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

bookmark

此時,當年以退爲進結果真的退了的鄭志康就坐在殿內,眼見着官家似乎想讓年老體衰的吳相公繼續操勞國事,本着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以及關愛同僚的樸素思想,他開口了。

“陛下,吳樞使高居廟堂聯絡中外,臣聞此次南征大勝皆賴樞使之功,便是往日有些小錯,有此大功也當重賞。”

鄭志康一臉誠懇地建議道:“不過正如陛下所言,功是功過是過,有功不能不賞,有過不能不罰。既然如此,臣以爲不若先罰後賞,罰宰相以正綱紀,賞罪臣以勵軍心。”

後一段話純粹是爲了膈應吳巒,真正起作用的是開頭那一句話。

聯絡中外,南征。

吳巒直接就黑了臉色,立刻高聲道:“南征能勝乃是陛下得天之佑,諸將皆乃陛下指揮,吾等豈能貪天之功以爲己力!”

然而已經遲了,趙元昌的眼神重又恢復冷淡。

他看着只差呼天搶地的吳巒,緩緩道:“吳卿功勞朕皆知曉,你不必自謙。”

吳巒愣了一下,隨即長揖:“臣,必以死報陛下!”

“朕不要你死。”趙元昌掃視殿內諸臣,“朕要的不是諸卿的命,朕要的是諸卿爲國盡忠,莫以私害公。”

沒留時間讓諸臣表忠心,他說完之後直接扭頭看向馮道:“太保以爲王卿、馮卿所言之事當如何處置?”

馮道沒有立刻回答,他垂首沉吟一番後纔開口:“回稟陛下,此事涉及文武衆多,或可遣一重臣持節宣慰覈查,有過則罰,無過則勉。”

趙元昌點點頭:“太保所言甚是。”

接着,他看向鄭志康:“不知鄭平章可願走這一遭?”

代天巡狩,累是累了些,但隱形權力可不小。

鄭志康立刻起身長揖:“臣遵旨!”

陳佑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知這應該也算是君臣之間的默契,想來鄭志康也是不想再在京城閒居下去,總得爲子孫後代鋪路。

此事議定,趙元昌纔看向吳巒,仿若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般道:“吳卿坐下罷。”

沒有提請辭或者罷免的事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了,吳巒要倒了。

議事結束已經差不多午時了,趙元昌留諸人在宮中用了午飯之後才把一干人等打發離開,而陳佑則被留了下來單獨問對。

天氣炎熱,君臣二人也沒心情出去閒逛,就坐在一間斗室之中,一邊喝着冰飲子,一邊執子對弈。

陳佑圍棋水平不高,而且他當初學得規則同現在通行的不太一樣。好在基本規則相同,而且這時候的規則遠比不上之後詳盡,學了一陣時間倒也熟記於胸。

得益於陳佑的棋力本來就不強,改變規則並沒有讓他水平降低多少。

一百五十多手之後,陳佑終於看出來自己已經輸了,嘆了一聲投子認負。

這時候他聽到對面趙元昌長嘆一聲笑道:“將明你這棋也太臭了些。”

陳佑無奈一笑:“是官家棋藝高超,臣所不能及。”

後一句是實話,趙元昌確實要比陳佑強,至於前一句,嗯,咱們換個話題。

各自撿起棋子丟進棋笥,然後互相交換。

兩人動作熟練,剛剛結束的不是第一局,換言之,陳佑已經輸了好幾盤了。

一直失敗的感覺並不好受,但趙元昌似乎很喜歡這種看着對手拼盡全力掙扎之後仍然失敗的感覺,於是陳佑只能陪着他繼續下去。

只不過確認陳佑棋藝是真的不行後,趙元昌放在棋盤上的心思就少了些。

“將明你可知道這次死了多少人?”

落下一枚白玉棋子,趙元昌開口問道。

陳佑原本正盯着棋枰思考,聽到問話,搖頭道:“四月份的時候聽說死了十多個。”

沒錯,兩個人談論的正是武學院的學生。

趙元昌輕笑一聲,吐出兩個數字:“五十三人,活了十三人。”

“啪嗒!”

正在落子的陳佑無意間使多了力氣,落子聲音大了許多。

趙元昌盯着棋局看了兩眼,隨手拈起一枚棋子落下:“蘇鳳羽和蔣樹已經上了請罪表,現在正在家裡等着呢。”

陳佑沉默一陣道:“蘇院長和蔣府率一直盡心盡力。”

“我知道。”趙元昌微微擺手,“這事不是你們的錯。”

他頓了頓,才接着道:“吳巒在針對武學院,我都知道。”

“聖明無過陛下。”陳佑輕輕恭維了一句。

“正好這次得了三州之地,我準備把活下來的這些人都安排到新得之縣去,將明以爲如何?”

陳佑略一思忖,帶着些徵詢地語氣道:“若是都在一處,似乎也不好吧?而且西北之地也需人,聽聞定難軍同朔方多有爭執,或許可召李彝殷入朝?”

李彝殷,定難軍節度使。

朝廷想要對外藩動手,最經典的操作就是召其入朝。

例如在原本歷史上的三十年後,宋太宗想要削平西藩,首先做的就是令李氏族人入京,只可惜當時跑了一個李繼遷沒重視,最終出了一個西夏國。

總而言之,有大義名分在手,除非定難軍擺明車馬要反,否則他就得老老實實入京。

但也不排除李彝殷認爲周國剛經歷一場大戰無力西顧,而陽奉陰違的可能性存在。

陳佑說完之後,就繼續盯着棋局沉思。

好一會兒,剛剛落下棋子,便聽趙元昌道:“朔方定難之爭由來已久,隨他們去吧,當下還是先理清中原。”

“嗯。”

“武學院,你還要繼續辦下去。”

趙元昌落下一子,陳佑一邊捏着棋子思考,一邊點頭應下。

這邊剛答應下來,就聽趙元昌又道:“不,不只是武學院。這一次動的人很多,我會叫文伯幫忙,你們二人整理出一個章程來,這次就沒必要偷偷摸摸避人耳目。”

這一次陳佑是真的驚了,他不由看向趙元昌:“這一次不是五十人只活下來十三人麼?官家的意思是?”

趙元昌微微點頭:“我看了他們的表現,活下來的這十多人,有幾個還不錯,接下來就看民政了。能有一兩個可以,也說明武學院是有作用的。”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
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