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12章 連得兩將

祖郎不搶揚州,帶來的還不僅僅是祖郎這一支匪兵不搶揚州的好處。隨後。張邈逃到汝陰,沒糧了,同樣也沒辦法搶揚州。張邈若欲搶揚州,勢必經過祖郎的地盤。也就等於是說,祖郎成了揚州的擋箭牌。陸績的計策,至此,便顯出了奇妙之處。

是故,當袁術出兵討伐祖郎之時,祖郎便死守豫州邊界,不肯跨進揚州一步。揚州更因此而免受了一場兵災。

但劉繇也不敢大意,每日派出人手,密切偵察廬江那邊的動靜。周瑜招募士兵,劉繇便知道了。正吃驚之時,周瑜率兵北上了。劉繇又鬆了一口氣。剛剛一鬆氣,周瑜這支軍隊又直接往壽春而來了。

劉繇,字正禮,青州東萊牟平人。劉繇是太尉劉寵的侄兒,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也是漢室宗親。擔任揚州刺史,很大部分原因,是身份而造成的。劉繇聽說周瑜那三千人馬過來了,就聚衆商議。部將張英說:“敵軍此來。必經牛渚。且讓某領一軍屯於此處,縱有百萬之兵,亦不能過。”劉繇採納了張英的建議。

牛渚這兒,確實是一處險地。實際上,也就是一處峽谷。不過,此峽谷非一般峽谷,而是峽江。谷內雖寬,淮河卻穿峽而過。在江南,有一溜河灘。河灘之南便是高山。要打此路過,必須走河灘。而那河灘,則只有兩丈多寬。張英率兵一擋,孫策、周瑜的確很難過得去。

聽上去,似乎是不錯的。但是,從整體上,從戰略上,張英就犯下了嚴重的錯誤。兵法雲,我衆敵寡,便有了獲勝的優勢。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要保持住這種優勢,要避開險阻的地形,防止變生不測。這時,孫策、周瑜的人馬只有三千餘人,而且成軍不久,戰鬥力極爲有限。張英這邊,則自揚州出兵。揚州,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州。各郡均有不少駐軍。僅僅拿揚州州治所在地壽春來說,就有三萬多士兵。張英此來,率兵一萬。一萬對三千,三倍於敵,正是我衆敵寡。

既然如此,張英就不應該選擇牛渚這種險惡的地形。這樣險惡的地形,往往是用來以較小的兵力抵抗較多的兵力的。

有人也許就要問了,在這樣的地形下,一千人能擋孫策、周瑜三千兵,是這樣的嗎?不錯。倘若張英只有一千人,那麼,在牛渚這種地形條件下作戰,就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щщщ¤тt kān¤C○

一千能敵,一萬是不是更能敵?手能拍死蚊子,高射炮是不是也能打死蚊子?話不是這樣說。如今,張英的一萬人馬就到了牛渚。由於地形過於狹窄,前後綿延數裡,隊伍被拉得很長。隊伍拉長之後,張英的指揮就不靈了。有所命令,要傳達給遠處的士兵,就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張策、周瑜率兵來了。周瑜。不用說了,那是絕對的智勇雙全。而且周瑜的智力,在三國期間那是沒有幾個人能夠比擬的。但是,周瑜並沒有設什麼計謀,就這麼來了。這是因爲,周瑜不是聰明,而是智慧。周瑜這種大智慧的人,知道此處不能設計,於是就沒有空費腦筋去思考。

兩軍相遇,張英越衆而出,罵道:“彼等山野村夫,興兵而來,可知天地還有王法乎?”孫策道:“跟汝等跳樑小醜談什麼王法。誰擒此將?”旁邊黃蓋衝出,“此陣某來。”當下黃蓋便與張英戰在一處。

張英的武藝,遠非張邈手下的於糜、樊能能比。二人槍來鞭往,不一會兒就戰了三十來個回合,不分勝負。忽然間,張英的揚州軍後面發生了騷亂。報信的士兵來到陣前,向張英喊,說是後面有人放火。張英一聽,心裡就慌了,急忙回陣而走。黃蓋趁勢追殺。後面孫策一看,立即率兵跟進,一邊吶喊,一邊殺敵。

這就是突發狀況。這樣的突發狀況,不僅張英沒有預料到,而且連孫策、周瑜也沒有預料到。倘或是曠野之地,一是可以降低發生突發狀況的可能性,二是發生之後。亦於大局無損。但偏偏就是峽江的地形。

張英後營有人放火殺人。並不只是殺幾個人、燒點東西那麼簡單。而是說,放火殺人的人,把道路截斷了。道路截斷之後,遠處的部分還好說,中間的部分就麻煩了。中間的部分,這邊是孫策、周瑜的軍隊,自己能擋他們,他們也同時擋了自己;另一邊就是放火殺人的歹徒。假設就這麼任由歹徒截斷道路,中間這些士兵身上沒有糧食,最多一天,就支撐不下去。因而,狹窄的地形,使得張英後隊裡面的放火殺人變得非常重要。張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要麼擊退孫策、周瑜,要麼擊退放火殺人的歹徒。張英選擇了後者。

這一次,張英急回軍。沒有逞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急領士兵進攻。成功地,將放火殺人的歹徒預以擊退。一衆歹徒,大約三百人,被殺死一半左右。另一半,乘船逃走了。

原來,這殺人放火的歹徒,乃是一幫水匪。領頭的有兩人。一人乃九江人。姓蔣,名欽,字公奕;另一人乃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二人因世道混亂,落草爲寇,聚衆於長中之中,劫掠過往商船爲生。這日,二人聽說孫策大破張邈,便望風而至。到了此處。正遇張英率大軍阻擊。爲助孫策,二人便駕舟逆流而上,切斷了張英的部隊,殺人放火,製造騷亂。

以張英的個人武藝,戰蔣欽倒也相當,若戰周泰,則支撐不過十個回合。不過這次張英沒有犯錯,以大軍急攻,蔣欽、周泰實在抵擋不住,只得逃到船上,駛離了岸邊。

但是,張英大局已失。前面的回軍急救,已經造成了全軍的潰退。而兩軍接合部那邊,孫策、周瑜等人又乘勢掩殺。敗勢已成,張英無力迴天,只得帶兵退出了牛渚。

孫策、周瑜打勝此敗,全賴蔣欽、周泰的中途襲擊。故此,在追擊之後,孫策、周瑜便回來尋找蔣、週二人。孫策稱謝,蔣欽、周泰則表明心跡,願意追隨孫策。孫策大喜,封二人均爲軍前校尉。

接下來,打掃戰場,孫策得到了四千俘虜,並且還得到了張英的軍糧和一些軍器。然後,孫策過了牛渚,找了個寬敞之處安營紮寨,整休士卒。

田蘭在陶謙處一住就是好幾天,渾沒有走的意思。其實也就是居安不思危的表現了。田蘭也沒做什麼事情,整日就是跟着陶謙,說些沒有營養的空閒話。田蘭很滿足,覺得自己很幸福,並期望永遠就這麼幸福下去。

卻說這一日,糜竺來報,說是有人送了財帛禮物與張昭,恐怕是要求請出仕。但是卻被張昭拒絕了。糜竺所彙報的張昭。便是江東二張裡面的張昭。張昭因避亂,居於彭城,也就是徐州州城所在的彭城。在一些小說裡,把徐州城與彭城說成是兩個地方了。好像演義也是這樣。不管它們了。現在我們知道是同一個地方就行了。

張昭居於彭城。這麼一位才德之士,廬江的周瑜都知道了,陶謙沒理由不知道。陶謙也聘請過張昭,但是卻被拒絕了。這些事情,糜竺也清楚。

當下田蘭就問起了此事,陶謙就說了。田蘭就說:“那張昭是很有本事的人麼?卻不知是那方面的本事?”陶謙道:“張昭、張子布,博覽羣書,天賦過人。二十歲時,曾經拒絕應試孝廉,頗有氣節。曾經與名士王朗談論時事,頗有見地。據老夫看來,此應該是一治世之才。”

田蘭道:“原來是治世之才呀。嗯,陶伯伯,你看,大家都請他不動,不若就讓給我吧。我這兒,就差治世之才。”陶謙道:“總督那邊,治世之纔多如牛毛。小小丫頭,敢欺老夫不知。”

田蘭道:“我不是跟二哥鬧翻了嘛。總督那兒,我是不敢回去的了。我怕總督殺我。我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躲起來。因此,是我自己需要治世之才。不是總督要的。”

陶謙道:“女兒犯了錯,父母會原諒的。更何況你不一定有錯。總督雖然不是你的父母,據老夫看來,卻也差不了多少。一定不會殺你的。”

“有備無患啊,還是躲起來的好,”田蘭道,“這個問題先不談了。就談張昭的事兒。能不能讓我去請啊。事先申明,我請了,算我的。我可不是爲陶伯伯請的。”

陶謙道:“你若堅持,也行。不過,有個條件。本城另有一人,姓陳,名羣,字長文。也是一治世之才。其才幹並不在張昭之下。你若能把兩人一塊請走,我就答應你。”

“我答應了,”田蘭道,“是子仲帶路嗎?”田蘭這麼一問,陶謙只得說:“子仲,就麻煩你,帶田蘭去吧。”

田蘭跟着糜竺出來,又叫糜竺等了一會兒,轉過去,就把自己的親兵和于禁叫上了。然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穿街過巷,就到了陳羣的住處。糜竺上前拍門,門開了,開門的下人還認識糜等。說了幾句話,下人就進去稟告去了。

過了一會兒,陳羣出來了。田蘭一瞧,陳羣身材瘦削,但精神很好。長得還挺高,雙目炯炯有神。陳羣道:“原來是別駕光臨寒舍,失迎、失迎。羣本該請別駕廳內奉茶,不過,適才下人傳話,說別駕今日此來,乃爲闢羣出仕。故此,奉茶就免了。我們改日再敘。”

糜竺一句話沒說呢,陳羣就稀西譁拉說了一席。說完後轉身即走。一邊田蘭叫道:“且住!”陳羣一愣,這才瞧見田蘭及其親兵。心裡就在琢磨,來者是誰?這架勢,怎麼就那麼像傳說中的田潤呢。

田蘭走近陳羣,並招手讓于禁跟着。走近了,田蘭問道:“你就是陳羣、陳長文嗎?”陳羣說:“鄙人正是。敢問姑娘是……”田蘭道:“我叫田蘭。是總督的妹妹。但是我不是代表總督來的。我就代表我自己。我要請你幫我。你願不願意?”陳羣道:“請容羣考慮三日。”

田蘭道:“抓走。”于禁上前就把陳羣提了起來,挾在腋下。

陳羣掙扎道:“哎、哎、哎,豈可侮辱斯文……”于禁一加力,陳羣就說不出話了。田蘭停了一下,才道:“陳羣,我讓你安排一下家事。于禁,你跟着他,別讓他跑了。陳羣,你記着,如果你跑了,我殺你全族。”

于禁放了陳羣,陳羣站穩之後渾身都痛。揉了幾個地方,又不敢多揉,就進屋安排安事去了。于禁跟上。後面田蘭叫了一聲:“哎,長文,放不下的人,也可以帶上。”旁邊糜竺目睹子這一切,暗歎,秀才遇到兵啊。沒想到,這些所謂的高人,竟然服的是這一招。

陳羣沒有帶家人同行。安排完之後,隻身出門。既然陳羣願意跟着走,田蘭就沒有讓于禁動粗了。然後,由糜竺帶路,又到了張昭的住處。

糜竺準備上前拍門。田蘭卻問道:“子仲,長文是否也認識這位張昭、張子布?”糜竺答認識。於是,田蘭道:“那這次讓長文拍門吧。以身作則,不是正好嗎?”這麼一說,糜竺就退下了。陳羣上前拍門。不久,陳羣就進去了。

田蘭也不急,就這麼等着。過了一頓飯的功夫,陳羣帶着張昭出來了。陳羣介紹了一下張昭。田蘭等人也象徵性地見了一下禮。然後張昭道:“真不料,世間竟有姑娘這樣的莽女。不過,姑娘若想讓昭盡心盡力,還得滿足昭一個條件。”

“說,”田蘭道,“提條件在你,答不答應在我。你先說了再看。”張昭道:“在下有一至交,名張紘,字子綱。子綱與昭,並稱江東二張。姑娘拿了昭去,二張便缺了一張。不若再往廣陵,把子綱也綁了,皆大歡喜。”

田蘭笑道:“哇,至交、至交,最佳損友啊。”損友,是田蘭從田潤那兒學來的詞兒。

第二卷 第128章 浮現心機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順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60章 子龍報信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588章 閨中今夜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490章 淚墨題詩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455章 一般奇絕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
第二卷 第128章 浮現心機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41章 第二請求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第二卷 第450章 繡工日永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應紅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戰鬥第二卷 第286章 騷擾戰鬥第二卷 第596章 九陌風光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625章 風前秋葉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731章 韶光明媚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順第二卷 第106章 界橋之戰第二卷 第238章 建業逛街第二卷 第575章 金籠鸚鵡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60章 子龍報信第二卷 第179章 吻了再死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588章 閨中今夜第二卷 第656章 一杯萬里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677章 鷺點菸汀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潛催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96章 三部聯軍第二卷 第756章 金碧吾鄉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511章 葉舟容易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490章 淚墨題詩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398章 潘令閒眠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584章 風露中香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455章 一般奇絕第二卷 第201章 進駐范陽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538章 曉寒猶嫩第二卷 第817章 階下殘花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632章 火德流光第二卷 第510章 家山回首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處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445章 乍遷芳樹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468章 清泉流齒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789章 不斷牽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