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

六月二十六日,虎賁鎮騎兵協逼近衡州,隨即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縱兵掃蕩清軍各處塘站、斥候。

衡州城內,柯永盛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早已六神無主。他已接到過赤軍西進的情報,起初是不信,之後是驚疑,現在則是無計可施。

衡州城防空虛,柯永盛麾下不少兵馬調往郴州、永州。若赤軍真的大舉進攻,他不見得能守住衡州。

柯永盛,遼陽人,漢軍鑲紅旗人,官居滿清湖廣提督。滿人人口較少,不得不拉攏外族。最受滿人重視的,自然是察哈爾蒙古,其次便是遼人。

柯永盛能升任湖廣提督,除了屢立戰功,還因爲他有個官位顯赫的叔叔—鑲紅旗漢軍副都統柯汝極。

柯家人丁興盛,官運興隆。柯永盛隨屯齊徵湖廣,順利擢升爲湖廣總督,原想再賺點軍功。不想,清軍擊敗了大西軍,卻半路殺出一個赤軍,且直撲衡州而來。

左右或獻計曰:“觀赤匪形勢,或只有小股騎兵。不如先聲奪氣,趁其大隊未到,先出城急擊,挫其銳氣。當年劉武元、胡有升據守贛州,兩度擊敗李成棟,皆由此着也。”

赤軍威名赫赫,虎賁鎮更是赤軍精銳中的精銳。幾個月前,虎賁鎮把滿洲最精銳的火器營都打敗了。就柯永盛手上那點漢軍,還想和虎賁鎮血拼?

實際上,漢軍八旗的戰鬥力並不強,很多時候還不如綠營兵。在八旗內部,滿人也十分歧視漢軍八旗。皇太極一手創建漢軍,最擅長統戰工作,也曾公開批評漢軍:“滿洲官屬兵丁效死力戰,不若爾漢人泛同賓客,坐視不顧”。

清廷重用漢軍八旗,一方面看重漢軍八旗擅使火器,另一方面則是堅持籠絡遼人的國策,擴大統治基礎。

尼堪之死歷歷在目,柯永盛對左右說道:“赤匪遠道而來,利在速戰。衡州至關重要,我軍當持重堅守。待大將軍引軍回援,吾與其內外夾擊,可一戰而破敵矣。”

虎賁鎮先鋒大張旗鼓,抄略衡州城外各處要隘,原想引誘清軍出戰。不曾想,柯永盛頗能沉得住氣,堅守城池不出。

岑丹初得信,無可奈何,只得加快行軍速度,搶在屯齊到來之前佔領有利地形。

衡州“襟帶荊、湖,控引交、廣,衡山蟠其後,瀟湘繞其前,湖右奧區也。且自嶺而北,取道湖南者,必以衡州爲衝要。由宜春而取道粵西,衡州又其要膂也”。

赤軍攻敵所必救,屯齊不得不回師救援。從郴州至衡州,陸路不到三百里,騎兵急行軍不到兩日就能抵達。

二十八日上午,虎賁鎮主力陸續抵達衡州,立營於耒水兩岸,立大營於耒水東岸。

衡州位於三江交匯處,三江者,曰湘江、蒸水、耒水。蒸水在西,湘江在中,耒水在東。衡州府城北臨蒸水,東臨湘江。

赤軍紮營於耒水兩岸,與衡州城還隔着一條湘江。

從郴州至衡州有一條便捷的驛道,位於湘江之東、耒水之西。屯齊急於回援衡州,走的便是這條驛道。

滿蒙漢八旗都有戰馬,苦的是綠營兵。少部分綠營留下阻擊赤軍,大部分綠營隨八旗增援衡州,還要把戰馬讓給八旗老爺。

清軍急行軍時,八旗常常徵調綠營的戰馬。這種事,赤軍也經常幹。但赤軍倡導平等,士卒有兵種之分,而無貴賤之別。清軍則是人爲地劃分了三六九等,刻意拔高八旗的待遇地位。

爲抵禦赤軍、鞏固衡州城防,洪承疇也從嶽州、長沙等地調遣兵馬。

赤軍這邊,李定國的步兵第十協被清軍壓迫得喘不過氣。屯齊帶走了滿蒙精銳,第十協壓力頓時減輕不少。李定國當即立斷,決定整頓兵馬,立即發起反攻。

步兵第二協奉令越過永州,直接向衡州開進。清軍從郴州撤離,永州清軍頓失屏障,士卒士氣爲之一衰,第二協可以放心北進。

赤軍糧草主要依靠靈渠、湘江運輸,步兵第二協實際上充當了護送糧草的任務。第二協不早點開赴前線,虎賁鎮的糧草怎麼保障?

時至南明,南方的戰爭就是這樣簡單而粗暴。決定戰役成敗的,往往是各自精銳間的對決。步兵主力反而成了配角,擔負起圍城、護送糧草等輔助任務。

赤清兩軍鏖集衡州,一場大會戰即將拉開序幕!

“稟告國主,韃子先鋒已到達瓦園,旗號爲鑲藍旗滿洲。韃子斥候已進至坪頭嶺,與我軍偵侯交戰激烈。”偵侯盧守義來報,既有些臨戰前的興奮,又有些意料之外的緊張。

鑲藍旗滿洲?這可是赤軍的老熟人了。當年二戰全州,岑丹初曾在蓑衣渡大戰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而濟爾哈朗正是鑲藍旗滿洲旗主。

愛新覺羅.屯齊在八旗內的官職是鑲藍旗滿洲都統。清軍前鋒爲鑲藍旗滿洲八騎,也就不足無怪了。

“狗韃子,竟然這麼快!”丹初有些吃驚,卻也並不意外。

坪頭嶺距衡州約三十里,是一處丘陵高地。湘江在此向東拐了個大變,耒水在此向西拐了個大彎。因此,坪頭嶺東西寬度較窄,是一處絕佳的阻擊地形。

岑丹初打算在坪頭嶺阻擊清軍,與屯齊決戰,已派騎兵協搶佔坪頭嶺。

瓦園距衡州約六十里,同樣是一處丘陵高地,但江河水勢正好相反。湘江在此向西拐了個大彎,耒水在此向東拐了個大彎。

從地圖上看,湘江、耒水向北流去,在衡州城北匯合一處,宛如葫蘆口。從葫蘆口往南七八十里,湘江、耒水夾出了一個葫蘆形的地域。

坪頭嶺正好位於葫蘆腰的位置,預計將作爲衡州會戰的決戰場。

“傳令,親兵第一協、炮兵協加緊渡河,向坪頭嶺急進。輔兵協在耒水兩岸建立防線,守衛渡橋。步兵第二協沿湘江水陸急進,阻擊衡州的柯永盛,掩護虎賁西翼。”

兩軍十幾萬兵馬擠在湘江、耒水之間的狹長地域上。這種違背軍事常識的部署,卻在特殊的形勢背景下,成爲兩軍主帥不約而同的選擇。

大戰在即,屯齊、佟圖賴等滿洲將領顯得相當冷靜。屯齊下令在瓦園紮營,與赤軍隔三十里對峙。另外分兵至湘江東岸,與柯永盛取得聯絡,在湘江上搭設浮橋,一方面溝通兩岸,一方面隔斷赤軍第二協的水上通道。

這一招相當陰狠。只要清軍守住浮橋,步兵第二協押運的糧草就無法供給虎賁鎮。赤軍將不得不主動到屯園邀擊清軍,把主場優勢讓給清軍。

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199章 逼退清軍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197章 出營野戰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82章 報捷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二十章 募兵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398章 決戰在即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419章 入城式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114章 源頭活水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49章 奇襲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三章 行軍第306章 南越王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66章 辦公司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
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199章 逼退清軍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197章 出營野戰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82章 報捷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二十章 募兵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398章 決戰在即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419章 入城式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114章 源頭活水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49章 奇襲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三章 行軍第306章 南越王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66章 辦公司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