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

bookmark

“我沒那麼傻。”

說笑兩句,對着奇形怪狀的花燈點評幾句,眼見着盧雲華不提禁令的事,陳佑仔細想了想,還是主動開口了:“修改官員經商律令的事情……”

“今天先不談政事了,好麼?”

盧雲華將目光從眼前的燈樹上收回,扭頭看着陳佑,打斷了他的話。

陳佑愣了一下,他迴應着盧雲華的目光,輕聲答道:“好。”

上元節一過,首先是官家敕命宰相宋敏貞知樞密院事,之後焦繼勳和李繼勳並以本官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

隨後,中書頒行《審官符》,設立審官院,吏部尚書、參知政事趙普兼判審官院,主持審定京官官制。

按照規矩,設立新的機構、官職,都得皇帝發敕,不過兩府逾矩也不是這一回了,而且還有“審官院爲臨時差遣,官制定下便會裁撤”作爲藉口。太后沒意見、官家不反對,事情就這麼辦了下來。

樞密院六司是新設立的,人員職事清楚明晰,本次審定官制先從樞密院開始。

首先是樞密都承旨沒了,使、副使、同知往下直接就是六司司正,對標尚書六部,但品級定爲從三品。

司正下面是丞,相當於六部侍郎;再往下是諸案主事,幹得是六部郎中的活,但品級上和員外郎對等;然後是主簿,最低爲錄事。

以上這些,都是流內官,至於流外官,太過複雜,元可望等人還沒來得及整理。

審官院發出樞密院某司員額職事詳定表單,通報給該司及少府監;該司將名冊交給審官院,轉至吏部書寫告身等;少府根據員額職事鑄造官印和符契等物,送往吏部;吏部把新的官印、告身、符契交給該司,同時收回舊的官印等物銷燬。

這一套流程走完,大約需要兩到三天時間。

照理說六品以上職事都需要官家下敕,不過現在只不過是換一個名稱罷了,直接就宋敏貞和陳佑簽署命令,轉都堂下發吏部。

等樞密六司梳理完,就沒陳佑什麼事了,他做得最多的就是去書院講課。

當初講課的時候他還喜歡留題目讓聽課的學生寫,現在早就把這個愛好拋棄了。

主要原因是現在聽課寫作業想給他留下印象的人太多,留一次作業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批改,不值當。

這天陳佑講完課沒有在書院多留,直接坐着馬車返回洛陽城。

穿過一片荒地,道路兩旁出現了在田野裡忙碌的農夫。

看過去一片茫茫,叫人心生渺小之感。

周山書院旁邊已經慢慢有了一個小村落,但書院到洛陽城之間的這段路程還是太悽清了些。

要想熱鬧也容易,修一條官道經過這裡,然後再在離城半天路程的地方建一個驛館,就能變得熱鬧起來。

不過現有的官道都好些年沒整修過了,有些閒錢大多拿去疏浚河道。

去年秋天,汴河、五丈河、蔡河等水運之路沿途各州相繼上報治下河道需要疏浚。兩府考慮到今年可能要對定難軍用兵,當時稅賦還沒收齊,還不知道能有多少結餘,就暫且壓了下來。

一月底,戶部、太府寺、稅務監合計之後,認爲疏浚河流沒什麼問題。

兩府討論了好幾次,終於下定決心疏通河道。

於是在二月初二令丹、鄜、延、坊、同等州發丁夫疏浚洛河、清河,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河。

修汴河是爲了南方糧草能順利從水路運輸,修洛河、清河是爲了方便之後對定難軍的戰爭——以疏浚河道的名義徵發民夫,等戰爭打起來需要轉運糧草的時候可以直接用上。

至於五丈河、蔡河之類的,先等等吧,國家統一更重要。

對兩府來說,這次征討定難軍尤爲重要,如果能取得大勝,都不需要徹底平定定難軍,兩府就能向改變文官官制一樣改變武官官制。

其實不打這一仗也能改,但之後幾年兩府的最好選擇是消極避戰,免得出了敗仗導致兩府權威盡失。

考慮來考慮去,五位宰相商討良久,王樸又多次去信詢問巴寧泰,還是決定按照既定計劃,趁着徵嶺南大勝而歸的餘威征討定難軍。

一路上想着有的沒的,馬車就這麼軲轆軲轆地進了洛陽城。

不等他朝家裡去,一個牽着馬一路小跑的中年漢子攔住了隊伍。

這人穿着的是宰相親隨統一服飾,馬車前方護衛只是攔住這人詢問,倒沒太過警惕。

那人鬆開繮繩,在護衛的注視下來到馬車旁,迅速道:“王相公請陳相公速速趕往政事堂,延州急報!”

靜了一瞬,馬車內傳出陳佑的聲音:“去皇宮。”

來人連忙牽着自己的馬在前頭帶路。

當陳佑抵達政事堂小議事廳時,其餘四人都坐在裡面了。

他一進門,書令史立刻關上門出去。

坐下之後直接開口詢問:“延州出了什麼事?”

“白于山党項部族劫掠延州。”宋敏貞一邊說着,一邊把奏報遞給陳佑。

這是今天延州剛剛送來的。

陳佑翻開奏報。

怪不得這麼急着喊他回來議事。

党項喜玉部千餘人襲擊臨羌寨,破城劫掠而去。

臨羌寨是張錫等人用新式築城法築城的三處寨子之一,也是離白于山最近的一處。

張錫首先修的是土門寨,修好後石守信專門去瞅了瞅。

憑藉多年的行伍經驗,他能看出來,這種歪歪扭扭的奇特城牆,如果守軍兵力物資充足的話,的確比以前的普通城牆易於防守。

所以這次臨羌寨被突破,着實叫石守信吃驚不已,他一邊派人前往臨羌調查,一邊緊急上書詢問該如何做。

合上奏報,陳佑開口道:“說是白于山党項部族,我是不信後面沒有李彝殷的指示。”

“應該是察覺到了危險,這次叫人試探的。”王樸直接開口,“現在問題有兩個,臨羌寨是怎麼被快速攻破的,延州要如何應對這次襲擾。”

“照石守信的說法,我傾向於臨羌寨內有內間。”陳佑首先否認了是新城牆的緣故,“至於這次襲擾,以前是怎麼應對的,這次就照老樣子來。”

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
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