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

bookmark

這次會議就在陳佑的書廳內召開。

除了陳佑覺得自己在正堂主持會議有些尷尬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參會人員少。

三位副都承旨還在京外未趕回來,十名主事也只到了八位。

十三名樞密院官員,扣除原本的六位主事,七名官員中陳佑舉薦的只有一位,趙元昌安排了四人。

其中副都承旨端木業是成德節度判官,成德節度使馬青的親信。外間房主事鞠興達是從武德司調過來的,這是爲了整合情報力量。內吏房主事吳子雄原是錦官府衙一小吏,民兵房主事王敬深是荊南節度使李繼勳的部下。

陳佑在請示趙元昌之後,最終選擇讓梅鬆擔任內間房主事,這使得梅鬆成爲十主事中最年輕的一位,只能說朝中有人好升官。

最讓人意外的是孟文翰,本來陳佑都準備把他踢出去了,結果鄭志康推薦了他,最後被任命爲牧馬房主事。

然後就是令史等小吏,每個人都能找到點關係,陳佑爲了這些人的分配傷透腦筋。不過內間房和外間房各有一半人是武德使林盛保塞進來的,這是應有之意。

第一次會議,人員還沒滿,能說的就是各房儘快完成交接開始工作。這一次會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樹立以都承旨爲主的觀念,其餘的都是後話。

讓陳佑始料未及的是,樞密院舊四房新十房的交接,在有心人的推動下變成一團亂麻。正如前些日子楊邠對自己幕僚所說,樞密院改制成了亂局。

這一切自初七下午開始。

太祖下葬之後,山陵使的任務宣告結束,山陵使劉明按照規矩回府待詔,當天下午就上書辭相。

無須多想,似陳佑這等人都知道這是在爲罷樞密使楊邠做鋪墊。

果不其然,初八上午,制劉明去侍中、昭文館大學士,歸知河南。

緊接着,數名御史彈劾樞密使、山陵副使楊邠在山陵事畢之後沒有按制歸府待詔,而是自行視事樞府。

不需要楊邠親自站出來,就有手下官員爲其辯解稱:山陵使去職即可,無須山陵副使去職。

陳佑對這場爭鬥的態度是冷眼旁觀,專心看顧樞密院,然而事情還是找上門了。

初八下午,兵籍房主事卞朗稱病,原本按照陳佑的規劃有序進行交接的工作頓時陷入停滯。

“承旨,原來兵房、吏房的一干小吏現在一個個都跟失了魂一般。若真是不幹活也就罷了,偏偏還搶着幹,搶着錯,在這麼下去,樞密院就要亂了!”

初九上午,梅鬆在樞密院書廳向陳佑抱怨。

一起坐在書廳的,還有雜務房主事滕青。

滕青現在是樞密院的大管家,各房事務都需要他來協調。就因爲他原先是三不靠,此時樞密院出事了,也只能來找陳佑。

陳佑自從改制開始之後,一直待在樞密院不問它事,自然知道自昨天下午開始,樞密院諸事漸漸亂了起來。

他看得很清楚,卞朗一直是楊邠手中大將,用來鉗制魏仁浦、對抗匡國信。由於之前令史書令史等小吏沒有固定崗位,這讓卞朗得以插手兵房和吏房事務。

很不幸的事,由於這兩房,尤其是兵房事務繁多,不是經手人,根本不知道相關檔案文書存放在何處。

這一次卞朗稱病,他手裡籠絡的小吏也就指望不上了。就像梅鬆所說的,一個個搶着幹,搶着錯。

要不是陳佑一早就安排人員複查,緊張忙碌的樞府官吏很可能都發現不了這些錯誤。一旦沒發現的錯位被踢爆,下至經手小吏,上至陳佑這個都承旨,輕則被斥責,重則丟官。

於是各房主事不得不放緩速度,對任何一項檔案文書都一再覈對。而內吏房和民兵房,由於主事還沒到任,那些個小吏不敢擔責,工作直接就停滯下來。

然而這華夏大地,周國得其半,哪怕樞密院只管軍事,每日新增的文書也是異常之多。

各房對沒查到處置慣例的事務都不敢妄自決定,三位副都承旨也沒來,就全部堆到陳佑這裡來。僅僅半天時間,陳佑這邊就積壓了數百份文書。

陳佑揉揉眉頭,這樣下去不行。

雖然不知道楊邠爲什麼這麼幹,但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這樣繼續下去,自己被踢出樞密院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該怎麼做?

若只是一個縣,陳佑敢拼着讓工作停滯幾天,全力理清檔案、明晰職責。但現在負責全國事宜,尤其是這個國家還有許多半獨立的藩鎮,他不敢這麼做。

一想到這裡,陳佑不由一陣惱火:楊邠到底想幹什麼!

不管怎麼樣,身爲領導,不能慌。

深吸一口氣,看向正等着他說話的梅鬆、滕青兩人,十分平靜道:“東禾,通知所有主事、令史、書令史到正堂開會。”

“是。”滕青應下,起身快步離去。

待門重新關上,梅鬆又急切開口:“承旨!”

陳佑雙手搭在桌上,看着梅鬆道:“常青,你以爲楊樞密這麼幹是爲了什麼?”

“這......”梅鬆皺眉不已,沉吟一陣後才猶豫道:“承旨,可不可能卞朗此人已經背棄了楊相公,這麼做是他背後的人爲了打擊楊相公?”

乍然聽到這樣的猜測,陳佑眉頭一挑,示意梅鬆繼續說下去。

梅鬆嚥了口唾沫,繼續道:“楊相公執掌樞密院,哪怕承旨改制,也改變不了這樣的事實。既然這樣,樞密院出了大差錯,自然可以推到楊相公身上。”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雖然樞密院有事,楊邠要負責,但主持此事的陳佑也一定落不得好!

更重要的是,現在推動倒楊運動的是當今聖上趙元昌!

按照這個思路細想下去,若卞朗的行爲是官家身邊人支使的,是不是意味着陳佑被放棄了?

陳佑靠在椅背上,合上雙眼靜靜思考。

梅鬆雖心中焦急,卻也只能等待。

好一會兒,陳佑終於睜開眼,直接起身道:“走!先將面前的問題解決掉。此事過了,再談其它!”

聽了這話,梅鬆也只能按下心中憂慮,跟着陳佑一同朝正堂行去。

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
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