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邊釁

bookmark

舊部們送來的信有兩封,黑夫先打開利鹹的信,上面除了恭賀黑夫生日外,還有對南方最近形勢的說明。

利鹹詳細闡述了秦始皇在豫章的巡視經過,留下的話語,豫章守、尉提出的“南征百越”,以及黑夫舊部對此事的態度等……

“希望我能成爲南征主將,回到豫章,帶他們橫掃千里,帶他們再建功勳?”

黑夫看完信後,無奈搖頭,關於這件事,他已從其他渠道聽聞了,而舊部們的想法,黑夫也能理解。

可是,利鹹雖有小智,但畢竟只是郡縣級別的謀略想法,他未在朝中呆過,看事情太簡單了。

客觀來說,利鹹在信中分析的其實很對,這“南征百越”的主帥,黑夫來做最合適。

首先,是黑夫的爵位很高。在秦朝,任命主將時,爵位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雖然早些年,有白起、王齕以左庶長身份統領大軍的例子,但水漲船高,主帥爵位高一點,三軍也容易心服。

其次,黑夫在軍中履歷紮實,從屯長一步步往上走,當過別部司馬,當過郡尉,曾作爲副將,與李信合擊匈奴,花馬池之戰,河南地一戰,謀略頗有王翦風範。

而前不久齊地叛亂,黑夫名爲裨將軍,實爲主將,統領軍隊雖不多,卻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務,定臨淄之亂,破高唐之賊,乾淨利落。

當然,朝中爵位、履歷比黑夫高的大有人在,王賁這尊大神不說,比如蒙恬,比如李信,都已經是關內侯,還有鎮守燕地的馮無擇,亦是宿將。

但還有一點,是所有人都無法同黑夫相比的,那就是對南方的熟悉!

秦朝諸將皆是北人,唯獨黑夫是南郡人,熟悉南方氣候江河。他還曾率部奪取豫章,在江南地呆過整整一年,並登上厲門塞,眺望五嶺之南的熱帶雨林。當年,皇帝爲了瞭解南疆情形,御史府的圖書館卻找不出其他文獻,僅有黑夫的《南征記》可看。

王賁威望最高,馮無擇年歲最長,李信擅長騎戰,蒙恬勝於屯戍,可要讓他們來南方老林子裡打仗,還是太過爲難了。

至於屠睢、任囂等人,雖然都是樓船將軍出身,也在南方呆過,可反過來論資歷、爵位,反倒不如黑夫了。

三點綜合考慮,南征統帥,最適合的人選,似乎非黑夫莫屬了……

但是……

“利鹹沒有考慮一點,最重要的一點。”

黑夫放下信,嘆了口氣。

“政治!”

政治,這是很微妙的東西,因爲它的存在,擇將不單單考慮孫子說的“智、仁、信、勇、嚴”。很多時候,爲將者往往不是最佳人選,比如第一次伐楚,明明王翦爲將最合適,可秦始皇卻固執地選擇了李信。

並非皇帝不知道李信不如王翦,而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王需要壓一壓,李信需要提上來與王氏相抗。

如今的黑夫,雖遠沒有王翦那樣在軍中的威信,也沒有父子滅五國的名望。但他卻吃了年輕的虧,三十歲的封疆大吏,大庶長,真是前所未有。黑夫這幾年竄得太快,帝國重要的征戰都有參與,塞北、膠東,如今又是百越。

“皇帝需要制衡臣子,好事,怎可能讓我一個人佔完……”

對秦始皇而言,很多時候,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作爲一個政治家,他不會做以戰爭破壞政治平衡,這種在皇帝本人看來捨本求末的事。

於是,最合適的,反而最不可能成爲統帥。

大概在秦始皇看來,這時候讓黑夫執掌十萬數十萬大軍,這不是信任他,是害他了……

黑夫也很懂,平叛後第一時間交還虎符,回到膠東後,一心一意管民事財政,力求將膠東的新政做踏實,全郡兵卒,都歸了任囂管,他不再插手分毫。

總之,與利鹹的樂觀不同,黑夫覺得,若皇帝決定南征,他根本混不上主將之位。

而且,雖然過了很多年,但黑夫對南征的態度並未改變!

他讀完利鹹的信後,有些失望地搖頭道:“長沙、豫章、會稽的郡守、尉且不說,畢竟他們乃大吏,眼饞李信破河西,巴蜀開西南夷的邊功,又渴望掠奪越人爲隸臣之利,故功利薰心,一味求戰。”

閉門自守當然不行,但在軍功爵的刺激下,邊疆郡縣好興邊釁,也是眼下秦朝的一個大問題,誰讓李信、黑夫在塞北開了個壞頭呢……

“但利鹹也好,東門豹也好,都是隨我南征,去過厲門塞的,卻都只考慮打不打,竟隻言片語都不談及,打下那片土地,征服百越,需要付出多大代價!還未開戰,便輕敵若此,個個都覺得百越是土雞瓦狗,可以輕鬆滅掉,可實際上,真那麼好打麼?”

如此想着,黑夫也拆開了第二封信,這信,是小陶單獨寫的。

小陶的字是這幾年才學的,歪歪扭扭,信不長,字句也很樸實,甚至還有不少錯別字,但黑夫纔看了幾眼,就拍案叫好。

“總算還有個明白人!”

小陶用簡單的話,敘述了他在上贛縣鎮守這些年,與南越往來的經歷。豫章不乏商賈去南越購買犀角、象齒、珠璣,都通過厲門塞出入,所以小陶是最熟悉南方情形的人。

百越之地廣袤數千裡,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無人區,越人在那裡紮根數百上千年,稻米一年兩熟,野物野果甚多,刀耕火種加上游獵採集,也能養活不少人。所以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加起來足有百多萬人,這些部族全民皆兵,悍不畏死,好比亞馬遜戰士,在叢林裡玩遊擊,若是兵發的少,還真不好打。

可若要發大軍,卻得面臨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是交通。

小陶說,百越和中原交界處受高山限制,人跡罕至,車道不通,乃天然屏障。有時候,地圖上直線相距不過十餘里,而實際上卻要跋山涉水,距離拉長到上百里,那些險阻叢林,更只有當地人才熟悉,秦人商賈畫的地圖也不能詳盡記載。從豫章南下,需要翻山越嶺,行走數百上千裡,穿行於深林竹叢,損耗實在太大。

除了交通,還有氣候問題,兩廣這時候還是一片熱帶雨林,叢林中多有蝮蛇猛獸,沒有四季之分,只有雨旱兩季。雨季炎熱漫長,別說是北方人,就算是江淮一帶的人去,也難以適應,往往生病。嘔吐、腹泄、霍亂等疾疫不斷流行,若大軍南下,千里輾轉,傳染更甚,還沒交兵打仗,便會十死二三……

這些問題,當年黑夫率部進攻豫章時都遇到過,而百越兩廣,以上問題更會凸顯數倍!

所以小陶作爲南疆守將,認爲對百越開戰,視之若易,行之甚難,前去攻打,只會得不償失。

一片樂觀膨脹中,難得有個能分析利弊的人,黑夫不由嗟嘆:“唯小陶之言,深合我意!”

他也覺得,這場仗非但不能讓豫章等地獲利,反倒會將南方這數年來良好的發展形勢,陡然中斷!

至此,黑夫對這場戰爭的態度,已經十分明朗了。

但他嘴邊隨即又泛起一絲苦笑。

“但我的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對皇帝而言,真的重要麼?”

……

黑夫與舊部們信來信往的時候,秦始皇的這場漫長巡視,也接近了尾聲……

離開豫章後,秦始皇取道衡山,浮江西行,至長沙郡,會見了長沙守屠睢,和豫章守、尉一樣,屠睢也向皇帝請戰,說“西甌年年入寇滋擾蒼梧”,其首領還窩藏舊楚貴族,大秦必須加以懲戒。

秦始皇不置可否,表示回咸陽後令羣臣議之。

離開長沙後,皇帝過湘山祠,這一次,湘江萬里晴空,秦始皇沒有遇上大風,於是湘山僥倖沒惹怒秦始皇,避免了被三千刑徒伐空滿山樹木,露出紅土,彷彿穿上赭衣的那一幕……

正月(十月),秦始皇抵達南郡江陵,視察大江舟師,最後由武關歸關中。

秦始皇三十三年,仲冬之月(十一月),在第一場霜雪降下時,秦始皇終於抵達灞橋,回到了都城……

列位公子,羣臣百僚均來此迎接,皇帝這次巡視,長達一年多,期間頒佈了《挾書令》《坑術士令》等多項法令,決定向天下推行膠東模式,規範管理私學百家,重點興農、工之學,收緊對地方豪長的政策,導致琅琊郡的刺殺,以及齊地叛亂。

雖然刺殺虛驚一場,叛亂也很快就被平定,但留在咸陽的羣臣,也不免爲皇帝,爲帝國捏了把汗。

好在,這一切事情發生時,秦朝的核心區域,關中依舊安如磐石,哪怕是天下全亂了,關中也不會亂。

如今皇帝歸來,羣臣難免鬆了口氣,在灞橋迎駕時,喜上眉梢,總算不用擔驚受怕了。

唯獨站在最前面的長公子扶蘇憂心忡忡,在他眼裡,父皇巡視的這一年時間裡,帝國的施政,開始離他理想中的“王道”越來越遠,開始回到過去的“霸道”“兵道”上去了。

對禁絕詩書,對約束百家,對六國故地粗暴的政策,對平叛的嚴酷手段,還有近來傳聞,皇帝欲發兵百越一事,扶蘇肚子裡,有一大堆諫言要講!

而羣臣百官,通過種種渠道,亦得知皇帝近來欲出兵百越,按照陛下的習慣,就算一件事他決心已定,一樣會令百官議論,以此叛亂輿情。

但無人知曉,端坐龍輦之上,閉目養神的秦始皇帝,他心中謀劃的戰爭,並非一場……

而是兩場!

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96章 趙佗第954章 東出第215章 巧合?第220章 上巳節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46章 沸鼎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793章 君夫人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37章 有錢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290章 燈下黑第686章 不知足第995章 大盜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96章 起風了第240章 內間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449章 錘砧第972章 呂澤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259章 章邯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680章 玩蛇第721章 陸梁第672章 驕傲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172章 秦墨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290章 燈下黑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397章 駿馬第156章 魏亡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35章 薪火(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08章 太昊第561章 亂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94章 了斷第564章 儈子手第445章 背水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480章 三傑第167章 短兵第663章 暴虎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920章 鹿馬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1章 自食其果第344章 麟之趾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558章 螳臂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575章 南巡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454章 狼之子第864章 亡秦者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41章 陳平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157章 黍離第745章 戰長沙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915章 爲何而戰?
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96章 趙佗第954章 東出第215章 巧合?第220章 上巳節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46章 沸鼎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793章 君夫人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37章 有錢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290章 燈下黑第686章 不知足第995章 大盜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596章 起風了第240章 內間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449章 錘砧第972章 呂澤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259章 章邯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680章 玩蛇第721章 陸梁第672章 驕傲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172章 秦墨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290章 燈下黑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397章 駿馬第156章 魏亡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35章 薪火(上)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08章 太昊第561章 亂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94章 了斷第564章 儈子手第445章 背水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480章 三傑第167章 短兵第663章 暴虎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920章 鹿馬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1章 自食其果第344章 麟之趾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558章 螳臂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575章 南巡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454章 狼之子第864章 亡秦者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41章 陳平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157章 黍離第745章 戰長沙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915章 爲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