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白勝同樣不解問道:“函谷關扼守崤山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大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易守而難攻,我軍完全可以據守函谷,敵軍久攻不破,必然退走,此時我軍殺出,觸不及防之下,便可以擊潰敵軍。”
蒙恬解釋道:“函谷自然天險,確實易守難攻,步卒的腳程無法逾越崇山峻嶺與湍急的河流所帶來的障礙,函谷卻是有被攻破之先例。”
趙基這時對蒙恬說道:“大將軍所說是昭襄王時期齊韓魏三國合縱攻秦,孟嘗君田文攻破函谷,致使秦不得不接受條件求和?”
蒙恬點了點頭,“不錯,關隘險要,但是仍有攻破的可能,我們如今綜合軍事實力較之山東叛軍並非弱勢,此時當將戰火隔離在關中之外,進可攻退可守。”
“大將軍所言不錯,我們目光不能只盯着函谷關,這會限制我們的視野,況且西側翻越秦嶺,從漢中地區便可以攻入關中;或翻越秦嶺後先進入隴西地區後入關中。”
扶蘇看到衆人的討論,說出了劉邦和諸葛亮的軍事進攻路線使得大帳中的人醍醐灌頂意識到這其中的戰略路線並非只有當年齊七國時期的一條。
當年齊楚秦燕趙魏韓各國林立,大兵進入各國並不方便,於是便有了合縱攻秦函谷關的事情,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進行改革,是的趙國開始強大。
但是趙武靈王和之後趙王君王一系列的政治錯誤,使得趙國還未充分崛起,便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當年趙國滅掉中山國之後,南北連成一體,加上當時騎兵稀少,趙國騎兵數量頗多,趙武靈王是當時幾國君主中,一個心中想着滅掉秦國,而且當年已經規劃好了路線。
趙國騎兵衆多,騎兵靈活,而且馬料充足,騎兵帶一些軍糧便可以行進很遠,趙武靈王想着從雲中、九原南下,直接攻秦關中咸陽,想法極有可能實現,但是因爲趙國沙丘宮的政變,加上後任幾位君王一系列的錯誤,使秦成爲最大的受益者。
想到這裡扶蘇突然靈光一現,雙手猛的一拍拳頭。
“朕不應該將陰山鐵騎帶回關中的!”
蒙恬看向扶蘇,有些不解,便開口問道:“陛下何意?我們此時正好可以用到陰山騎兵的呀。”
扶蘇笑了笑,對衆人說道:“朕說函谷關限制了我們的視野,還真是如此,我們都在想着東出,走崤函通道,走豫西通道,何曾想過北上”
這時趙基看了看地圖,開口說道:“陛下的意思是趙國?”
“不錯,昔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不亞於秦之‘商鞅變法’當時趙武靈王想着從九原與雲中用騎兵來攻入秦關中地區,這是對秦威懾極大的一條軍事戰略舉措,如今我軍步卒可以東出吸引敵軍注意,朕率騎兵從上郡到九原,過雲中,從後猛擊項藉聯軍!”
“不可!陛下如此一來面對的將可能是項藉主力,項藉勇猛,陛下不可如此犯險,還是由臣領軍,陛下坐鎮中軍。”
扶蘇剛說完,蒙恬便立刻不贊同扶蘇帶兵去與項藉軍遭遇。
“無妨,有青壯勇,加上陰山騎兵精壯,朕不會有恙。”扶蘇看到大家的表情,都知道這是不願讓自己犯險。
“陛下領長城精銳,由大將軍或者王將軍率軍,這樣一來豈不是穩妥。陛下還是不要犯險。”趙基也不同意扶蘇如此弄險。
蒙毅也說道:“陛下此計甚好,臣也不同意陛下如此孤軍深入敵後。”
“諸位的意思朕何嘗不明白,但是諸位想想,如果敵軍發現與其對陣的不是大將軍,不是王將軍,對面肯定會有所提防,如此一來奇兵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只有出其不意,如此才能狠狠的打他們一頓。而項藉等人怎麼也不會想到,朕會親自率軍出征。”
“可是。”蒙恬等人還想再勸,扶蘇直接說道:
“就這麼說定了,無須再勸,諸位不妨看看朕的統帥能力。大秦沒有貪生怕死的君王!”
既然已經敲定帶兵人選,接下來就是商議具體路線了。
衆人經過細緻的推演,最後決定兵力部署。
蒙恬長城精銳統帥,領十萬精銳,王離爲副將,右軍師蒙毅雖其出函谷,準備往洛陽與劉季、項藉軍開戰。
如今召司馬欣、董醫來咸陽,算算時間,今日應該就要到了,司馬欣扶蘇如今是對他還不能信任,司馬欣當年始皇帝在世時,就敢違背《秦律》,幹出私放項梁的事。
董醫扶蘇對其還是信任,雖然歷史上,其隨章邯投降,被項羽封王那個,但是其本意並非如此,如今董醫家人也在咸陽,扶蘇已經控制住朝政,關中實力強大,等恢復過來,不見得比不上中原與齊地的富庶。
所以扶蘇打算讓董醫統兩萬兵,和都尉白勝一起,南下守備武關。武關之間的山脈通道更爲狹長,兩萬軍隊足夠守住,如此十五萬長城軍精銳還有三萬,扶蘇便讓這三萬精銳由三位都尉來統領,也歸蒙恬調度,作爲後備部隊使用。
畢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未戰而先慮敗,才能進退可據。
扶蘇打算等其他各路大軍開拔之後,親自帶兩萬陰山鐵騎從咸陽渭水出發,左軍師趙基隨扶蘇北上,畢竟騎兵腳程更快,直道幾日便可到達九原。這樣北經九原、繞道雲中,潛伏於項藉聯軍北方。
“既然已經商議好,接下來便去整軍準備出發吧,膽敢泄密者,殺之!”說着扶蘇便把虎符交由蒙恬,讓其去咸陽外的渭水大營整軍。
扶蘇則去安排馮去疾留守咸陽,太子子嬰監國,與各官員一起處理國內事務。這些都安排好之後,扶蘇還有一人放心不下,便是君王后王葭。
王葭在九原感染風寒之後,一直未曾根治,扶蘇在出徵前,還是要去看一下自己王后的病情如何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