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

張釋清比徐礎記憶中的人高出半頭,但是又黑又瘦,臉上全無當初的天真爛漫,公主的傲氣倒是沒變,面無表情,像是在看陌生人。

“你……瘦啦。”徐礎道。

“嗯。”張釋清冷淡地回了一聲,“我來向你……”

“你知道嗎?繽紛還活着。”

“咦?”張釋清面露驚詫,剎那間恢復幾分舊日的神情。

“她冒充你被賀榮人抓走,在襄陽落入寧王將士所救。”

“她人呢?”

“我將她留在宋取竹宋將軍營中。”

“宋取竹是誰?”

“原是襄陽的一位豪傑,人稱宋千手,也是範閉的弟子。”

“爲什麼要將繽紛留在他那裡?”

“我此次北上,道路艱辛,沒法將她帶在身邊。”

“這個宋取竹可信嗎?”

……

徐礎每次回答之後,總能引來更多的疑問,於是他從頭講起,從天下形勢說到荊州形勢,又說到江南,最後道:“一時間我也找不到比宋將軍那裡更安全的地方。”

徐礎說的時候,張釋清一聲不吱,等長篇大論講完,她卻只關心一件事,擡手在心口輕輕拍了兩下,“我還以爲繽紛替我死了,傷心好久。”張釋清笑了一下,馬上又冷下臉,“你幹嘛來這裡?”

徐礎還在打量她,“你不是要跟我學看大勢嗎?怎麼弄得自己像是兵卒?”

“你的大勢太枯燥,我決定不學了,還是跟金聖女學打仗比較有趣。”

“你要學兵法?”徐礎詫異道。

“兵法也枯燥,我在學騎馬射箭、舞刀弄槊,以後在戰場上斬將奪旗。”

“嗯?”徐礎吃了一驚。

“怎麼,你覺得我不行?”張釋清雙目圓睜,“單挑的話,軍中沒幾個人是我對手,金聖女說下一仗就讓我參加……”

徐礎笑道:“我只是意外而已。你剛纔說找我有什麼事情?”

“金聖女派我先回來,向你打聽一個人。”

“她知道我來了?”

“你究竟要不要聽我說話?”

“你說,打聽誰?”

“譚無謂。”

徐礎又吃一驚,“這是我的結拜義兄,非常熟悉——金聖女應該也認識他。”

“金聖女說是在東都見過面,認識,但是不瞭解,覺得此人誇誇其談,不像老實人,但是又怕錯失人才,所以想問問你。”

“請金聖女無論如何將他請來,接下來這一戰是勝是負,全在此人身上。”

“他這麼厲害?”張釋清有點懷疑,“天成名將衆多,我怎麼沒聽說過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事蹟?”

“譚無謂乃匣中之劍、石中之玉,外人尚不識之。”

“他倒是帶着一柄長劍,但是不像會用的樣子。他真的很厲害?”

“嗯。”

“好吧,反正這是你說的,我回去原話照回就是。”

張釋清邁步要走,徐礎道:“稍等。”

“還有什麼要說的?”

徐礎猶豫一會,“算了,以後再說。”

張釋清撇下嘴,走到門口突然停下,“你不能再辜負金聖女。”說罷離去,沒給徐礎回話的機會。

次日上午,張釋清與一隊女兵帶着譚無謂回營,金聖女卻沒有隨行,據說她馬不停蹄,又去涼州查看形勢,並且招楊猛軍率兵前去與她匯合。

譚無謂的模樣倒是沒什麼變化,仍然帶着那柄長劍,走路時昂首挺胸,頗爲惹人注目。

徐礎迎出營地,拱手笑道:“二哥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一言難盡,有酒嗎?咱們邊喝邊聊。”

徐礎特意請來尹甫,居中引見,一同入帳飲酒。

譚無謂沒注意到徐礎酒量不佳,一邊暢飲,一邊講述自己經歷。

譚無謂在晉王帳下遲遲不得重用,被髮配到邊關守城,等到晉王投降單于,幷州邊關必須向賀榮人敞開,譚無謂越發無所事事。

降世軍與益州軍襲擊塞外諸部,一些人塞外人逃到了幷州關外,他們分不清秦州人與幷州人的區別,一律視爲中原人,見關卡敞開,於是一擁而入,大肆殺掠,聲稱是在報仇。

邊關諸將不敢阻止,只能縮在城中自保。

譚無謂捏造一份晉王的旨意,調動上千兵卒,趁諸部懈怠,偷襲他們存放戰利品的營地,也不拿走,一把火燒個精光,然後聲稱要去攻打賀榮人老巢,逃至塞外,引誘諸部將士追趕。

只有二三十人願意跟他出塞,一行人躲躲藏藏,奔向秦北。

秦州關卡全在賀榮人的掌握之中,譚無謂等人只能繼續向西繞行,吃了諸多苦頭,中途失落一多半人,若不是遇見前去尋路的金聖女,他們極可能餓死在荒漠裡。

譚無謂又喝一大口酒,感慨道:“意氣用事,唉,想不到我譚無謂也有意氣用事的時候,如果能夠重來一遍,我絕不會再做這種蠢事。現在倒好,晉王已回幷州,我卻亡命荒外,不能見他。”

尹甫看一眼徐礎,無聲地發出詢問:這人真是你推薦的大將?

徐礎笑道:“事已至此,後悔無用,二哥到得正好,我們馬上面臨一戰,請二哥參謀一下……”

譚無謂對這種事從不拒絕,點頭道:“我聽金聖女說了,你們爲何早不進攻涼州,非要等到現在?”

尹甫道:“早先準備進攻塞外諸部,不希望另惹麻煩,後來又因爲猛軍將軍,不想過分逼迫涼州,以免危及老涼王的性命。”

譚無謂搖頭,“失策,十分失策,剛剛擊敗塞外諸部,且楊猛軍在的時候,纔是進攻涼州的最佳時機,一時心軟,追悔莫及。”

尹甫笑道:“我們也有‘意氣用事’的時候。”

“嗯,意氣用事。”

徐礎道:“過去就過去了,重要的是眼下,二哥覺得還能一戰嗎?”

“你們有多少兵力?金聖女一直沒向我透露實數。”

“勉強三萬,堪用的只有兩萬。”

尹甫沒料到徐礎竟會實話實說,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兩萬……馬匹呢?”

“兩千左右。”

“太少。”譚無謂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突然笑道:“但是也比沒有強,可以一戰,但需用計。”

徐礎道:“涼州楊猛志與羌人聯手,實力大增……”

譚無謂搖頭,“四弟與金聖女想法一樣,是要先破涼州嗎?”

“二哥覺得此計不妥?”

“擊涼州無非是爲尋一條出路、一個立足之地,對真正的強敵賀榮人毫無影響,這一戰敗則無路可走,勝者一時獲益,殊爲不智。且涼州地荒民少,楊氏經營數代,民心難奪,降世軍縱然取勝,也難以站穩腳根,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尹甫又看一眼徐礎。

徐礎卻極認真地問:“二哥以爲這一仗該如何打?”

“賀榮人敗於荊州,塞外諸部敗於降世軍,士氣大衰,且在中原掠奪甚多,選立的新單于尚還年幼,人人思歸,已非初入塞時可比,不足爲懼,可一舉擊潰之。”

徐礎沉吟不語,尹甫吃驚地問:“賀榮大軍雖非往日之盛,但是得諸部與中原將士支援,亦有十幾萬之衆,如何擊潰?”

譚無謂道:“圍而殲之。”

尹甫更加吃驚,“我軍頂多三萬人,敵軍十幾萬,怎麼圍?”

“多備旗幟,降世軍、涼州、九州之旗全都要有。”

尹甫目瞪口呆,“虛張聲勢?”

“正是。”

“若是被賀榮人看穿呢?”

“不過一場慘敗,與坐守山谷無異,比進攻涼州亦不過敗得早些而已。”

尹甫大搖其頭,“我軍與賀榮人對峙已久,彼此互知底細,譚將軍這一招絕不可行。還是攻涼比較穩妥,到時不打降世軍、冀州軍的旗號,由猛軍將軍出面,當可穩定民心。”

徐礎也覺得譚無謂的計策太過冒險,“多立各州旗幟是條妙計,用來攻涼也可以。”

“涼州最近並未敗給中原諸州,樹旗有何用處?”

徐礎想了一會,問道:“二哥覺得賀榮人會亂,是親眼所見,還是私心揣度?”

“私心揣度,但我絕不會錯,賀榮人的雄心全在強臂單于一人身上,他一死,衆人只想帶上財物返回塞外,再無死戰之心。”

見徐礎似有動搖,尹甫插口道:“虛張旗幟騙不過賀榮人,此地山高谷深,徐公子帶來數千人尚且困難,怎麼會有九州援兵?賀榮人斷然不信,他們或許不願死戰,但是以多擊少,還是沒問題的。”

譚無謂笑道:“戰者,非常事也,若走尋常之路,則少不勝多、弱不勝強,大家不必爭戰,比較一下實力,直接投降,引頸受戮好了。”

尹甫怫然不悅,“不走尋常之路,但也不必非走必死之險路,一成勝算與五成勝算總還是有些區別。”

譚無謂嘆息道:“五成勝算只解近憂,一成勝算能除遠患,哪個更好?”

尹甫冷笑不應,徐礎舉杯敬酒,打個圓場,將話題支開。

話不投機,尹甫先行告辭,徐礎送到營門口,尹甫道:“譚無謂言過其實,又無帶兵經歷,不宜加以重用,不如先讓他帶兵數千,有效之後再做升任。”

徐礎拱手道:“我與譚將軍皆是客人,自然要聽從主人的安排。”

尹甫在衛兵的幫助下上馬,“還得是徐公子親自爲將,等金聖女回來,咱們再做商議。”

徐礎回到帳篷裡,只見譚無謂已經倒下大睡,笑了笑,轉身出來,心中猶疑不定,忽然看見張釋清在遠處與一羣女兵說說笑笑,心中又是一陣猶疑不定。

唐爲天手持一根長槊,站在衆女兵對面,臉色鐵青,像是要比武。

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七十章 夜長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四百章 大仇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一百章 新朝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二章 聽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九章 奠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章 絞痛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
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七十章 夜長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親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四百章 大仇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一百章 新朝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換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二章 聽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九章 奠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章 絞痛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