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秦楚唱無衣

現在是戰時, 秦國每個郡都有軍隊,郡守也是領軍的將領。

李牧所帶領的是鎮守南秦邊疆的軍隊,是獨立於地方的秦王直屬部隊,只聽從秦王虎符調令。

是的, 雖然李牧在長江駐兵, 但其實他率領的是邊防軍。他其實是戍邊大將。

所以李牧的兵還沒回來,吳郡還有兵。嬴小政這個吳郡郡守, 也有資格直接動吳郡的兵。

李牧自己帶着副將和親兵回來, 就是要用吳郡本身的兵。

這一點,楚國自己都沒搞清楚。

李牧一直在吳郡轉悠, 還多次代管吳郡,他們都以爲李牧是吳郡郡守, 只管吳郡的兵了。

李牧也故意對外造成這個假象。

無論是朱襄還是嬴小政, 平時都將吳郡兵權交給李牧,自己幾乎沒管過吳郡駐軍的事。李牧這個戍邊大將, 還不拿俸祿做着一半郡守工作, 比如剿匪、練兵、後勤。

如果朱襄和嬴小政懶惰一點, 或者暫時離開吳郡, 行政農桑稅收等方面, 他也會代管。

在李牧看來, 他現在做的事和在雁門郡差別不大;在朱襄和嬴小政看來咳,反正能者多勞,俸祿是不會多發的。

所以楚國人誤會也正常。

在信息十分閉塞的時代,國家之間探查信息非常難。楚國這樣的散裝國家就更難。

李牧讓自己率領的邊軍聲勢浩大地緩行,讓項燕派來的探子不斷髮回“李牧沒回來”的情報,自己偷偷回到吳郡,從嬴小政手中接管吳郡駐軍, 支援朱襄。

項燕只盯着他的兵,沒盯着他這個將,是項燕最大的失誤。

這種失誤,趙國人曾經遭遇過一次。誰能想到同樣的秦軍,換一個主將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李牧故技重施。

好計謀,可以換不同人重複用,該上當還是會上當。

“非得讓舅父守一旬”李牧回來後,嬴小政心裡安穩不少。

王翦未來能逼得項燕自殺,我老師也能

李牧道“看情況。若朱襄支撐不住了,我就會立刻出兵。若朱襄能守住,就等一旬。”

嬴小政問道“爲何非得是一旬”

李牧道“一旬時間,朱襄守城的消息大概能傳到楚國之外,引得七國共同關注。”

嬴小政皺了一會兒眉頭,道“舅父真會無事”

李牧安撫道“朱襄每次冒險都是不得已爲之,以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其實很怕死,也很怕麻煩。”

嬴小政立刻露出一個嘲諷的表情“哦,我信了。”

李牧道“他確實如此,很理智,不會故意去冒險。朱襄知道他不能上前線,就不會去前線。放心,只要楚軍有破開城門之勢,我立刻就會出兵。”

嬴小政想了想,道“我也去。”

雪姬立刻道“不行”

李牧卻道“好。”

雪姬焦急道“李卿,不可”

李牧道“雪姬,放心,有我護着,政兒不會受傷。政兒不親眼看到廣陵城的情形,心裡不會放心。何況”

李牧看向嬴小政“舅父被困孤城,外甥親自援救,傳出去也是一則佳話。秦國王子無功不得爵,雖只是一句空話,但若政兒有軍功,底氣會更足。”

秦國商鞅變法時有這麼一句口號,但實際上秦王對自己喜愛的公子也是想封爵就封爵,只是懶得封爵的時候就有了藉口。

比如秦昭襄王只有兩個兒子,所以安國君吃喝玩樂無半點功績也能封君。

李牧早就想過如何帶嬴小政蹭軍功了,只是他知道說服不了朱襄,且突然讓太子隨軍,蹭軍功的態度太明顯。

現在朱襄被困孤城,太子與朱襄只一江之隔,太子不領軍援救才叫不正常,這軍功不就順理成章了

雪姬被朱襄帶着學習了不少秦國的律令和規矩,知道軍功對秦國貴族的重要性。

她猶豫道“真的沒有危險”

李牧道“沒有。”

見李牧如此自信,雪姬看向嬴小政“政兒,你向舅母發誓,絕不親自上場殺敵。”

雪姬想了想,道“以你最喜歡的桂花糕發誓,如果你違背誓言,一輩子不準吃桂花糕。”

李牧平靜淡然的表情抖動了一下。

雪姬,你哄小孩嗎

嬴小政的狂霸酷炫拽表情也有些沒繃住。

他無奈道“舅母,我已經不是孩子了,能換一個誓言嗎比如向先祖或者天地發誓”

雪姬道“你舅父曾經說過,向先祖和天地發誓太過虛無縹緲,得用所有人都能監督的做得到的事發誓,纔有效果。”

李牧扶額道“是朱襄會說的話。政兒,聽你舅母的,只是桂花糕而已。”

嬴小政心裡掀起驚濤駭浪。

什麼叫做只是桂花糕而已如果我忍不住想親自上場殺敵,將來豈不是得下詔給桂花糕改名了那很丟臉

在舅母的目光催促下,嬴小政委委屈屈舉起三根手指,對桂花糕發誓。

若我嬴政違背誓言,一輩子不吃桂花糕。

雪姬滿意地點頭,准許嬴小政出門,自己留守郡守府。

只是些許後勤工作,她能暫代。

李牧努力忍着笑,將此事記在心中。待見到朱襄時,他會將今日畫面繪聲繪色地描述給朱襄聽,讓朱襄好好記下。

朱襄現在都還在寫“養外甥日記”,曾遺憾政兒長大後,“養外甥日記”中有趣的事越來越少了。

今日之事,當算得上有趣。

李牧和嬴小政達成共識之後,先白日西行到吳郡和南郡交界處,晚上由老道漁民划船,摸黑渡過長江。

楚軍雖將長江北岸城池悉數奪回,但楚軍在長江的舟師已經幾乎摧毀,又將奪回城池焚燬,那一片地幾乎成爲無人之地,所以秦軍在項燕身後上岸,項燕並不知道。

項燕其實很清楚楚軍的盲點,應該防備腹背受敵。

但秦軍幾乎沒怎麼抵抗,果斷撤離長江北岸。當長江北岸只剩下長平君朱襄駐守的廣陵城時,項燕就斷定,秦軍也會棄守廣陵城,不會與楚軍對戰。

自己焚燬長江北岸城池後,長江北岸對秦國就幾乎是累贅。

建造城池、遷徙庶民、重新開荒花費巨大,秦國若做這種蠢事,楚國大可以在秦國建造城池的時候不斷騷擾,秦國得不償失。

若秦國再次踏足長江北岸,就是與楚國全面開戰的時候,會派兵長驅直入楚國腹地。那時楚軍設下的層層堡壘,和完全沒有補給的荒野,便會令秦軍吃大苦頭。

長江北岸就剩下廣陵城一座城池,就算守下又如何它周圍都是楚地,南楚君大可以在周圍建造兵營封鎖,讓廣陵城的人永遠不能出城門耕種。

何況長平君身份貴重,秦太子又只與廣陵城一江之隔,秦太子怎麼能允許長平君身陷孤城,遭遇危險

長平君肯定會離開。長平君都離開了,就算有秦將駐守,也只是象徵性地抵抗一下,與他說說開門投降便不屠城的條件,以保全長平君的名聲而已。

項燕和南楚君已經商量好,如果城池輕鬆攻破,正好給長平君名聲上抹點黑,說長平君棄城不顧,才導致這些依附秦國的廣陵人被殺;如果城池不好攻破,那麼爲長平君名聲上再增添一筆也沒什麼,他們也可以借這件事成爲與長平君惺惺相惜的人。

怎麼做都不虧。

在得知李牧還在南越,大軍短時間難以回來時,項燕更加堅定自己的判斷,便沒有在意秦軍會不會在自己身後渡江來襲。

項燕的判斷顯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換作是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會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可惜朱襄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的一些堅持,包括他親朋好友在內的世上所有人都不理解,項燕自然不能免俗,導致項燕陷入了現在的困境中。

項燕在看到朱襄出現在廣陵城頭的時候,心裡就捏了一把汗。

秦軍必定救援,自己必定腹背受敵。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攻陷廣陵城,搶在秦軍支援之前挾持朱襄,以命秦國退兵。

但即使項燕知道自己預測出錯,也不能理解自己爲何預測會出錯。

廣陵城作爲長江北岸的孤城,確實已經對秦國毫無價值。秦國就算守住這裡,面臨南楚國的包圍,肯定也是得不償失。

長平君爲何會如此愚蠢,置身危險而不顧難道真的就只因爲屠城和內遷令嗎

項燕被朱襄的愚蠢打得措手不及,都氣笑了。

難道朱襄的打算是守下廣陵城,趁着楚軍撤回的時間空隙,接引廣陵城所有庶民南渡這也太蠢了吧

項燕被朱襄搞崩了心態的模樣,很像是白起和李牧被蠢人搞崩了心態的模樣。

聰明人可以博弈,正常人可以預測,唯獨這種完全搞不懂在想什麼,損人也不利己的蠢人,實在是讓人難以招架。

項燕更沒想到的是,朱襄身邊的友人雖然不能完全理解朱襄的堅持,卻尊重和支持朱襄的堅持,總想幫朱襄在理想和現實中找一個平衡。

是以李牧孤舟星夜入吳,與秦太子一同率領一萬援軍夜間橫跨長江,駐紮在他身後。

廣陵城附近雖然是一馬平川,但時至夏季,水熱充足。項燕焚城遷民,數個村莊變成廢墟,長長的雜草就像是雨後的竹筍一樣,見風就長,瞬間吞噬了人類原本生活的痕跡。

特別是水澤旁,蘆葦長得有一人高,幾乎看不出曾經有人每日在河邊洗衣汲水。

這曾經,也不過是十幾日之前而已。

秦軍這一萬精兵就隱藏在一片廢棄的農田中。

這農田若沒被焚燬,金黃的稻浪應該能接着天際,就像是一片海洋。

嬴小政雖是第一次急行軍,但被朱襄嬌生慣養的他沒有絲毫抱怨,精神也不錯。

駐紮時,他還有心情去觀察田間的野草。

嬴小政道“老師,舅父說這種農田雜草非常煩人,半月就能長三尺。”

秦軍爲隱蔽,現在又沒有下雨,便沒有搭帳篷,也沒有生火做飯,只啃乾糧,露天而睡。

李牧給嬴小政砍了一兜草,在草叢裡搭了個草窩,算是照顧這位還未吃過行軍苦的秦太子。

他本已經準備好聽嬴小政抱怨太苦太累,已經想好了安慰嬴小政的話,沒想到嬴小政會說這個。

李牧道“太子認識這草”

在外人面前,李牧對嬴小政很恭敬。

嬴小政道“舅父沒說名字,只說很煩,長得快。”

嬴小政蹲下了身體,捏了一把泥土“這是上好的水稻土,舅父說,只有種植了多年水稻的熟田,纔會形成這樣的土壤,是這世間少有的人工培育的肥沃土壤,越耕種越肥沃。”

李牧也懂一些耕種知識,道“尋常田地都需要休耕,土地連續耕種會變貧瘠。稻田通過精耕細作,反而越耕種越肥沃。”

嬴小政道“但這麼肥沃的田地,居然長了一人高的雜草。只是半月而已。”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爲何會唏噓,但他就是想起了朱襄的話,然後不由唏噓。

人類耕種很多年才能改造出的肥沃稻田,僅一把火,半個月,就變成了一人高的荒草地,行軍時需要用刀劍開路才能順利行走了。

李牧道“朱襄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很傷心。”

嬴小政點頭不語。

其他秦兵聽到將軍和太子的對話,也不由沉默。

有些秦兵默默地抹起了眼淚,不知道是因爲他新結識的好友中有北渡的楚人,還是單純因這稻田變荒野的悲傷感同身受了。

他們看向秦太子的眼神也發生了些許變化。

能感傷稻田變荒野,能知道稻土來歷的太子,將來一定是一個好國君吧

真正的庶人,而不是寒士,向來是不會考慮國君好不好的。

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自己能看得見的官吏或貴人的剝削,麻木地接受自己的命運。

若活不下去,要麼麻木地等死,要麼逃到其他地方,要麼沒有任何遠見地反抗然後赴死。

現在聽到秦太子與武成君對話的兵卒,卻生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去評價一個高高在上的太子會不會成爲一個好國君。

這僭越的念頭生了根,就拔不掉。

嬴小政不知道自己一時的唏噓,給周圍人帶來了什麼。

或許知道也沒什麼,因爲這本來就是很小的事,對嬴小政的未來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李牧和嬴小政略微休息了兩個時辰,養了養精神之後,繼續摸着雜草悄悄前行。

直到他們看到楚軍的斥候後,才停下了腳步。

李牧派出了斥候,去查探離楚軍駐紮的地方還有多遠。

待知道只有二十里後,李牧將一萬秦軍分作數十股,由各自隊長自行率領,繞過楚人的斥候,到地圖上標記的一處廣陵城下的村莊會合。

嬴小政感到震驚無比“自行率領老師,真的沒問題他們真的能按時到”

李牧道“能。”

嬴小政道“一不小心就會被發現啊”

李牧道“我帶的兵常在草原獨自作戰,別擔心。”

嬴小政道“就算繞了過去,那座村莊可能有楚軍駐紮,我們去了那裡,不是立刻暴露嗎”

李牧道“放心,我已經查過了,那裡沒有楚軍駐紮。”

嬴小政不能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老師什麼時候去查過了就算查過了,老師又如何確信楚軍不會在那裡派斥候

李牧沒有立刻教導嬴小政。待他帶着嬴小政繞過楚國的斥候,到達那個村莊的時候,才告訴了嬴小政選擇這個村莊的原因。

首先以項燕佈陣來看,這裡肯定沒有人駐守;再者這個村莊在項燕命令內遷焚田焚屋的時候反抗太激烈,所以被屠得十分慘烈。

將領一般不怕鬼神,但也會顧忌鬼神。項燕強徵了許多長江北岸的楚國流民爲民夫和兵卒,就算顧忌這些人的心情,免得他們觸景生情心生反抗,也會遠離這裡。

李牧道“再者,屍橫遍野的地方容易滋生瘟疫,很危險。”

嬴小政道“那我們駐紮在這裡就不危險嗎”

李牧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命人焚燒這個村莊已經高度腐爛的屍體,清理雜草,重新挖掘水源。

秦軍將殘破房屋拆掉作爲柴火,燒完屍體後還剩一些,便生火作竈,之後只喝燒開的水,吃熟食。

嬴小政立刻明白,如何避免瘟疫了。

雖麻煩了些,但自己這一萬人只停留十日,村裡的雜草和房屋散落屋樑夠燒。

楚軍其實在這裡放過火,只是他們放火之後立刻就離開,沒有仔細地燒掉每一處地方,也沒有潑油、酒之類很貴重的引火物,所以村莊還留存大半。

這真的是很大的一個村莊,比得過一個小城池了。

嬴小政在村莊裡逛了一圈,還拾到一些殘存的竹簡和兵戈。

看來這個村莊裡的人並非普通農人,而是歸隱山野的士人家族,可能曾經還輝煌過。

現在只剩下一片焦土。

嬴小政對李牧道“老師,把殘存的竹簡收集起來,派人保護他們的祖墳,再以舅父的名義尋找這一戶人家的後裔,將遺物還給他們,你看如何”

李牧道“我只負責打仗,這些事你自己決定。”

嬴小政腦袋偏了一下,在長輩面前露出小兒之態“既然被我遇見,就是與我有緣,我就幫他們一次。”

李牧失笑“好。”

嬴小政心血來潮,決定做一樁善事後,又問道“之前老師不生火做飯,說會引起楚兵關注,爲何現在又能生火了。”

李牧道“項燕知道廣陵城決定守城後,就暫時停止了驅逐楚人北遷,迅速拔營行軍至廣陵城下,好趁我沒回來,一舉攻佔廣陵城。所以這附近有許多未離開的流民。”

嬴小政道“所以不止我們這裡有煙火升騰,附近有人居住的村落,都有煙火升騰”

李牧道“流民肯定會躲在原本的村落生活,哪怕只剩下殘垣斷壁。”

他擡頭看着秦兵生火時騰起的煙霧“處處煙火,項燕又怎會知道哪一處纔是秦軍”

嬴小政覺得老師語有雙關,但沒有詢問。

他帶人繼續在這個廢棄的村莊“探險”,滿懷好奇地發掘這個村莊遺留的秘密。

等見到舅父,他就有故事可說了。

嬴小政本以爲自己能在村莊探險好幾日,將這個村莊的秘密全部挖掘出來。

但只第二日夜裡,他就被李牧叫醒,見到了遠方天空中的點點火光。

李牧到達吳郡的時候,項燕還未到達廣陵城。

他們綴在項燕身後,已經在村莊駐紮的第二日夜裡,纔是項燕攻打廣陵城的第一夜。

朱襄命人升起孔明燈的一夜。

守夜的秦國兵卒擡頭看着天空,心裡有好奇也有懼怕,還有一些不知道想不起來的熟悉感。

嬴小政揉了揉眼睛,只望了一眼就猜中了“是長平燈。舅父在放長平燈是向我們求援”

李牧道“斥候說,今日朱襄很輕鬆地守住了城池。”

他不是讓嬴小政起牀看燈,而是斥候剛把消息傳回來。他覺得嬴小政一定想第一時間聽到朱襄的消息。

斥候就蹲在草叢中觀看,雖對戰場不是特別瞭解,但廣陵城前方嚴密的防線,和廣陵城頭的楚歌聲,他還是探到了。

“舅父命人在城頭唱楚歌,惹得項燕軍心大亂”嬴小政面色古怪,“舅父還會這個”

李牧帶着笑意道“我早說過你舅父若是守城,一定是名將,你該放心了。”

嬴小政雖然鬆了一口氣,但還是嘴硬“只會守城算什麼名將不過是依託城牆之利。舅父要是名將,他把項燕打退了再說。”

李牧大笑不已“待你見到朱襄,親口對他說。”

嬴小政冷哼。

然後第二日下午,有斥候不顧會被楚國斥候發現,搶了一匹逃竄楚人的戰馬,騎馬回報。

“將軍長平君大敗楚軍,項燕和南楚君的令旗都被蒙將軍奪了”

正在啃肉乾的李牧差點咬到舌頭,正在喝水的嬴小政已經嗆到。

“什麼”

李牧和嬴小政面面相覷。

只一日,朱襄舅父就以兩萬守軍,大敗項燕十萬楚軍

“啊,老師,那我們現在還等嗎”嬴小政阿巴阿巴,彷彿回到了小時候的癡傻狀態。

李牧表情古怪道“我就不出現了,政兒你率領軍隊去支援。”

嬴小政不明白“爲什麼”

李牧道“此戰完全是朱襄的功勞。但若我出現,世人定認爲這是我的謀略。”

嬴小政道“那我去支援,不會搶了舅父的功勞”

李牧笑道“你年齡太小,名聲也不如朱襄,世人頂多誇你勇武。我會蒙面扮作護衛與你一同上戰場,別怕。等此戰結束,我先坐船回戰船上,再跟着大軍重新回到吳郡。你只和你舅父說我來過了,不要被他人知曉。”

嬴小政嚴肅道“是”

然後他摩拳擦掌。

夢中另一個我,你沒有軍功吧你甚至都沒親征過你和君父一樣弱

另一邊,廣陵城下。

朱襄命令焦勻出擊後,楚軍亂得更快了。

焦勻就像是一把銼刀一樣,若此刻有人能從高空往下看,每一次焦勻的騎兵擦過楚軍的軍陣,就能讓楚軍軍陣邊緣線變得模糊。待楚軍軍陣的邊緣線重新凝實時,楚軍軍陣就會縮水,邊緣線往後退好幾米。

更可怕的是,焦勻這把銼刀來回銼了楚軍軍陣幾次後,邊緣線的模糊就像是池塘裡的波紋一樣,漸漸朝軍陣中間擴散。

軍陣中間本就因爲耕牛亂衝和蒙恬帶兵襲擊而出現亂象,逃亡的被強徵民夫兵卒裹挾着更多的楚兵抱頭鼠竄,楚軍軍陣亂成了一鍋沸騰的粥。

項燕被南楚君的車架攔了一下,不僅錯過了重整軍隊的最好時機,還被蒙恬偷了令旗蒙恬先一刀砍下了南楚君的旗幟,然後他身後一個將領彎弓搭箭,居然一箭將項燕的大將旗幟撕裂。

項燕領兵多年,第一次受到如此恥辱。

他怒氣上頭,居然一刀將混亂中攔着自己的馬一矛刺穿,終於來到了蒙恬面前。

蒙恬大喊“項燕來戰”

然後掉頭就跑。

項燕“”

蒙恬跑的時候,他身邊的騎兵也跟着一起跑,似乎來之前就約好了,十分默契。

他們都一邊跑一邊大喊“項燕,吃我一劍”“哈哈,項燕找死”“項燕敗了不堪一擊”之類的屁話,聲音十分響亮,逃得十分迅速。

項燕氣不打一處,拍馬就追“別逃”

蒙恬和他身邊的秦兵根本不理睬他,驢脣不對馬嘴的繼續大放厥詞。

他們的聲音很大,壓過了項燕的喊聲,好像項燕真的被他們打得抱頭鼠竄,而不是他們掉頭逃竄似的。

蒙恬帶的這支騎兵都騎術一流,在亂軍之中把項燕遛得團團轉,項燕根本摸不住他們的馬屁股。

項燕有心讓楚軍攔住他們,但楚軍已亂,蒙恬這支騎兵雖在逃竄,陣型卻十分整齊。楚國散亂的兵卒見到穿戴整齊的秦兵衝來,嚇得轉身就跑,根本無人阻攔。

項燕見狀,氣得目眥欲裂。

我楚國好男兒,爲何連秦兵都不敢擋了他從來沒帶過這麼膽怯的兵

“將軍,別追了現整兵要緊”

在項燕差點被蒙恬氣得失去理智的時候,副將趕緊勸道。

項燕深呼吸,強行將自己怒火壓下,勒緊繮繩,停止追擊。

蒙恬卻像是背後長了眼睛似的,也停止了逃竄,反身彎弓搭箭,準頭雖不好,沒有射中項燕,但射中了項燕周圍的楚兵。

“你老母的”一向以貴族姿態要求自己言行的項燕,被蒙恬這一箭氣得爆粗。

蒙恬大喊“項燕已經中箭”

然後他一邊喊,一邊又射了一箭,還是沒中。

他帶來的秦軍也彎弓亂射,一邊射箭一邊亂喊,喊“項燕中箭”“項燕已死”“項燕別逃”的都有。

亂七八糟的聲音傳出去,有不少楚國逃竄兵卒也跟着喊。

他們不知道哪句話是正確的,思維更加混亂,戰陣幾乎全部崩潰,連持着陣旗的伍長都慌亂了,陣旗亂晃。

項燕雖然被蒙恬氣得夠嗆,但領兵多年,他還不至於真的失去理智。

他立刻命令副將率兵追擊膽小如鼠又膽大包天的蒙恬,自己重新豎起旗幟,命令楚軍冷靜下來,督軍和底層將領歸攏安撫楚兵,迅速結陣。

出戰時旗幟損傷常有,項燕不止帶了一面令旗,現在立刻掛起了第二面。

其實在他令旗被撕裂的時候,他就該掛起第二面令旗了。但蒙恬一邊放狠話一邊掉頭就跑,實在是把他弄懵了,不由自主就追了出來,沒有及時更換令旗。

當項燕重新豎起大將令旗之後,楚軍的混亂變弱了一些。

他自己帶來的精兵都立刻停下了混亂,重新整隊;南楚君的軍隊雖然仍舊有些混亂,但畢竟是經過了許多次訓練和戰爭的老兵,也停止了抱頭鼠竄;只有強徵來的民夫和兵卒還在繼續逃走,完全不聽指揮。

甚至還有人大喊“項燕沒死,快逃”,跑得更快了。

項燕立刻變換令旗,命令所帶的精兵斬殺逃兵。若不斬殺逃兵,逃兵會再次衝亂正在整備的楚軍。

蒙恬大喊道“鄉親們項燕燒燬你們的田地家鄉,殺死你們的親朋好友,還驅使你們來廣陵送死橫豎都是死,不如和他們拼了”

蒙恬身後的秦兵也在大喊“鄉親們報仇啊拼了”,聽得項燕手一抖,馬差點衝出去。

你們這羣秦人和誰是鄉親

蒙恬和秦軍駐紮在南秦這麼久,又接納了許多楚國流民,鸚鵡學舌像模像樣,逃兵們真的聽懂了。

有個逃兵剛被督戰刺中,正想跪地求饒。

看着督戰冰冷的表情,逃兵啐了一口帶血的唾沫,朝着督戰撲了過去。

“你祖宗的拼了反正我全家都死了,只剩下我一個了,哈哈哈哈”

當朝着督戰撲過去的時候,那個膽怯的漢子突然大笑了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怕了。

他被督戰一劍一劍地刺中,手還死死掐在了那督戰的身上,硬生生地將督戰壓倒在地。

死了。

督戰身邊的楚兵嚇得趕緊把他推開。

推不開。

他們砍掉了那個逃兵的手,才把被壓倒在地的督戰救起來。督戰脖子上有兩圈深深的淤青,疼得說不出話來。

不止這一個逃兵在反抗。

當有人開始反抗的時候,瀕臨死亡而爆發的勇氣就像是丟進了火星的油鍋,轟然迸裂。

焦勻此刻也在楚軍外圍切割。

他一邊衝散楚軍軍陣的邊緣,一邊高喊勸降。

跟隨毀了你們家鄉的項燕和南楚君就只有一個死字。但若項燕和南楚君戰敗投降,你們全部都能繼續在家鄉活下去。

朱襄公不殺戰俘

朱襄公還會給戰俘分田幫戰俘重建家園

朱襄公都留下來幫廣陵人守城了,他也一定會幫助你們

焦勻的話比蒙恬的話更加刺中人心。

長江北岸的人,沒有誰沒聽過朱襄公的名聲。

之前他們可能因自己是楚人而對秦國的長平君不屑一顧,可能因爲忙於生活太過麻木認爲事不關己,但現在他們一無所有,連唯一的一條命都快沒有的時候,他們想起了朱襄公的名聲。

朱襄公仁善愛民,親自下田指導庶民耕種,甚至寫信希望項燕和南楚君不要屠城焚城。項燕和南楚君拒絕之後,朱襄公居然幫助廣陵人守城。

如果我們向秦人投降,朱襄公絕對不會屠戮我們絕對不會

想到這裡,哪怕再麻木的長江北岸楚人都心生憤懣。

朱襄公是秦人,連戰俘都不會殺你項燕和南楚君都是楚人,我們驅趕了城裡的秦軍投奔你們,明明是功臣,卻被你們燒燬家鄉殺死家人

究竟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鄉親

逃兵中也有能言辭者,還有曾經讀過書的士人。

他們對項燕和南楚君怒罵,對面前對自己舉起屠刀的楚人怒罵。

同樣是楚人,你們爲什麼要燒我們的家鄉,逼我們去死

我們被秦人佔領的時候,日日盼着楚王前來拯救。待你們一來,我們拿起武器趕走秦人,爲你們打開城門,用竹籃裝着食物用竹筒盛着水來犒勞你們。

你們卻怎麼對待我們你們爲何要如此對待我們

爲什麼

有逃兵拿起武器與楚兵對刺時怒吼。

有逃兵掐着楚兵的脖子哭問。

有逃兵臨死時死死抱住楚兵的腿,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努力睜開着已經看不清的雙眼,死不瞑目。

在屠城和焚城時眼睛都一眨不眨,對這種殘忍的事已經習以爲常的楚兵,那顆已經堅硬的心終於出現了裂痕。

“哈哈哈,都是楚人,你們就是下一個”

“你和我都是庶民,都是兵卒,你不比我高貴我的現在就是你的將來”

死去了的逃兵的聲音就像是魔鬼的低語,在同樣是庶人的楚兵耳邊徘徊。

兵過如篦是世間常態。

他們搶奪錢財屠殺平民沒有任何猶豫,就像是被獸王率領的野獸。

但他們屠殺的人混入了他們的隊伍,穿着與他們一樣的衣服,說着與他們類似的楚語,剛纔還在與他們並肩作戰。

現在他們將兵器刺入戰友的身體,與他們站在“兵”的角度上去屠戮“民”完全不一樣。

這些人的怒吼哭泣和詛咒終於能入了他們的耳朵,進入了他們心中,引起了他們的思考。

軍隊中的兵卒本來應該是一個個沒有感情的零部件,只聽從將領和令旗指揮。

當他們開始思考時,就代表着軍陣這臺不需要兵卒思考的儀器要亂掉了。

我們做得真的正確嗎

他們的詛咒會成真嗎

我和他都是楚國庶人,都是楚國將軍和封君眼底下如螻蟻一般的庶人。現在我們能以懼怕秦國進攻爲由燒他們的家鄉殺他們的親人,若有一天秦國的兵鋒推到了我們家鄉呢

不,不能思考,不能這樣想,不能產生動搖

如果開始思考對錯了,那就無法揮舞手中的武器了

朱襄沒想到楚軍會亂得如此快。項燕的令旗重新豎起來之後,楚軍的騷亂只停止了很短的一瞬,迅速變得更加混亂。

他雖然沒料到這一幕,但他準備好了如果出現了這一幕,該如何應對的手段。

朱襄命人吹響號角,亮起寫着“長平”二字的旗幟。

揮舞。

所有守軍整列,出擊

城樓上再次敲響戰鼓,吹起號角。

城牆上的廣陵城士人,原本自認爲是楚人的士人都騎上了馬或乘上了戰車,防線上的守城兵卒撤掉了柵欄,用木板蓋上了壕溝,打開了矮牆上能對外推開的厚重木門。

守城必打野。所有守城的防線上都預留了城內兵馬可以出擊的路線。

現在廣陵中的守軍順着這條路線,離開了原本準備死守的城池,衝向了南楚君和楚將項燕所率領的楚軍。

城裡睡覺等候換防的人都爬了起來,披甲出發。

朱襄也披上厚重的皮甲,戴上了連脖子都防護住的頭盔,站在了前面立着盾牌的戰車上。

身爲主將,他也要出發了。

在戰車上,有一面戰鼓。朱襄拿起了鼓槌,大聲唱起了戰歌。

秦風無衣。

朱襄是用楚國話唱的戰歌,而這首戰歌,幾乎每個楚國士人都會唱。

因爲這首戰歌,原本就是秦哀公爲救楚國發兵時所賦。

豈曰無衣問的不是秦人,而是問快被滅國的楚人;

與子同袍說的也不僅僅是秦軍,也是準備復國的楚軍;

修我兵戈戰甲,秦人與楚人一同出戰,戰勝同一個敵人,同戰袍,同進退

現在秦風無衣再次以楚音在楚國上空唱響,楚人和秦人再次一同唱着同樣的戰歌,衝向了他們共同的敵人。

那敵人卻是楚國的封君,楚國的將軍

項燕和南楚君都是知道秦風無衣的,很清楚秦風無衣的創作背景。

所以他們聽到秦風無衣唱響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這可真諷刺啊。

秦國人和楚國人再次一同唱響了這首戰歌,居然是這種情景,真是太諷刺了。

項燕從未膽怯的心,現在都生出了膽怯。

他眼前浮現出自己死在自己劍下的楚國士人不甘心地怒吼。

楚人爲迎接楚軍在城中引發騷亂,逼走了秦軍。他們開門獻城,帶着燦爛的笑臉簞食壺漿迎王軍。

Wωω¤ ttk an¤ ¢ Ο

然後,他們的王軍逼他們背井離鄉,要焚燬他們的家鄉。

那時城中有很多士人反對,甚至一些士人在楚國名聲赫赫,曾經拜見過項燕或者南楚君。

他們跪着哭求項燕和南楚君,之後指着項燕和南楚君怒罵,還有人拿着劍向項燕和南楚君衝去,被攔住後自刎。

ωωω▪ тTk án▪ C O 他們都在怒罵自己和南楚君,怒罵默許這件事的楚王。

他們全都在後悔,後悔開城門迎來一羣畜生禽獸

項燕原本是不在意這些的。

要抵擋秦軍,只有這一個辦法。至於引起的亂子,那是南楚國、南楚君的事。

給這個令人憤恨的叛徒留下一些亂子,項燕和楚王都很樂意。

他們在思考這件事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那些亂子所付出的代價。就像是項燕領兵作戰時,從來不會將戰亡的一個個數字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樣。

對兵家而言,對將領而言,對高高在上的楚國貴族而言,就是如此。

一直都是如此。

但爲何我開始思考這些事,思考對錯了項燕仰頭看向疾馳而來的青銅戰車,那輛有着長平君旗幟的戰歌。

他看到了披甲的長平君,正奮力敲打着戰鼓,看着很不熟練的樣子。

項燕能看出來,長平君估計從未敲響過戰鼓,乘坐過戰車。

長平君在戰車上東倒西歪,根本站不住,敲的鼓點亂糟糟的,完全沒有節奏可言。

若不是他身邊有人扶着,恐怕他都要被戰車甩出去了。

長平君這個沒有上過戰場的人被自己逼得上了戰場,沒有乘坐過戰車的人被自己逼得站在了戰車上,沒有敲響過戰鼓的人正亂糟糟地敲着戰鼓。

自己還真厲害。

項燕突然自嘲地笑了起來,笑得又苦澀又釋然。

“鳴金,退兵。”項燕笑着道,“我敗了,徹底敗了。”

項燕笑着笑着,笑出了眼淚。

他仍舊不認爲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因爲不這樣,要如何抵擋住秦國的兵鋒

李牧實在是太厲害了,太厲害了啊。

他甚至知道,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抵擋住秦國,只是給秦國製造些許麻煩,讓秦國先吞併其他五國再打楚國的主意。

他只是延緩楚國滅亡的時間,爭取楚國在他閉眼前別滅亡而已。

爲此,一城一地的得失不重要,那些怨聲載道的楚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楚國而已。

項燕此舉沒有半點出自私心,甚至是以自己的名聲爲楚國謀劃。

他難道不知道做這樣的事,即使他回到了楚王身邊,不會被南楚國的民怨摧毀,但他的名聲也徹底毀了嗎

他難道不知道,楚王同意他做這樣的決定,把他借給南楚君做這樣的事,就是存着之後可以用這件事名正言順地讓自己離開楚國朝堂,剛剛崛起的項氏立刻被楚王控制嗎

他難道不知道嗎

他知道啊

他全都知道,他全都做好了心理準備

無論是之後鬱鬱而終,還是被族人埋怨,或者被天下仁人志士指着脊樑骨罵,死後聲名一片狼藉,他都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的名聲肯定會被廉頗更差。因爲廉頗的劍尖是對着燕國,而他是對着楚國自己人。

哪怕他再怎麼對將士說,不要有心理負擔,南楚國已經不是楚國,南楚人也已經不是楚人,但他能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可他做了這麼多準備,還是敗了,一敗塗地,敗在了從未上過戰場的長平君手中。

這是何等諷刺啊。

項燕治軍的本事是極強的,即便廣陵城的守軍已經衝鋒,楚軍內部強徵來的兵卒民夫已經叛亂,項燕下令後,楚軍精兵還是迅速收攏陣型,朝着項燕指揮的方向撤退。

南楚君被保護在軍陣正中央,已經嚇得癱軟。

項燕離開前,回頭再次看向長平君的車駕。

長平君確實沒有駕駛過戰車,就算有人扶着,他也狼狽地摔倒了,摔得頭盔都歪了,看着可笑極了。

朱襄扶着戰車兩旁的圍欄站起來,顧不上手臂上的淤青和歪掉的頭盔,再次敲響了戰鼓。

浮丘和李斯站在他身旁兩側,一邊努力扶住他,一邊努力幫他把頭盔扶正。

他可笑的模樣也落入廣陵城的守軍,落入原本是楚人的廣陵城士人眼中。

他們眼眶一熱,手中的兵器攥得更緊了。

秦風無衣唱得更響了。

有史記載,南楚國立,拜項燕爲將,攻廣陵。

長平君親上戰場,奏戰鼓,唱無衣,卻南楚軍五十餘里乃還。

後南楚軍遇秦太子親自追擊。秦太子逐南楚君近淮水,被長平君派人叫回。

差點跑到淮水的嬴小政匆匆回來,見到渾身帶傷的朱襄,大驚失色“舅父誰傷的你”

朱襄尷尬道“戰車上摔的。”

嬴小政“.......”

他深呼吸,真想訓斥朱襄,就被朱襄劈頭劈臉地罵道“你不要命了嗎就帶着一萬人,不到十日干糧,追項燕追到淮水去了你以爲南楚國就那麼點兵如果不是你撤得快,我就要出使南楚國去撈人了要不要我上書你阿父,直接派你去楚國當質子李牧呢就由着你悶頭往前衝”

嬴小政捂住耳朵。

別念了別念了,耳朵疼。

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172章 韓相國遺願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03章 身後事熱鬧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145章 朱襄手中棍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262章 良將和名將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10章 藺贄狗啃泥第72章 長平稅賦錢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49章 王翦滅趙國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31章 水蒸紅棗糕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97章 豬油酸菜面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87章 燕王喜報仇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169章 我上奏廢后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268章 番外一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269章 番外二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23章 白起小石子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219章 鹽場小海鮮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39章 撥雲終見日第41章 乾菜炒臘肉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191章 夜襲孔明燈第113章 李斯涼開水第84章 軍屯地南瓜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
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44章 肉粥滷肉片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172章 韓相國遺願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203章 身後事熱鬧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153章 夫妻肩上淚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127章 蓮子銀耳羹第98章 肉片澆鍋巴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145章 朱襄手中棍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262章 良將和名將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10章 藺贄狗啃泥第72章 長平稅賦錢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42章 始皇崽圍巾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120章 粟米涼饃饃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49章 王翦滅趙國第39章 始皇崽糖球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29章 慶典土豆花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232章 屋漏連夜雨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103章 火烤楚軍營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31章 水蒸紅棗糕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97章 豬油酸菜面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257章 梓棺費鮑魚第107章 君子僞善心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86章 隔水蒸南瓜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187章 燕王喜報仇第16章 篝火烤全羊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58章 炸蝦三蝦面第169章 我上奏廢后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268章 番外一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269章 番外二第136章 竹筍傍林鮮第204章 妄議相國位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104章 蔡澤慶賀禮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124章 五香滷兔頭第250章 棗樹已成林第51章 三豎子樂器第126章 白水煮雞蛋第23章 白起小石子第74章 廉頗心火氣第171章 手撕烤雞肉第219章 鹽場小海鮮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64章 義戰不義戰第53章 墓前細絨棉第10章 豬油蒸雞蛋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第91章 豬油糖炒麪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19章 薑絲炒肉絲第239章 撥雲終見日第41章 乾菜炒臘肉第57章 粟米酒醉雞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191章 夜襲孔明燈第113章 李斯涼開水第84章 軍屯地南瓜第20章 秦王蜂蜜水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