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一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一)

天色微明,馬車已經趕到銅雀臺,司馬懿整肅了衣冠走下馬車,一眼看見賈詡站在臺下,神情凝重,看他面容憔悴,想是徹夜未眠,司馬懿微微一笑,他不是蠢人,至少已經感到昨日自己的過失。

“司馬大人,”賈詡轉身看見司馬懿,立時滿面堆笑的迎了過來,“請恕在下無禮……。”

“賈大人有事儘管開口,”司馬懿立下頗爲不屑,不願與他糾纏,只是淡笑着站在臺上的白玉柱後,“只不過連賈大人都無法解決的事,想必以我的能力,能夠幫到賈大人的,也不多。”

“司馬大人過謙了,”賈詡微胖的臉漲得通紅,他左顧右盼,確證四周無,這才笑道:“昨日陛下似乎有些怪異,他既然不願意出兵攻打劉備,給了吳侯王位,爲何又要賞賜燕窩等物?陛下似乎意在示好,若果真是爲了示好,爲什麼……?”

“那是因爲陛下想要示好的人,並非吳王,”司馬懿心中頗不耐煩,又不便表露,只是不停的玩弄手袖,“賈大人如此聰明,難道沒有覺察到陛下的心事?”

看他面上掠過恍然大悟的神情,司馬懿暗暗失笑,正要舉步,卻聽賈詡道:“想必昨日在下已經惹惱了陛下,不知司馬大人可有妙計相助?”

如賈詡這樣的人,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於情於理,都不願助他,但此人也不失爲一個好的利用工具,司馬懿眼珠微轉,“在下聽聞大人家中有一件珍寶,何不拿出獻給陛下?”

站在羣臣中,看賈詡滿面的忐忑,曹丕神情陰沉,似乎心情不悅,司馬懿暗中猜度,始終不敢確定他的不悅是否與江東有關,正尋思間,賈詡袍角閃動,他已越班而出,站在丹墀下,“陛下,臣有事要奏。”

曹丕目不轉睛的盯着賈詡,神情卻是近來從未有過的冷漠,司馬懿心頭微微一緊,只聽賈詡強自鎮定,“陛下對吳王之恩,真真稱得上天高地厚,臣雖宵小之徒,絕不敢掠陛下之美,臣家中有一祖傳之物,想奉與陛下,願爲陛下賜給吳王之物錦上添花。”

清晰的看見曹丕面上的神情微有鬆動,賈詡心下微喜,“臣祖上自一巧匠手中得到一件以金線穿就的羽衣……。”

不待賈詡說完,曹丕神情大悅,“如此甚好,賈詡,你立即回家去取,趙諮午間便會離開……。”

這般的急迫,想是他急切的想要討好那位也許正爲自己闖下的滔天大禍焦頭爛額的孫夫人,司馬懿淡然一笑,垂首而立,“賈詡,你還杵在這兒做什麼?要朕送你回家嗎?”

不利的消息蜂擁而來,孫權重重的心事直可以車載斗量,看魯班和魯育歡快的逗弄着搖籃中的孩兒,步兒不由有些羨慕她們的心無旁鶩,自劉備起兵以來,放眼江東,也只有襁褓中的孩子能夠如此無憂無慮。

“嫂嫂,”從外地趕回建業的孫仁遞給步兒一個果子,轉身注視正在嬉戲的孩子,“只有做了娘才知道身爲女子的樂趣,我這次回來,見你與二哥濃情蜜意,着實安慰。”

濃情蜜意嗎?步兒微微垂下首,想到夜晚的呻吟、喘息和糾纏,她不知那是否便是孫仁口中的濃情蜜意,但與這濃情蜜意相較,夷陵的戰事顯得更爲着急,如果旁人想不到能夠救江東於危難之中的人,也許自己應該走一遭了吧

微雨紛飛,江花似火,沿着竹林緩緩走向觀濤亭,陸遜只覺得異樣奇怪,自己在此隱居已數年,除了至親,從未有人探訪過自己,聽家人的口氣,來人似乎是陌生人,心中不由猜想那是吳侯派來的說客。

wWW ●тTk an ●℃o

可能嗎?陸遜在心裡輕聲問自己,數年前,因爲懷疑呂蒙死於吳侯之手,自己辭去副都督之職,惹惱了吳侯,若無人爲自己說情,想必他輕易不會想到自己,那麼又是誰要見自己呢?

走出竹林,只聽洞簫的聲音如歌如訴,那般的美妙,真真稱得上是天籟之音,禁不住頓住腳步,舉目望去,只見觀濤亭中有女子深藍色的身影輕輕閃動,簫聲似乎來自那女子手中的玉簫,要見自己的,竟然是個女子?

緩步走進觀濤亭,聽到腳步聲,女子放下洞簫微笑着站起身,一見她的容貌,陸遜不由呆住了,窮極半生,竟從未見過如此美貌的女子,那些用來形容女子美貌的詞若用到她身上,似乎也褻瀆了她的美貌。

神魂顛倒半晌,這才緩緩收回心神,神思清明後,福至心靈,不曾想數年未見,自己再次見她,竟然會如此顛倒,看她坐在厚厚的錦墊之上,優雅的將茶壺在爐上放定,“陸先生好清閒,尋得這般桃源般的所在,真真的風雅。”

“夫人至此,陸遜未及遠迎,還望夫人恕罪,”陸遜起身衝她行禮,心中隱隱明白吳侯對她寵愛並未隨時日有半分減退,這天下間的美人兒如同海邊的砂子,可是這般美貌而又風情萬種的美人兒,許只有她吧“不知夫人至此,所爲何事?”

“陸先生難道真的不知?”步兒將手放在爐邊,雖然已經近春末,但是仍然寒冷,尤其雨後,在車中已覺得車腳冰涼,這江邊的小亭,更是寒氣逼人,“陸先生雖然隱居此地,想必心卻不在吧”

看她冷得發抖,陸遜不由心生憐憫,起身用劍將亭中另一側的木凳斬破,到亭外拾了碎石圍成火爐,待木塊在爐中燃燒,步兒對他微微一笑,在那一瞬間,陸遜難以抑制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欣喜,彷彿爲了她那朵笑容,自己可以爲她殺盡天下間所有人。

心中大吃一驚,陸遜覺得自己的心志足夠堅定,卻不知今日竟然會被這女子迷惑,看她全神貫注的盯着爐火,想是早已習慣男子在她面前失魂落魄,不由暗恨自己失態,卻聽她輕聲道:“先生不必恨自己,夫子也說過,食色性也,這世間約束太多,偶爾能夠放縱自己,也算一種幸運。”

紛亂的心漸漸平靜,她的聲音有一種奇特的魔力令陸遜對她說的話深信不疑,他開始明白爲何當初吳侯寧願冒着被天下人笑話的危險,也要跪下向她求親,陸遜不願問自己同樣的境況下,是否也會有同樣的選擇。

跳躍的火如同上好的胭脂,令她的肌膚如同飲醉了一般透出淡淡的胭紅,陸遜覺得自己將要再一次失態,立刻垂首凝視着爐火,心仍然跳動不已,“夫人,你今天至此,是領了吳侯之命嗎?”

“不,”步兒小心翼翼的斟了一杯茶送到陸遜面前,再雙手捂住茶杯,汲取水的熱量,這是一個對於高貴的女子而言極爲不雅的動作,可是她卻做那般的自然,沒有一絲污穢之感,如同那皓雪般的手腕一樣冰清玉潔,“吳侯並不知道我至此,所以先生見到吳侯時,請勿請及今日之會。”

她明明是要來遊說自己,卻遲遲不開口,陸遜覺得異樣的煎熬,他覺得要抵制這女子的誘惑真真的不易,他甚至不敢看她,但那陣陣的馨香便已經有足夠的誘惑力將他的防禦徹底瓦解,好容易才能鎮定的說話,“夫人爲何不想吳侯知曉今日之事?”

“那是因爲我是來求先生的,”夫人擡眸對陸遜微微一笑,“東吳大難臨頭,只有先生能救東吳於水火之中,我便厚顏來了,還望先生恕罪。”

恕罪?她的確有罪,在呂蒙斬殺關羽那一刻,陸遜便已明白,關羽雖然傲慢,但東吳全軍上下恨他的,何止呂蒙一人,傲慢不是呂蒙殺他的原因,真正的原因便是面前這位給東吳幾乎帶來滅頂之災的女子。

“夫人因一已之私,卻陷東吳於水火之中,夫人不覺得有愧嗎?”陸遜終於可以坦然的面對她,儘管心仍然顫抖不已,但憤怒卻令他鎮定,“夫人在按指使大都督殺死關羽時,可曾想過東吳有今日之禍?”

“先生知道悲傷是什麼感覺嗎?”步兒凝視着爐火,一動不動,儘管面無表情,可是陸遜仍然覺得她那麼的悲傷,悲傷得令陸遜又一次感到可以爲她殺盡天下人,“那種感覺彷彿你在水底,岸上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偏偏卻聽不到聲音,一切都是扭曲的,你沒有眼淚,卻可以觸摸你心裡的悲痛。”

不明所以,心卻漸漸的悲傷起來,彷彿身臨其境,彷彿自己也在體會她的悲傷,“在世上,真正愛着步兒的只有兩人,其中一人便是爹爹,爹爹用盡他全身的力量,用盡他對孃的思念來愛步兒,可是爹爹卻因關羽而死,我若不殺關羽,便不是爹爹的女兒。”

即使關羽已死,可是從她口中道出的那個名字仍然飽含着刻骨的恨,看她一點一點的沉浸在仇恨當中,想必自己問她是否後悔,得到的答案也是否定的,過了半晌,陸遜淡然道:“夫人說這世間只有兩人愛你,那麼主公呢?一個帝王,他擁有的,便是江山,他現在傾盡了他的江山來愛你,難道夫人不曾感動嗎?”

看她疑惑的擡首凝視自己,想必她從未想過吧不知怎的,總是覺得她似乎用盡全身的力量在拒絕旁人走入她的世界,她將她的心門緊緊的封閉,害怕放人進去,她這般的固執,難道是爲了記住另一個愛她的人嗎?那位早已夭折的愛人。

“感動?”步兒喃喃的重複着,她轉首眺望着江面,“感動?先生是什麼意思?”

“夫人一直活在過去,”陸遜不由有些憐憫她,“不覺得自己可憐嗎?主公這般的寵愛你,難道你不覺得愧對了主公嗎?”

“我的確有愧疚於他,”步兒微微一笑,“正因爲愧疚,所以我纔出現在此地,相信先生也明白吧”

當然明白,陸遜飲了口茶,放下茶杯之前,輕聲道:“在應承夫人之前,在下還有一個疑問想請教夫人。”

“疑問?”步兒眨了眨眼睛,“陸先生還想知道什麼?”

“夫人可知大都督的死因?”陸遜猛的擡首緊盯着步兒,想要從她的神情中看出一絲端倪一般,“夫人是否覺得大都督的死與主公有關?”

那張精緻的臉突然起了變化,那是一種不可言說的恐懼,不是愧疚,而是恐懼,那麼在她心裡也明白呂蒙的死因可疑,究竟是不是主公所爲呢?

“先生心裡懷疑嗎?”步兒沒有迴應,她輕輕的顫抖着,就連熱水也無法與寒冷匹敵,怕冷一般將手縮回袖中,“先生覺得真象又是什麼呢?”

看她如此恐懼,突然覺得那恐懼不是因爲呂蒙的死,而是因爲她也在懷疑是孫權殺了呂蒙,而原因並非是呂蒙抗命,而是爲了她,所以她才如此恐懼吧

“鬼神之說在下並不相信,”陸遜垂下首,如她一般凝視着爐火中熊熊燃燒的火,彷彿要從那火中汲取無盡的力量,“在下猜想,大都督英年早逝只是因爲連年征戰,積勞成疾,可惜啊一代將星就此殞落,真真東吳的不幸。”

聽他突然改變口風,步兒疑惑不解,知再詢問下去,也終不得其解,自己一直懷疑孫權是因自己之故殺了呂蒙,這可怕的懷疑如同毒蛇一般盤踞在心底,擾得自己不得安寧,若果真如此,那麼便是自己負了呂蒙,沉吟半晌,轉首淡然一笑,提壺斟茶,“先生請再盡一杯茶,想必來日先生定然忙碌不堪,難有空閒。”

如她一般將茶杯捧在手裡,簫聲又起,此次的簫聲溫柔嫵媚,如同情人間的低語,在簫聲中,不覺便忘卻了一切的煩憂,來日之苦也不覺得恐懼,陸遜心神飄蕩間,突然想起當日初從軍,與呂蒙抵足而眠,他無意中曾說過在東吳,可以爲一個人拋棄性命也在所不惜,原以爲是爲了吳侯,可是今日想來,想必呂蒙願意爲之拋棄性命的,便是這位步夫人。

捧着火爐放進馬車中,待車內溫暖如春這才請她上車,看她坐定,正要關上車門,卻見她不知從什麼地方拿出一個木盒,“這盒胭脂請代送給夫人,就算請先生出山,不能陪伴在夫人身側的一點點歉意吧”

將木盒放在梳臺之上,陸遜返身提起行李,這一去,幾乎壓盡了一切的賭注,在踏上馬車之前,陸遜不由認真的詢問自己,此次重回崢嶸歲月,心裡是喜是憂?

第二章第七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七)第二章 第一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一)第二章 第五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五)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六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六)第二章第六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九章 第二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二)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九章第三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二章第二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二)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四章 第六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六)第十章第一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一)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九章第二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二)第四章第四節嫦娥應悔偷靈藥(四)第三章第四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一章 第四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四)第八章 第三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三)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七章第三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三)第七章第三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三)第十章第六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三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三)第八章第六節猶恐相逢是夢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三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三)第九章第五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五)第六章第七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七)第五章第四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四)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六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六)第四章第三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三)第三章 第五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五)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第八章 第七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七)第八章第三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三)第十章第七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七)第九章第六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六)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二章 第一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一)第四章 第二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二)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第一章第七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七)第四章第六節嫦娥應悔偷靈藥(六)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五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五)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七章第四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四)第六章第四節問君能有幾多愁(四)第十章第七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五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二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七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七)第十章第四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四)第三章 第三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三)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第十章第一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六章 第三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三)第八章第一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一)第二章第二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二)第一章第六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六)第十章第三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三)第十章第四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四)第五章第三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三)第二章第五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五)第九章第七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八章第五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五)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第六章第二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九章第三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三)第八章第二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三章第四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七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七)第三章 第一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一)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六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六)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第七章第一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一)第五章 第七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七)
第二章第七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七)第二章 第一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一)第二章 第五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五)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六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六)第二章第六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九章 第二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二)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九章第三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二章第二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二)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四章 第六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六)第十章第一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一)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九章第二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二)第四章第四節嫦娥應悔偷靈藥(四)第三章第四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一章 第四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四)第八章 第三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三)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七章第三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三)第七章第三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三)第十章第六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三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三)第八章第六節猶恐相逢是夢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三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三)第九章第五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五)第六章第七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七)第五章第四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四)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六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六)第四章第三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三)第三章 第五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五)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第八章 第七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七)第八章第三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三)第十章第七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七)第九章第六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六)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二章 第一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一)第四章 第二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二)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第一章第七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七)第四章第六節嫦娥應悔偷靈藥(六)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五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五)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七章第四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四)第六章第四節問君能有幾多愁(四)第十章第七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五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二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七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七)第十章第四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四)第三章 第三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三)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第十章第一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六章 第三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三)第八章第一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一)第二章第二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二)第一章第六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六)第十章第三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三)第十章第四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四)第五章第三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三)第二章第五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五)第九章第七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八章第五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五)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第六章第二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第四章 第五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五)第九章第三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三)第八章第二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三章第四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七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七)第三章 第一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一)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六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六)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第七章第一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一)第五章 第七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