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25步兵師第1旅戰鬥隊幾乎遭到了傷筋斷骨的打擊,在那朵赫然升起的蘑菇雲下,‘槍騎兵’失去了第21步兵團第3營包括營部在內的多數作戰連隊,第24步兵團第1營損失了近兩個連的兵力,第8野戰炮兵團第2營、第52步兵團D反坦克連、第14騎兵團第2中隊則完全的被抹平了整個作戰建制。如此慘重的傷亡代價簡直讓人乍舌。
鄰近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裝甲團損失了十餘臺坦克車輛以及死傷了百餘名士兵。
而對面的俄軍作戰部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和第25步兵師打對面的是俄羅斯聯邦軍隊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在塔曼師這支精銳部隊眼裡,美國軍隊算是什麼,貪生怕死的雜種罷了。除了耀武揚威的開着航空母艦,動輒使用其強大的空軍去欺負欺負格林納達、巴拿馬這些自己後院的效果、阿富汗的宗教極端分子、貝爾格萊德(原先的南聯盟,現在的塞爾維亞的首都)的騎牆者、還有伊拉克的獨裁者之外,美軍還能幹嘛?在韓國、日本一個個牛烘烘的,真以爲自己是宗主國啊。有本事找個大國PK下,從朝鮮戰爭到第一次遠東戰爭(俄羅斯人將中美之間的那次大陸戰爭稱之爲第一次遠東戰爭),這些就知道欺負二三流小國的美國佬接連被中國人打了個半死。哼哼,從中國人的手裡算是將苦頭吃夠了吧。哼哼,沒有和光榮勇敢的俄羅斯軍隊交手是你們這些美國揚基的運氣好,要不然……
高傲的北極熊從來都看不起美國人,這倒不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一個打心底裡流露出來的情緒。無論是在紅色蘇聯時代,還是在鐮刀鐵錘紅旗從克里姆林宮飄落之後的俄羅斯時代,俄羅斯人就從來沒有喜歡過美國人。高傲的俄國人總是認爲自己是最優秀、光榮、勇敢、無畏的,而美國佬只是一些貪生怕死、危害世界的耗子,他們見不得陽光。
如果將蘇聯時代的俄國人反美看作是蘇聯政府的因素在起作用的話,那麼俄羅斯時代又該怎樣來解釋呢?1990年代中葉,有一部美國電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那部《空軍一號》簡直就是一部完美的美國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其中的一句對白呢?劫持空軍一號的武裝分子對哈里森-福特所扮演的總統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們給我們帶來了民主、自由,但卻剝奪了我們做人的尊嚴。”
不要以爲這句話僅僅是一句電影臺詞罷了,這句臺詞的的確確代表了整個1990年代俄羅斯人的心情。當莫斯科市民們高呼着口號,涌上街頭,和臨陣倒戈的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坎捷米羅夫卡近衛坦克第4師一起擁護着葉利欽,將副總統-亞納耶夫爲首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旨在拯救蘇維埃聯盟的819事件粗魯的畫上一個休止符的時候,俄羅斯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對於自己意味着的是什麼,當1991年12月25日,這個聖誕夜降臨的時候,當19點32分,克里姆林宮屋頂旗杆上那面爲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開始徐徐下落、並最終在19點45分被一面升起的白藍紅三色俄羅斯聯邦國旗取而代之的時候;當紅場永遠成爲俄羅斯的紅場,而不是蘇聯的紅場;當蘇聯永遠從地圖上消失的時候,一直認爲自己長期身處於蘇聯暴政中的北極熊們狂熱的追捧起西方民主政治起來。
什麼是民主?又什麼是政治?或者什麼是自由?莫斯科的當權者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北京卻懂得了,什麼民主、自由、法制,那不過只是西方國家別有用心的針對着中俄兩國的一句口詞而已。對於那些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說,只要不威脅到他們自大英帝國以來開佔據的世界霸主之位,什麼手段都可以去利用。東方的中國、橫跨歐亞的俄羅斯自然是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最大挑戰,戰爭、遏制、分化,只要是最終能夠達到目的,無論是倫敦還是華盛頓都願意去試試。睿智的中國人沒有跳進這個陷阱,可是被西方國家吹捧爲‘民主鬥士’的葉利欽卻跳了進去。在1990年代前五年的時候,西方輿論和政府簡直就是將俄羅斯吹捧上了天,什麼民主自由的過度,什麼暴政瓦解之後的新生,美略之詞好不吝嗇的送給了克里姆林宮,可是這背後是什麼,俄國人自己最清楚,民主的代價就是尊嚴的喪失與經濟的貧瘠,如夢初醒的俄羅斯人憤怒了。而當那位給俄羅斯帶來新生的弗拉基米爾-普京進主克里姆林宮的時候,在這位出生於KGB特工的強硬總統的帶動下,俄羅斯人開始懷念起蘇聯起來,最起碼那個時候的俄羅斯讓邪惡的美帝國主義感到恐慌、感到畏懼。
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宗教的分歧也是一個方面。誰都知道俄羅斯人是信奉東正教的,和羅馬教派相比起來,俄羅斯人一直認爲自己纔是最正宗的上帝子民,美國人算是什麼?一羣新教徒所建立起來的國度罷了,當初這些基督教世界的叛逆者是被英國人放逐的,要不是五月花號帆船最終在美洲大陸停下了腳步,西方的世界也許也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對於美國人在兩白山地集結的重兵防禦,俄國人有些尷尬的發現儘管自己的裝甲部隊氣勢洶洶,但卻無法應對山地作戰。第58集團軍、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第201哈特琴斯克兩次紅旗勳章摩步師、坎捷米羅夫卡近衛坦克第4師這些重裝部隊在崎嶇的山地之間作戰其實並不佔上風,反觀美國人,他們狡猾的在最正面部署了第25步兵師,說來如果這支‘熱帶閃電’沒有編組成‘斯特瑞克’中型旅作戰部隊,能有現在這樣牛氣烘烘嗎?下轄有三支‘斯特瑞克’中型旅戰鬥隊的第25步兵師要比重裝部隊更適合山地作戰,當初美軍將第2步兵師的兩個旅戰鬥羣改成了‘斯特瑞克’中型旅戰鬥隊不就是爲了應對朝鮮山地作戰嗎?俄國人在頭疼不已的同時,也只能是苦笑着搖搖頭。
在第25機步師第21步兵團第3營防禦正面的作戰部隊是俄軍的精銳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所屬第283近衛摩托化步兵團,稍後點的位置上是第1近衛坦克團的陣地,再後方則是第147近衛炮兵團、第1117防空團的陣地,沿着防線一字排開的作戰部隊還有第1近衛摩托化步兵團、第1174獨立反坦克營,俄國人當初的設想是一旦美國人真想大打出手,那麼塔曼師將以決定性的優勢對美軍第25步兵師這支輕裝步兵師展開進攻。雖然重裝部隊在山地作戰中無法對擁有三支‘斯特瑞克’中型旅戰鬥隊的第25步兵師佔據絕對優勢,但只要合理使用作戰兵力,那一舉擊潰那些美國雜種那是沒有問題的。
一旦戰事開打,那麼作爲縱深部署的第147近衛炮兵團將集中全部炮火在第283近衛摩托化步兵團的正面-也就是美軍第21步兵團第3營、第24步兵團第1營的防線上進行高密集、高強度的火力覆蓋,同時對美軍防線後的第8野戰炮兵團第2營、第52步兵團D反坦克連等作戰單位進行有效壓制,在第1117防空團的區域防空掩護下,第283近衛摩步團一舉在美軍防線上打開缺口,後線跟進的第1近衛坦克團則如刀樣的插進去。這種典型的大縱深突擊戰術被俄軍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可是誰都知道,俄羅斯和美國都不會發生真正的全面戰爭。
當那枚‘菊花’核炮彈在美軍陣線上炸開一朵美麗的蘑菇狀煙雲的時候,距離美軍第21步兵團第3營的陣地不過百餘米的第283近衛摩步團同樣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士兵和作戰裝備的損失極其巨大,但位於山坡後的第1近衛坦克團等作戰單位基本上沒有遭受噩運。
俄國人的反應速度要遠大於他們的美國同僚,只是可笑的是美澳軍隊部分青紅皁白、瞎開火的反應速度遠遠要大於他們的救援速度,悶頭被美澳軍隊當作是罪魁禍首的俄國人在被暴打的同時,一邊命令前線部隊果斷對那些美澳蠢豬展開還擊,照死裡將那些美國人整,反正鬧劇到最後是大家都會意識到是誤會,能趁着這個時候下黑手最好不過了,於是俄國人的第58集團軍、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第201哈特琴斯克兩次紅旗勳章摩步師、坎捷米羅夫卡近衛坦克第4師的那些‘BM-21’型火箭炮和2S3型自行加榴炮紛紛開火,甚至就連‘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以及‘光榮’級導彈巡洋艦、‘現代’級、‘無畏’級導彈驅逐艦在內的數十艘戰艦也趁機動手。另一個方面,俄國人知道這些並不是自己乾的,而且中國人發來情報稱日本人使用了核武器,儘管沒想到日本人真敢對自己、對他們的美國老主子下手,但俄軍還是明白了這核武爆炸後該幹什麼,於是俄軍的多支搜索救援隊立即進入了救援現場。
大動干戈樣的互相揮舞拳頭沒過多久便結束了,可救援的事情卻只是剛剛開始。俄軍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所屬的第614獨立防化營、第370獨立衛生營迅速進入到了爆心區域,緊接着第211近衛獨立工兵營、第190獨立保障營也開始了救援行動。而美澳軍隊的危機處理小組在爆炸發生後一個小時才趕到了爆心展開救援。真不知道美國人是被炸糊塗、炸懵了,還是從來做事就拖拖拉拉。在美國人到來之前,俄軍第614獨立防化營、第370獨立衛生營甚至還救助了一大批受傷的美軍士兵,這一點在後來被美國輿論炒作了好一通,甚至好萊塢還根據此事件拍攝了一部戰爭愛情電影。
這部片名爲《緣定災劫時》的電影是以真實故事改編成的,當時俄軍第370獨立衛生營在救助了一批美軍士兵後,一名倖存者-美軍第25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3營的愛森特少尉愛上了照顧他的俄軍第370獨立衛生營的女護士-娜塔莎,兩人在愛森特少尉轉回美軍救護單位的前一天私定了終身,並最終在戰後結了婚。有意思的是,這對夫婦後來生活在日本。
《緣定災劫時》獲得了當年的多項奧斯卡金獎。似乎在那幾場戰爭之後,有關戰爭、人文的電影特別與奧斯卡小金人有緣似的,這大概也是人們反思戰爭的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