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

不錯,那確實是一張朝鮮近海地圖。“巨濟”二字並不是現在才寫的。而是早就寫好了的。而“巨濟”二字的讀音,跟“巨雞”相比,稍不留神,就會等同起來。“莫非巨雞就是巨濟?”劉備提出了這個問題。

“很可能是,”閻柔道,“不過,我們還需要確認。”三鬥也興奮了起來,道:“這好辦。我們去一趟就能知道巨雞是不是巨濟了。”

“對,事不宜遲,明日就出發。就選上次探訪長奇島的人,準備一個月的淡水和食物。督郵,勞煩你安排下去吧,”緊接着劉備又叫住了三鬥,道,“哎督郵,這事兒先保密,暫時不要對士兵說起。”三鬥答道:“行,我理會得。”然後去了。

“怎麼,哥哥準備親自走這一趟嗎?”閻柔問道。劉備噓了口長氣,道:“是啊,凡事只爭朝夕。如果巨雞真是巨濟。我想,把部隊立即調過來。因而,我不去是不行的。”閻柔提醒道:“那恐怕會影響到平州的防禦啊。”

“平州嘛,我就不要了,”劉備道:“那平州,實際上就跟北平一樣,看上去風平浪靜,實因爲田澤坤沒來而已。什麼時候,她一來,那兒就立馬變成她的天下了。這地方不錯。這麼難找,中間又隔着茫茫大海。把軍隊調過來,把那四個家族的地盤奪過來。今後,再鉗制一下田澤坤的水軍,我們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閻柔道:“我感覺就這麼放棄平州,似乎有點可惜。是不是把百姓也移些過來呢?”劉備道:“斷士斷腕,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百姓就不考慮了。動了百姓,就暴露了行藏。我們不是隱秘一點的好。田澤坤越晚發現我們,我們就愈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閻柔道:“說起來,那座長奇島,倒是能夠容納得下我軍的七萬將士。不過,要將七萬將士運到長奇縣,還要運那麼多的糧食和物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備道:“這是肯定的。我準備先撤去襄平、新昌、長城關三地的守軍。讓他們帶着東西,轉移到巨濟附近的馬山一帶。我們先把信高灣船塢的東西遠到長奇。不斷地造船,不斷地運人運東西。總有個時候,是能夠運完的。”

計議一定,次日劉備、閻柔立即出發。三鬥沒有去。這是三天一次的易貨交易缺了三鬥還不行。劉備、閻柔,還是帶的樑寬和上次那一百名士兵。船還是新大船和一艘小型戰船。一路上同樣是波瀾不驚,未遇任何風浪,然後在三日之後,終於到達了巨雞島。

巨雞島的確就是巨濟島。因此,戰船繞過巨濟島,開進了鎮海灣,最後停在鎮海。鎮海的鎮,就是鎮壓的意思。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地名。鎮妖鎮魔等等。大海不平靜嗎?好辦,找個東西鎮一鎮,然後把那個地方叫做鎮海就行了。

鎮海,可不再是海島了。這裡已經是切切實實的大陸了。鎮海這兒,雖然只有一個小漁村,但卻是出海之前,閻柔就到過的地方。

當日,衆人只是到漁村吃了晚飯,飯後還是回到船上睡的覺。次日,留下了十個人守船,其餘人等,踏上了歸程。

又過了一日,到達朝鮮縣。見到了鄒丹。鄒丹等人自劉備出征之後。心裡都是七上八下的。請安之後,連忙向劉備詢問出徵的情況。劉備先沒說。先派遣信使,調襄平、新昌、長城關五萬士兵至東南,往馬山一帶聚集。同時調動的,還有中高級地方官吏。然後,劉備纔有空,纔有心情,跟鄒丹談了一下出海之後的情況。

休整一日之後,劉備派閻柔趕到信高灣。信高灣船塢自水軍出海之後,仍然在繼續造船。又造出了小型戰船三十艘。這讓閻柔非常滿意。閻柔調集了一些士兵,將船塢內比較關鍵的、難造的器具裝到戰船上面,並立即讓他們,把船開往鎮海。

新昌駐軍最先得到調集的命令,緊接着就是長城關,最後纔是襄平。劉備的命令裡面要求,接令即行,勿需耽擱。因而這些軍隊,以及中高級文職官吏就接照接到命令的先後順序啓程了。

這個時候田潤在幹什麼呢?田潤正在爲是否曝屍的問題而猶豫。就在田潤猶豫的時候,新昌駐軍走了,新昌一帶的中級文吏也走了。這一帶,沒有高級文吏。

接下來,長城關嚴綱接到了命令。嚴綱接到命令之後,對於命令的緊迫性有些奇怪。似乎用不着這樣緊張的嘛。嚴綱在駐守長城關期間,不時派了哨騎,進入關內去探聽情況。得到的消息是,整個冀州,都沒有軍隊。距離最近的軍隊,依然還是劉虞的人馬。但劉虞是不可能向外擴張的。因而,長城關一點危險都沒有。

不過。嚴綱還是按照命令執行了。這事,與劉備出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這事放在平時,嚴綱也許就不會立即執行,而是派人向劉備求證。因爲劉備出海,大家都心懸劉備的安全。其中也包括了嚴綱。關心劉備,因而就更會執行劉備的命令,因而就更會往有利於劉備的方向進行設想。嚴綱知道的是,自己的長城關這邊平安無事,於是,嚴綱就猜想,或許是劉備那邊有什麼緊急軍情。調集令並不是爲了避禍,而是爲了出征。因而,嚴綱執行了命令。並且,按照命令所要求的那樣,一名士兵都沒有留下。

事實上,嚴綱前腳一走,田潤後腳就到了。田潤北伐之後,返回之時,先往南走,一直走到了燕山脈的長城那兒。接近長城之後,田潤並沒有長驅直入,而是派哨兵偵察劉備士兵巡邏長城的規律。準備在巡邏的間隙裡,通過平岡至白檀這一段長城。哪知。嚴綱已經把人馬全部都撤走了。田潤的哨兵偵察了一日,一直沒有發現劉備的巡邏隊。

守備長城,不巡邏的話,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在每個烽火臺派駐士兵,以烽火傳遞信息。於是,田潤安排了一個千人隊,換上類似於遊牧民族的衣服,到長城的附近去跑了一圈。結果,長城上面還是沒有動靜。

既然這樣都偵察不到長城上面的動靜,田潤就讓那個千人隊扛着雲梯上長城了。結果。長城上面真的沒人。烽火臺裡也沒有人。最後,田潤的北伐軍一路急進,入了長城關。

而就在田潤的北伐軍在長城這兒耽誤的功夫,襄平方向的劉備軍隊通過了新昌,轉向了東西,奔馬山而去。實際上,劉備軍隊與田潤軍隊的相遇,只相差一線。

田潤入關之後,在北平那兒,就耽誤了幾天。在信都,又耽誤了幾天。接下來上黑山,回平定。再出來平定幽州。等到幽州平定了。幾個月都過去了。

田潤在平定幽州之後,基本上可以說平定了北方。北方剩下的兩個因素,一是劉備,一是遊牧民族。經過田潤的一番掃蕩,北方遊牧民族元氣大傷,幾年之內,是很難聚集起武裝力量來的了。而劉備,則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士兵的轉運。

接下來,田潤命令田豫爲帥,趙雲爲將,帶兵兩萬,出關征伐遼東、高麗,並注意搜索劉備的蹤跡。當田豫率領大軍跨出長城關的時候,劉備的軍隊還沒有轉運完成,遠遠沒有轉運完成。

一支島那邊,留了八條船進行捕魚。這事兒不做是不行的。不做,就會引起鹿本八東的懷疑。你不是要吃飯嗎?怎麼突然不吃了,是不是肚子疼了,是不是心懷鬼胎呀?

另外的十條小型戰船和新造的三十艘小型戰船,共四十艘小型戰船再加了新大船全力進行士兵和物資的運輸。每艘小型戰船一次運兵三十人。就三十人,雖然還能裝,但由於這是出海,就不敢再裝了。四十艘,共運一千二百人;加了新大船裝載的三百人,共一千五百人。也就是說,運送一千五百人到長奇。往返需要四天。四十天也不過只能運送一萬五千人。劉備的人馬共有七萬,這樣的運送速度,要半年以上才能運完。

一開始的時候,也就只能是這種速度。但是,當船塢的器具運上長奇島之後,很快,就又建了一座船塢出來。船塢建成之後,有的是勞動力,衆人一齊趕工,十天造船二十艘。每趟就可以多運六百人了。再過十天,又造船二十艘,繼續提高運送的能力。到後來,這種小型戰船達到了兩百多艘。一趟就能運兵七八千人了。

但是,如果田豫率兵出關之後,往馬山而來的話,劉備的士兵仍然會有兩萬多人沒有來得及運走。千萬不要說雙方都是兩萬人這樣的話。撇開田潤不談,實際上也必須撇開。田潤馬上就要臨產了,根本就沒有出來。僅僅比士兵的話,戰鬥力相關是比較懸殊的。田潤這邊本來就有高順負責練兵,又有田潤的現代思想,然後還經過了一次大裁軍。所有的士兵,都是精銳。而劉備這邊的士兵,就有強徵而來的。

兵不說,說將的話,劉備這邊有閻柔,這倒是個優勢。不過,田豫的計謀一點不會弱於閻柔這樣的土軍師。這就算打平好了。田豫的武藝,閻柔肯定是敵不過的。嚴綱、公孫續倒是可以跟田豫鬥上一鬥。但是,可別忘了,田潤這邊還有個超級無敵大帥哥趙某人呢。

因而,如果田豫出關之後,拐往馬山,劉備必敗。並且長奇島的秘密也會敗露。田豫和趙去很可能一路打到一支島,順便把岡崎家族、歌田良家族、津澤宮家族、池帶家族一鍋端了。

但是,田豫沒有拐往馬山。這是因爲,田豫有田潤的命令。

當萌生懷才不遇情緒的時候,另外有一種說法,就叫做生不逢時。現代人這麼喜歡看穿越小說,說明感覺生不逢時的人肯定很多。現代人穿越到古代,肯定會佔一些便宜。但是,有些便宜,是沒有意思的,是勝之不武的。

就比如說,唐詩宋詞。三國這時候根本就沒有唐詩宋詞。如果現代人跑過去,冒幾句唐詩宋詞出來,那肯定是很驚豔的了。不過,那有什麼意思呢?那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本事嘛。田潤就記得一些唐詩宋詞,但是她一直都沒有拿出來說過。

除了唐詩宋詞之外,現代人還真的拿不出什麼值得炫耀的好東西來了。通俗歌曲就別提了。通俗歌曲在現代,就有人聽不慣;在古代,說不定還會因爲歌詞的不雅被抓起來呢。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說是一個廚藝很好的人到三國做麻婆豆腐。其實這道菜我也會做,但我沒敢讓田潤做。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三國這個時候還沒有辣椒。

要說一點便宜都不佔,那當然不會。關鍵得看怎樣佔。總之,我的感覺是,現代思想,拿到古代有些時候能佔一些便宜,就比如田蘭練出來的士兵。而現代的東西直接拿到古代,多半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田潤對田豫下達的命令,其實就是直接拿了現代的東西。拿了什麼東西呢?那就是地圖。

對於現代人來講,東北是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就是東三省。東三省是哪三省呢?遼寧、吉林、黑龍江。東三省,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同時還是重要產糧區。有首歌不是這樣唱的嗎:“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田潤並沒有到過東北,其實田潤對東北根本就不熟悉。不過,田潤知道,東北那疙瘩,漢人挺多,人口稠密。跟西北是完全不同的。而朝鮮和韓國就不同了。別看某國說這是他們發明的、那是他們發明的,實際上,在遠古的時候,人煙是極爲稀少的。而且語言還不怎麼通。因而,那就屬於蠻荒之地吧。

於是,田潤向田豫交待了,出關之後往北走,一直走到黑龍江爲止。這裡說的黑龍江,是一條河的名稱,不是省了。因此,田豫得令,出關即向北行。

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470章 酒困路長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340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101章 戰役盤點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650章 溫養兩般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
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歡第二卷 第504章 紅妝金盞第二卷 第178章 三死三利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810章 盛年晝錦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715章 愁理征衣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一卷 第39章 獨孤武功第二卷 第470章 酒困路長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79章 陳年舊事第二卷 第772章 金谷年華第二卷 第157章 是真的嗎第二卷 第225章 奸銀搶劫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744章 青回柳眼第二卷 第340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一卷 第50章 毛城縣令第二卷 第244章 七嘴八舌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338章 清宵雲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485章 閒臥殘春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108章 河間張合第二卷 第171章 京城舊事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二卷 第591章 錦犀光豔第二卷 第306章 產業配套第二卷 第475章 溪風漾流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230章 殺了嚴輿第二卷 第371章 笙歌紫陌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518章 卜年無用第二卷 第282章 互相拜訪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101章 戰役盤點第二卷 第240章 拒絕要求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一卷 第46章 棄武習文第二卷 第301章 滴血喂親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650章 溫養兩般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792章 望中似睹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決定第二卷 第83章 曹操臨關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367章 蕭然巾岸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771章 畫鼓催蓮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110章 裁軍增力第二卷 第502章 廬阜嵯峨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784章 有月嬋娟第二卷 第539章 笏金章貴第二卷 第598章 千尋翠嶺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497章 碎月篩簾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404章 殘虹雲中第二卷 第193章 攻不攻城第二卷 第403章 應解人同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二卷 第633章 平康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