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

在扶蘇的“討逆”公告被各地知道之後,最恐慌的莫屬胡亥,他本來得位就不正,心裡有鬼。原本以爲至孝的大哥扶蘇會對他心中至高無上的君父詔令不加懷疑,立刻執行。

如今扶蘇不但沒有理會這封詔書,還要起兵攻打過來,要知道,扶蘇不死對胡亥的皇位便是最大的威脅。

百官都知道始皇帝活着時對公子扶蘇便十分看重,在政治結構中給予特殊安排,使之在諸公子中能夠脫穎而出,一枝獨秀。

秦國剛完成一統時,始皇帝當時是有心向儒的。在統一之後便讓儒生淳于越作爲扶蘇的老師,儒學的“君君、臣臣”的關係,正是符合統治者的統治需要。

這大概便是當時有些“尊儒”想法的始皇帝培養公子扶蘇的方式,但是儒學的弊端也十分明顯。

始皇帝封禪泰山,徵從齊魯之地博士七十人,來到泰山腳下。始皇帝覺得儒生對於封禪之禮較爲熟悉。

羣儒仗着始皇帝向儒,無不各地吹噓倨傲,在泰山腳下商議封禪大禮時,各抒己見,引據經史典故,高談闊論,最後爭執不休。

儒生完全不考慮實際的只想情況,想到什麼便說什麼,各種方式沒有任何意義,用迂腐二字來形容完全不過分。

最後這些儒生所倡議的各種繁瑣難行的禮節讓始皇帝徹底認清了儒生的迂腐,相較法家的求實效,儒學的繁文縟節根本不適合拿來治國。

所以偉人曾經說厚今薄古謂之明君,厚古薄今謂之開倒車。

始皇帝震怒於儒生所說爲避免車輪壓壞泰山一草一木,需要把車輪用蒲草包裹起來的說法。

拋開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羣儒,令人開山修道,建造祭壇,自己根據秦國的祭祀之禮,自己和百官設計了一套封禪之禮。

後世儒家極力吹捧的儒家皇帝漢武大帝,封禪時也是一樣,拋開羣儒,自己設計封禪禮儀。

始皇帝看透了儒學的幾大弊端,認爲治國不能靠儒家,打着儒家旗號可以,真正能有所建樹的還是要靠法家,於是便遣扶蘇上郡監蒙恬軍,讓他得到實際鍛鍊,便於日後施政。

凡是百官有政治嗅覺與看透形勢之人,都能琢磨出始皇帝此舉的意味,只有很多目光短淺之人,覺得這是公子扶蘇失寵失勢的徵兆。

趙高和蒙恬都誇讚扶蘇,歷史上扶蘇要自刎時,蒙恬曾說“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衆守邊,公子爲監,此天下重任也”,可見帝國翹楚對始皇帝的心思很清楚。

這也便是現在公子扶蘇沒有按詔自殺,胡亥便十分慌亂,令趙高和李斯前來密議。

“丞相,郎中令(胡亥如今已封趙高爲郎中令),如今我大哥不按詔而行,反而要前來討伐我等,百官與諸將本就生疑,現在可如何是好。”

趙高雖然因爲事出意料,但是還是能穩住心神,跟胡亥說:“皇帝不必多慮,如今先帝已薨,未曾寫詔書與遣送虎符給蒙恬,他們無軍隊可以調遣,我們現在要徵調各縣軍隊來咸陽,然後兵指扶蘇。”

胡亥聽完之後,心中比原來淡定了不少,又問道:“如今我等也沒有找到先帝將虎符放在了哪裡,不然倒是可以直接調度長城軍隊爲我所用,我們討伐蒙恬扶蘇要怎麼說服百官呢?”

趙高看了看李斯,李斯知道趙高的意思是這個讓丞相來解決,李斯開口說道:“我們有皇帝遺詔,這是大義所在,百官縱然生疑,必然也不敢做什麼事情,倒是不必擔心。”

趙高也接話說道:“是啊,臣還是那句話湯、武殺其主,天下稱義,不說他們不忠;衛君殺其父,而衛國載其德,孔子著之,不說他不孝,所以大行不顧細謹,盛德不辭小讓。皇帝誅殺勞民傷財卻寸功爲立的蒙恬、公子扶蘇,正是民心所望。”

胡亥大喜,起身誇讚趙高說:“還是郎中令明時透勢,朕甚慰!”

趙高又說道:“臣愧不敢當皇帝如此盛讚,如今我們雖然可以有誅殺公子扶蘇的名義,但是對皇帝即位有影響的還有皇帝您的兄姊們,這些人都是皇帝您的潛在威脅,臣請皇帝當時立斷,趁未生事之前,將這些人抓捕殺之。”說着,趙高把手放在脖子上,做出殺死的動作。

李斯一驚,趕忙說道:“皇帝如今還不是時候,一切等先帝遺體葬入皇陵再議。”

胡亥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九月,一切準備完畢,開始舉行始皇帝的葬禮,葬禮由胡亥主持,具體事宜已由左右丞相跟九卿操辦。

始皇安得皇陵修建在在酈山。當初剛剛登位,就挖通治理了酈山

到統一天下後,從全國各地送來七十多萬徒役,深鑿挖地,將滾燙的銅水灌注進去,填塞縫隙,然後放進去外棺,讓工匠修造巍峨宮觀,如同咸陽宮殿一般。

陵寢中設置百官位次,把六國蒐集而來的珍奇器物、珍寶怪石等搬了進去,整個地下皇寢放得滿滿的。

爲了防止有人盜墓,命令工匠製造由機關操縱的弓箭,如有人挖墓一走近就能射死他。

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遞相灌注輸送,頂壁裝有天文圖象,下面置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火炬,意爲長明燈,久燃不會熄滅。

胡亥在大殿上跟百官說:“先帝后宮妃嬪沒有生育子女的,放她們出宮不合適,有損先帝威嚴。朕欲讓她們隨先帝入陵寢,以爲如何?”

胡亥話剛說完,馮去疾急忙說道:“皇帝不可,大秦已廢除活人殉葬多年,如今破例,其他貴族必然爭相效仿,多年戰亂人煙稀少,活人殉葬不利於國家恢復休養。”

趙高站出來看着馮去疾說道:“右丞相這麼說可不對,先帝雄才大略,豈是其他貴族可以比擬,再說,所放這些嬪妃出宮再嫁,豈不是損先帝聲譽!”

胡亥乾綱獨斷,不容勸諫,就命令這些人全部殉葬,殉葬的人很多。

始皇帝的葬禮規模浩大,待到下葬完畢,服侍胡亥的宮人說:“是這些工匠製造了防禦盜賊機械,墓中所藏寶物他們都知道,寶物多而貴重,這就難免會泄露出去。”

隆重的喪禮完畢,寶物都已藏好,胡亥就下令就封閉了墓道的中間一道門,又把墓地最外面的一道門放下來,工匠們全部被封閉在裡邊,沒有一個再出來的。墓上栽種草木,從外邊看上去好像一座山。

————————

而毫不知情的蒙毅如今即將抵達咸陽。

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五章 誰的援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邦慌神第三十三章 沛縣起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且險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劉季入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勢通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邦慌神第三十七章 急召章邯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姜驚帝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浮動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七十六章 攻克平陰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設置太學第二十三章 秦始皇病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涉出關第三十九章 洛水佳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趙第七十二章 韓信獻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六十九章 艱難之戰第十一章 屯墾戍邊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八十七章 劉季復起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十一章 屯墾戍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召丞相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亂第七十二章 定秦二劍第一百五十章 印刷之術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蒙恬論兵第一百六十章 氣魄雄渾第一百三十九章 獎勵生育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一百零四章 戰爭突發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二十章 建軍準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劍聖入秦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觀咸陽第三十七章 急召章邯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九十八章 曠大決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四十四章 范增韓信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六十七章 秦軍披靡第七十九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八十三章 算而能準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一百七十五章 爭鬥升級第一章 重生思策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二十六章 歷史轉折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五十四章 扶蘇即位第五十六章 立戰士碑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舟民水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五十七章 評議始皇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九十六章 韓信之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諫被俘第五章 姻親王家第二十五章 賜死扶蘇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八十一張 調回蒙恬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九十五章 破項羽策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曾經佳人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一百四十一章 扶蘇墓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
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五章 誰的援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邦慌神第三十三章 沛縣起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且險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劉季入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勢通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邦慌神第三十七章 急召章邯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姜驚帝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浮動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七十六章 攻克平陰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設置太學第二十三章 秦始皇病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涉出關第三十九章 洛水佳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趙第七十二章 韓信獻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六十九章 艱難之戰第十一章 屯墾戍邊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八十七章 劉季復起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十一章 屯墾戍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夜召丞相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亂第七十二章 定秦二劍第一百五十章 印刷之術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 蒙恬論兵第一百六十章 氣魄雄渾第一百三十九章 獎勵生育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一百零四章 戰爭突發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二十章 建軍準備第一百七十一章 劍聖入秦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觀咸陽第三十七章 急召章邯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九十八章 曠大決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四十四章 范增韓信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六十七章 秦軍披靡第七十九章 全軍出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第八十三章 算而能準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一百七十五章 爭鬥升級第一章 重生思策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二十六章 歷史轉折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五十四章 扶蘇即位第五十六章 立戰士碑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舟民水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五十七章 評議始皇第四十八章 再見趙基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九十六章 韓信之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諫被俘第五章 姻親王家第二十五章 賜死扶蘇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八十一張 調回蒙恬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九十五章 破項羽策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曾經佳人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一百四十一章 扶蘇墓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儒法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