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

“我會找時間安排大王接見那些大戶。不過不可能全都見一遍,尚同你想個法子出來,讓他們爭一爭。”

陳佑一句話將此事定下來。

說完他看了一眼龐中和,卻是想到了對大戶寬鬆沒問題,可千萬不能讓那些人把稅賦轉移到佃戶身上去。

名聲這東西積攢十分困難,敗壞起來卻容易得很,陳佑現在對這方面比較仔細。

他原本是準備提醒一下龐中和的,不過既然龐中和已經能提出自己的想法,那就讓他去做做看,自己這邊先記下來就是。

升起這個想法,陳佑低頭看了眼手中紙張,又想起一件事:需要讓人研究製作鉛筆了,不然記東西不方便。

陳佑收斂思緒,繼續道:“我之前看廬州的文書,各類案件卷宗異常之少,着實有些不正常。平遠你整頓好功曹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查法曹。我同白司法也算相識,你不必擔心他不配合。”

白司法,名爲白軒朗,就是鎮海節度使白崇文的那個兒子,現在是大都督府法曹參軍事。

順帶說一句,崔翰就是通過他介紹到鎮海軍的。原本白崇文把兒子送到洛陽,其實是狠下心來讓自己兒子去做質子,只是沒想到轉眼就被派回淮南。

汪弘洋聽了陳佑的吩咐,沒有立馬答應下來,而是出聲問道:“敢問大帥,在此事上我等該如何處理那些大戶?”

他也明白,廬州案件少,不是因爲這裡多麼清明,而是涉及到大戶的事都不會拿到官面上來處理,自然也就不會留下卷宗。

要嚴查法曹,不可避免地就會和大戶起衝突。可是剛剛纔決定對待大戶稍微寬鬆一些,以免引起過激反應,現在又要嚴查法曹,這樣真的好麼?

“公平公正公開。”陳佑早有定計,“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以前的事情咱們不管,但是從現在開始,刑獄事都按照刑律來,這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全交給法曹麼?”

“不是有州學縣學嗎,讓他們帶學生下去宣講。這件事尚同你來負責。”

關於大戶,也就是法與稅了。至於土地兼併,陳佑沒有現在就動手的打算,怎麼也得等到他自己中樞秉政纔會着手處理。

“若是有其它問題,日後再告訴我,現在來說說最後一件事。”陳佑看着手上的紙張,“宋國,用間和反間。明天我會召見鞠興達,該安排的任務就得安排下去了。”

鞠興達,原先是樞密院外間房主事,淮南之戰時主持招降白崇文,現在調任淮南道觀風使,協助陳佑處理宋國間諜事務。

龐中和前幾兩年在邊軍,對此有較大的發言權:“回稟大帥,我以爲反間不若用間。廬州舊屬宋國,此處官民多同宋國有舊。若是禁止往來則不合人情,不禁往來又不知細作何在。既然如此,我等只需要安插細作至宋國軍州,當可探得廬州何人爲間。”

至於安插過去的細作能成功探查到對面間諜的可能性有多大,龐中和沒有說。實際上他也沒去算過,他只是負責提出計劃,只要有實現的可能就行,而計劃該怎麼完成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龐中和說完,衆人皆沉默。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

這段話傳承至今,只要讀過一些兵書的,都會知道。現在乃是亂世,陳佑常出鎮於外,身邊這些幕僚只要有條件就都會學習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每個人都知道間諜的重要性。

但是,大家都知道該這麼做,可具體要有什麼手段,他們還真的不知道,即便是見識頗多的陳佑,也只瞭解一些表面的東西。

沉默一陣,汪弘洋說話了:“不知大帥是有意宋國中樞,還是隻爲宋國邊地?”

“我意欲聯絡吳越和漢國,爭取一戰平宋。”

陳佑說完這句話,汪弘洋立刻道:“既如此,必要聯絡宋國中樞重臣。宋人如何,吾等皆不知,不過揚帥昔日曾爲宋國權臣,當同宋國朝臣有聯絡。大帥若欲行間,可着其協助。”

藉助白崇文,陳佑也冒出過這個想法,只是他有些疑慮:“用間之事叫白江都知道,恐是不妥。”

間諜這種事情,向來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若是求助白崇文,只要他手下幕僚根據得到的消息一分析,十之八九能找出陳佑派到宋國去的細作間諜。

不是陳佑不相信他,而是最好不要去考驗兩人之間的信任,真出了意外就怎麼都說不清了。

這時候,彭盛祖插話道:“既然如此,何不兵分兩路?官家總歸是叫大帥負責此事,不若就讓揚帥獨自聯絡宋國朝臣。大帥這邊或從旁策應,或專心吳越南漢。僕以爲只要能過江,掃平宋國不是什麼難事。”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陳佑當即頷首:“便如光耀所言。”

說完,他將手中紙張折了兩折放到桌上,笑着道:“時間也不早了,留在這吃過晚飯再走吧。”

初二,陳佑見到了鞠興達。

兩人可以算得上是老上司與老部下的關係,曾經外間房就歸屬在陳佑的領導下。現在雖然一個離開了樞密院,一個高升離開了外間房,但因爲皇帝的命令,老部下又到了老領導手下。

陳佑對間諜事務十分重視,所以他在州衙書廳接見鞠興達的時候,書廳周圍十步範圍內禁止入內,至於看守書廳的,都是劉河手下那些專門負責情報的人。

即便離開了樞密院,陳佑對樞密院的諜報機關依然是賊心不死,總想着插一腳進去。

“聽說勸降寧郡王當初是立峰你一手操持的?”

坐下之後,陳佑用十分溫和熟稔的語氣說出這句話。

可惜鞠興達並沒有貼上來,一臉公事公辦的冷淡:“都是節使之前打下的底子好,下官纔能有機會成功。”

陳佑對他這種態度不以爲意,仍是笑道:“那也是你有能力,就算是有機會,也不是誰都能抓得住的。這次官家叫你負責對宋國用間,立峰你知道我是纔來淮南,什麼事都不知道,可有什麼要教我的?”

“下官不敢。不過的確有事要告知節使。”

鞠興達拱手一禮,然後道:“宋國同我隔江而望的有江都府、寧國節度、池州、潤州、江陰軍等五地。因之去年多遣探馬細作自潤州渡江,此地多有心向王師者,故而安排細作多以潤州爲掩護。若是渡江,自潤州江陰一線最易。”【1】

聽到這話,陳佑皺眉不已:“池州江州難道無人?”

“好叫節使知曉,非是無人,只是傳遞消息尚可,協助大軍渡江着實爲難。”

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
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