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扶蘇都已經下了旨意在天下選後了,那些因爲實在沒事可幹而對扶蘇的婚姻大事如此上心的老人們才暫時鬆了下來,這也使扶蘇如釋重負。既然旨意已經下達了,扶蘇也知道沒有改口的可能,一切只能順其自然了,而這事又不是短時間裡能夠有個分曉的,所以接下來他就將這選後的大事放在了一邊,又開始着眼國事、政事上了。
隨着戰事的結束,扶蘇又遵循了西漢開國時的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所以天下很是安定,既然有吃有穿,那些各地的百姓也不會如以前那樣總是想着造反作亂了。看到國家呈現出安定的情況,扶蘇就開始想對現在的政治體制動手了。說句實話,對扶蘇這個有着現代思維的人來說,秦時所設置的三公九卿制度着實讓他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雖然他做皇帝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但是對有些官員的職能卻還是不甚瞭解,而且他也覺得這些朝中的官位也太多太龐雜,實在不利於國家機器的運行。既然我來到了這個時代,就應該在改變了歷史的同時對制度也作一些修改,好讓我中華的發展更快一些!扶蘇抱着這樣的心態,就開始構思起了該如何在朝中變革的細節。
扶蘇就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上各朝各代的政治體系進行了比較,就連外國的一些東西也拿來想了一下,但是最終他還是先放棄了二十世紀出現的那些什麼君主立憲和民主制度。這些制度只有當民智完全開放之後才能使用,而眼下的大秦天下百姓受教育的程度可不是一般的低,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識字,更不要說其他了。而且扶蘇也知道如果真那麼幹了,所有的臣子都會反對自己,這種完全超越這個時代的事情是不會有人能夠接受的。而在扶蘇的心中還有一個他不想說出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凡人都有私心,一個千辛萬苦打下來的江山當然是希望永遠控制在自己或是自己後人的手上,他可不是聖人,可以讓權力從自己的手上面溜走。這樣一來,扶蘇就只能在歷朝歷代的政治體制中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了。
若論中國什麼朝代最爲強大,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就會說出漢與唐,所以後來中原的人才都稱爲漢人,而在外國的華人聚集地叫唐人街。扶蘇也沒有和常人不同,他也立刻想到了漢唐兩朝,然後他就繼續想着這兩朝的政治體制有什麼是可以讓自己借鑑的。
漢朝作爲緊跟在秦後面的王朝,基本上保留了秦時的所有行政規劃,只是其核心有了一點變化,那就是從法家提倡的嚴刑峻罰變成了外儒內法,正因爲有儒家思想的統治,所以百姓們纔會安分守己,直到數百年後實在活不下去了才爆發了黃巾起義。扶蘇很自然地就決定也要將那儒家的學說搬來爲自己所用,這對政權的鞏固很有幫助,但是那一套他依舊不是很熟悉的官吏制度,扶蘇是選擇無視的。
接下來他的目光看向了唐朝,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是同時跳進扶蘇的腦海中的。對三省六部制度,扶蘇還是比較熟悉的,特別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是一直沿用到清朝,足可見它是多麼適合在中國出現了。而科舉制也是一樣,直到後世的什麼高考、中考甚至是公務員考試都是那一套的翻版。科舉制可以使那些原理沒有一點機會爲官的百姓也有一條路可以通往政壇,這樣一來對開民智很有幫助,因爲想要做官你就得讀書,而讀了書後人的才智才能開發出來。而且扶蘇也知道一旦這些人有了一個念想,那麼他們就不會將心思放在造反上去了,而會好好讀書考取功名,這樣一來無形中自己就可以將百姓們造反的可能壓到了最低。而且那些讀書人更會成爲擁護自己這個朝廷的強大力量,所以扶蘇認爲這是很應該施行的一個方針。
決定了中央的體系之後,扶蘇又着眼到了地方上面,顯然現在的郡縣制其實是不完善的,還不如漢朝的州縣制度,但是扶蘇卻還是想到了漢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爲地方的權力過大,導致軍閥割據,最後連皇帝都被人所挾持,而唐後期也如漢一般,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捨棄了這兩個朝代的制度。若論內部的安定,扶蘇覺得宋朝是個不錯的樣板,可惜有宋一朝的各種制度實在是太過駁雜,不是扶蘇這樣一個只是對歷史稍有涉獵的人所能夠搞清楚,所以他還是覺得應該用一下元明時的行省制度比較好。
這幾日裡,扶蘇就是不斷地將自己所知道的制度與現在的實情相結合,試圖尋找到一套有利於自己統治和發展的制度,從而讓大秦王朝能夠象唐、漢一樣成爲華夏民族的驕傲。當然這一切現在只是在扶蘇的腦海裡慢慢成型而已,至於想將這一切全部實現,恐怕不是一二十年能夠完全的了,甚至可能扶蘇有生之年也未必能看到它的實現,他只是希望自己能走出這麼一條寬廣的路,而後人能沿着這條路不斷地發展,這樣大秦纔會得以長存。
而就當扶蘇想到要與張良、陳平等相商此事之前的一日,他又想到了一個更進一步的計劃,那就是學那明朝成立內閣,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保證無論今後的皇帝是否優秀,至少有內閣可以處理政務。想那有明一朝,雖然皇帝有不少是不理朝事的,但是它的發展卻比起後來的清朝更爲快速,而清朝的皇帝可都是很勤政,這就是明朝的內閣制度的好處了,縱然沒有一個好的皇帝,只要內閣大臣足夠明智,國家也照樣能很好地發展。
就這樣,扶蘇將自己所設想的一切都進行了整理,然後在一日朝會之後留下了張良、陳平、韓信、蒙恬四個自己最信任的人,將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剛一開始,四人對扶蘇突然提出要改制的提議覺得很不理解,只當扶蘇在取了天下之後急於表現自己在政治上的本事才搞的這麼一出。但隨着扶蘇不斷地講解,如陳平、張良二人這樣的對政事很是精通的人便看出了其提議的有利一面出來了。特別是當扶蘇提出用科舉制以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員的這一創造性的舉措時,更是讓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驚訝於扶蘇能夠想出如此精妙的舉措的同時,張良也有些擔心地道:“皇上此法雖然可以使更多的平民爲官,從而使擁護我大秦的人更多,但是那些各地的權勢之人又怎麼會甘心呢?只怕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加以阻撓的。當日商鞅在秦變法,也惹來了舊時貴族的激烈反對,我們現在這麼做怕是會舊事重演啊。”
陳平在一邊笑道:“張大人有些過慮了,如今天下與以前有所不同,當年的貴族都是承繼了幾代之人,手上有着連大王也無法忽視的實力,但是現在卻是百廢待興,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早已經被這些年來的戰亂搞得自顧不暇了,如何還有什麼餘力來反對皇上的舉措呢?”
扶蘇一聽這話覺得很是有理,自己的確應該感謝那些起義的六國之人,這樣一來使得原來可能對自己的改革起到阻礙作用的人都已經死的死逃的逃,使阻力變到了最小。而後扶蘇又說道:“子房,其實若說以學問取仕,現在最有可能爲官的還是那些世家之人,畢竟百姓之中識字的都不過寥寥,更不要說那有足夠的學識來參加科考的了。所以朕料定這科舉不會有多少人反對,而當他們發現這科舉在往後會影響他們的地位時,一切都已經成了定論。”
張良細想一下的確是這麼一回事情,也就不再糾纏於這一點了,開始與扶蘇他們討論其他的各個舉措。這一商量就是整整一日,經過幾人的反覆考量之後,扶蘇決定先以朝中官員不夠爲藉口向全天下宣佈科舉選拔人才爲官的舉措,待到科舉這項新政策能被人接受之後,再慢慢地將其他的舉措落實下去。
扶蘇知道這麼多的新體制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所以也同意了他們的看法,以漸進的方式緩慢地改變原有的一切。
扶蘇已經在想着如何將國家治理得更好,使大秦能夠走得更遠,可是匈奴人卻不會讓扶蘇這麼舒服地設計自己的未來,因爲他們已經沒有了生活下去的糧食,所以在十二月的寒冷天裡,上萬的匈奴騎兵出現在了雁門郡的城外,向着這個人少兵也少的城池發起了進攻。
一直以來匈奴人都沒有發兵劫掠,使得守在城中的秦軍將士都沒了防備,不過一日工夫,雁門郡被破,烽火剎時就被點了起來,直傳到了守在北地郡的蒙毅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