與宋星裁送徐礎出營。

孟僧倫先回帳中,宋星裁多送一段,告辭時道:“徐公子膽氣過人,頗有吳士之風,七族子弟莫不敬仰。吳皇子孫散落民間,不知何時才能尋得其人,便是找到,若已淪爲百姓,與常人無異,如何能興復大業?以我愚見,徐公子乃吳皇外孫,既已改姓,可繼大統。”

徐礎拱手道:“吳皇殉國,江東至今思之,因此非徐姓不從。在下改姓,乃是思念亡母,絕無入繼之意。望宋將軍今後不要再說這種話,只要找到真正的徐氏子孫,我立刻奉其爲主,絕無二心。”

宋星裁頗顯失望,“既然如此……反正現在也不是說這種事的時候,明天我只奉徐公子一人爲大都督,若有萬一,我願率部下隨徐公子另立旗號。”

徐礎握住宋星裁雙手,“我與宋將軍一見如故,今後當爲生死之交。”

宋星裁告辭回營,徐礎上馬,帶人進城休息。

離天亮沒剩多少時間,徐礎睡不着,秉燭而坐,等候次日的推選,心中反覆思索,唯一覺得不妥的是,沒有堅持親自進帳勸說七族頭目,他身邊太缺少親信,任何事都不該假手他人。

事實上,他唯一的親信只有唐爲天。

唐爲天平時倒下就睡,今晚也陪在旁邊,一會剪下燭花,約摸小半個時辰之後,終於忍不住開口,“公子,我能說句話嗎?”

徐礎從思緒中退出來,笑道:“當然。”

“你今天說過的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啊?”

唐爲天一直跟在身邊,越聽越糊塗,搞不清公子的真實意圖。

“呵呵,都是真話。”

“可是……公子一會要稱王,一會不稱王,兩邊發誓,不能都是真話吧?”唐爲天越發不解。

“我便稱王,也不會是吳王,所以兩邊發的誓言一點都不矛盾,全是真話。”

唐爲天愣了一會,笑道:“我明白點了,公子是聰明人,說的話……我可聽不懂。”

“不要對外人說。”

“我想說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唐爲天輕嘆一聲,“老實說,我還是更喜歡從前的公子,至少那時的話我能聽懂個大概。”

“有時候,咱們就得先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然後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不想離開家鄉,但是必須先離開,才能吃上飯。”

“對,有朝一日,你還能衣錦還鄉。”

“那可好。”唐爲天眼睛發亮,隨即暗淡,“我怕是連老家在哪都找不到啦。”

“只要找,總能找到。”徐礎肯定地說。

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九章 奠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棧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八章 新榜單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十章 點醒第十章 三哥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六十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姓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十章 拒婚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
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九十五章 說客之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九章 奠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棧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八章 新榜單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中之計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四百六十四章 兩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十章 點醒第十章 三哥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六十章 出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姓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十章 拒婚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