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拓跋內亂

?轉涼的秋風中,自永嘉以來,幽州百姓總算迎來了近十年來的第一次大豐收,農田裡到處是忙碌的身影。而官府除了指導各地農戶完成秋收外,還將負責徵收農稅。

由於衛朔廢除了各種苛捐雜稅,治下農戶只需按照十五稅一的原則繳納一定的農稅,此舉大大減輕了自耕農的負擔。而且無論寒門庶族又或者世家豪族,都必須按照此原則繳納農稅,而且爲了抑制土地兼併,衛朔又向大地主徵收了土地累進稅。

經過這一番改造,再加上衛朔細化了商稅徵收的規則,使得遼東財政收入並未因減少某些稅源而導致財政收入降低。相反因爲擴大了徵收對象,以及海外貿易的擴張,使得遼東財政收復大副增多。

就在衛朔忙着指導各地秋收時,突然接到了莫含自盛樂傳來的密信。信中莫含以相當急切的語氣告之衛朔說,拓跋部落即將爆發內亂,讓他早日做好準備。

原來在莫含、遼東有意無意的挑撥下,拓跋六修與拓跋猗盧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前段時間拓跋猗盧在莫含的建議下,以拓跋比延管理代縣榷場有功爲由,將自己的輦乘賞賜給其使用,並且還強迫拓跋六修當衆向拓跋比延施禮,企圖以此定下名分。

拓跋六修當衆翻臉,不顧拓跋猗盧的威脅,帶着自己護衛揚長而去返回了新平城。自此之後,父子二人形同陌路,拓跋猗盧多次召拓跋六修到盛樂,卻被拓跋六修以各種藉口拒絕,不僅如此他還在新平整頓兵馬,打算以武力奪取大單于之位。

……

深夜,長城腳下的盛樂城寂靜無聲,遠處不時傳來幾聲牛羊馬的嘶鳴之聲,縈繞在空曠無風的草原上空,久久不曾消散。

城內的鮮卑人早已安然睡去。然誰都沒料到,今夜草原邊上這座明珠城市,將遭受一場空前的劫難。鮮紅的血液很快就會染紅整座城市,多年以後的鮮卑人在回想起今夜發生的一切時。才知道鮮卑人的命運從這一刻起就發生了改變。

拓跋六修望着黑漆漆的夜晚沉默不語,周圍圍着一羣彪悍的鮮卑勇士。在興奮、激動之餘,拓跋六修還有小小的擔憂,一種對未來命運的擔心。自從定下了武力奪取大位的策略後,最近一個月裡他沒有一天能睡個安穩覺。每次到了半夜就會被噩夢給驚醒。

饒是作爲拓跋部落的右賢王,拓跋六修也算是見慣了大風大浪,可真到了政變發生那一刻,他才曉得發動叛亂絕不是簡單的一件事。

不過,走到今天這一步拓跋六修已沒了回頭路,且不說日後拓跋比延繼位定不會讓他好過,就是如今看來他父親拓跋猗盧怕也不會讓他安穩過活。

想到這兒拓跋六修用手使勁握握刀把,彷彿從戰刀上汲取到了無窮的力量,就連他的身子也不由自主的戰慄起來。

“都準備好了嗎?”

“啓稟右賢王,一萬騎兵已潛伏到盛樂城三十里外。只需右賢王一聲令下,半個時辰內就能殺到盛樂!”

“好,通知大家立即出發!”

拓跋六修眼中射出一道精光,翻身上馬領着本部一萬騎兵悄無聲息地向盛樂城駛去。

“駕!”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草原上空的寧靜。原本漆黑寂靜的草原上,出現了黑壓壓一片彪悍騎兵,一陣陣雜亂的馬蹄聲,夾帶着刀槍兵劍的碰撞聲傳來,讓靜謐的草原一下子嘈雜起來。

在距離盛樂城不到五里的地方,騎兵打滅了火把。一萬人和同樣數量的駿馬竟然沒有發出一絲聲響,走近了就會發現原來馬嘴裡全都綁着布條。

一萬名騎突然來到盛樂城下,本來還寂靜無語的城市,突然傳來陣陣駭人的吶喊聲:“有……有人偷襲。有敵軍來襲擊,快……快通知大單于。”

盛樂遭遇襲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拓跋猗盧的大帳內,他穿着單衣,右手提着寶劍,滿臉憤怒質問前來報訊的護衛:“說,到底是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偷襲我拓跋部落?難道他們不怕我拓跋部落報復嗎?”

“大單于。盛樂城外突然出現不少騎兵部隊,他們見人就砍就殺,如今正朝着這裡殺來,請大單于趕緊撤離!”護衛急急地向拓跋猗盧稟報事情的經過。

此時拓跋猗盧還沒意識到是他兒子要造他的反,以爲只是普通的叛亂,故他大手一揮拒絕了護衛的提議,不以爲意道:“區區叛亂,有何可懼?本單于要親自將這羣叛逆誅殺殆盡,如此方可泄我心中之恨。”

拓跋猗盧穿上鎧甲拿着武器,領着一幫親衛走了出來,直到走到大街上他才發現整個盛樂城早就亂成了一鍋粥,盛樂城內外早已是火把如林,人影憧憧,鎧甲與兵器金屬相擊聲,馬的嘶鳴聲,鮮卑人的慘叫聲,各種聲音聲聲入耳。

看到大單于出來,一些守軍自動向他身邊靠攏過來,不到一會兒功夫就聚集了近千人。接着拓跋猗盧帶人朝着喊殺聲最激烈的地方衝去。

他邊走邊詢問道,“拓跋比延呢?他在哪兒?搞清楚是誰發動的叛亂了嗎?”

“拓跋少主已不見了蹤影,至於叛亂者是……是……”

“嗯?!到底是誰?快說!”

“是……是右賢王!”

“什麼!拓跋六修你個逆子!老子要把你抓起來碎屍萬段!”

拓跋猗盧一聽說是自己兒子在造他的反,頓時怒了。他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大兒子,這下子更是將對方恨到骨子裡了。

就在離拓跋猗盧不遠的地方,拓跋六修正指揮着精銳大肆屠戮着自己的族人,一批批的鮮卑人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拓跋六修舉目望去,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羣不下千人的騎兵正朝自己殺來。

而走在前面的一個人正是他一直恨得牙根癢癢的親生父親,雖然一開始他恨不得殺了對方,但當他真正面對自己父親時,拓跋六修心裡還是有點猶豫。

這邊拓跋猗盧也發現了正領兵廝殺的大兒子,剛一照面他就迫不及待的大罵起來,“你這個逆子!還不快下馬受縛,難道你真要弒父不成?”

拓跋猗盧這一罵,頓時讓某些人臉色突變起來,眼前的局勢可是拓跋六修佔據着主動,若拓跋猗盧說些軟話說不定還能留下一命,可他卻在此關鍵時刻說這樣的話只能進一步激怒拓跋六修,將其逼得鋌而走險。

果然聽了拓跋猗盧的話,拓跋六修臉頰一陣抽搐,眼中突然露出一絲瘋狂之色,只見他沉默片刻之後,突然大喝一聲,“殺!殺!殺!”

完拓跋六修打馬提刀衝着拓跋猗盧殺了過去,緊隨其後的全是他的心腹之人。雙方剛一交手,拓跋猗盧的部下就被殺地連連後退。

拓跋六修望着衣衫不整,累的氣喘吁吁的父親,眼中閃過一絲厲色,抓起佩刀朝着對方砍了過去。或許拓跋猗盧從來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會真的向自己動手,在這一刻他傻眼了,甚至忘記了還手。

大刀在空中閃過一道白光,奔若閃電般地砍向拓跋猗盧的脖子,眼看拓跋猗盧就要命喪當場,只見一個護衛奮不顧身的將拓跋猗盧撞開,而他自己卻被拓跋六修一刀劈成了兩半。

“噗嗤!”

一股熱血頓時噴了拓跋猗盧一身,被熱血一激之後,拓跋猗盧終於清醒過來,他的大兒子真的是要殺他啊!反應過來之後,拓跋猗盧忍不住心頭涌起一股悲哀,望着如同受傷野狼一樣的大兒子,他覺得是如此的陌生和冷漠!(。)

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6章 漢奸錄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4章 彭城之殤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28章 新長安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67章 再戰胡騎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5章 徐州新軍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章 天顯異象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90章 餘波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27章 途經郯縣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38章 赴約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6章 永嘉之亂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91章 曹嶷邀請
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48章 會師南皮第476章 漢奸錄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4章 彭城之殤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640章 宋褘立功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528章 新長安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292章 閒話西北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67章 再戰胡騎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62章 青冀衝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29章 謀取東夷校尉之職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35章 徐州新軍第506章 姑臧之亂第578章 冀州豪強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19章 大迂迴戰略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343章 河東世家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228章 風起北疆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章 天顯異象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590章 餘波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392章 祖、劉再會第27章 途經郯縣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第38章 赴約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46章 永嘉之亂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82章 謝艾智破麻秋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91章 曹嶷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