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孫元良在其回憶錄中卻厚顏無恥地寫道:“我既然在江邊找不着船,只好鑽隙向東面的山地撤退。我們從棲霞山龍譚車站間跨越鐵路,南向進入山區。土族同胞殷情地供給食物,熱心地帶路,並代我們找船,給了我們不少方便,也添了我們無數傷心!這樣,我便帶了我的司令部六百多官長兄弟,和一輩子的創痛與恥辱,從龍譚附近渡江,經泰興、淮陰、徐州、鄭州,於1938年3月下旬到了武漢。”
結果72軍包括88師羣龍無首,在潰退中很多官兵無法渡過長江,在南京城內被日軍俘虜,成爲日軍屠刀下的冤魂。可嘆一支精銳的德式虎賁,就這樣被葬送了。
此戰後廖耀湘等上呈報告要求追查責任,因此被撤職查辦,投監拘押四十二天 。
39年1月,以民生航運公司職員身份,取道**遊歷考察英、法、德、意等歐洲諸國。回國後重返軍界,任第二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九軍軍長。
44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國軍稱豫湘桂會戰。此間國軍除了在長衡作戰中還抵抗了一陣,基本就是一潰千里。日軍兵鋒甚至直指離陪都重慶近700公里的貴州獨山,一時重慶震動。而104聯隊孤軍深入,後援不繼;反之國軍增援部隊已經趕到,並佔有制空權。隨後日軍大肆燒殺搶掠,並破壞了獨山附近的所有設施、工廠和軍需物資,於44年12月4日黃昏主動後撤。
白崇禧在事後的總結中也承認日軍是主動撤退。
12月8日拂曉,孫元良卻宣稱率“克復”獨山,順便在滇緬路上截留了幾十輛商車。以此“功績”,孫元良獲得“青天白日”勳章。
45年5月,日本已經日薄西山,孫元良的29軍在局部大反攻的浪潮中,“奮勇”向前,一路克復河池、德勝、宜山(還得而復失了一次)、中渡、永福等地。抗戰勝利後,孫元良奉京滬衛戍司令湯恩伯之命出任常鎮地區警備司令,後任第三方面軍政治部主任。
爲擴充力量,孫把周佛海、劉明夏等人所轄僞軍殘餘甚至一部分日軍改編成衛戍部隊,擔當“剿匪”任務。同時借收繳敵僞財產之名,大肆搜刮。
1946年冬,孫元良調任重慶警備司令。任上嗜好跳舞,常與高級妓女出入舞廳。唯禁菸甚力。
其二、貪財好色,抗日戰爭中,孫元良在國難當頭之際,貪財好色,不僅將國防工事費貪入自己的腰包,還令人髮指地強行佔有了上海學生慰問團的漂亮女學生,其惡劣行徑,遭到了其他正直的國民黨軍官的鄙夷和不齒。
時任第八十八師軍械處主任兼南京通訊處主任的葛天回憶道:“1937年10月上旬我到上海,那天正好遇到上海學生代表在四行倉庫八十八師師部慰勞,這時孫元良看到一個女學生代表眉清目秀,就以花言巧語要該女生單獨在師部多玩一下,企圖強姦。這個情況被該師副師長馮聖法知道後,曾前往勸解無效。這時我到師部,馮要我再去一勸。我照馮意對孫勸說後,他竟說:‘英雄總是和美人聯繫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歡美人,尤其是我們在上海作戰有功,做這一點小事沒有什麼。’”
“在‘八一三’戰事發生後,上海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都是滿腔熱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擁護抗戰。有的直接參加戰鬥,有的節衣縮食集資慰勞軍隊,凡是軍隊需要的物品,應有盡有。孫元良曾派師少將參謀長張柏亭、上校師附張裕良和上海各團體接洽,將一部分慰勞物資變爲現金,孫元良就這樣從中漁利。還令該師軍需主任宋尚魯(宋希濂的親兄弟)把上海搶劫來的棉紗等偷運武漢出售,所得的錢交我轉其妻吳懿輝。”
如此寡廉鮮恥之徒怎堪再度領兵?
趙繼統慫恿幾位軍、師級將領聯合起來給孫元良小鞋穿,又在老蔣面前拉偏架。最終孫元良揹着戰敗喪師之責,加上國民黨高級將領間的排擠,他精神鬱悶,最後選擇了退役從商。
1949年,孫元良去往臺灣,據說後來旅居日本,開了一家名爲“天福園”的麪館。
12月24日擁兵40萬的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致電蔣介石,主張與**謀和。
李宗仁隨即宣佈和平主張,提出五項要求:(一)蔣總統下野;(二)釋放政治犯;(三)言論集會自由;(四)兩軍各自撤退三十里;(五)劃上海市爲自由市**,撤退駐軍,並任命各黨派人士組織上海市聯合**,**與**代表在上海進行和談。彼等並公開主張:“總統下野後,由李副總統繼承大任。”
12月25日李宗仁與華中綏靖主任程潛主張與中共和談,要求蔣介石下野。
12月25日中共權威人士開列頭等戰犯名單,共計43人:蔣介石、李宗仁、陳誠、白崇禧、何應欽、顧祝同、陳果夫、陳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張羣、翁文灝、孫科、吳鐵城、王雲五、戴傅賢、吳鼎昌、熊式輝、張厲生、朱家驊、王世傑、顧維鈞、宋美齡、吳國楨、劉峙、程潛、薛嶽、衛立煌、餘漢謀、胡宗南、傅作義、閻錫山、周至柔、王叔銘、桂永清、杜聿明、湯恩伯、孫立人、馬鴻逵、馬步芳、陶希聖、曾琦、張君勵。
12月29日陳誠接任臺灣省主席,蔣經國任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
30日,白再發通電主和;河南省主席張軫,亦同日要求“總統毅然下野”。
49年元旦,蔣經國滿臉悲憤來找趙繼統,趙繼統寬慰她“以退爲進也不失爲良策”
“不是總統了還是黨總裁嗎”
“劃江而治的罪人要讓別人來當,待援華資金到位,又是新的一輪逐鹿中原”
蔣經國想讓趙繼統到臺灣幫他,趙繼統勸他“要以陳誠爲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