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演習(下)

遼東本就地廣人稀,再加上整個演習區域內沒有一座城池,使得演習範圍內方圓幾百裡內都無人煙,外部環境非常有利於騎兵部隊穿插奔襲。

但參與演習的能臣、王翔二人根本不敢有一絲大意,爲了增加騎兵長途奔襲的難度,事先校尉府已在演習區域內佈置了大量斥候,甚至有當地府兵、民兵配合斥候搜索騎兵的蹤跡。

因此,對參演的騎兵來說,要想瞞過‘敵方’順利抵達西安平並不太容易。

演習一開始,能臣、王翔就帶着六千廂軍騎兵消失在荒野之中。任何人也不知道他們詳細的行動路線,只知道他們的目的地在西安平。

鑑於古代通訊條件落後,衛朔並未妄想掌握參演騎兵的一舉一動,他只給參演騎兵下達了任務,並不關心完成任務的過程。

當王翔、能臣帶着騎兵離去之後,衛朔就帶着大批幕僚沿着東西大動脈前往西安平,整個演習指揮部也將隨之遷往西安平,接下來的演習將在遼南舉行。

……

距離演習開始已過去了兩天時間,此時王翔、能臣帶着騎兵來到了一處隱秘的無名山谷內,二人打算在此地短暫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商議一下對策。

“能臣,我們的任務不輕鬆啊!沿途不但有大量斥候巡查,各地還有部分府兵、民兵配合圍剿,真要想神不知鬼不覺的進抵西安平不容易啊!校尉大人真是爲難爲人。”

“王翔,你有什麼辦法可讓我們躲開那些斥候的注意?”

能臣自知本身不擅長出謀劃策,就擡頭望向了搭檔王翔。王翔自徐州起就跟隨衛朔,能從底層士兵一步步爬升到廂軍指揮使的高位,不僅僅靠着衛朔對他的信任,更多是依靠他自身的努力和本領。

“要想完全避開斥候的眼線恐怕不太容易啊,遼東斥候有多厲害你又不是不知道?主公早就有將斥候單獨另建一軍並設立斥候司意願,只因遼東初穩主公又一直忙於軍政事務纔沒有時間來將這個念頭付諸實際。”

“我當然知道遼東斥候有多厲害,只是沒想到他們對自己人也下手這麼狠!”

能臣一提起斥候就恨得牙根直癢癢,演習剛開始的兩天裡。他和麾下騎兵爲了不被斥候發現,就只能選擇偏僻小道行走,中間不知吃了多少苦。

“主公不是說了嗎?演習,當然要越認真越好!斥候如同發瘋了一樣瘋狂在尋找我們的蹤跡。短時間內我們或許不用擔心被他們發現,可時間一長就麻煩了。六千騎兵聚集在一起,就算再掩跡藏行也不可能憑空消失掉,既然早晚要被發現我們還不如主動一些。”

“主動一些?”

“對,我們可以將六千大軍分成一明一暗兩股力量。由我們分別統領,一人負責吸引斥候的注意力,而另一人則帶着主力尋找機會前往西安平。”

……

在王翔、能臣二人爲如何避開‘敵軍’耳目而絞盡腦汁的時候,衛朔一行則正享受着旅途中的旖旎風光。冬天裡的遼東不但寒冷,同樣也迷人,入眼處是白皚皚的世界,衛朔穿着厚厚的裘衣在衆人的簇擁下沿着馬路朝西安平進發。

“在如此寒冷天氣下,也不知參加演習的騎兵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迂迴到位?”

魯昌不顧嚴寒挑起窗簾,從馬車裡探出腦袋湊到衛朔身邊,他畢竟是個文人可不敢像衛朔他們那樣在冬天騎着大馬遛彎兒。

“就算不考慮天氣條件。在十天之內奔襲近一百二十公里,且不被沿途斥候發覺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更何況他們還要遭遇嚴寒天氣的考驗,沿途斥候、府兵的攔截和搜索,就更加不容易了。”

“那主公爲何制定如此嚴苛的演習計劃?”

“還不是爲了考驗將士們在極端條件下的應變能力嗎?說實話我不怎麼關心演習的最終結果,無論哪方獲勝都一樣,關鍵是衆將士要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主公深謀遠慮,我等不及呀!”

……

事情正如衛朔預料的那樣,最終能臣、王翔二人也沒能順利迂迴到西安平,在距離目標還有二十公里的情況下被府兵、民兵給擋住了前進道路。儘管騎兵失敗了,卻也收穫了太多經驗教訓。

在西安平內。衛朔見到了垂頭喪氣的王翔、能臣二人,開口安慰道:“二位不必爲此而感到沮喪,校尉府舉行演習的目的不是爲了爭強奪勝,而是爲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你們回去後。與騎軍司一道,好好總結演習中的得失。”

“諾!”

隨着將演習場所南移,騎兵、步兵相繼演練完各自戰術,冬季軍事演習計劃逐漸接近尾聲,只剩下陌刀對決騎兵的這場重頭戲還未進行。在遼東軍內,很多人都在期待着這場巔峰對決。

演習開始前。壓力最大的莫過於速丸與劉遐二人了,一個在秋獵中剛剛經歷過騎兵‘慘敗’的噩耗,誓要在這場比試中爲騎兵贏得應有的榮譽;另一個自接任時就得到了來自遼東上下最大的支持和援助,今天就是檢驗成果的一天,劉遐自是不願讓人當成沒用的廢物。

除了這兩人之外,其實衛朔也非常緊張,他一直把陌刀當成騎兵的剋星,可在戰場上真正有多少效果他也不知曉,此次演習就成了他近距離驗證某些想法的機會。

在校場上,劉遐與麾下陌刀隊頂着寒風手持陌刀列成陣勢,接下來他們將面臨三千騎兵的衝擊,如果不能正面擊敗對方,遼東耗費巨資打造的陌刀隊就會成爲一個笑話。

當然了,演習中自然不會有‘自相殘殺’的悲劇發生,爲了實現既檢驗部隊戰鬥力又避免傷亡出現,參軍司上下可是想了太多的辦法。

演習一開始,劉遐要帶着陌刀手正面親自感受一下來自騎兵的衝擊,騎兵自然不會真的撞上陌刀陣,可仍然有不少陌刀手在騎兵發起衝鋒時發自心底感到一陣戰慄,甚至有的陌刀手感到手軟腳乏,渾身提不起力氣。

幸虧這不是戰場,不然真有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缺陷。當衛朔聽說這件事後也沒怎麼怪罪劉遐,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戰士,新軍士兵需要一步步成長才能成爲成熟的老兵。陌刀手固然都是驍果之士,可也不敢說面對騎兵衝鋒時而不膽怯。

在接下來的演習中,陌刀隊依靠弓弩兵的協助,非常輕鬆地擊敗了騎兵部隊。儘管沒能真正看到騎兵與陌刀對決的場景,可大多數還是從側面感受到了陌刀的威力。

演習後,根據參軍司的估計,一千陌刀手如果在相應數量的弓弩兵配合下,足以正面擊敗數倍於己的騎兵。

看到參軍司給出的總結,衛朔十分高興,陌刀隊果然沒有浪費他耗費的錢財和心血,終於可以承擔起重任了,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幽州之戰定會有陌刀隊的身影。

持續近半個月的軍事演習終於結束了,隨後衛朔與校尉府衆人又連續召開幾次總結會議,纔算是忙完了所有軍務。等衛朔閒下來之後,他才發現原來又到了快過年的時候。

由於遼東在過去的一年裡沒有發生任何動亂,並且隨着賦稅降低百姓的生活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今年的春節將比以往都要熱鬧。

另外,因爲衛朔不方便回嶗山過年,今年打算將嶗山的張大叔他們都接到遼東來過年。(。)

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3章 商議退敵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475章 國葬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85章 嘿!羅馬!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3章 安撫流民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
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211章 西征廣寧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3章 商議退敵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52章 河北邵續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215章 武備學堂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256章 淮南羣豪第62章 裴盾又回來了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187章 祖約野心初膨脹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475章 國葬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53章 商議退敵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11章 再進縣城!第385章 嘿!羅馬!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3章 安撫流民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206章 主公,您違律了!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567章 夔安投江東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