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

講臺下所有人都豎起耳朵直楞楞地看着陳佑,等着他繼續說,哪怕汪弘洋也不例外。

汪弘洋現在任書院祭酒不錯,但他依然是陳佑的幕僚,身爲幕僚,自然是越瞭解幕主的心思越好。

陳佑故意停下來掃視衆人,然後纔開口:“什麼樣的官員是好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看一個人是不是好官,只需要問三個問題。”

“第一,他做的事是不是爲了人民?”【1】

“第二,他有沒有得到人民支持與擁護?”

“第三,人民的生活有沒有因爲他而變得更好?”

三句話一出,有人迷茫,有人皺眉,有人目光炯炯。

陳佑頓了頓,接着道:“諸侯之寶有三:土地、人民、政事。我等爲官,就是協助官家治理這土地、這人民,處理這政事。古之封建,授民授疆土,今之爲官,治民治疆土,此乃政事。土地何用?使民耕之!概而言之,治民乃爲官之本。”

說到這裡,陳佑走動幾步,右手揚起猛然斬落:“若是民都治不好,你還當什麼官!”

這句話說完,陳佑停了下來,抿着嘴脣看着底下的一百多人。

安靜了好一會兒,有人舉起了右手。

原來是陳昭汶。

陳佑點點頭,朝他伸出手掌:“有什麼問題嗎?”

陳昭汶站起來,面色平靜地問道:“敢問山長,若有此等人,上體君心、下察民意,尤以仁政愛民爲要,然其人初爲官,爲吏員所欺,政令不出官衙,使民甚苦,此爲好官乎?壞官乎?”

陳佑笑了,笑得很燦爛:“坐吧。”

之後,他側身敲了敲桌子:“諸君!當你們有這樣的疑惑的時候,請回過頭去想一想那三個問題!能滿足前兩條的,我們能說他們想當好官,只有滿足第三條,才能說他是好官。”

說着,他停頓下來,收斂笑容,十分嚴肅地說道:“哪怕他是爲了斂財,但在斂財過程中卻讓治下人民越過越好,這樣的一個官員,在人民眼中也是好官!”

一片譁然!

立刻就有經學院的教員站起身來厲聲道:“山長此言大謬!貪官污吏便是貪官污吏,常做善事的貪官也還是貪官!好官便是好官,即便好心辦了壞事,依然是好官!兩者怎能混爲一談!”

另有一人附和道:“貪一錢者必貪千錢,貪千錢者必貪千金!千金何來?殘民、害民、賣民而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官貪則下官苦,下官貪則百姓苦。百姓苦,則上官何言好官?”

......

哪怕底下一片批判的聲音,陳佑依然十分認真地聽着,直到再也聽不到新鮮的內容時,才敲了敲桌子。

真理堂內慢慢安靜下來,只是之前站起來的那些教員生員依然不肯坐下,站在那裡看着陳佑,等待陳佑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陳佑對這種局面早有預料,當下不急不緩開口道:“在我回答大家的疑問之前,有一句話希望大家能記住。”

“爲官做人,論跡不論心!”

這句話說出口,他立刻就大聲道:“先說貪官好官論。說貪官是好官的前提是什麼?在斂財的過程中讓治下人民越過越好!有沒有這樣的貪官?我陳某人不知道!但只要一個官員能讓治下人民越過越好,陳某就承認他是一個好官!”

他大步走到講臺邊緣,雙手禁不住舞動。

“‘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古人尚知廉者未必可治民,治民者亦非廉者不可。今人何以不如古人哉?”

一通喝問,無人能答,有一部分原本站立的人悄悄地坐下了。

陳佑等了一陣,走回桌前,端起茶盞一口飲盡。

啪嗒一聲放下茶盞,他一揮手,接着道:“再說回一開始的問題,那個想做好官並且去實施,卻使民甚苦的官員,到底是不是個好官?”

“要我說,他不是一個好官!至少對他治下百姓來說不是一個好官!”

陳佑越說越有氣勢:“所謂聽其言觀其行,想得再完美,說得再好聽,也不如現實來得真實。百姓過得不好,你說得再漂亮,也沒人會認你!”

“譬如求醫,一爲良醫,管你富貴貧賤,非千金不治;一爲庸醫,貧家求醫常獲贈藥。若腹痛難忍、不知究竟,你是選擇良醫還是選擇庸醫?”

這裡的“庸”是“平常、普通”的意思。

靜了一陣,有一個微弱的聲音喊了一聲:“我選良醫!”

陳佑笑了,不等衆人回頭去尋是誰說的,提高音量道:“說回那官,他會不會變成好官,我不知你不知,要看他日後的作爲,論跡不論心,便是如此。爲官者,沒有好心辦壞事之說,所作所爲,在百姓看來,只有好和壞兩種,只要百姓過得不好,哪怕你心裡想得再好,那也是害民之官!”

站着的人更少了。

然而還是有人不贊同陳佑的說法:“山長此言卻是太過功利!敢問山長,譬如我爲縣令,令縣內降租,然地主不停,佃租如故,我爲害民之官乎?”【2】

“若只此一事,你非是好官。”陳佑毫不猶豫地答道,“然未害民,若是陳某,仍可讓你再試。再試不成,則你可爲‘老’而不可爲‘大夫’。你,可有疑惑?”

沉默一陣,那人垂頭拱手道:“無。”

說完,彎腰駝背地坐了下去。

陳佑掃視仍然站着的那幾個人,不等他們開口,便道:“治民,上者使民知,中者使民富,下者使民安。可有害民而使民安、民富、民知者?”

“未有。”那幾個站着的知道陳佑這是在問他們。

“若能使民富者,可謂良吏否?”

“可!”

“若其人貪財則何如?好色則何如?剛愎則何如?”

話音未落,立刻就有人反駁道:“貪者色者剛愎者何以使民富!”

陳佑不由暗歎一聲:得了,這是沒辦法交流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
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