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

汪弘洋正在考慮該怎麼分配那些想要落籍的教員生員,卻傳來一陣敲門聲。

“進來。”

他喊了一聲,放下手中紙筆。

只聽得吱呀一聲,木門被推開,一箇中年文士走了進來:“不知祭酒叫我過來是爲何事?”

“坐下說話。”汪弘洋伸手示意,“我看明川你馬上要回鄉?”

來人原來是陳昭汶,他現在已經是經學院教授了,而且他本人對算學比較感興趣,又申請當了算學院的助教,一邊教一邊學。

這一次書院內突然在說返鄉的事情,倒讓他想起了自己初來之時的決定,故而雖不準備參加科舉,卻也想跟着一塊回蜀地。這次回家他準備把家人都遷過來,以後一邊在書院教書,一邊在書院學習新的知識,豈不妙哉?何苦去做那勞什子官吏!

這事沒什麼不好說的,聽到汪弘洋問,他就乾脆地點頭:“正是如此,此去蜀地,大概冬至前後能趕回來。這段時間無法盡職,還望祭酒見諒。”

“無妨。山長說了,像明川這樣熱愛書院的行爲是值得鼓勵的。”

汪弘洋找陳昭汶過來不是爲了閒聊的,大家都是書院人,沒必要試探來試探去,他直接就開口了:“書院已經決定,讓你擔任這次師生回鄉的負責人。”

陳昭汶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斟酌着開口道:“我只不過是一個讀了幾本書的教授,何德何能做這個負責人?還是選一個合適的人比較好,非是我過謙,實在是有自知之明,不能拿大家的生命來冒險。”

“這件事書院商討了很久,也詢問了山長的意見,就決定是你了。”汪弘洋擺擺手,“你別急着拒絕,選你不是其它原因,而是因爲你最合適。”

陳昭汶還要再說,卻被汪弘洋打斷:“我們也知道你只想當個教授,但如果我們這些人都去做官了,書院的事情還得落到你們頭上。我相信明川你的能力,山長也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們的信任。”

這話不容拒絕,陳昭汶嘴脣噏動,最終還是點頭道:“士爲知己者死,山長祭酒信重於昭汶,昭汶必不負二位之望。”

“哈哈!明川,我可不要你去死啊!我還指望你能在書院教書教到七老八十呢!”

汪弘洋笑着說出這話,叫一臉嚴肅的陳昭汶也不由露出笑容。

“嗯,就這樣吧,明川你先去找徐執事長,具體情況他會告訴你的。”

正事談妥,汪弘洋就逐客了。

大家都習慣了在書院裡直來直去地交流,畢竟在書院中隨時都會有辯論,想要委婉一點,別人只會故做聽不出來,然後噴你一臉狗血。

是以陳昭汶也不惱,有禮有節地告辭離開。

發解試的消息還沒等到,朝堂上發生了另一件事,只不過這件事只是文臣在爭論,是以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八月初三,有禮部員外郎上書稱周命上承隋唐,自樑以下皆是僭僞,故而當以唐、隋後裔爲二王后。

之後,關於二王三恪該立誰的問題,一干臣子,主要是三品以下的文臣,吵得不可開交。

上承兩代皇室後裔爲二王后,上承三代則爲三恪。

說重要吧,這些人包括後裔一般情況下做不了官,因爲他們是皇帝的賓客而不是臣子,只能被養着,一般情況下也沒人在乎他們。

說不重要吧,每一朝每一代都會設立,這關係到一個法理繼承的問題。

按理說周在晉後,以石晉、後唐爲二王正合適,而當初趙鴻運就是這麼做的,選了兩朝的旁系後裔立爲二王后。

但現在周國漸漸有席捲天下之勢,這些原本不會有多少人關注的問題就又被翻出來了,所爲的,七八成是想複製董成林或者聞克的經歷,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政治投機客。

一開始,上至趙元昌,下至各部尚書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任由官員吵,最後看誰吵得聲音大,說得有道理,就按照誰說的來就是了。

法理歸法理,說到最後還是要看實力,實力足夠,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能輕輕巧巧地解決掉。

中秋之前,詔令各州縣發解試,各地解額沒有限制,但若某一地所解之人成績太差,當地正貳官就會被罷黜。

在此之前,書院師生落籍的事情堪堪解決。詔令發出之後,陳昭汶也帶着一個車隊出發前往蜀地。他們不是單獨上路,陳佑利用自己的特權開了一份允許借調沿途衙役護衛的公驗,而且還特意讓開拓了商路的鐘家安排一支商隊和他們同行。對於書院這些人,陳佑是真的上心。

中秋前後,朝堂重臣所關注的事情其實是同知樞密院事、判講武堂的陳佑與三司、兵部、戶部、軍器監等部門的爭權與扯皮。

陳佑想要建立一個後勤部門,必然會影響到三司等部門。

後勤概念的提出,有助於樞密院權力的擴大,但被它侵奪權力的部門多歸屬在政事堂之下,是以兩府重臣這段時間一直在吵這件事,期間合縱連橫利益交換讓人眼花繚亂。

就在大家爭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那些爭論二王三恪的低品官員鬧出了一件大事——有那等不知是愚蠢還是不知死活的人竟然大肆宣揚之所以不能以石晉爲二王后之一,是因爲周太祖登基的時候晉帝還在位,周國乃是通過武力叛亂,而非是通過禪位從石晉手裡得來的江山。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趙元昌的授意下,江夏青直接把那蠢人貶到南蜀某羈縻縣。

然而還是遲了,趙元昌即位之後對文人甚是優待,而且外界雖然不平穩,但內部少有影響數州的叛亂,叫這些文人有些忘乎所以了。

這個言論出來之後,很快就傳播開來,無數奏章遞到政事堂,甚至還有不少人聲援那個蠢人,稱官家不該行因言論罪之舉,以免阻塞言路。

“德儉,你這個御史中丞完全沒起到作用啊!”

陳佑和胡承約這是在趙普宅中。

趙普髮妻亡故,他雖然心中悲楚,但也知道逝者已矣的道理。於是趁着這個機會將從前在趙元昌幕中關係較好的幾人叫來,準備商議一下如何應對眼下的亂象。

陳佑、胡承約來得較早,寬慰趙普一番之後就被請到了後宅書房,而趙普則帶着他那年幼失恃的長子在前面迎來送往答謝祭拜之人。

聽陳佑這麼說,胡承約無奈搖頭:“誰能料到這件小事會成現在這副模樣!而且有宋大夫在,你問問趙則平,我的話在憲臺裡面有幾個人聽。”

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
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