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瘋言封王

這一次,李儒可真算是犯了衆怒。

不少朝中大臣見天子久久不語,卻是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憤怒,想要上前毆打李儒。

陳旭見狀卻是臉色一沉,厲聲喝道:“朝堂之上,爾等如此行事,成何體統?”

不得不說,陳旭的話非常有威懾力,朝中公卿被文昭厲聲一喝,當即躊躇不動,不敢再上前與李儒廝打。

右臉紅腫的孔融,卻是悲憤說道:“李儒這廝擾亂朝堂在先,卻也不曾見大將軍出言制止,爲何單單制止我等?”

別人畏懼陳旭聲威,孔融卻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仗着自己名聲著於四海,敢當面質問陳旭。有了孔融開頭,其餘朝中大臣亦是紛紛出聲應和。

程昱見衆人氣勢洶洶,當即上前說道:“並非大將軍偏袒文優,只是這段時間文優操勞過多,居然得了瘋病,時常出言不遜。”

“就連大將軍本人,也被文優當面斥責了好幾次。諸位都是德高望重之輩,又怎能與得了瘋病之人斤斤計較?”

“朝會散了,大將軍定會請最好的醫工爲文優診斷,待其痊癒之後,再爲諸位賠禮道歉不遲。”

陳旭也不想真的徹底與朝中公卿鬧翻,雖然這個理由非常牽強,卻也可以給朝中大臣一個臺階下。

若是朝中大臣足夠聰明,就不會繼續在這件事情上不依不撓。因爲權力掌握在陳旭手中,除非他願意,朝中沒有一人能夠動得了李儒。

眼神微微閃動,陳旭亦是一臉無奈的上前,對着天子以及百官說道:“仲德之言甚是,文優爲國操勞太多,近日的確得了瘋病,頭腦經常發熱,無論誰他都敢罵。”

“諸位既然都是德高望重之輩,又何須在意一個,得了瘋病之人言論?待文優病好以後,吾定會令其親自拜訪各位,給你們賠不是。”

聽到這裡,孔融等幾個被李儒指着鼻子罵過的人,都是一臉吃了蒼蠅的樣子。

他們沒有想到,不僅李儒那廝毫無下限,就連程昱和陳旭也是如此。

李儒口齒清晰,言語流暢,邏輯嚴謹,哪裡像是得了瘋病的人?莫說朝中公卿不相信,就連陳旭自己,也覺得這個藉口有些牽強。

可是他也知道,李儒如此行事,完全是爲了自己着想,陳旭不可能坐視李儒被朝中大臣聲討。

爲了給公卿們留些面子,陳旭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包庇、偏袒李儒,只好順着程昱之言,找了這麼一個蹩腳的藉口。

這其實也是變相的告訴朝中公卿,這人我保定了,你們不能動。

楊彪看着有不少大臣仍舊憤憤不平,急忙上前一步說道:“既然李文優得了瘋病,他方纔之言,諸位也無需放在心上。”

那些本來還想要不依不撓的幾人,聽見楊彪如此說話,纔不得不嚥下了心中的惡氣。

就連被打的孔融,也沒有再繼續糾纏。

因爲他知道今日的主題是什麼,決不能將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儒身上,反而因此誤了正事。

裸着上身的李儒,聽見程昱說他得了瘋病,差點沒有噴出一口鮮血。好在他聰慧過人,知道程昱這是在爲自己開脫,倒也並不以爲意。

聽見陳旭後面說的那些話,李儒臉上露出了微不可查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付出,已經得到了回報。

孔融沒有再理會自己紅腫的右臉,上前盯住陳旭眼睛,大聲說道:“陛下已經及冠,完全有資格、有能力親政,還請大將軍早日交接手中權力。”

其餘幾個公卿,亦是紛紛出聲應和。

陳旭臉上仍舊掛着笑意,只是心中卻有些煩躁,暗暗想到:“這些人就看不清局勢,不知曉大勢麼?難道真要撕破臉皮才行?”

莫說陳旭根本無心匡扶漢室,縱然他真有這個心思,此時也絕不能交出手中權力。

因爲關中諸將所效忠的不是天子,而是他陳文昭,就算陳旭肯交權,他麾下諸將也絕對不會同意。

而且現在陳旭可謂是功高震主,一旦他交權,必定性命不保。故此,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他都絕不可能將權力交還給天子。

朝中公卿如此逼迫,非但達不到讓天子親政的目的,甚至還會激化雙方矛盾,打破兩者之間現有局面。

雙方真要撕破臉皮,不僅陳旭以後,很難繼續打着振興漢室的口號行事,天子在蒲阪的地位也會變得更加尷尬。

面對朝中公卿的步步緊逼,關中的謀士以及武將,都將目光放在了文昭身上。

觀看朝中公卿的架勢,再想拖延、敷衍已經不行了,只能給他們一個確切的答案了。

可是這個答案出來,又會在關中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又會有多少人因此而死呢?

“哈哈哈哈!”

就在衆人等待陳旭答覆的時候,朝堂之中忽然響起了一陣大笑聲。衆人擡頭看去,才發現發笑之人,正是裸露着上半身的李儒。

既然程昱說他得了瘋病,李儒乾脆就直接把自己當成了瘋子。

他來到大殿正中央,居然對天子說道:“陛下雖爲天子,可是大漢能夠維持到今日,卻是全賴大將軍之力。”

“臣請問陛下,大將軍對於大漢,是否有天大的功勞?”

衆人都沒想到,李儒居然敢公然質問天子,就連陳旭以及關中諸將,也都感到十分震驚。

甚至於,朝中公卿,居然一時間忘了斥責李儒大逆不道。

皇位上的天子劉協,也是微微一怔,而後居然想起了當初在董卓,在李傕、郭汜掌控之下的日子。

他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愛卿所言不錯,大將軍對於大漢,有大功。”

李儒繼續步步緊逼:“有多大的功?”

“李儒放肆!”

“你居然敢如此與陛下說話,簡直是大逆不道!”

……

此時,回過神的朝中公卿再也忍受不住,紛紛大聲斥責起了李儒。

卻不想,天子反而擺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而後平靜的說道:“大將軍救朕於危難之中,匡扶漢室於風雨飄搖之際,這種天大的功勞,根本無法訴說。”

李儒卻是撫掌大笑起來,而後高聲喝道:“既然陛下已經承認大將軍之功勞,何不加封大將軍爲異姓王?”

(現在是雙倍月票期間,大家手中有票的話,不要忘了投。)

第949章 東風第212章 張揚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80章 抉擇第747章 快來了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194章 陷陣營第110章 議事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6章 甦醒第551章 凱旋第1001章 怒火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261章 相爭第525章 名利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26章 百態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492章 野炊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32章 隕將日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298章 獅虎鬥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9章 援兵第582章 挑選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805章 約戰第113章 渡河第224章 襲城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49章 奪權第769章 吳懿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6章 末路第349章 奪權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163章 洞房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06章 再設計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42章 卜己之死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94章 關平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51章 凱旋第560章 反心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33章 狙擊戰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384章 下一代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章 阿虎之勇第262章 中計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85章 鴻門宴第524章 簡雍第185章 高順第773章 破劍閣第61章 救人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42章 出塞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24章 國輔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449章 說客第453章 張遼至第134章 褚燕第193章 心思第503章 傳統
第949章 東風第212章 張揚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80章 抉擇第747章 快來了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194章 陷陣營第110章 議事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6章 甦醒第551章 凱旋第1001章 怒火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261章 相爭第525章 名利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26章 百態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492章 野炊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932章 隕將日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298章 獅虎鬥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49章 援兵第582章 挑選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805章 約戰第113章 渡河第224章 襲城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49章 奪權第769章 吳懿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6章 末路第349章 奪權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163章 洞房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906章 再設計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42章 卜己之死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94章 關平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51章 凱旋第560章 反心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933章 狙擊戰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384章 下一代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3章 阿虎之勇第262章 中計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85章 鴻門宴第524章 簡雍第185章 高順第773章 破劍閣第61章 救人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8章 黃巾不死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242章 出塞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24章 國輔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449章 說客第453章 張遼至第134章 褚燕第193章 心思第503章 傳統