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

bookmark

陳佑默然不語,好一段時間之後,他才答應下來:“行,你安排一個時間,把他們都叫上,就在書院裡見一面。”

即便心裡不太想過多接觸僧道,但爲了不節外生枝,他還是答應下來,只是選擇書院作爲見面地點——不管怎麼說,書院都算是他的主場,總會讓人略微心安。

九月是個多事的月份,九月二十日,京中來信,北燕都城陷落,燕帝徐徵西逃,契丹主耶律阮入幽州,改國號爲“大遼”。

是的,是“大遼”,不是“遼”。

不知道爲什麼,似乎北人都喜歡在國號前面加一個“大”字,比如當年在冊封石敬瑭爲晉國皇帝的時候,留下的記錄就是“冊敬瑭爲大晉皇帝”,原本歷史上劉崇也是被“冊爲大漢神武皇帝”。

不過,國書上按照它的來就行了,私下裡該叫契丹就叫契丹,該叫遼就叫遼,沒必要非加一個“大”字在前面。

汴京來的信中還說,現在朝堂之上在爭論,到底是趁機發兵北上同契丹,現在叫遼國,是同遼國瓜分北燕地盤,還是支持北燕擊退遼國。

前一個選擇會直面契丹騎兵,自唐末以來,契丹數次破關而入,現在就直面契丹,說實話沒多少人有信心,這也是大家選擇“先南後北”戰略的主要原因。

後一個選擇的話,則要擔着北燕支持不住的風險,一旦北燕崩潰,幽燕之地盡落入遼國手中,還不如現在就瓜分北燕呢!

陳佑不是很清楚兩個選擇的具體優劣對比,但頭腦中記着的“燕雲十六州”讓他傾向於第一個選擇。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收到信之後考慮良久,寫了三封信送入京中,這三封信分別是給馮道、李明卿,以及老鄉黃世俊。信中自然是訴說自己的想法,希望他們也能夠認同,然後在官家問詢的時候說出來。

利弊如何,大家都知道,陳佑簡單提了提沒有多講,他主要說了當初唐太宗北突厥的事蹟。

當初唐人面對突厥的感覺,就跟現在周人面對契丹一樣,當時突厥也是多次破關而入,甚至逼近長安,可想而知唐人面對突厥是何等大的壓力。

陳佑認爲,與其一味避讓,不如從現在開始就練兵。不說現在就能擊敗遼國,至少擺出拼命的架勢,令其不敢隨意欺辱本國,之後再以小戰練精兵,培養將領士兵的信心。

誠然有失敗的風險,但是除了認輸,世界上就不存在沒有風險的事情。

他把信寄出去之後就不再考慮這件事了,還是那句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樞政策他只能從邊邊角角影響,而沒法決定。

至於說上奏章,呵,趙元昌讓他來洛陽不是要聽他對北國事務的見解的,除非趙元昌遣人來問,否則他最好別主動插嘴,那是言官諍臣的活,不是他陳將明應該乾的。

二十日這一天,終於有商戶忍不住了,一聲高呼、揭竿而起。

別誤會,不是造反,而是在城外搭起竹棚作爲店鋪。

前面已經說了,現在的收稅方式還是十分原始的入城稅,因此,在有心人的提醒下,終於有人想到了這麼一個法子:我不入城總可以了吧!

一開始就只有那幾家脫離閻家體系的大戶名下商鋪搬出城外,稅曹還沒多大反應,陳佑也只是讓劉河查一查這些人是怎麼想到這個主意的。

那天同僧道的交流比較成功,尤其是道教這邊,用順暢來形容都不爲過。

洛陽這邊道觀總共也就四十來座,這一次來的就有十多位,代表其中近三十家宮觀。

本來道教主要是依靠富戶權貴供養,熱衷權勢的道士多,熱衷土地的道士少,田稅什麼的對道士們來說只是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

再加上各教派爲了各自祖師、神明的地位經常能打出狗腦子來,那些不聽話的宮觀真要是被陳佑掃清了,這些倖存下來的估計會高高興興地去接收遺產。

而和尚這邊,雖然也來了十多位,但這個比例就比不上道士了。而且來的這些基本上都是本就沒多少土地的寺廟,之所以過來主要是爲了避免被遷怒。

總而言之,河南府宗教界人士十分支持陳少尹清理寺廟宮觀田稅的舉措,陳少尹也對大家的積極配合持讚賞的態度。

正巧新任司法夏元德發現了一條挖出來能給自己帶來好名聲的線索,於是陳佑準備收網了。

二十二日,夏元德重新提審大雲寺妖僧;二十三日,長壽寺、開善寺被查出謀財害命;二十四日,法曹搜查波斯胡寺之時爆發戰鬥,多人受傷。

這個波斯胡寺,原本是景教的寺廟,不過經歷了會昌滅法和黃巢之亂,胡寺內的景教教士已經不再,表面上被改造成了一座佛寺,實際上被摩尼教控制着。

三十年前摩尼教纔在陳州造反,再加上這一次的事情,考慮到摩尼教有僞裝成佛教的傳統,原本不甚在意的林師德一面授意夏元德仔細搜查其餘佛寺,一面命令陳佑安排府兵協助。

陳佑正等着這個機會!

在他的幫助下,夏元德無往不利,一連破獲多處“摩尼教據點”。

鑑於府兵衙役在幾次衝突中有不少損失,陳佑建議林師德下令各寺廟解散僧兵,並安排府兵長期檢查,凡是拒絕解散的,一概以謀反論處。

解散僧兵其實不算什麼,但安排府兵長期檢查,就是那些寺廟所不能忍的了。再加上之間破獲的那些摩尼教據點絕大部分都是正宗的佛寺,一時間“民怨沸騰”,法曹和知府書廳每日裡少不了來遊說的人。

陳佑沒給他們妥協的機會,當即指示劉熙古安排親信爆出早已查好的幾家名寺大寺的陰私事,比如敬善寺、小林寺。

一系列的事情爆出之後,陳佑直接向法曹施壓,要求法曹嚴查到底。

到這時候,林師德也反應過來,便是再沉穩的人,被這麼戲耍也是有火氣的。

既然現在河南府已經亂了,那索性更亂一些。

得益於之前那幾家同田勝家接觸的大戶,在多日佈局之後,林師德反手掀起了河南府商戶抵制商稅的行動,給了陳佑重重一擊。

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
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