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徵孫權。
軍到合肥,曹操循行視察昔日張遼作戰的地方,讚歎良久。於是給張遼增兵,多留諸軍徙屯居巢。
曹操攻濡須口,孫權請降,留夏侯惇(dūn)、曹仁、張遼等屯居巢。
…… ……
關羽圍曹仁於樊城,適時孫權稱藩於魏,爲了讓孫權安心攻打荊州,於是,曹操召張遼及諸軍悉數回救曹仁。
張遼尚未到達,徐晃已經打敗關羽。張遼便與曹操會師摩陂,曹操乘車出來慰勞他,並派他屯於陳郡。
在陳郡,張遼又在當地納了兩房妾室,一個沒生養,另一個只給他生了一個女孩。女孩兒,史籍沒留下名字,地方誌說其女夭折。
…… ……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改遷張遼爲前將軍,分封其兄張汛及一子爲列侯。
不久,孫權再叛變,張遼還屯合肥,並進爵都鄉侯。
曹丕賜輿車予其母以示榮寵,並派兵馬送其家人到他駐軍的地方,又預先在當地告示張遼家人將要到臨,命令所有守軍出迎,衆軍士將吏都列隊出候拜迎張遼家人,看見此景的人均認爲這是十分榮耀的事。這次,曹丕把張遼流散在其他城市的女人,一併收攏,送到合肥居住。
…… ……
同年,曹丕稱帝,再封張遼爲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到洛陽皇宮朝拜,曹丕便引張遼會晤於建始殿,親問其昔日破吳時的情狀。
張遼述說過後,曹丕向左右嘆息道:“簡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是與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齊名的東周大將。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
於是,爲張遼建造屋舍,替其母興建殿室,當年跟從張遼突破吳軍陣營、臨時應募的一衆步卒,都被封虎賁,把張遼的地位已經升至極致,無以復加。
張遼在軍中,更是一呼百應,無人不從。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再次向曹魏稱臣。
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
曹丕遣侍中劉曄帶着太醫審視其疾,並令虎賁衛士們往來傳達張遼病況,爲張遼問病的使者經常在路上互相遇見。
樑章巨《三國志旁證》中提到“漢三公病,遣中黃門問病。魏、晉則黃門郎,尤重者或侍中。(張)遼位未至公,而遣侍中,蓋寵之也。”
可見曹丕如何重視張遼。
張遼之疾久未痊癒,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營,自己則車駕親臨,握着他的手,賜給他御衣,太官每天來送御膳。
病情稍有好轉後,張遼便返回其屯軍之所駐軍,不驕不躁,忠於職守,盡人臣之狀。
正當其時,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
孫權知張遼至此,甚爲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在意!”
同年,張遼與諸將同破吳將呂範。
但他的病情卻也日漸嚴重,最後終於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曹丕爲之流涕,諡曰剛侯。其子張虎嗣任其爵。
…… ……
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張遼、李典在合肥之功,下詔曰:“合肥一役中,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人,破賊十萬之衆,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他們使賊衆至今仍氣爲之所奪,真可謂國之爪牙。現分封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正始四年(243年),張遼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歷任官職:郡吏,騎都尉,魯相,中郎將,關內侯,裨將軍,行中堅將軍,蕩寇將軍,徵東將軍,前將軍,內朝官,亞於車騎、驃騎大將軍。
遼有一兄長,名爲張泛,在魏國因爲張遼之功而被封侯(曹丕即王位文帝時,張遼轉封前將軍。朝廷分封其兄張泛及一子列侯)。
子孫:
張遼有一子名張虎,張虎有一子名張統,也就是張遼的孫子。
…… ……
當年關羽投於曹操營下,張遼與關羽爲好友,曹操便派張遼問關羽去留之心,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張遼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怕曹操殺關羽。但不說,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嘆息:“曹公,是如父親般的君上;關羽,是兄弟而已。”
最後選擇了照實說給曹操。此舉被後世認爲是爲臣下者懂分輕重、能識大體的表現,如南朝宋左僕射劉穆之曾說:“我蒙公(指劉裕)恩,義無隱諱,此張遼所以告關羽欲叛也。”
尚書右僕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張遼之言,關羽雖兄弟,曹公父子,豈得不言?”
…… ……
張遼曾與護軍武周不和,後來受胡質勸解,便與武周和好。與李典、樂進等雖然有不和,但在面對東吳大軍之際,同樣能不計前嫌。
張遼的軍事表現受歷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張遼止啼”一語。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爲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爲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遼。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遼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語中有所謂“遼來來(遼來々)”一語,正是來自張遼止啼的典故。
…… ……
墓址:
張遼墓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爲衣冠冢,現存墓冢,張遼陳列館、***和渡津橋,園中有張遼持刀立馬的青銅塑像。
另外,據《宋高僧傳•卷十•唐揚州華林寺靈坦傳》載:“元和五年相國李公墉之理廣陵也……召居華林寺,寺內有大將軍張遼墓。”此段記載則稱張遼墓位於廣陵(今揚州市廣陵區)一帶的華林寺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