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四月行縣

bookmark

立夏剛過,人間四月芳菲盡,逐漸有了夏天的樣子,悠悠地,風燥了起來,陽光不那麼輕柔了。

這一日,頂着炎熱的太陽,一個龐大的車隊從江陵城出發,沿着大道向北迤邐而行,正是郡守騰“行縣”的儀仗。

最先有兩乘戎車開道,車左、車右都全副武裝,或持戈戟,或背弓矢,甚至連駕車的御者,也身背長劍,手邊放着手弩。

而後是兩輛導行的吏車,皆爲白色車蓋,各坐着一名甲士和一名小吏。

然後纔是郡守的高大軒車,車蓋是黑色的,車兩側的屏障都被塗爲紅色,由通體赤色的駟馬牽引着,郡守騰的身形隱在帷幕中。卻見他他冠冕端莊,身穿黑袍,戴黑冠,佩長劍,持銀印青綬,軒車的前後左右皆有執戟的吏卒護衛。

郡守軒車之後,還有十餘輛載着大小官吏的車車、數十騎從,上百兵卒隨行,可謂輜軺蔽日,車騎滿道!更有鼓車敲打鼓點,吹奏笙蕭,好讓沿途行人遠遠聽到了,便避讓在兩旁,甚至到了遠遠的田埂上觀望,都是滿眼的敬仰豔羨。

“這年頭,一個省領導出行就能這麼威風啊。”

黑夫的馬車也在車隊裡,吐槽歸吐槽,他也知道,這是因爲秦國的律令甚嚴,就和軍中用不同髮髻冠帶式樣與爵位相匹配一樣,在郡縣裡,不同官職的人也要乘坐與其身份相符的車,否則便是有失官儀。

所以作爲地方大員,就別想着單騎微服出行了,說不定纔剛出門,就被秦王安排在郡上的監御史舉駭你一個“有損國典”的罪名……

對郡守強拉的出行,黑夫是不情願的,他更希望在郢縣幫李由練兵。距離秋收開戰越來越近了,黑夫也明白,不管自己做多少事情,待到開戰之時,自己手裡的兵卒親信,纔是活命立功的最大依仗。

可惜天不遂人願,既然逃不了,黑夫出發前,也沒少跟兵曹掾、右兵曹史等郡吏瞭解何爲“行縣”,搞清楚自己需要做些什麼。

原來,行縣是從周代就流傳下來的傳統,早在西周春秋時,在四月份就有“天子命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勸民,毋或失時。命司徒巡行縣鄙,命農勉作,毋休於都。”的禮制。

到了戰國,諸侯開始推行縣制,於是便有了諸侯、公卿行縣。行縣大多有明確的目的,比如趙武靈王在趙國行縣,看似東遊西逛,實則是爲了推行胡服騎射。秦相穰侯魏冉前往東方行縣,是爲了瞧瞧他假公濟私給自己弄到手的封邑陶丘,半道上還遇到了范雎偷入函谷關,若非范雎聰明,差點被抓了個現行……

而這次郡守騰的行縣,目的也很明確,其一是要到地方勸農,這是對農事的關注。其二是監察各縣長吏,警告豪長大氏遵紀守法,這是監察、司法上的意義。同時也要督促各縣爲農閒時的大徵兵做準備,查閱兵籍,這就是黑夫這兵曹左史隨行的原因。

他們抵達的第一站,是位於江陵城西北百餘里的枝江縣,聽說這個縣的縣令是郡守騰從身邊的佐吏一手提拔起來的,可謂親信中的親信,聽聞郡守行縣,便早早帶着衆人在城外十里相迎了。

枝江縣早先本是一個小諸侯國”羅國“的地盤,後來羅國被楚國吞併,這裡就成了楚邑,秦國佔據江漢後,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將其改名爲枝江。

這年頭的長江水文情況跟後世不大一樣,大江自蜀東流入南郡地界,出三峽,至枝江,在當地泥沙阻隔下,分爲諸洲,竟有數十條水道,據說一直到江陵以西的江津亭,才重新合爲一條。

黑夫亦在岸邊見到了這奇景,問前來迎接他們的皁衣小吏道:“這江中一共有多少小洲?”

小吏笑答:“還真有人閒極無聊數過,最多時有九十九洲,然從未滿百過……故本地有諺曰,洲不滿百,則王者不出!”

……

這小吏口不擇言,一旁的枝江縣尉頓時板起臉罵道:“胡說什麼?”

而後連忙向黑夫賠罪,黑夫的職秩雖然和縣尉相當,但他是郡吏,無形中高了半級,再加上他要代郡守檢查枝江縣的徵兵情況,縣尉哪裡敢不敬?

在郡守騰辦事雷厲風行的風格帶動下,在枝江縣停留的第一天,黑夫便帶着兩個兵曹書佐,連夜檢查當地兵籍,以及預備的徵兵方案。

枝江縣人口不過三萬,丁壯不過五千,從下個月起便要徵召一千人脫離農事,專注于軍事訓練,對當地經濟的影響是較大的,所以必須將各鄉的要徵召的人數分配好了。按照《戍律》,“同居毋並行”,絕不允許出現一家同居者父子、兄弟兩人同時應召的情況。

黑夫一邊翻閱那些記錄詳細的簡牘,一邊暗暗想道:“在原本的歷史上,黑夫和驚大概是已經分居而住,又因爲家裡與裡吏有過節,所以才被陰了一手,鑽了法律的空子,被一同徵召,參加這次戰爭的吧。”

物傷其類,所以行縣期間,黑夫的職責,便是要督促縣尉官署依法徵兵,防止類似的情況出現!

所以黑夫在連夜查閱完簡牘後,又義正言辭地給縣尉官署的衆人開了個會,大概內容,和前世“關於認真做好本年度徵兵工作的通知”差不多。

以秦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的精神,和大王去年“荊王畔約,發兵誅”的重要指示爲指導,以秦律中的徵兵條款《戍律》爲依據,堅決執行上級徵兵命令,堅持以質量爲核心,加強組織領導,嚴密組織實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圓滿完成今夏徵兵任務……

沒錯,和上一次伐楚,倉促徵兵不同,這次秦王大徵兵更看重的,是兵卒的質量!

“閭左貧者可使之運送糧秣,不可使之作爲陣列正卒。”

理由很簡單,就像孟子說過的一樣,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不管哪朝哪代,中產階級的“良家子”纔是軍隊的精銳主力。

就像後世一樣,徵兵時也要求政治歷史清楚,直系親屬未參加非法組織,遵紀守法,品德優良,無盜竊、打架鬥毆等違法違紀行爲。

可能這些良家子單打獨鬥不如惡少年,一旦加入軍隊,進行數月訓練後,就可以吊打惡少年組成的隊伍。

此外,這次徵兵要“先行富者”,只在人數不足,或是農忙結束時再“閒時行貧者”,這是爲了保證各家的農業耕作正常進行,如此也能減少民間怨言。

在敲定徵集的對象、範圍後,接下來便是時間安排及步驟。

“五月初征兵,期間訓練三月。五月使之分行伍隊列,六月使兵卒知金鼓,熟悉旗幟,七月打開武庫,授之以兵刃,正式練習作戰擊敵之術!八月秋收之後,各縣之兵,在縣尉率領下,雲集於鄢城,由郡尉主持萬人的大合練!”

衆人紛紛應諾,有現成的嚴密制度,在郡守兵曹的督促下,各縣也能盡力去執行。

雖然仗還沒打起來,但黑夫感覺,當秦王和整個秦國都認真起來,正視敵人後,從徵兵伊始,這場仗,已經先贏了一半……

“故曰:兵勝於朝廷。不暴甲而勝者,主勝也;陣而勝者,將勝也。”

想到這句話,黑夫心裡不由感慨,去年秦王若是不那麼輕視對手,那麼急躁,早早聽王翦之建言,也不必有那麼多袍澤死於異國他鄉。

做完這一切後,已至第二日正午,黑夫在枝江縣的任務已經完成,他正想打着哈欠去補覺,卻不料郡守長史來找他,說郡守要去鄉中巡視農稼,讓黑夫也跟來。

“郡守,我乃兵曹之吏,管的是兵事,鄉中農事與我無關,讓我隨郡守同行,下吏恐有越職之嫌啊……”

一刻後,黑夫在葉郡守的車駕前叫苦不迭,他又困又乏,是真不想去。

葉騰卻摸着鬍鬚笑道:“子貢問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之信。只有足食,方能足兵,農事豈會與兵事無關?再者……”

言罷,這葉郡守面色一變,板着臉道:

“堆肥漚肥之法不是汝家獻上的麼?枝江縣是奉我之令,最早推行此術的地方,如今當地種着的三百畝冬麥將熟,此法是真是假,可知分曉。若是有效,正好讓人在稻田粟田裡也使用,若是父老們抱怨沒有成效,本郡守正好將你拿下問罪!”

第868章 昭穆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63章 大復仇第30章 第一第215章 巧合?第62章 七何第605章 你爹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39章 胠篋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561章 亂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93章 案發現場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500章 綁架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04章 謊言第309章 南昌第118章 大梁第750章 復生第395章 羊吃人第478章 法教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621章 天罰第481章 祭酒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68章 昭穆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125章 先登第664章 越女第1009章 博弈第214章 郡守騰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523章 挖坑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94章 順逆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09章 羔裘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57章 吃瓜第919章 魚龍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140章 八卦第220章 上巳節第747章 熒惑高第864章 亡秦者第921章 誅惡第651章 常識第646章 刀劍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381章 孤雁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85章 兒戲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900章 不殺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375章 烏氏倮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519章 一夫第353章 項籍第339章 宿麥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83章 勸降第124章 攻權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325章 李斯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397章 駿馬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7章 失期當斬?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26章 軍將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966章 焦土
第868章 昭穆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563章 大復仇第30章 第一第215章 巧合?第62章 七何第605章 你爹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39章 胠篋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561章 亂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93章 案發現場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500章 綁架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04章 謊言第309章 南昌第118章 大梁第750章 復生第395章 羊吃人第478章 法教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621章 天罰第481章 祭酒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868章 昭穆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125章 先登第664章 越女第1009章 博弈第214章 郡守騰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523章 挖坑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94章 順逆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09章 羔裘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57章 吃瓜第919章 魚龍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140章 八卦第220章 上巳節第747章 熒惑高第864章 亡秦者第921章 誅惡第651章 常識第646章 刀劍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381章 孤雁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585章 兒戲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900章 不殺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375章 烏氏倮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519章 一夫第353章 項籍第339章 宿麥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83章 勸降第124章 攻權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325章 李斯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397章 駿馬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17章 失期當斬?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426章 軍將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966章 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