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

轉眼就到二十三了,總共也才一千套試卷,趙振宇等人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全部批改完。

此時幾人帶着五十三份答卷來到陳佑書廳。

趙振宇將試卷捧到陳佑桌上:“啓稟使君,這是此次預備錄取的考生試卷。”

張採石也將自己手裡的試卷放上去:“這是各科頭幾名的試卷以及排名。”

“坐吧。”陳佑招呼一聲,拿起排名表仔細查看。

排名是分科來的,經義科有二十人,策論科十六人,律法科只有七人,算術科有十人。

經義策論不太好評價,陳佑直接抽出算術科十人的試卷。

只有第一名答對所有算術題,其餘人等或多或少都有錯處。

不過讓陳佑心中略微滿意的是即便是第十名也足足答對了九道題。還不算太過分。

只是這十人,名字有些熟悉啊!

他擡頭看向算學院院長賈義:“賈院長,這裡面可有學院院生?”

賈義聽到這個問題,臉上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好叫使君知曉,這十人之中,足有七人是院生!”

陳佑點點頭,接下來只要安排好這十個人的職事,算學院的名聲就起來了。

一邊將試卷放到一旁,一邊道:“放榜之後,抽個空將算術科考卷、試卷張貼出來。”

“是!”賈義點頭應下,坐在一邊不再開口。

緊接着是律法科的試卷,同算術科一樣,律法科排名也是按照正確率來排的,正確率相同,再看統考判詞和兩首詩。

這也不容易出問題,陳佑只是隨便翻翻便放到一邊。

至於經義和策論,不出他所料,排名首重文采,其次是運氣——比如你的觀點是不是恰好和閱卷考官相同。

不過好在陳佑在這批試卷中看到了幾個眼熟的觀點,而且名次還都不算低。

這也是陳佑不着急完全改變科舉現狀的原因之一,畢竟歷朝依靠科舉選拔人才,也出了不少政治上有爲之人,證明這種考試內容,並不能攔住那些一小撮特別優秀的人。

至於有沒有偏科的天才被埋沒,十有八九是有的,陳佑要做的就是擴大科舉內容的包含範圍,儘量減少人才被埋沒的可能性。

但飯要一口一口的吃,長安城也不是一夜就建成的。

就像陳佑看到自己眼熟的幾個觀點後就不準備翻閱未錄取的試卷搜尋遺珠一般,既然現階段能起到足夠大的作用,就沒必要急着去挑戰既得利益者。

慢慢來,積攢到足夠的力量再說。

大概掃了掃這三十六份試卷,陳佑給一些人重新排了名次。

由於這次錄取的絕大部分都要留在錦官府,陳佑就耍了一個小心眼。

經義頭名選了文采最好的那一個,算是給趙元昌推薦了一個文學之士;而策論的頭名和第二名分別是一個文中似有諍諫之意的考生和一個稍微有些實幹之意的考生。

前兩個不是陳佑需要的,最後一個也不是陳佑最看好的,但文學、諍臣、做事之人,各推薦了一個,應該能讓趙元昌滿意。

有人可能會問了,你陳將明既然有私心,爲什麼不索性全部推薦那些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之人入京?

要知道,陳佑希望錦官府能有更多的人才、自己能網羅到有潛力的部署,最終的目的還是表現自己的能力、贏得更多的支持。

別的不說,就說全部都推薦那些文章寫得好的人入京,如果這三個都不堪大用,敗壞的是錦官府試的名聲,影響的是別人對陳佑辦事能力和識人眼光的判斷!

截留人才是行政機構的本能,但爲了截留人才而壞了機構當家人自己的前途,那就得不償失了。

將最終名單確定,陳佑放到桌子上用食指點了點:“就照這個來,午時之前張貼出去。”

“是。”

趙振宇從桌上拿過名單,躬身答應。

“嗯,另外,準備鄉飲酒禮。”陳佑說着說着頓住,考慮了一下時間才接着道:“就二十五那天中午。”

“喏!”幾人答應下來,告罪離開。

鄉飲酒禮自周便有,從唐時起是地方長官宴請當地將入京鄉貢的宴會,主要目的是爲了祝福鄉貢們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和未來的官人們拉一拉關係,表示一下自己禮賢下士的風範。

由於在宴會上會齊唱《鹿鳴》,鄉飲酒禮後來又被稱爲鹿鳴宴。

雖然錦官府這次不是送鄉貢上京考試,但畢竟是府試結束,辦一下這個鄉飲酒禮也正合適。

“多福!別看書了,走,咱們兩個出去轉轉!”

體態有些豐腴的高多福擡起頭來,看向自己的室友,無奈道:“嚴麻子你就不能消停一會嗎?再過幾天就是月考了,還不趕快複習!”

“哈!”臉上滿是麻子的嚴無病臉色誇張道:“複習?復個屁習!”

說着,上前幾步伸手勾住趙多福的脖子:“咱不都是對過答案了嘛,這次府試肯定能過!咱們啊,按照使君所說那就是該畢業了!腦殼子有毛病才複習月考!”

高多福一臉無奈,知道嚴無病說得有道理,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他可是知道官府有多黑,當年他父親手裡有一個鋪子,雖不是日進斗金,但也能支撐他進學讀書。然而之後硬是被縣衙主簿給下手黑掉了!

這一家人就這麼跌入谷底,好在家中還有幾畝薄田,高父放手快沒被趕盡殺絕,又借了些錢做一些小商小販的生意。

只可惜後來蜀國滅亡,一系列的動亂讓他家一直沒什麼起色。

得知陳使君開辦學院後,高多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入了算學院,之後又報名參加府試,希望能給藉此獲得一個向上的機會,擺脫目前困境。

也因此,他雖然對陳使君比較感激,但對官府裡面那些人可沒什麼好的印象。

尤其是在聽說過不少孟蜀時科舉舞弊事件之後,即便自我感覺考得不錯,對自己這個沒錢沒勢的窮人能考上的期望也不高。

“走吧!”嚴無病見高多福不再說話,便試圖拉他起身,“今天是曾三郎設宴,聽說他家新收了幾間鋪子,說不得就要招賬房先生!”

得!聽他嘴上說得好聽,原來對府試得中的期望也不是太高,反而想要靠上富戶當一個賬房。

這就是窮人的無奈了,如果沒有科舉或者科舉不公的話,他們將徹底失去晉身渠道。

而如果不是陳佑開了算學院,可能連進大戶人家當賬房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並肩而行,一邊說着對這次府試的猜測,一邊向經學院行去——那曾三郎正是經學院的院生。

走了沒多遠,突然看到一個院生從大門處跑進來:“放榜了!放榜了!”

放榜了!

嚴無病高多福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擡腳朝學院大門跑去。

曾三郎是誰?他家要招幾個賬房?

都這時候了,誰還在乎一個賬房先生的工作啊!

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
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