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

既然陳佑把話說得這麼開,皇甫楠也就不再扭捏,就這麼站着開口道:“某自然是支持秦王。只是不知秦王派司馬過來是個什麼打算。”

聽到這話,陳佑露出一絲笑容,隨即消失不見,正色道:“皇甫將軍想必知道官家近來聖躬不豫。”

“不錯。”

“可是將軍必然不知官家已經下令詔秦王回京。”

雖然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陳佑並沒有得知這個消息。更準確的說,此事除了趙鴻運,就只有趙元興和韋齊知道。

所以,陳佑現在是在睜着眼說瞎話。

但皇甫楠不知道啊!他以爲陳佑是通過秦王留下來的消息渠道得知的,當即就是精神一振:“果真如此?”

“千真萬確!”陳佑十分肯定地答了一聲。【1】

只是皇甫楠雖是武夫,但也不是愚笨之人,興奮了沒多久,立馬又皺眉問道:“既然如此,那司馬還來尋某是爲何?”

陳佑搖頭輕笑:“皇甫將軍莫非忘了,這開封府尹可是寧王啊!雖有官家旨意,但我們也得預防寧王拼死一擊,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說這番話時,陳佑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只差手上一柄鵝毛扇,就能唱一出空城計了。

偏偏聽了他這番話,皇甫楠還覺得有道理。

只見皇甫楠十分認真的點頭道:“我明白了,司馬是擔心寧王在秦王未至京城之前突然發難。”

見其如此配合,陳佑當即一拍掌道:“正是如此!”

說完這一茬,陳佑突然想到另一件事,當即問道:“不知皇甫將軍對長風軍能否完全掌控?”

重新扶起椅子坐下的皇甫楠聽到這個問題,卻是猶豫了一下才回答道:“司馬放心,一旦有事,某至少能拉出來四營人馬。”

只聽這話,就知他在軍中也不是一言九鼎的。

不過四營人馬也算夠了,只要他們能擋住平武軍就好。

想到這裡,陳佑又問道:“將軍可瞭解平武軍?”

皇甫楠微微皺眉,隨即道:“是侍衛步軍的那個平武軍吧?”

“正是。”

“平武軍真要算起來,不好不差。不過他們的都指揮使師勇和步軍桑副都虞候關係很好,兵器糧草什麼的都是最受照顧的幾個軍之一。”

聽到這裡,陳佑終於能夠確定,平武軍應該是寧王手裡僅有的軍事力量了!

只不過身處京師,這一個軍能發揮的作用比遠在江陵的那幾個軍還大。

就在陳佑同皇甫楠交談的時候,開封府尹、寧王趙元興正坐在書廳中和顏悅色地同平武軍的一個校尉談話。

說是談話,其實主要是趙元興在說。

昨天上午開封府衙役搜查通利、宣平兩坊,雖然發現了一處疑似陳佑居住過的房屋,可惜沒發現正主。

張昭當時找的關係七拐八繞,底下那些小吏也實在是查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也就只好作罷。

而且兩坊內都發生了同強人之間的戰鬥。

好的方面是開封府能用追剿強人的說法將此事糊弄過去,壞的方面就是那些衙役戰鬥力太差。不過是面對數人,就有三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撫卹錢糧着實出了不少。

經此一事,趙元興意識到自己得加強這些衙役的戰鬥力了,畢竟身爲開封府尹,他能直接依靠的就是開封府這些衙役。

有了這樣的想法,他也就顧不得再隱瞞自己和平武軍的聯繫,直接讓師勇給自己派幾個軍頭過來訓練衙役。

眼前這個校尉就是領頭的。

趙元興倒想好好展現一下自己禮賢下士的一面,可惜這校尉只知道唯唯諾諾。基本上趙元興說啥,他就是啥。

如此說了一炷香功夫,趙元興終於不耐煩了,無奈地揮揮手讓其下去。

過不多時,安排好這些軍士的周弘順邁步走進書廳,見趙元興一臉不虞,當即笑問道:“大尹可是惱怒這軍漢?”

趙元興無力嘆道:“好似木人!真真是粗人一個!”

聽他這麼說,周弘順臉上笑容更甚。

只是很快他就收斂笑容,正色道:“大尹需得知曉,那等軍漢不過有一股子力氣罷了,何能及我等讀書之人?這治天下,還得靠讀書人才是。”

他周弘順自己就是“讀書人”,話語間的傾向自不必說。

趙元興也點頭道:“廣安所言甚是,日後我也不必在這些粗人身上多費心思。”

見自己效忠的主公走到“正路”上來,周弘順那是發自內心的高興。不過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深談此事的時機,故而很快就轉過話頭。

這天下午散衙之後,張昭就將開封府訓練衙役的事情告知了陳佑。

不需要多說,陳佑立刻通知了盧府,同時也讓趙普聯繫江夏青、吳巒、童謠等人,一齊發動言官彈劾此事。

只能說趙元興這件事做得實在是太粗糙,被人拿住把柄之後就是一頓猛攻,一時間應接不暇,只能倉促應戰。

一直沒有好好養病,而是密切關注朝政的趙鴻運見朝中再次生亂,果斷出手,或貶或升,調動了不少人。

除此之外,還下詔冊封尚未滿週歲的四皇子趙元旺爲福王。

得到這個消息,陳佑果斷判斷趙鴻運這是在處理後事了,當即派人傳信給秦王,建議其立刻前往江陵,做好隨時入京的準備。

另一件事是荊王趙元盛聽說官家再次生病後請求回京的奏章再次被駁回,這證明荊王是徹底被排除在皇位候選人之外。

只不過秦王的奏章一時間還到不了京城,大家也無從判斷官家對秦王是個什麼態度,此時尚未站隊的一個個都是小心謹慎,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而江陵那邊,秦王帶着一衆人等早在十月十七日就到了夔州,在夔州待了六天,收到京中傳來的消息。

同一衆謀士幕僚稍稍商議,又在夔州巡視兩天之後,才離開夔州溯江而上。

走了沒多遠,他便離開船隊,帶着一衆親衛悄悄趕往江陵。

轉眼就到十一月一日,這天黎明之前似乎格外的黑。

卯時宮門開鎖,六位相公領着一衆人等至待漏院中等候朔日朝會開始。

只是還不等他們坐下,就有一個宦官一路小跑過來道:“諸位相公,官家召見!”

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
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