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

bookmark

“臣有一個法子,不必禁百家、燒史、焚書,便能達到丞相所說的一輿論、人心之效!”

黑夫很理解李斯倡議“焚書”的緣由,從封建郡縣之爭開始,部分儒生士人鼓譟復古已經很久了,自泰山封禪,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後,有頗多的人以古非今,表達自己的不滿。若是放任不管,任由謠言誹謗流散,長此以往,的確會動搖帝國的根基,這是皇帝無法容忍的。

既然有商鞅這個前輩燒詩書明法令在前,焚書,就成了最簡單也最便捷的方式……

但將打擊面從《詩》《書》擴大到整個諸子百家,且要全面禁止言談、教學,甚至到了滅天下私學的程度,實在是太誇張了。

那樣的話,燒的可不止是《詩》《書》和六國曆史,想想吧,荀子的《天論》,墨家那些簡直可以稱之爲物理學的理論,眼下在皇帝和李斯眼中雖是“不中用之學”,但假以時日,未嘗不能成爲科學的萌芽。還有後世膾炙人口的《莊子》等書,若也不由分說,被一把火焚得乾淨,在黑夫看來,簡直是在暴殄天物。

雖然官方博士藏書沒燒,可一旦這些知識僅有寥寥數人能夠接觸,在民間沒了流傳的空間,傳播就是犯法,它們距離徹底消亡也不遠了。

每個國家都必須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官方也會大肆宣揚,但若將其他學科全部禁絕,讓人天天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二十四字真言和黨紀黨規,誰受得了?

思想需要統一,但卻不能太單一,春秋戰國創造的百家之學,如同野蠻生長的百花齊放,奼紫嫣紅,滋潤了後世兩千年。若一棍子打死,讓華夏出現文化斷層,實在是可惜。就像是田地裡,雖然雜草除盡,然穀物的繁盛之下,其生態系統亦是脆弱的。

歷史上無數次證明,將學術問題政治化,打壓異己,獨尊儒術,搞文字獄,可以短時間內讓反對的聲音消失,遺害卻是無窮無盡。

萬馬齊喑,終究是可哀的事。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也。

人作死就會死,那些嘴長的儒生黑夫救不了也不想救,他只希望,切勿擴大化,讓其他無辜的池魚也被殃及。

今日之事,或許會得罪李斯,但以黑夫對皇帝的瞭解,或許他更樂見自己表達出不同的想法呢……

當衆和李斯搞辯論賽?沒那個必要,管你說得天花亂墜,激情澎湃,黑夫知道,皇帝和法家,根本不關心長遠的未來,他們只看現實,只看成效!

於是黑夫便立刻直插主題,抓緊每一次說話的機會。

“陛下!我聽說過一句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一味禁絕私學,盡焚其史,其實無濟於事,民間總會有暗中口口相傳者,豈能堵得過來?”

親近李斯的五大夫王戊聞言,立刻道:“膠東郡守,你在諷刺陛下是周厲王?諷刺丞相是榮夷公?覺得此舉會導致道路以目,國人暴動,天子出奔麼?”

“若沒秦始皇鎮着,還真有可能。”

黑夫心中暗道,嘴上卻笑道:“五大夫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輿論如流水,應該像大禹治水一樣,與其一味堵塞,不如且堵且疏,使之歸於海中!”

秦始皇制止了還欲再與黑夫強辯的王戊,問道:“怎樣且堵且疏?”

黑夫道:“臣先談私學,再談史書。”

“誠如右丞相所言,不論是儒、墨、道等,皆有法先王之說,但人無完人,何況學派?常常糟粕與精粹並有,門徒也是魚目混珠。但儒家教人忠君,這點並無過錯。墨者自從惠文王時入秦,爲我大秦貢獻了不少能工巧匠、機巧器械,兼愛非攻之言雖不可取,然尚同之言,於統一天下也大有裨益。”

“臣去膠東赴任時,也有儒生不服法教,於是臣下令,凡是郡中欲開私學者,都要在郡府學過律令,這才授予私學符節,可以開壇設學。那些夫子們,不得教授齊史、齊字,且要用官府編篡的課本授學,宣揚諸夏同祖,秦齊一體。同時,大興公學,士人考試優異者賞錢。半年下來,公學日益昌盛,遲早會整合私學,民間私學雖未絕,卻再沒有人敢以古非今,誹謗當世。”

“故臣以爲,膠東之事,可以推廣至天下,對百家之學加以甄別,違法者禁絕,無過錯者,便將其納入祭酒治下,不用一棍子打死……”

李斯聽明白了,黑夫這是在極力推銷他的“膠東模式”,竟想讓那些舉措變成國策!

他能感受到,此子的熊熊野心!

“一郡如何與全天下相提並論?”

李斯搖頭:“陛下,臣之策如火,膠東郡守之策如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若馳私學之禁,遲早還是會同先前一樣,復古之聲難息,還是禁之爲便!”

“二卿之言皆有理。”

秦始皇卻不置可否,問黑夫:“對六國史書,難道也能且堵且疏?”

這是道送命題,但黑夫卻應道:“然也!如右丞相之言,禁絕民間私藏六國、春秋史書,統統收繳到咸陽,此爲堵。但收繳的理由,卻不必是焚書,或可宣稱,大秦欲修古往今來數千年之史,故收天下史書雜考之,有志之士,亦可入朝協助修史,此爲疏!”

“修史?”

秦始皇皺起眉來,羣臣也面面相覷。

黑夫道:“沒錯,由朝廷出面,修五帝、夏商周及春秋六國之史,貫穿古今,匯爲一本!”

也難怪他們不太理解,司馬遷的爺爺這會估計還沒生呢,中國還沒有爲前朝修史的傳統。列國修的都是自己的編年史,如魯之《春秋》,晉之《乘》》,楚之《檮杌》,秦之《秦記》。

不過也有例外,張蒼恍然大悟,立刻出列道:

“陛下,臣曾任柱下史,御史府石室中,曾收錄魏國史書,因以竹爲書,以年爲紀,亦稱《竹書紀年》,與別國之史不同,竟是從五帝之事開始記載,故有《五帝紀》《夏紀》《殷紀》《周紀》《晉紀》,最後纔是《魏紀》……”

魏國的這部史書,可以說是爲前朝修史的典範,也是黑夫設想修史的範例。

李斯不以爲然:“天下之士,常以前代、六國之史譏諷朝廷法令行政,禁尚不足,豈能修之?這不是南轅北轍麼!”

黑夫卻一笑,說起一件不相干的事:“在右丞相眼裡,堯舜時代是怎樣的?”

李斯淡然道出了他的觀點:

“孔、墨之學,均稱道堯、舜,然取捨大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都自稱得到了真傳。自儒士稱道的殷周之際到現在八百多年,自墨者所推祟的虞夏之際到現在兩幹年,其史已不能盡知,三千年前的堯舜,更是無法確定!儒墨說那是極盛之世,然我以爲,均是編造的僞言,這些法先王者,不是愚蠢,就是欺騙!故老夫不談堯舜!古法先王者均可論罪!”

“堯舜不足法也,右丞相真知灼見!”

黑夫翹起了大拇指:“依我看,這世道,非但不是越古越好,實是相反,越往古越差!”

“啊!?”

原本以爲,黑夫是在幫他的左丞相王綰大驚失色,李斯也微微一愣,倒是秦始皇眼前一亮,來了興趣。

拋出驚人之語後,黑夫道:

“臣在咸陽時,有幸讀過《韓非子》中的《五蠹》一篇……”

李斯瞥了一眼黑夫,這是皇帝最喜歡的文章,而每每提及韓非,秦始皇常是既悔且憐,也會想起來,是李斯給韓非送去了毒藥。

黑夫彷彿不知,侃侃而談:“韓子在五蠹裡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這時出現了—位聖人,他在樹上搭巢穴,避免地上之害,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當時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惡臭,傷害腸胃,民多疾病,壽命短暫。這時候,又出了一位聖人,他鑽燧取火,用來燒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使民少病多壽,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有巢氏、燧人時,人以木爲兵器。到了神農之時,以石爲兵器,砍伐樹木,開始建立屋舍。大禹之時,這才學會了冶煉,以銅爲兵,開山疏導河流。到了近數百年間,又作鐵兵,到了陛下施政這幾年,百姓纔多以鐵製農具耕田犁地,較銅農具更耐用,力半而功倍。”

“如果到了如今,還有人巢居,茹毛飲血,鑽木取火,那一定會被認爲是不開化的蠻夷!若有人以石鐮收割糧食,亦會被認爲是貧賤閭左。”

“故燧人、有巢,號爲聖人聖君,但與現世相比,不過是植立之獸,既愚且暴,尚不如今之黔首。神農之世,哪怕是帝王,也是穴居藿食,尚不如今之士人。以此觀之,越古的時代,豈不是越差,若推到萬年前,更是仿若禽獸!”

複述完韓非的理論後,黑夫擲地有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簡而言之,世道必進,今勝於古,此乃天演之道也!”

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593章 海圖第90章 捷報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61章 糖氏第285章 秦王(中)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296章 趙佗第155章 樑崩第526章 停下!第198章 官大夫第85章 圍堵第977章 中山狼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356章 黃老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215章 巧合?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01章 衛滿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481章 祭酒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8章 袍澤們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140章 八卦第69章 人贓俱獲第760章 不許笑第526章 停下!第315章 入關第670章 獨斷第836章 鼠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007章 贏家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11章 輸不起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86章 看不懂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511章 稷下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89章 象箸第126章 死傷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86章 秦王(下)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598章 險惡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328章 何器?第57章 赤幘第3章 爵位難得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46章 刀劍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638章 搜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291章 欲刺第287章 鶡冠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1032章 楚漢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67章 當立第771章 狗咬狗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92章 貓鼠第106章 重租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892章 秦旗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20章 帝業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939章 胠篋第610章 商社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19章 絕地第235章 潺陵第481章 祭酒第1027章 大是大非
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593章 海圖第90章 捷報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461章 糖氏第285章 秦王(中)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67章 踏月而行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296章 趙佗第155章 樑崩第526章 停下!第198章 官大夫第85章 圍堵第977章 中山狼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356章 黃老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215章 巧合?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01章 衛滿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481章 祭酒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18章 袍澤們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140章 八卦第69章 人贓俱獲第760章 不許笑第526章 停下!第315章 入關第670章 獨斷第836章 鼠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007章 贏家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911章 輸不起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86章 看不懂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511章 稷下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89章 象箸第126章 死傷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86章 秦王(下)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598章 險惡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328章 何器?第57章 赤幘第3章 爵位難得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46章 刀劍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638章 搜粟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291章 欲刺第287章 鶡冠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1032章 楚漢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67章 當立第771章 狗咬狗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92章 貓鼠第106章 重租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892章 秦旗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20章 帝業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939章 胠篋第610章 商社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119章 絕地第235章 潺陵第481章 祭酒第1027章 大是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