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

“何爲皇商?即日後凡皇宮王府所需物資置備購辦,統由內務府籌理,而協助內務府負責採買之商賈,稱之爲皇商。”

“皇商經營範圍廣泛,比如大到各類建築修建的所需木材,王府人員衣服織造,小到花木種植,女子胭脂水粉。總之,一切與衣食住行有關的物資都歸皇商採買。”

隨着趙元朗解釋,在場商賈無不瞪大了眼珠子,恨不得立即奪得皇商稱號。雖說皇商經營的東西雖無甚出奇之處,但勝在量大,物種繁多,待遇豐厚,絕對是非常好的差事。

看着下面蠢蠢欲動的商賈,趙元朗接着道:“爾等若想奪得皇商稱號,除了家世清白以外,家中資產必須有一定規模,流動資金至少在十萬貫以上。”

“啊?!”此言一出,讓在場近半數商賈臉色大變,紛紛鼓譟起來。

看着亂哄哄現場,趙元朗不爲所動,提出這個規定就是爲了將中小商賈刷掉,當初衆人計議時就意識到,只有大商賈纔有資格競爭皇商。

甄徹與蘇澤相互看了一眼,之前他們早料到會有這種情況,畢竟皇商日後服務的都是皇族中人,肯定不能出現任何問題。與小商賈比,大商賈更好被管理,同時也相對安全。

“成爲皇商將享受一些優待,但是同樣有規則需要大家遵守。一旦違反相關規定,輕則取消皇商資格,重則將抄家滅族。”

“好了,接下來我們開始皇商選拔”

很快經過幾輪討論,最終以甄徹爲代表的五家商賈脫穎而出,再加上由嶗山商社拆分而成的五家商社,組成新時代十大皇商。除了甄家是沒落世家外,遵照衛朔之前叮囑,再無任何一個與世家有關的商賈。

在燕國忙着選拔皇商時,剛剛平定了王敦之亂的司馬紹正忙着處理戰後事宜,隨着大批王敦黨羽被抄家滅族,在江東各地掀起一片血雨腥風。

只是這樣一來,司馬紹倒是狠狠出了一口惡氣,卻造成各界人心惶惶。因爲凡跟隨王敦起兵叛亂者,幾乎都是大族出身。像沈家乃三吳豪族,沈充之死引起吳郡世家震恐,擔心天子會藉機株連其他世家。

朝堂上部分有識之士意識到,天子對王敦黨羽的大肆追責已影響當前政局穩定,必須有人站出來勸阻。

這日,司馬紹召見王導、郗鑑、庾亮、應詹等心腹商議國事。

在解決了王敦這個心腹大患之後,司馬紹躊躇滿志打算改革弊政、重振晉室。

“如今江東內患已平,朕欲振興晉室,不知從何着手?諸位愛卿可有良策教朕?”

天子動問,庾亮、郗鑑、應詹等尚未做出反應,卻見自王敦死後變得沉默寡言的司徒王導突然上前一步道:“陛下欲振興晉室,不妨由臣先給陛下介紹一下先祖是如何創業的,看看能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陛下,司徒此言朕乃老成謀國之言!正所謂: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前人歷經艱辛創業成功,必有可取之處。陛下有志規復天下,不如先借鑑一下先人是如何做。”

“嗯,兩位愛卿言之有理。”

聽了王導、郗鑑所言,司馬紹若有所思,他想了一會兒詢問:“敢問諸位愛卿,爲何當初剛剛歷經太康盛世的晉室,會在短時間內爆發了八王之亂,以至江山傾覆,四海鼎沸?”

“這”衆人一下子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輕易作答。

見衆人臉顯難色,司馬紹只好將目光望向王導,開口問道:“卿家曾親身經歷過太康盛世、八王之亂等重大事件,應該有很多感觸,還請愛卿不吝賜教,以助朕尋得治國良方。”

王導也不客氣,站起來侃侃而談道:“宣帝創業之初靠的是誅殺名族、拉幫結派,而文帝同樣繼承了宣帝策略,大肆屠殺曹魏宗族,這纔有了日後武帝開基建國。”

“然由於創立者大開殺戒留下的禍根,才讓後人羣起效仿,有了後來的八王之亂,進而造成晉室南渡。”

話說郗鑑、應詹、庾亮等人聽王導指斥司馬懿、司馬昭父子殘暴,爲後人立下不好的榜樣時,額頭上冷汗直冒,生怕司馬昭惱羞成怒下將王導砍頭。

不過,衆人低估了司馬紹心胸,司馬紹固然對王導當面指摘先祖感到不快,但他一向以衛朔爲榜樣,連衛朔都做到了不以言罪人,他身爲天子如何做不到?

因此,即便司馬紹再不滿王導,也不會降旨怪罪,畢竟王導所言並非無的放矢,細細思之,他發現頗有幾分道理。

而王導之所以費力不討好地向司馬紹詳細敘述司馬懿、司馬昭父子創業之初,是如何誅殺名族、拉幫結派、誅殺曹氏貴族,主要是爲了想借機勸阻天子停止對王敦黨羽的追捕。

其實很多大臣都看出來,嚴格追究王敦黨羽對朝廷而言並無任何好處,只是面對天子司馬紹積蓄了數年的憋屈與怒火,誰也不敢輕易開口求情。

難得有今日這個機會,王導才破例站出來說了這麼多廢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司馬紹才臉色難看道:“若真如愛卿之言,晉室江山的確不該長久!”

“陛下睿智,眼下整個朝廷上下因清算王敦黨羽一事而變得人心惶惶,臣懇請陛下大發慈悲,饒過大多數人,如此不但爲後來者做個好榜樣,還能穩定江東局勢。”

不得不說之前王導講得司馬懿、司馬昭舊事,讓司馬紹意識到若是殺戮過重,會引發不測之禍,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政權動盪。

“好吧,就依愛卿之言,只追究王敦、錢鳳等寥寥幾人罪過,其餘黨羽一概赦免。”

“陛下英明!”

衆人紛紛起身稱讚,同時不得不佩服王導手段老辣,衆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就這麼雲淡風輕的被他解決了。

“好了,好了,不要再誇朕了!”

司馬紹感嘆道:“朕知道之前所作所爲有點兒莽撞了,今日得司徒提醒方悔悟過來。眼下江東危機四伏,的確不宜大搞株連。”

“從今日起,王敦之亂徹底翻篇兒,以後誰也不準再提起!”

“接下來朕希望衆卿家協助朕完成振興晉室之宏願,讓大晉的榮光再次籠罩華夏。”

司馬紹站起來在殿內來回踱了幾步,突然伸手指向北方道:“北地燕國愈發強勢,而我江東卻頹勢依舊。朕欲重振晉室,當不能再依舊制行事,必須效仿當年秦孝公變法圖強,唯此方有希望在未來對抗強大的燕國。”

對於司馬紹有變法圖強的想法,在場衆人皆沒有感到意外。畢竟天子年輕氣盛,又胸懷大志,面對眼前困境,肯定不會甘心。

“陛下欲變法圖強,不知打算從何處着手?”

“土地!”

剛剛平定了王敦內亂的司馬紹,迫不及待地想推行新政,實施改革。而改革內容大多借鑑了燕國推行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土地改革。

然土地改革事關重大,既是推行新政的根基,又容易世家反彈,導致改革失敗。因此司馬紹不得不慎之又慎,在推行新政前,他先命郗鑑暗中調查了建鄴周邊土地使用情況。

經過數日清查,郗鑑將所得數據呈報天子,結果司馬紹看過,當即勃然大怒。原來在建鄴周邊共有戶六萬戶,但佔有土地不足耕地一半,其餘一多半土地歸各大世家所有。

嚴重的土地兼併,讓司馬紹定下了改革的決心。

不過司馬紹十分清楚,晉朝的根基就是世家大族,而土地大多集中在他們手中,若是冒然推動土地改革,必然會遭到世家大族、宗室、權貴的強烈反彈。。

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72章 鴻門宴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7章 美好前景!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53章 遇刺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12章 拖!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528章 新長安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35章 徐州新軍第79章 參觀船坊第98章 籌謀遼東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628章 生老病死
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84章 再見祖逖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28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631章 江東之變第45章 曹宏入軍營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細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72章 鴻門宴第668章 設州立郡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7章 美好前景!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253章 遇刺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08章 鼓勵生育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112章 騎兵拉練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57章 大捷後的影響第90章 初見蘇峻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12章 大破烏丸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12章 拖!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675章 燕王歸來!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528章 新長安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35章 徐州新軍第79章 參觀船坊第98章 籌謀遼東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628章 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