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

bookmark

八月三日下午,陸賈那邊前腳剛走,計相蕭何、少府張蒼又一同來向黑夫彙報政務。

“所以說,以秦始皇二十六年所載,內史地區民、商、工戶口共二十餘萬戶,後遷關東十二萬戶於內史,加上人口滋生,至四十萬戶,口兩百餘萬,今雖有損耗,但亦在二百萬上下……”

內史,也由此成了天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以一郡之地,卻生活着全國十分之一的民衆。

黑夫彈着二人奉上的文書,嘖嘴道:

“而除此之外,少府所轄關中奴婢、刑徒,竟有八十萬之衆!?”

過去黑夫也知道,少府統轄大量人口,但因爲具體數目是朝廷機密,故不得知。

如今白紙黑字擺在面前,才明白,少府役使的人力何其浩繁!

張蒼掰着肥胖的指頭,一點點給黑夫講解其中細節:

“最多的自然是刑徒,少府設有永巷獄、若廬獄、導官獄、織室獄、考工獄、司空獄、別火獄、郡邸獄、寺互獄、上林獄等十多種詔獄,關押着來自全國的刑徒男女老幼共70萬,擔負宮內外各種勞役。始皇帝修阿房宮,築驪山陵,皆役使彼輩也。”

黑夫在驪山俘虜的17萬刑徒兵,只是這70萬刑徒中的青壯,他們的家眷分散在關中各地。

“光是咸陽宮中,擔任供奉之職的各種官奴婢數以萬計,其中僅負責御膳的太官、湯官所領就有奴、婢各3000人,更有屠者700人,宰200人。負責宮廷被服制作的御府、織室,門下亦有織工染工各數千人。各宮中歌舞樂人幾經擴充,亦有數千人之衆……”

這還只是關中的部門,加上全天下鹽、鐵、糖、酒等官營企業的刑徒奴婢,少府轄人口百萬,不足爲奇。

國有企業掌控天下命脈,就不說它了,但關中的八十萬人,除了專司兵器甲革製造,修路鋪橋搞基建的那批外,其餘皆是爲奉養皇帝極其龐大的宮室而存在。

佔有大量匠人、勞力就不說了,關鍵是,還不斷地吸天下的血。

“少府所屬三工官制作的金銀禮器漆器,一年官費三千萬,東西織室亦然。”

“太官、湯官主辦宮膳,歲費五千萬錢,這還是始皇帝不出巡的時候,若遇上遠巡,隨行人衆上萬,太官、湯官又要提前數日抵達郡縣,採購肉蔬,供應食膳,最多的一年,所耗萬萬錢!”

這還只是一般的日常花費,若皇室有婚聘嫁娶等大事則更爲鋪張,別看始皇帝不封兒子爲諸侯,但把持的只是名與器,諸公子的待遇卻是不差的。

若緩緩改革,還不知要遇到多少阻力。

可眼下,這碩大屋子,已經被黑夫掃乾淨了!

趙高誅,胡亥死,舊朝廷尊嚴掃地。

在軍中影響極大的蒙王兩家,只剩下旁支。

羣公子被六國解決大半,剩下的三五人不足爲患。

秦吏文官中,除了幾個上躥下跳的人外,其餘皆屏息於黑夫的刀斧之下,削尖了腦袋想加入新官府的不勝枚舉。

如此,黑夫也能放開手腳,開始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少府所轄鹽鐵等,乃國之大計,不可輕易更制,仍沿用舊制。”

國有企業動不得,甚至要加大扶持力度,但內部這些五花八門,又占人口,花費衆多的職門……

“是時候將這些歷史包袱,甩掉了!”

“少府改制,便從解放刑徒,開放苑囿開始!”

……

“驪山之徒,不論過去因何罪被拘爲刑徒,皆免其罪!”

“妻子父母爲官府奴婢者,一併赦免,不日使汝等團聚!”

正式的赦令下達後,已返回渭南駐紮的“無垢軍”歡呼陣陣,皆言:

“武忠侯果然守信!”

他們本就是故秦人,因爲犯了五花八門的罪過,而淪爲刑徒,家人也受株連入於隱官,從事少府轄下各業。

年輕體壯的人被挑了出來,組成馳刑士,較一般刑徒地位高,但仍不得自由:修完馳道,有阿房等着他們,阿房好不容易交付,驪山陵又必須在半年內完工……

刑徒的日子苦啊,也不乏有人試圖反抗,逃跑,但這可是關中腹地,統治最強大的地區,除了少數幸運者遁入山林爲盜外,大多數人都被抓了回來。

第一次鞭笞,第二次逃跑砍腳,第三次,則直接處死!

鞭子打在身上,血口慢慢結成痂又掉落,留下疤痕,臉上的墨字則永無消退之日。

無盡的苦難,無盡的勞作,彷彿沒有盡頭。

直到胡亥的朝廷轟然崩塌,直到武忠侯帶着北伐軍親至驪山阻止刑徒們的暴亂,並作出承諾,這才讓衆人的人生有了轉折點。

但這期盼已久的自由之後,得到自由的馳刑士們卻又陷入了迷茫。

“吾等往後,當去往何處?”

多年刑徒,家人也大多遭到株連,故鄉的田土房宅早已是別人的了,就算回去,衣食也沒了着落,更糟的是,秦地對於被刑之人,是極其歧視的,光憑他們臉上的墨字,哪怕爲人作庸保,只怕也無人敢要。

好在,武忠侯似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給得到自由的驪山刑徒們提供了去處:

“關中苑囿廣袤,不乏膏腴之地,馳刑士可往屯之!“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苑囿他們不陌生,上林之苑,在渭南橫跨三百里,佔地廣袤,其餘大小苑囿也有十多個,基本和附近的離宮別館配套,是秦朝皇室保留森林池沼,養殖禽獸場所。

建苑囿是爲了保護環境?別傻了,這年頭關中森林覆蓋率起碼還有百分之七八十,有的地區甚至高達九成,遠未達到水土流失的地步,就算使民耕作,他們也不可能將每一寸土地都開荒罷?非得在王畿邊上保留這麼大野地,單純是爲了皇室及貴族射獵遊樂之用。

秦又有《廄苑律》,嚴禁庶民擅入皇室禁苑,若有人不顧禁令進入漁獵,衛士可殺之!

剛開始時,關中到處是荒地,人少而地多,倒也沒什麼,但隨着人口滋生,當關中人口突破兩百萬大關時,當渭北、藍田的田地廬舍已經密密麻麻,再也無法安置新民時,渭南佔地數百里的苑囿,就有些礙眼了。

皇帝個人享樂的苑囿,與關中農業進一步發展,產生了矛盾,這時候該如何取捨?

始皇帝的選擇是保留苑囿,將急需田土的有功將士封到廣袤的遠方去……

胡亥時,更是是先苑而後農,據說大帝還親手持弩射殺過誤入苑囿的庶民。

現在黑夫掌權,是時候反過來了……

他在與張蒼商議後,下令道:“始皇帝時,嘗議欲大苑囿,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時有優旃曰:‘善,多縱禽獸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遂輟止。”

“如今六國餘孽禍亂關東,欲掃平之,自不能靠苑囿中的麋鹿仙鶴,只能是足兵、足食,故苑囿可廢,以其地立縣鄉,安置有功將士及獲釋刑徒屯田!”

此議自然在朝中引發了一些議論,更有某位頭鐵的楊御史反對說:“先帝之所以廣苑囿,是爲了讓秦人子弟靠射獵來修習武備,倘若廢苑囿而就農田,關中人去何處修習武藝呢?”

倒是剛從北地來,護送黑夫長子入咸陽的騎校尉羌華譏笑了這淺薄的認識:

“如今天下板蕩,多的是六國羣盜可供狩獵。就算往後天下大定,欲修習武備的子弟,也可去上郡、去北地、去廣袤天地裡歷練,何必在家門口射些狐狸、兔鼠,卻自以爲勇武?”

此議通過,黑夫讓少府頒佈了具體的安置方略:

“馳刑士開赴上林,秋時收五苑舊有之粟麥、草著、蔬菜、橡果、棗粟,自留口糧,其餘交付官府。”

“秋後立戶籍,分田土,人五十畝,並自造廬舍居住。”

“冬日時汝等家眷可由官府送往苑中團聚……”

八月初,此令在馳刑士中傳開後,皆大喜,更有有心人在衆人中傳播說:

“昔日秦昭王,寧可餓死百姓,也不開放苑囿。”

“就算始皇帝,也寧可保留苑囿,而驅有功將士遠赴邊塞受苦。”

“胡亥率衆狩獵,馳出苑區,以踐踏民田禾稼以爲樂,更射殺誤入苑囿之人。”

“唯今之武忠侯,開放苑囿與吾等耕作,立三縣,置萬戶,真秦六世未有之善政也!豈敢不感激之?”

這些話說得衆刑徒點頭稱是,在他們眼裡,武忠侯就是他們的解放者,打碎鐐銬之人,如今又授予衣食耕地,都感激不已,商量說:

“等在上林安頓下來後,吾等就在里閭中,給武忠侯,立個祠罷,以此告訴子弟,武忠侯之恩惠!”

……

而與此同時,隸屬於少府的“樂府”,也接到了張蒼下達的,一系列改制命令。

樂府是專門管理音樂的官署,因爲秦惡詩書,所以詩三百奏唱較少,只有一些古樸的旋律,在祭祀時演唱。平日裡的宮廷宴飲,反倒以近世一來那所謂的“鄭衛之音”以及邯鄲的流行樂曲爲多。

可現在,一切都變了。

武忠侯提倡節儉,過去的鄭衛之音,不準唱了,浩大舞陣,也不準跳了,轉而要求樂府創作的,是一系列新主題,新的風雅頌……

“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得十五國之歌,是爲風。”

“王畿貴人正聲雅樂,是爲雅。”

“宗廟祭祀舞曲歌辭,歌頌祖先功業,是爲頌。”

樂府被鼓勵,不能沉溺在《陽春》《白雪》裡,要多采《下里》《巴人》之曲,與民間接軌。

當然,現在去各地採風暫無條件,但可以去軍中採集嘛。北伐軍將士們喜聞樂見的南方、關中、巴蜀土風歌謠,民間小曲,將不太雅觀的部分稍微改造,讓它們變成像《北伐軍軍歌》那樣廣泛傳唱的歌曲。

與此同時,貴族雅樂將被淡化。

頌曲將不再是對秦歷代先祖先王的歌頌,對秦始皇帝本人的歌頌,而要變成歌頌大一統、歌頌北伐的正義性,歌頌武忠侯的新政策……

於是,曾按照高漸離彈奏的韻律,爲秦始皇帝作出《秦頌》的一位老樂官,看着武忠侯下達的一篇《頌》的要求,徹底傻了眼。

這首歌曲是命題作文,曲調旋律由樂府自由創作,但主題必須是……

“翻身刑徒……”

“把歌唱?”

……

PS:還是家裡舒服啊,睡了一整天……第二章在晚上。

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45章 背水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662章 梅鋗第646章 刀劍第650章 藥(下)第11章 自食其果第488章 農家第30章 第一第130章 軍醫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986章 出關(上)第85章 圍堵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602章 殺人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71章 黑雲壓城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944章 成都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89章 望夫第120章 屯長第57章 赤幘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73章 羊圈第582章 任將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750章 復生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317章 六王畢!第937章 好皇帝第304章 六百石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698章 雁南飛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820章 信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42章 故事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59章 天狗第669章 君道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592章 貓鼠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382章 郡尉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29章 父親第642章 法吏第551章 朕安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05章 你爹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94章 龍王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81章 掠賣第992章 大蟒第392章 牛羊課第750章 復生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7章 失期當斬?第398章 匈奴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86章 萬人敵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343章 滑稽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63章 大生產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20章 屯長第478章 法教
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45章 背水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662章 梅鋗第646章 刀劍第650章 藥(下)第11章 自食其果第488章 農家第30章 第一第130章 軍醫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986章 出關(上)第85章 圍堵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602章 殺人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71章 黑雲壓城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944章 成都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89章 望夫第120章 屯長第57章 赤幘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373章 羊圈第582章 任將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750章 復生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317章 六王畢!第937章 好皇帝第304章 六百石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698章 雁南飛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820章 信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42章 故事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59章 天狗第669章 君道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592章 貓鼠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382章 郡尉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429章 父親第642章 法吏第551章 朕安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605章 你爹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94章 龍王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81章 掠賣第992章 大蟒第392章 牛羊課第750章 復生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7章 失期當斬?第398章 匈奴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86章 萬人敵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343章 滑稽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63章 大生產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120章 屯長第478章 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