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劍指開封(八)

他自進房起,便凝神聚氣,提起精神,翻閱着一份份自四周州縣呈送過來,州縣官無法做主的政務。

再有,便是散佈在六州的駐防軍隊,呈送來的日常軍報。

至於間龍送來的前線諜報、內部日常偵視報告,則放置在案頭最顯眼之處。

爲了提高行政效能,所有的文書以顏**別,以最簡潔的語氣和制度化的語氣報告,以收到最佳的效能。

儒家文書的華麗與冗長,是張守仁治下的飛龍軍節度使帥府內,最忌諱的文體。與之相反的,便是法家的嚴苛與墨家的務實。

自他坐定時起,各州前來送交文書的信使、小吏,便一個個立身窗外,張守仁批覆一件,便立刻有人接過,不得停歇,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遞交回本州,即刻處理。

因人力的拖延而Lang費時間,在張守仁眼裡,是最大的犯罪行爲。一旦有人觸犯,必將受到嚴懲。在這一點上,早就有人以身試法,再也無人敢攖其鋒。

今日因爲天降大雪,一直到天色全黑,房內點起火燭時,天空中仍然是斷棉扯絮一般,不曾停歇。

“善哉,看來,我們的節度使大人,不但是名勇將,還是一個出色的官員。”

待親眼看到,張守仁將最後一封文書批完,吳猛雙手合什,大聲稱頌。

張守仁噗嗤一笑,向他道:“你酒醒了?”

“是,早就醒了。在這裡看你批了半天的文書,虧你坐的筆直,弄到現在,也不覺得睏倦乏味。”

“沒有辦法的事。我雖然想相信下屬的官員,可惜他們並不相信自己。”

“這也是因爲你太過出色的原因吧。你自己想想,軍政也罷了,那些新奇玩意,什麼鐵絲風車,還有天空中飛的怪鳥,這些可不是尋常人能做出來的。我是一個武將,別的不管,這些文官可是治理着衆多百姓,很多細務,更顯出人的能力。你既然是一個出色的上司,那麼下屬多倚靠你,也是人之常情。”

吳猛舒了一個懶腰,笑道:“守仁,我不知道你下屬的將軍們如何打仗。不過,你要是在派我出征時,交給我綿囊什麼的,我可就寧願做個小兵好了。”

張守仁苦笑道:“事實上,他們巴不得人人拿有我的綿囊,好一點不費腦子。有你這樣的將軍來,我才能更輕鬆一些,打起仗來,把握也更大一些。”

“那就最好不過。其實,前敵對陣時,戰機稍縱即逝,若是一切依着部署來,只怕會白白放過戰機。前朝兩宋,除了南宋初年,皇帝放任大將們去打,使得軍隊戰力大漲之外,其餘每遇戰事,都佈置陣圖,使得宋軍每戰必敗。這是前車之鑑,我朝早就棄而不用了。我只是擔心你威信太重,智謀太強,有時候會太過自信,而下屬們太過沒有自信。無論是哪一樣,對一支軍隊來說,都是危險的。”

“好!”

張守仁擊掌而贊,向着吳猛笑道:“這一番話,也只有你這樣的統兵上將,才能感受的到,也只能是由你來說。”

他見吳猛面露得色,便又笑道:“中午是飲酒敘舊,不說正事。現下既然說到這裡,我就正式同兄講講將來的安排。”

吳猛直起身子,正色道:“請大帥安排,末將是有命必從。”

“也不必如此正經。只是,中午我說,要任命你爲我的副手,這自然不會改變。待明日天晴,就召集各州鎮將,齊集穎州。大概到後天,人也就全到齊了。到時候,登臺拜將,使全軍鹹使知之。”

“嗯,那我就多謝大帥的知遇之恩吧。”

“除了任你爲我副手,擔任飛龍軍節度副使外,還打算新立一部,由你來做主將。”

楚制,十人一火,百人一隊,三隊一團,十團一廂,三廂爲一軍。張守仁被拜爲節度,節度軍名,就是他自己的飛龍軍號。這件事,朝廷算是給足了面子。以軍號爲節度,算是對張守仁赫赫戰功的極大賞賜。

據吳猛月前自京師過來時,朝廷樞密院對張守仁軍隊的彙總估量,張守仁部有三軍十二廂,除了飛龍前中後三軍外,大別山內,有一廂守備,穎州城內,多加一廂城衛軍。就算那兩廂不計入飛龍軍內,張守仁的飛龍軍,亦有三軍三萬餘人。雖然還不如內地一個統制官可以領六軍的極限來的多,但考慮到他發展時間極短,佔據的地盤亦是不大,更沒有朝廷半文錢的援助,現下就弄出這麼多軍號,有這麼龐大的軍隊,很讓人懷疑這支軍隊是否是虛報番號,或是戰力不足。

“大帥,這軍隊擴張太快,並不是好的辦法。上次穎州之戰後,樞密院參謀分院也做過沙圖推演,覺得你之所以能戰勝敵人,倒不是你的那些鐵絲網,或是怪鳥投火油彈起了決定性的做用,而是蒙兀將領太重視那些臨時拼湊的雜牌軍隊。他們太自信與以往使用哈沙爾隊的成績,在每一場戰鬥中,都試圖流盡別人的鮮血,來鑄造自己的輝煌。在穎州戰時,十幾萬的軍隊中,只有不到兩萬的蒙兀人。又沒有完全將隊形散開,甚至連銜接都很有問題。那些雜牌漢軍,原本就孱弱不堪,根本全無戰意,在混雜一處的隊列中,不但起不到成爲肉盾攻城,掩護蒙軍的作用,反而稍有一些不順,就軍心大沮,直至被你的怪鳥部隊,弄到潰敗而逃,最終,連蒙軍主力,也被衝散,沒有辦法發揮戰力。”

他微微嘆息,笑道:“伯顏也是蒙軍中的智將,這一次,慘敗至此,固然是你用兵精妙,不損兵而大敗強敵,然而,他自身的問題也很大,甚至在決戰開始之初,就決定了敗局。”

張守仁微笑着細聽他說完之後,方纔道:“其實他是有苦衷,我也是料到了他的苦衷和打法,纔會那麼做。其實,就算是不用滑翔機做致命一擊,他們也攻不下來。而在城下勞師日久,只要我抓住機會,全軍齊出,給他們重重一擊,那麼,當日的慘敗仍然會重現。其實伯顏也算是不錯,在陣前大斬大殺,逼的那些籤軍拼死向前,連我的鐵絲網陣,也被衝破。說實話,我當時吃了一驚,不得已之下,才加強了天軍的使用。那些三角鐵釘,不過能阻此他們一時,比不得鐵絲網有用。”

兩人都是久歷戰陣,互相品味對方的話後,都覺大有所悟,忍不住相視一笑。

張守仁更是嘆道:“當年楚軍建制,原本是說要在廂一級的組織裡,加以參謀軍事一職,後來各級主將都害怕自己身邊有饒舌的人,一致反對之下,竟然也不了了之。唉,若是此議一直進行,而不是隻在樞密院中方有,那麼楚軍做戰時,又自然會強上許多。”

吳猛笑道:“不是每一個主將,都如同你我這樣,不懼人言,聞過而喜。嘿嘿,旁人不說,石嘉在樞院掌印時,何曾聽過人言?那呂奐爲襄城統制官多年,威福自用,打仗行軍,都是他一言而決。在他身邊安上幾個統制參謀,進言不聽吧,顯的專斷,不聽打敗仗吧,更是丟臉。這樣一來,誰願意在身邊有參軍?”

兩個嗟嘆一番,張守仁方又道:“這個事情不急,我這裡現在也沒有合格的參軍人材,只得過幾年再說。到是你,我打算成立新軍,並不是說要不顧一切的擴軍,或是多立番號,嚇唬朝廷。嘿嘿,朝中諸公,也太小瞧我張守仁了。現下的三萬飛龍軍,全是步兵。只有前軍有幾千匹戰馬。我每思我們南人對北人的戰例,都是因爲完全沒有騎兵,敗則全軍覆滅,勝則無力追擊。而當年的大將們,對這件事,也是束手無策。”

吳**言道:“大家也不是不想辦法。可是我們南人沒有戰馬,飼養的代價太過沉重,當年北宋改制,強迫民家養,經常弄到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從神宗後,就再也不準如此。南宋時,韓世宗得了一匹一人半高的戰馬,就獻給高宗,說道:這樣的神駒,不是人臣敢騎的。你想,南人缺馬如此,又怎麼能有建制的成立騎兵!”

張守仁搖頭道:“不然。其實各軍中,不是完全無馬。南方不管怎麼缺乏戰馬,一隻幾萬人的軍隊中,總會有兩三千匹戰馬。可是諸將都不知使用,乾脆就不去用它。或是留在自己身邊,讓親兵們騎乘,打了敗仗,好護着自己逃命。主將如此,各級的將領都是如此,馬匹分散,全無威力。這樣,就算是有馬,也等於無馬。岳飛則全然不同,他的岳家軍近十萬人,馬匹不到一萬,卻是集中使用,成立一支建制騎兵。這樣一來,戰力大升,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竟然能以騎兵打敗金人的主力騎兵隊伍,一戰而使得中原大局逆轉!”

吳猛笑道:“又有幾個將軍,能有嶽爺爺那般的武曲星下凡般的才略!”

他斜視張守仁一眼,笑道:“不過你的才能,想來也比嶽爺爺不差了。”

張守仁遜謝一句,笑道:“不說這個。既然你也贊同騎兵要集結使用,方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是以我決定,將所有的騎戰之士,約有三千來人,都是我軍的久戰精銳。嗯,就稱爲突騎軍,由你來做主將,如何?”

“主帥有命,我自然遵從。再有,這樣一支軍隊,肯定是要用在最關鍵的地方,將軍如此信任,我還有什麼話說。”

“好!”

張守仁伸出手來,與吳猛對掌一擊。清脆的擊掌聲在房內響過之後,張守仁卻又笑道:“不過,你也不要自視太高。等過幾天,你就知道我的飛龍全軍,並不如同你想象中的那樣。”

見吳猛似信非信,張守仁卻也不再解釋。兩人一同用過晚飯,張守仁命人將吳猛帶到安排好的住處,自此無話。

待第二天,天色晴明,城內外積雪甚深。無奈之下,又多等了兩日,待平帝元年的十二月中,眼看離過年不過十餘天時,方纔派出使節,四處徵召,將飛龍全軍指揮使以上的軍官,全數徵召來穎州城內。

所謂的封壇拜將,自然也只是一句笑言。此時不比遠古,大將出徵,一切均由將領專責,君主對軍隊出征,極爲重視。要修建高臺,召集羣臣和軍隊,正式將國家征伐的重責,交在某一個將軍的身上。

自從漢武帝徵發商人、無業遊民、罪犯入伍後,中國的軍人形象,越來越差,及到唐安史亂後,武將和軍人,更是以一種極其惡劣的形象而存在。兩宋對武將的防範,也是前車之鑑不遠,實在太過驚心動魄的原故。

及至此時,楚國雖然在表面上並不歧視軍人,其實論起社會地位和影響力,軍人仍然是遠在文官集團之下。

張守仁官拜節度使時,朝廷也不過是派了一個使臣,草草封詔了事。而吳猛這樣由主帥私自任命的節度副使,自然也更別想有什麼大的排場。

在帥府內,三個兵馬使、十二指揮使、各軍、廂的軍需官、軍法官,不過數十人濟濟一堂,只在帥府的正廳大堂內,先拜見了張守仁,然後由人宣讀朝廷詔命,接着張守仁言明吳猛實爲節度副使,並且即將擔任新成立的越騎軍兵馬使。

待表面上的禮節一完,各將依着官位,一一上前見禮。

第一軍兵馬使唐偉,第二軍李勇,第三軍胡光。這幾人,在投效張守仁之前,最高的官位不過是與校尉相同,此時見着吳猛這樣的大楚名將,曾經貴爲禁軍副兵馬使的大將,心中不免有些惴然不安。在不安之餘,卻也隱隱然有一份敵視與排擠。

唯有任兵馬副使,又新兼任穎州城防守備使的伍定國,卻以一種極其傲然的態度,與吳猛相見。

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十卷 縱橫捭闔(10)
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十卷 縱橫捭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