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

洛陽馮府,師徒二人正在閒談。

今早陳佑陛辭,下午就要離京前往京兆。

在陳佑調任之後,馮道被加授太傅,李明卿也卸下北面行營都部署的職事,不日歸京。

別誤會,這不是補償,只是爲了平衡。

若是記憶力不差的話,應該記得嘉定三年冬有一次京官考課。由於陳佑當時丟了職事,且御史臺一直彈劾他卻沒人被申斥,依附於他這邊的人就有些人心浮動,這一次考課只能說損失還在可承受範圍內。

當然其他人也沒好過,樞密使閻俊臣只保了自家核心人馬。劉承澤倒是爭了,可他是外鎮入京,手底下沒有能說得上話的人,雖有收穫,但也只是讓他這個集賢相稍微名實相符一點。

能和江夏青相比的就只有史館相王樸了,不管怎麼說,太祖實錄在他的任內修完,於是在考課開始之前,他加授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平章事。這樣一來,在趙元昌拉偏架的情況下,拿下了不少位置。

但有一點要注意,這些位置大部分都是趙元昌親自授意安排的人選,真正追隨王樸的並不多。不能統合的一盤散沙,有跟沒有差別不大,對王樸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因此,爲了平衡江夏青,馮道加官,李明卿歸京。

馮道現在基本上不參預政事,擡他是爲了給江夏青壓力:這朝堂上可是還有比你聲望更隆的人在。

李明卿歸京則是爲了抵消樞密使閻俊臣消極怠工的副作用,接手陳佑之前做到一半的改革試驗。

至於爲什麼不罷免閻俊臣,因爲他聽話。雖然他平時不願意發表意見,但只要趙元昌示意一下,他立刻就會做出符合趙元昌期望的表態。

但趙元昌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啊,所以閻俊臣大多數時候還是:江相公所言在理。

總之,樞密院三個副使,任意兩人合作至少能讓樞密院發出一個聲音。再加上政事堂的王樸,維持朝局平衡不算太難。

只要朝政平穩,趙元昌就有心力騰出手來開展外戰,比如說徵淮南。

“你去的京兆府,只要不發生叛亂,就不會有什麼事。”馮道身上披着毛毯,慢條斯理地道。

半隱退以來,他這個老人家是越來越怕冷了,仲春時節依然要披着薄毯。

“講學你就先停一停,我看吶,除了爲官心得,你也講不出什麼高深的東西來。直言做官,被彈劾結黨一點也不冤。”

陳佑低頭稱是,這一點他沒辦法反駁。

“你這次出去,就老老實實的,顯瑞退下去之前別想着回來的事情。京中有我,有顯瑞看着,不會出問題。就算出了問題,你擔心也沒用。”

聽到這話,陳佑苦笑一聲:“小子謹記。”

“嗯。”馮道繼續往下說,“到現在也沒說推行稅改的事情,你在京兆就別急着下手。你若願意聽我這個癡頑老子的話,做好三件事就行。”

陳佑態度恭敬道:“尊師之言不敢不聽。”

“這第一件事,撫卹民力,不發亂政。”

簡單來說就是別亂改規矩。

陳佑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道:“馮師放心。”

馮道打量着陳佑的臉色,見他是真心答應,這才頷首:“第二件事,就是提攜賢良。”

陳佑聽了,面色古怪:“馮師你才說我被彈劾結黨不冤,還讓我提攜他人?”

“你小子怎地如此蠢笨!”馮道瞪了一眼陳佑,擡手作勢要打,只是兩人離得雖不遠,卻也不是他擡手就能夠到的,氣哼哼地道:“過來!”

陳佑無奈,起身彎腰朝前一湊。

“啪!”

一巴掌拍在陳佑腦袋上:“你小子怎這般愚鈍!”

老小孩老小孩,別看陳佑外表不過二十多歲,但他對老年人的想法也有所感觸。不過生理因素是會影響心理狀態的,他現在偶爾會有一些惡趣味,但卻做不到馮道這般隨心所欲不逾矩。

嗯,馮道少年時品行敦厚,到了老年反而經常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來逗樂。

比如有一次他穿了一雙新靴子,別人問他花了多少錢,他擡起左腳說九百。那人正巧是個急性子的,回頭就罵小吏:爲什麼我的靴子花了一千八!等那人罵了一會,他才緩緩擡起右腳說:“此亦九百。”

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以致於有人彈劾他說:宰相如此,何以鎮服百僚。【1】

陳佑知道自家老師的性子,自然得配合着。

被馮道在頭上敲了一下後,陳佑重又坐回去,聽馮道繼續說。

“叫你舉薦賢良不是叫你結黨,你若是不懷私心,誰又能把你怎樣?”

不懷私心。

即便真的不懷私心,別人就會相信嗎?

反正陳佑不怎麼信。

“你別不當回事。”馮道一眼就看穿了陳佑的想法,“你以爲我的名聲怎麼來的?還不是靠的往日積攢下來的人情!”

這話是實話,馮道沒有自成一派的學說,又不是那等技藝精湛的技術官,能有這般聲望,就是因爲有人捧。

別人爲什麼要捧他?一是因爲他沒有什麼污點——如果刨除這時候人人都有的多朝爲臣的話;二是因爲受過他的恩惠,比如舉薦啥的。

被他舉薦的人,捧着他,除了能被視作不忘恩之外,還因爲馮道的聲望越高,就意味着被他舉薦的人越優秀,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陳佑明白這一點,不由連連點頭。

馮道這才接着說:“最後一件事,且不可貪污受賄!”

最後這話有些聲嚴色厲,陳佑心頭一凜,連忙答應:“喏!”

“行了,就這樣吧,你還有什麼想說的麼?”

陳佑沉吟一陣,他有很多話想說,但臨到頭了,卻說不出口來。

好一會兒,才起身長揖:“小子將遠行,還望尊師保重身體。”

馮道帶着嫌棄揮手道:“去罷!去罷!老夫身體好着呢,不要你作者小女兒姿態!”

陳佑再揖而起:“小子告退!”

說罷,見馮道沒出聲,他拱手彎腰退出房間。

而房間內的馮道目光一直看着他消失的門口,好一會兒才掖了掖被角,合上雙眼閉目養神。

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
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