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6章 釣幷州兵

十月,曹操獻刀,逃回陳留。正值秋收剛完,糧草充足,得商人衛弘相助,招兵買馬。矯詔,就是這個時候發出的。渤海元紹得到矯詔之後,率兵三萬趕到陳留,一去一來,已是十一月底。再向各地散發檄文。羣雄趕來,關東諸侯聚集,已是來年的一月。

實際上,各地諸侯受到兩次催徵。矯詔一次,檄文一次。有一些諸侯,得到矯詔就來了。如廣陵太守張超、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喬瑁、東郡太守劉岱、陳留太守張邈、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山陽太守袁遺。另一些諸侯,在矯詔之後,再得檄文催徵,這才趕來。如: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河內郡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等。還有一些諸侯,兩次催徵,還是沒有來。如太尉幽州牧劉虞、荊州刺史劉表。另有一些諸侯,因爲地域偏遠,交通不便,矯詔和檄文均沒有發送。如西涼太守馬騰、益州牧劉焉等。

上黨太守張楊是得到矯詔就動身的。其時,壺關、箕關道路已閉,矯詔是通過毛城東西過山大道傳送的。

毛城的過山大道,自建成後,除毛城自己的商隊之外,就沒有放外人通行過。這個時代,官府對通商也不甚重視。因此,其餘各地也沒有官府中人要求通過毛城東西大道。

幷州與京城洛陽的來往,原本是直接南下,經河東郡,在平陸過黃河,在陝縣登岸,經澠池進入洛陽。董卓毀去陝縣渡口之後,便切斷了幷州及司隸河東郡與京城的直接通道。要上京,就得通過毛城東西大道,轉到冀州,自河內過黃河,繞道虎牢關。但是,那個時候,地方與京城的關係是,地方需要上糧上稅,京城則主要是委派和調動官員,地方是吃虧的。董卓自斷其聯繫,幷州及河東郡也樂得逍遙,無人繞道上貢。

冀州刺史韓馥,文武都不錯,但文武都不是很出色。向來謹小慎微,兢兢業業。雖然並沒有多少鼓勵農桑之舉,但亦沒有刻薄民衆之行。是以冀州九郡民殷人盛,兵糧優足。收到曹操所發矯詔之後,韓馥就開始猶豫。

司州河內溫縣人辛評,此時是韓馥的主要幕僚。辛評力主韓馥響應矯詔。韓馥對辛評倒是信得過的。但響應矯詔,是去動武,而武將潘鳳,明顯有勇無謀。雖然剛剛提拔上來的副將張頜做事沉穩,足當大任,但如帶了張頜去,留守冀州又沒有人了。

半月后辛評建議,調廣平郡毛城縣令田澤坤參軍,以潘鳳爲將,可保無虞。韓馥一想,也對。自己親自掛帥,響應矯詔,以田澤坤爲參軍,潘鳳爲將,進退皆宜。由辛評和張頜留守,以辛評爲主,亦可放心。於是,韓馥就往廣平郡派了信使。哪知,信使到達毛城之後,田潤卻到幷州做生意去了。信使就等待了半月。

田潤見着信使之後,欣然領命。遣返了信使。然後再準備了一下,又耽擱了半個月,這才趕到冀州。所以,韓馥參與會盟的時間就晚了一些。不過,仍然比公孫瓚要早。

曹操散發矯詔的使者有很多人。北渡黃河之後,經河內,就知道箕關已經不通。到魏郡,也知道壺關不通了。同時也知道了毛城的過山大道。到廣平郡之後,就分了數人,往毛城而來,準備通過毛城的通山大道,往幷州散發矯詔。

田潤早就知道有矯詔的事情。不過,就知道大概的時候,不知道具體的時間。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田潤實力大漲。糧食儲備,足夠兩千萬人吃一年。人口總數達到兩百六十多萬人。訓練有素的常規軍隊有三十萬人,其中有騎兵兩萬人。

進入189年,田潤便通過商隊,陸續往幷州各地派送士兵。幷州,共有八郡。西面的西河、上郡、朔方三郡和極北的雲中、五原兩郡留待今後處理。其餘定襄、上黨、雁門三郡三十五縣,包括司隸的河東郡的二十五縣在內,共六十座縣城。每一座縣城,田潤都派有五百名士兵。善無、長子、陰館、安縣四座郡城則各自派遣了一千士兵。州城晉陽,派遣了兩千士兵。共耗兵三萬多人。這些士兵有些扮作商賈,有些扮作流民。他們將在需要的時候,配合攻城部隊,斬關奪城。

曹操的信使想要通過毛城東關,必須得到關羽的允許。實際上,田潤早就在等待着這一天的到來。因此,聞訊即至,將信使迎進了關內。

曹操散發矯詔,是希望召集的人越多越好。無論什麼級別的官員,都可以看。因此,田潤看到了矯詔。準備往幷州發信的使者共有九人,估計是按照幷州八郡安排的。田潤對九個使者遊說了一番,在曹操的矯詔上添加了“天子蒙詬,自當應援。坐視不理,人神共棄”十六個字。然後命人謄寫了五十六份。安排六十名士兵,分送既定的六十縣城。讓曹操的使者分爲五隊,一人往河東郡,六人往定襄、上黨、雁門三郡,兩人往州城晉陽。每一隊,派二十名士兵保護。曹操的信使大爲感激。

由於田潤在矯詔上增添的十六個字語氣很重,不多時,上黨張揚率部將穆順和守壺口關的高幹來了,定襄樑習率漆垣縣令鍾會、宜樑韓莒子來了,河東杜畿率密縣縣令胡質、共縣縣令張布來了,雁門張遼率三封縣令趙累也來了。

最先到的,是上黨太守張揚。張揚共率兵兩萬,進入毛城西關。長長的道路,將這一支隊伍拉成東西綿延十餘里的長線。田潤以二十萬人設伏,十倍的兵力,毫無懸念地取得了勝利。整場戰鬥,只有一點零星的搏殺。部將穆順,被關羽斬於馬下。也許是上天註定穆順應該這個時候死亡的緣故。

張揚所部全部投降。這兩萬人,雖然是兵卒,但一時半會兒的,還不能讓他們上戰場。只能送到長治小平原去耕地。降將張揚,田潤不知道他有什麼才能。高幹,田潤知道一點。今後有可能啓用高幹,但眼前也只能軟禁起來再說。

有心算無心,又是絕對的地利,絕對的兵力優勢,所以,定襄樑習所率的一萬人順理成章地步了張揚的後塵。在這股人馬中,田潤對鍾會有點印象。據說是跟荀彧一樣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還是隻能軟禁,暫時不能放心使用。

河東杜畿的人馬路途遙遠,且翻山越嶺,但還是來了。這一隊人馬,士兵比前面的要多,共有三萬人。但率兵的將領,卻都是些文官。當然,他們也被田潤繳了械。

田潤安排遣送矯詔的地方,最遠的就是河東。河東的人來了,基本上說明其餘各地就不會再來人了。但是,田潤卻鄭重了一下,安排偵騎,四下打探了一番。

果不其然,差一點就漏掉張遼的人馬了。如果沒有把張遼逛進東西過山大道,而是去攻打張遼把守的雁門關,損失可就大了。雖然說從幷州方向進攻雁門關屬於關內攻入,比關外攻入要好些,但能不攻堅,就儘量不要攻堅。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後人曾將他與樂進、于禁、張頜、徐晃並稱爲曹魏的五子良將。三國魏名將,著名的戰術家。他使用長槍、金戟,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着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

就算如此,張遼也一點都沒想到會在毛城過山道路上受到伏擊。毛城,也就是冀州廣平郡的一個縣城,能有多大的力量?這些年因爲黃巾之亂,各地招兵買馬,毛城當然也會有自己的軍隊。但是,張遼在毛城西關就見到了近兩千士兵。張遼自己一算,西關兩千,東關必然也有兩千。估計縣城內就只有一千兵了。這還是因爲張遼把守的是雁門關,深知通道比城池更重要的緣故。怎麼算,毛城也就五千兵馬,而張遼帶的兵馬,卻是兩萬人,而且是駐守雁門多年,久經戰陣的軍人。因此,張遼沒有警惕。

其實這一點都不怪張遼,誰又能料到會有田潤這種穿越的事情發生呢?

當走在最前面的張遼接近東關的時候,田潤的埋伏發動了。張遼一看,就知道事不可爲。失敗的下場是一定的,反抗,只能徒增士兵的傷亡。但張遼卻不肯就此投降,喝道:“請田澤坤上前答話!”

田潤害怕張遼的勇武,沒敢上去。關羽就上去了。雙方通名之後,張遼道:“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末將響應天子密詔,興義兵,清君側,匡扶漢室,拯救黎民。爾等爲何在此設伏,針對我義軍?難道爾等與那國賊董卓早已互通款曲,沆瀣一氣?”

關羽張口結舌,將馬一圈,退了回來。張遼喝道:“請田澤坤上前答話!”

(我生病了。若影響了更新,請讀者原諒)

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塵裡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51章 千葉早梅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389章 過盡流波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312章 海水略黃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
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塵裡第二卷 第675章 鏗然一葉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334章 雨霽輕塵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808章 黃花衰草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530章 折荷當盞第二卷 第755章 蘭心百媚第二卷 第459章 粉勻無跡第二卷 第366章 窈窕經丘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87章 井欄油罐第二卷 第476章 高情雲渺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733章 紅粉難比第二卷 第82章 孫堅返回第二卷 第294章 從中漁利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70章 架橋鑽洞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347章 普率恩榮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夢短第二卷 第401章 疏雨西風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155章 老哈河畔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692章 碧天如掃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542章 白蘋香散第一卷 第20章 知錯能改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陽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515章 譙門畫戟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660章 當時留住第二卷 第541章 愁悶朝夕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一卷 第27章 安排逃命第二卷 第651章 千葉早梅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638章 麻姑妙手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389章 過盡流波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751章 天香染袂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557章 聽竹窗風第二卷 第312章 海水略黃第二卷 第714章 光鶯語亂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676章 寒灰炙手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無語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297章 佔領島國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168章 逼而不攻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322章 橫衝直撞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332章 罷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