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

極力掃除着心中的一點憂慮和成見,又忍不住自嘲一笑。自己不過是一個節度使,天下江山還不知道在哪裡,就這麼着疑心屬下,每嘗覽閱史書,都嘲笑那些疑心病十足的帝王,覺得他們不智不明,自毀長城。現下看來,自己也不過這麼點基業,就戰戰兢兢,唯恐被人謀奪了去,權勢二字,果真令無數的英雄豪傑竟折腰啊。

一路蜿蜒而行,自城西荒涼處穿梭而出,繞過城內繁華之所,就在城牆邊下,一排排青瓦樓房巍然聳立,除了小半是民用的學校之外,便是培訓少年軍人的講武學校了。

穎州之內,首重武學。這講武堂每年耗費了六州收入大量的金銀米穀,收入的少年多半是精挑細選的堅毅果敢,聰明機靈的少年。各軍中的軍官和軍人,多半是成年後招募,雖然百般訓練,總歸有着種種不足,唯有這些從九歲到十五歲年紀入學的少年,天真未曾雕鑿,不明世事,成年後的陋習與膽怯,並沒有在少年心中形成決定性的力量,只要從小以極其嚴苛的方法加以訓練,少則四五年,多則七八年後,這些少年將投身軍伍,成爲張守仁軍中的基礎,爲他征戰天下,忠心不二。

以斯巴達式的訓練方法,日爾曼人般的刻板教程,羅馬式的戰術素養,這支漸漸增多,以孤兒和貧家子充實其中的講武堂,在張守仁心中,有着不下突騎軍的份量。

一隊隊身形黝黑,面色表情已經脫掉稚氣,滿含堅毅與勇氣的少年,樁子一般站在庭院之中。他們光着上身,還兀自帶着冷水浴後的一滴滴水珠,寒風吹過,不少人的皮膚凍的青紫一片,卻是沒有人肯動彈分豪。

張守仁常來巡查,對這些場景見的多了。講武堂內,每天早晨空腹跑步,然後冷水洗浴,站立一個時辰後,然後方能進食。他轉頭看了一眼操場中的沙漏,料想時辰已經差不多了,便翻身下馬,默默的站在場邊。

稍頃過後,幾聲沉悶的鼓聲響起,場中的少年們開始活動起身體,不停的擦拭着身上的凍痕。這樣的嚴寒天氣,就算是天天如此,也須得小心防護,稍不注意,便會凍傷凍病。講武堂內的淘汰率很高,少年們稍有不慎,違反軍紀,或是跟不上進程,抑或是受傷得病,都會被淘汰。每個少年,被選取入學初,就會得到很多的榮譽和實質的獎勵,雖然現在還沒有人滿一學年,但張守仁早就有命頒佈,凡是可以成功升級的,每人均會有賞地和俸祿。甚至在將來,可以由官府下發奴隸,爲其耕作。

孤兒們自幼受苦,貧家子也是飽嘗世間冷暖,各人都知道機會不易,一旦熬過這一年,甚或是從講武堂內畢業,成爲軍官,都對自己和家族有莫大的好處。是以無論如何困苦,各人都是咬緊牙關,拼命堅持。

“末將參見大人!”

“學生等見過山長!”

胡烈雖然是這講武堂實際的負責人,擔任學正之責,而山長之名,卻一直掛在張守仁的頭上。他熟讀後世史料,知道某個梟雄就是當年手握軍校大權,將大量的優秀軍官拉攏至麾下,使得軍隊歸心,最終得掌天下數十年之久。這樣的現成法子,張守仁自然是老實不客氣的拿來用了。

“不須多禮,你們快些去進食。冷浴過後,身體很虧,早些吃些熱食,不易受傷。”

張守仁滿臉和祥的笑容,督促着這些少年們離去。雖然這些堪稱惡毒的訓練方法完全是他一手設計,可是論說起他結這些少年的照顧和關愛,卻也是穎州城內旁人不可相比的。

因爲如此,這些少年學子們,仍然是一個個畢恭畢敬地向他一一行禮之後,方纔轉身離去。

張守仁又轉身扶起胡烈,向他笑道:“你也是,何苦向我行大禮。”

胡烈人過中年,卻是絲毫未露老態,此時身手矯捷的站起身來,摸了一把自己下巴黑白相間的大鬍子,向張守仁笑道:“禮不可廢。我只是這個學校的學正,得讓這些小猴子們知道,誰纔是真正的穎州和學校之主。”

他意猶未盡,忍不住向張守仁道:“我聽說……那吳猛在城西鬧的很不成話!”

張守仁伸手一擺,向他道:“要叫吳副使。”

“好吧,那就是吳副使大人。末將聽說,吳副使接了突騎印後,威福自擅,鬧的很不成話。”

張守仁見他神色不悅,顯是因爲自己剛剛情不自禁打了官腔,讓這胡烈心中吃味的原故。他心中一動,先哈哈一笑,然後方纔指着胡烈道:“校尉,你這也太過小氣。”

胡烈自然知道他是何意,當下老臉微紅,向張守仁道:“你適才和我打官腔,我只好如此。”

張守仁嘆道:“我自然知道你是好意。不過,大家現下同乘一條船,當得上下同心,無端猜忌同僚,不是好事。你們和吳將軍並不是一起出來,心中自然會有些芥蒂,這個我也明白。只是,吳將軍少年時就在南疆征戰,論起實質戰功和經驗,還在我之上。若是不敢放手用他,不如放他回去,也免得誤了人家。”

胡烈雖然對張守仁評價吳猛的話並不服氣,心中卻也明白他說的對,當下重重點頭,答道:“是了,末將明白。只是,他若是想搞什麼花樣,末將等卻也容不得他。”

張守仁微笑點頭,答道:“這個我自然也省得。”

當下不免又問了幾句學堂的細務,胡烈爲人老誠穩重,善於識人,若不是如此,當初也不會把張守仁這個尋常小兵,提到隊正的職位上。此時由他來做學堂的學正,雖然進取不足,但守成有餘,張守仁也自放心。

待聽得胡烈說了半日,學堂內諸事順遂,張守仁大感滿意,不免誇上幾句。見胡烈面露得色,張守仁卻突然問道:“前些日子,我命人送來一個十五六的少年,名叫王浩的,他學的如何?”

這講武堂內,學子已經過千,胡烈哪裡能記得許多。當下愕然想了半響,卻並不是首尾。只得召過幾個負責學生籍貫和內務的軍官,拿來入學記錄,查詢一番。

“大人,這個王姓少年,雖然體格不弱,性子也很堅毅,卻是不知怎地,很難熬過最基本的課程。入學不久,已經病了幾次,若不是大人令人送入,早就被淘汰了。”

那負責軍官也不顧張守仁面色難看,當下直言不諱,又道:“依末將愚見,若不是成,還是讓他退學了事吧。”

張守仁皺眉道:“雖然如此,他可曾叫苦?”

那軍官苦笑道:“那到是不曾。說來也怪,他體格並不很弱,卻很熬不得苦。雖然性子也堅毅,卻是多病,這樣下去,末將擔心會出事。”

“不妨事。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

張守仁原本是要探望這王浩一番,此時聽聞他如此,卻是改變主意。這王浩雖然是將門子弟,想來是自幼習武,卻畢竟是世家豪富子弟,並沒有捱過苦,受過罪。一旦遇着這樣的艱難困苦,雖然不欲丟臉,死撐苦捱,身體卻是經受不住,以致多病。若是他叫苦不迭,那自然罷了,可是他身爲富家子弟,卻並不肯就此退出,張守仁自然要給他機會,看他是否能熬過去。此人見解遠遠超過那些從小沒有受過教育,還需從頭學起的貧家子弟,若是果真是可造之材,將來也會是一員大將吧。

心中存了這樣的念頭,自然不便再去探看。他又在學校內自處巡行一番,因見一切如常,便自離去。

又過得幾日,胡光得他吩咐,早選取了過百的精壯軍士,來府中見過了張守仁,領了盤纏和情報地圖等物,往着山東路去了。

此後數月,穎州一地風平Lang靜,張守仁只顧着春耕夏收,操演軍隊,整飾官府,整日價忙個不休。

一直待到五月,張守仁正在穎州城外巡行,查看農桑,隨他而行的,有穎州刺史,推官,同知,還有一羣縣令,去歲麥子大熟,今夏的稻田因爲前歲大修水利,引水充足,雖然是中原之地,種植稻子的時間不如南方長久,經驗並不充足,那些秧苗卻是長勢喜人,只待再成長一些,便可以插在水田裡,等候秋天時收穫。

北方情形,自去歲十月,忽必烈率諸路漢軍與蒙古諸王所部再度北征。兩軍相遇於昔木土腦兒之西,阿里不哥先因所部外刺軍隊潰敗撤兵。待阿速臺率領的後繼部隊趕到,阿里不哥回軍再戰。其右翼被擊敗,左、中兩翼與忽必烈軍鏖戰至夜仍不分勝負,自是雙方引軍後退,相峙於大磧南緣。是年冬末,忽必烈師還。大楚平帝二年春,據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因糧餉不繼,而由他派往察合臺兀魯思的阿魯忽又拒絕聽命,截留他徵集的貨物,因此憤而移兵西討阿魯忽。阿里不哥自知一旦揮兵西指,和林終將不守,所以臨行指令和林城諸長老,許其舉城歸降忽必烈軍。阿里不哥西徙後,忽必烈部果然兵向和林,將其收復。其後因天氣尚寒,阿里不哥徵阿魯忽勝,引軍將還,戰馬疲敝,很難與忽必烈再戰,而忽必烈所部軍馬亦是疲乏瘦弱,戰士累乏,無力交戰。雙方雖然引兵控馬,互不相讓,卻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大楚平帝二年春三月,忽必烈自和林返燕京,休整北方軍馬的同時,詔命:置江淮、江漢兩大都督,東則李擅,開府濟南;西則史權,開府鄧州。

同時,燕京中書省亟命:“諸路市馬萬匹送開平府”,“詔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撫司運米十萬石”,送至漠南沿線,很快完成了扼守大漠南緣、伺機渡漠遠征的戰前部署。

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後,忽必烈又詔命燕京行省及各路宣撫使北上開平,會議軍國大政。三月末,燕京省官畢集開平。本年夏季,除檢核錢穀、充實省部、摧用輔粥外,還爲汗廷中央和地方官府制定了若干具體的行政條款,行政中樞既經調整擴充,更明確地分爲兩個班子,以史天澤、張文謙等人留中,王文統,廉希憲等行省事於燕。

這一系列的動作,既有詔命選取武勇之士,重建和擴大怯薛軍,徵調馬匹、糧石,以應對漠北的阿里不哥,又加強了李擅的地位,還有當年跟隨忽必烈出生入出的北地漢將史權,帶領少將北部精兵,整合河南漢軍,開府鄧州,兼制唐州等地。這個動作,於其說是防備對應的南楚的揚州與襄城別帥,還不如說是爲了應對在穎州發展,佔據六州之地,直接危脅到歸德和開封等腹心之地的張守仁。

自從擒殺劉太平、霍魯懷,擊敗渾都海後,關隴稍安,而對方敗逃六盤山,往西而渡,得甘州等地,隨時危脅到關隴舊地。阿里不哥失關隴後,糧食等物資日漸窘迫,將欲派遣大軍西向,意欲重得關隴舊地。在這個當口,忽必烈並不是充實關隴,竟是加強了唐鄧與山東等地的守備,對張守仁的重視,竟是在坐擁數十萬精兵,人口數千萬,富足無比的南楚之上。

張守仁原欲就在開春後用兵,當是時,忽必烈正與阿里不哥打生打死,很難有分兵的可能。只是他思來想去,以忽必烈之能,未必不曾想到這一點,而蒙軍雖是激戰,卻仍然是戰時動員之時,戰馬士兵齊備,若是忽然南下,十數日內就可趕到。只需調派出一支偏師,也足以對整編擴充不久的飛龍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只有在開春之後,蒙兀戰馬最爲疲瘦之時,而戰士也剛停戰不久,身體和精神累乏之時,而飛龍軍也整訓很久,戰力提升,在這個當口動手,最爲便利。

決定之後,張守仁一面緊盯着北方情形,忖度着兩邊戰況佈局,又命唐偉的第一軍移師北向百里,兵鋒直壓歸德,李勇率第二軍,西向壓迫唐鄧,只留着胡光的第三軍,留鎮穎州各地。

如此這般,至少從表面看來,這個大楚的飛龍軍節度使、唐鄧許陳各州宣慰使張守仁大人,好象已經安份守已,坐守着自己方圓數百里的彈丸之地,安守着百多萬百姓,幾萬強軍,樂呵呵做起了軍閥。

象他這樣的情形,最是常見。現下的關隴、山東等地,手握大權,掌握強兵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世候軍閥。這些軍閥,最早的甚至能推到五代十國的亂世之時。遼來,他們降遼,宋來,降宋,金兵來,則降兵。現下蒙兀人最爲強大,這些漢人世候軍人世家,便一個個投了蒙兀,成爲萬戶、千戶、百戶。

他們的軍隊,全是幾百幾十年來跟隨的家兵,待遇優厚,戰力強勁,甚至有的時候,能與蒙兀人打上一打,也不全然吃虧。忽必烈平定關隴,便是依仗的秦隴之地的大世候汪家。張守仁手握幾萬大軍,在境內保境安民,商業興盛,大興水利土木,勸農工商,無論如何,都儼然失卻銳氣,不復進取。

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五)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十卷 縱橫捭闔(11)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七)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
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九)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五)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十卷 縱橫捭闔(11)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七)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